如果中國全面禁用動物實驗,化妝品公司怎麼辦?

2020-12-02 第一財經

當一款新的化妝品誕生投入市場之前,如何保證對人體沒有傷害?答案是動物測試。

不過現在也有了新方法,可以在「人造皮膚」上做測試。

「實際上,運用人造皮膚體外測試的方式來評估化妝品原料和產品的功效性與安全性比建一個動物房進行動物測試的成本更低,並且效果更好。」歐萊雅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的蔡臻子博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去年歐萊雅集團建立上海斯安膚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hanghai Epi Skin Biotechnology Ltd.),在中國獲得經營「人體皮膚重建模型」的營業執照,且在1年後已經有了不少中國新客戶。

歐萊雅希望以此為在中國推行「化妝品動物測試」的替代方法鋪平道路。

「人造」皮膚

「人造皮膚」,用蔡臻子的專業術語說是「人體皮膚重建模型」,「EpiSkin是人體皮膚重建模型中的一種,是一種利用不同人種的皮膚角質形成細胞,在實驗室培育而成的人體表皮重建模型,利用此模型製造的仿真皮膚,可用於進行化妝品的各項安全測試,取代目前被廣泛採用的動物測試手段。」

早在2005年,歐萊雅在中國的研發和創新中心就有從事基礎研究的生命科學研究部門,而中國EpiSkin模型是由歐萊雅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開發生產的用亞洲人角質形成細胞重建而得的三維人體表皮模型。這種模型在2014年10月成立的上海斯安膚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標準的生產工藝和質量規範生產,並主要用於組織工程和測試研究。

對於已經運營1年多的上海斯安膚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和銷售的「人造皮膚」價格和產量,歐萊雅中國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在中國的售價與全球其他地方的售價相當,大約是500元/單位」。據彭博2011年的報導,歐萊雅公司在歐洲銷售時,當時每片的樣本價格為62歐元(約合428.09元人民幣),有9種皮膚可供選擇。

而在中國產量方面,歐萊雅方面並未透露,但其告訴記者,目前的用戶主要是三方面的,「一是檢測機構,用於對化妝品等的相關檢測;二是研究機構,用於研究光照等對皮膚分子的刺激影響等;三是企業界,不僅包括化妝品行業,也包括紡織品、塗料行業企業,因為後者也需要接觸皮膚的測試。」

而在法國,除了用於自家的化妝品研究,歐萊雅每年大概製造10萬個人造皮膚樣品,其中相當一部分會出售給製藥公司或者競爭對手的其他化妝品公司。

「以前歐萊雅與其他機構在重建皮膚方面的合作,都是通過項目合作的方式推進,這樣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通過商業化、公司化運營將人造皮膚技術商業化之後,業界感興趣的企業都可以使用這一技術。」上述歐萊雅內部人士透露。

不過感興趣的企業或機構希望訂購EpiSkin還得預約,因為EpiSkin生產需要相當長的周期,訂貨期一般需要至少提前1個月,而EpiSkin保質期僅僅只有7天。

EpiSkin皮膚模型在中國的推廣可以減少多少實驗動物的使用?歐萊雅方面告訴記者,測試一個化合物,如使用替代方法,需要12個EpiSkin組織單元。而在動物試驗中,理論上則需要使用9隻兔子。

320億美元的需求

隨著中國日化行業的發展與市場的不斷開放,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測試與實驗方法將成為趨勢。如在歐盟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測試指南中,基於體外重建皮膚模型的測試方法已成為皮膚腐蝕性和刺激性測試的完全替代方法,並可應用於其他皮膚相關的安全性測試和功效研究。

2013年3月,歐盟國家宣布全面禁止銷售和進口經過動物測試的化妝品(含原料)和牙膏、肥皂等產品(目前在售的化妝品,如果使用了歷史上進行的動物測試結果,可排除在外)。

但由於中國對化妝品安全性的要求,進入中國市場的化妝品仍不得不經過動物測試。2014年6月起,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宣布對國產「非專業用途」日化和化妝品將不再強制要求進行動物測試,可根據現有的原材料安全測試數據,或以歐盟許可的非動物測試來代替。

「非專業用途」日用化學品包括洗髮香波、肥皂、指甲油和部分護膚品。不過彩妝、防曬霜、除臭劑、美白用品、染髮、增發和除毛產品等都不在其列,所有進口產品也依然不能豁免動物測試。

有分析指出,如果中國全面禁用動物實驗,這個年銷售額高達320億美元的化妝品市場將釋放出巨大的人造皮膚需求。

「重建皮膚模型可以非常好地模擬人體皮膚的主要生理功能,所以它對於皮膚的生物學研究和安全性評估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蔡臻子告訴記者,受益於歐萊雅在替代方法和預測性評估方面的研究和進展,在不影響消費者安全的前提下,歐萊雅集團早在1989年就停止了在實驗動物上測試任何成品,並於2013年停止了有關原料的測試。

作為重要的替代測試工具,「我們在中國開發的體外重建皮膚模型可在不使用動物實驗的前提下更科學地預測人體反應,這對有效評估化妝品原料和產品的功效性與安全性意義重大」,蔡臻子說,因為首先,重建皮膚模型為科學家們提供了關於正常皮膚的深層知識,進而深入地從分子生物學的層面了解皮膚的生理功能,例如皮膚的老化、色素沉積、致敏反應等等。

另外,因為在這些重建皮膚模型上應用物質的使用方法和條件與真實的使用狀況非常近似,所以重建皮膚模型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工具,不但可以幫助科學家們評估應用在皮膚上的物質的安全性和皮膚的耐受性,還可以幫助科學家們評估原料或產品的功效。

據悉,歐萊雅中國近日還與上海斯安膚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國正式成立「斯安膚諾學院」,希望通過一系列培訓交流與技術合作項目,進一步促進基於體外重建皮膚模型的標準化、規範化體外測試方法的研究,並推動其在化妝品原料、配方及其他相關測試研究領域的廣泛應用。

而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果中國化妝品希望走入歐盟市場,可能採用以歐盟許可的非動物測試成為必備功課。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宣布將全面禁止化妝品動物實驗
    全球BeCrueltyFree運動始於2012年,旨在制止化妝品行業的動物實驗,其成員包括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紐西蘭、中國臺灣、美國。縱觀全球,歐盟、伊朗、挪威、印度與紐西蘭等國目前已經全面禁止了化妝品動物實驗,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的相關法規正處於提案階段,韓國等國將有條件地禁止化妝品動物實驗。
  • 「鬆口」動物實驗 打造化妝品行業「地球村」
    □ 談 江 8月28日,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的化妝品安全技術評價中心發布了「關於公開徵求《化妝品註冊與備案資料規範》(徵求意見稿)和《化妝品新原料註冊與備案資料規範》(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其中,在普通化妝品毒理學試驗(動物實驗)項目要求方面,確定了普通化妝品在特定前提下,可免予該產品的相關毒理學試驗項目。對比過去幾年,國內還要求進口化妝品須經過動物測試才能進入國內市場的相關要求,這項通知釋放出來的信號,具有多個層面的積極意義。
  • 歐洲率先開始,禁止化妝品動物實驗近兩年在全球有哪些進展?
    然而,動物試驗作為一種重要的檢驗化妝品安全的方法,一直飽受動物保護人士的詬病。事實上,包括日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長期以來一直用動物進行化妝品試驗,並被指責過於殘忍。自2013年3月歐盟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全面禁止化妝品動物實驗以來,關於禁止化妝品動物實驗的呼聲漸高,諸多國家和地區也在不斷推進相關法規建設並取得了部分成果。
  • 《化妝品中禁用物質和限用物質檢測方法驗證技術規範》發布
    2 依據  《化妝品衛生規範》  3 釋義  3.1 本規範中所指化妝品中禁用物質是指《化妝品衛生規範》中規定的化妝品禁用組分。  6.1.8 實驗樣品檢測分析  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實驗樣品,按照《化妝品衛生規範》規定取樣,嚴格按照檢測方法進行檢測分析。  6.1.9 禁用物質陽性結果判定依據考察  化妝品中禁用物質陽性結果必須採用適宜的、可靠的方法進行確證。
  • 國家藥監局:3批次化妝品檢出禁用物質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3月1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3批次檢出禁用物質化妝品的通告(2020年 第20號)。據通告,在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中,經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等單位檢驗,標示為汕頭市美妮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追美®女士雪膚活力霜、追美®活泉補水盈潤保溼霜等
  • 國家藥監局:2批次化妝品檢出禁用物質
    10月13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2批次檢出禁用物質化妝品的通告(2020年第67號)。通告指出,在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中,經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等單位檢驗,標示為茗燕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產的御信堂蘆薈蛇油膏1批次一般護膚類產品,河南庫拉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薈美東方庫拉索蘆薈蠶絲面膜1批次面膜類產品檢出禁用物質。
  • 雲無心:禁止動物實驗,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
    多年以來,動物保護組織一直致力於禁止動物實驗。歐盟去年作出的一項決定已在世界引起巨大影響:全面禁止經過動物試驗的化妝品在歐洲銷售。經過動物實驗的化妝品,哪怕是在在其他國家生產的,也將不能在歐洲銷售。 對於動物保護人士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喜訊」。毫無疑問,其他地區的動物保護人士深受鼓舞,要求當地政府向歐洲看齊。
  • 解讀食品動物藥品「禁用清單」,禁止使用藥品與產蛋期禁用、乳畜...
    實行禁用清單制度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2002年以來,原農業部先後發布了公告第193號、第235號、第560號等多個文件,對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做出規定。 據悉,對列入本次禁用清單的品種,農業農村部組織中國獸藥典委員會進行了全面分析,確定了如下具體遴選原則:一是有明確或可能致癌、致畸作用且無安全限量的化合物;二是有劇毒或明顯蓄積毒性且無安全限量的化合物;三是性激素或有性激素樣作用且無安全限量的化合物;四是非臨床必須使用且無安全限量的精神類藥物,如安眠酮。
  • 小浣熊遭打臉/藥監局發文化妝品宣稱禁用詞
    隨著文化的交匯,這一節日已經越來越深入更多的人心,包括中國消費者在內。然,今年的平安夜對於小C所在的化妝品行業而言,卻並非皆「平安」。比如,聖誕節前夕,剛剛官宣黃渤成為品牌代言人的嬰童護理品牌小浣熊,出現在上海藥監局發布的2019年第2期化妝品監督抽檢質量公告中。
  • 寶潔支持全球禁止化妝品動物試驗,加入「BeCrueltyFree」運動
    日前,寶潔公司與國際人道協會聯合發起了一項名為「貝魯爾自由運動」(BeCrueltyFree campaign)的活動,倡導到2023年,在全球所有主要美容市場禁止對化妝品進行動物試驗。 現如今,在歐盟的帶領下,以色列、巴西、挪威、紐西蘭、印度、韓國 等國家、地區已全面禁止化妝品動物試驗。另外,許多國家、地區正處於部分禁止或提案階段,但部分國家依然堅持動物試驗。
  • 廣州市食藥監局:全面下架涉嫌假冒化妝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廣州市食藥監局官網獲悉,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化妝品監督抽檢不合格通告,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通告中涉及的轄區內企業和產品開展了現場核查、依法查處等工作。經核查發現,部分不合格產品包裝存在虛假標示生產企業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號等違法行為,產品涉嫌假冒。
  • 如果「作業系統」被禁用,中國該怎麼辦?中國院士說出真相
    微軟準備斷供中國?9日,有媒體報導,微軟公司在其官網更新了服務協議,表示如因不可抗力導致微軟無法履行其義務,微軟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這被人們認為內容實為暗示斷供還不補償。我們為中國用戶提供服務的承諾堅定不移」。如此看來,微軟本次更新協議只是「例行公事」。不過,出於居安思危的角度來思考,假如微軟真的「斷供」,我們該怎麼辦?微軟在國內主要是Windows系統和Office,後者斷供的影響微乎其微,我們有還有WPS等軟體可以用。斷供windows系統就麻煩了一點,目前國內微軟作業系統佔比87.49%。
  • 動物試驗不被認可,中國這類產品或被禁售
    美國越來越多的州正考慮禁止銷售或進口經過動物實驗的化妝品,因為倡導者認為,在兔子、老鼠等動物身上做實驗的產品是殘忍和過時的,比如乳液、洗髮水和化妝品。在歐洲、印度和其他地方,使用動物試驗的化妝品已經被禁止使用。
  • 首屆「中國化妝品(白雲)國際高峰論壇」盛大開啟
    白雲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化妝品產業的發展,目前全區正全面實施1358發展戰略,化妝品將作為八大價值園區機遇來推動和打造,全面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2、深研化妝品法規與動物替代,主動掌握規則掌控先機 在以化妝品法規安全與動物替代研究為主題的分論壇中,來自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嘉賓圍繞各國的化妝品法規和動物替代研究進行了多角度的精彩、深入分享。
  • 有哪些化妝品中的常用成分已被列為「黑名單」
    因此,現代化妝品一般禁用鉛,但事實上,在實際生產中我們是無法完全的避免雜質的問題,所以根本無法徹底排除「鉛」的存在!口紅中還是會含有微量的鉛,但它們不會對健康產生危害。所以,很多所謂的「有害物質」最重要的在其用量。  所謂的「禁用化妝品名單」真的靠譜嗎?
  • 這份禁令施行後,中國化妝品行業將迎來重大改變
    記者 | 張馨予編輯 | 周卓然1中國的個人護理與化妝品市場即將迎來一件大事。2020年1月1日,國家發改委於今年10月30日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將正式施行,其中第三類淘汰類中明確規定,「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到2020年12月31日禁止生產,到2022年12月31日禁止銷售」。塑料微珠究竟是什麼?
  • 原來養樂多也有化妝品,已在中國開賣
    事實上,在日本,養樂多公司的產品線很長,光是不同品種的養樂多就有6款以上,而該集團還在乳酸菌品類上延伸產品,涉及化妝品、護膚品、藥品等多個食品以外的領域。7月21日,日本YAKULT養樂多集團旗下的「Yakult海外旗艦店」入駐天貓國際,店內產品全部為該公司的日本化妝品。
  • 國家藥監局發聲:EGF不可用於化妝品!曾經的招牌成分為何被禁用?
    關於寡肽-1最早的報導來源於Sederma公司。1993年(也可能更早)的生物肽CL(Biopeptide CL)的資料,其主要活性成分就是「棕櫚醯三肽-1」(Pal-GHK),可以有效刺激膠原蛋白的合成,具有類似維生素A的活性。
  • 含有痕量有害物質 化妝品會傷害我們嗎
    還有二噁烷,是一種致癌物質,我國的《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將二噁烷列為化妝品禁用組分,並將其視為化妝品有害物質,但是同時也規定其在化妝品中的含量不得超過30mg/kg。明明有害還允許存在,這又是為什麼呢?據了解,這些有害的物質並非一定是人為添加,而是這些物質本身就存在於自然界。
  • 美白化妝品安全嗎?
    但讓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是,日本的化妝品法規管理嚴謹,日本企業對質量要求也很嚴格,佳麗寶這種正規企業肯定用的也是經過批准的安全成分,為什麼還會有這些事情發生呢?其它國家或公司會發生這種問題嗎?為何被批准使用的化妝品成分也會有安全問題化妝品成分都會經過監管部門批准才能夠允許使用,比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