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 江
8月28日,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的化妝品安全技術評價中心發布了「關於公開徵求《化妝品註冊與備案資料規範》(徵求意見稿)和《化妝品新原料註冊與備案資料規範》(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其中,在普通化妝品毒理學試驗(動物實驗)項目要求方面,確定了普通化妝品在特定前提下,可免予該產品的相關毒理學試驗項目。
對比過去幾年,國內還要求進口化妝品須經過動物測試才能進入國內市場的相關要求,這項通知釋放出來的信號,具有多個層面的積極意義。
眾所周知,在歐洲等國家動物保護理念盛行,這種理念的持續也影響各行各業儘可能地避免動物實驗,過去數十年都需要通過動物實驗驗證產品安全性的化妝品行業,當然也會做出反應。相關數據顯示,僅2017年到2018年底,全球不採用動物實驗的化妝品品牌就增加了3100多個,而這一數量仍然在持續增長。而受限於我國政策,這些數以千計拒絕動物實驗的化妝品,就無法出現在中國消費者面前。
此次通知對動物實驗的鬆口,無疑讓不少海外品牌看到打開中國市場的希望,也讓中國消費者迎來更多樣的選擇。
此外,近幾年國貨化妝品的崛起,在國內市場逐漸獲得國內消費者的支持。但隨著國外動物保護理念的盛行,這也同樣讓長期依賴動物實驗證明安全性的國貨產品,很難進入海外市場並贏得海外消費者的信賴。而此次通知無疑也是對動物保護理念的一種支持,並鼓勵國內更多化妝品企業尋找動物替代試驗。
實際上,支持動物保護理念,也是社會經濟發展後出現的趨勢。也許在一些人看來,為了消費者的安全,以動物試驗來測試,無可厚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無論是在我國,還是全球範圍,針對動物替代試驗的技術都已經變得成熟,過去通過實驗將數十隻兔子致殘、致傷和致死,僅僅是為了讓一瓶塗在消費者指甲上的指甲油,氣味和質地更安全,但如今顯然已有更好的辦法能證明其安全性。例如,致力於促進非動物測試的非營利組織IIVS,就與我國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合作,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化妝品動物替代試驗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如今該實驗室已經走在國內非動物測試的前沿。
如果美麗的背後,是犧牲其他生命為代價,那這樣的美麗無疑是殘忍的,而在當下技術已經能解決的問題上,再繼續使用動物試驗就顯得過時了。因此,8月新發布的意見通知,也意味著動物保護理念在我國的普及,和在動物替代試驗相關技術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