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熱議:對小保方晴子涉嫌論文造假一事的看法

2020-11-23 人民網

原標題:對小保方晴子涉嫌論文造假一事的看法

日本女科學家小保方晴子涉嫌論文造假事件已經在再生醫學和生物醫學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最近小保方晴子終於公開露面反駁日本理化所的調查不公平,並堅持對主要發現有信心。

作為旁觀者,我真心希望,這一發現是真實的,因為如果確定這一發現不僅在幹細胞研究領域,而且對整個生命科學都會產生重要影響。這也是該文章剛發表時個人的感覺和一貫看法。許多學者也支持這一觀點。

不過,無論發現多麼重要,都不可以用錯誤的方式發表。其論文存在的問題是確定的,而且作者本人也承認存在問題。雖然說有相對合理的解釋,說明事出有因。但科學上追求真實客觀的特性,決定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和責任的不可推卸。作為一個普通學者,我們更希望科學發現和錯誤要分清楚。假如將來確定這一發現,即使存在一些錯誤,仍要給予相應承認和高度評價。

為什麼這一造假受到如此高的關注

這個事件被關注的原因有幾個因素。首先,文章發現的現象具有重大應用價值。誘導幹細胞技術已經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再生醫學在生物醫學領域是十分熱門的,也是人們期待可以徹底解決許多棘手醫學問題的重要手段。但過去的幹細胞技術十分複雜,給應用帶來許多不便,而且風險比較高。他們提出的簡單誘導幹細胞技術讓大家眼前一亮,引起同行關注理所當然。其次,兩篇論文同時在《自然》發表,也當是該雜誌希望借這個研究吸引眼球,其目的已經實現,當然沒有想到後來的發展會是這樣。再次,文章作者是幹細胞領域的著名學者。這樣的熱門發現可能存在偽造,當然會引起非常大的關注。

科學界批評的立足點在哪裡

立足點有幾個,一是無法重複其實驗結果,無論其發現是對是錯,沒有被其他實驗室重複都不能算是公認,這是科學界一貫原則。學術交流的目的也是希望引起其他學者的注意,希望能重複自己的新發現。當然,重複不了的原因很多,不能作為造假的依據,但可以作為線索和參考。因為一旦有多家實驗室重複出結果,則可以算是得到其他學者的認可。儘管這也不是絕對正確的標準。另外是要分析研究結果,他們的論文中存在圖片偽造和錯誤使用的情況相對是比較容易發現的,該論文發表後幾天就被發現存在這樣的問題。文字使用方面,現在作者所在的研究機構不認為是學術不端,因為有文獻引用。但即使這樣,也不被國外學者認為是一個誠實學者的行為。

如造假屬實,則顯示科研評價體系存在漏洞

如果造假屬實的話,只能說傳統的同行評議存在缺陷,這也是大家一直公認的客觀問題。因為只靠少數幾個專家對論文的評閱,不僅存在偶然偏差問題,也不能有效發現學術不端行為。這個事件也說明,現在學術領域一種發表後評價的主張效率確實已經很高,效果也更理想。

但是,如果這個文章中一些圖片不採用「借用」或「拼接」等容易被識別的手段,只是按照設計進行有目的的選擇結果,那麼這個所謂的偽造問題就非常難以被發現了。所以,學術的誠信才是最重要的,失去這一基礎,學術造假必然會持續存在。不過在學術職業化功利化的時代,杜絕學術造假,幾乎不可能。

(http://blog.sciencenet.cn/u/孫學軍)

跟貼

[25]王喜軍

在這個事情當中,有一個被忽略的地方,就是審稿人也難辭其咎。從報導來看,很多實驗重複不出來,實驗的人吐槽其論文技術層面描述非常糟糕。這樣重大的發現,審稿人必然知道其分量,卻沒有加以嚴格審核,而且允許其發表,表明學術界的自我審查機制在論文利益鏈條面前有時失靈。

[23]loyalSciencefan

對所有的造假行為都應當予以譴責。尊重符合自然規律的科學實驗是科研人員的基本準則!

[16]loyalSciencefan

俺覺得這個叫小保方的丫頭從一開始就犯了一個錯誤,既然你認為你的實驗結果是真的,人家剛出現質疑時,你何不叫有興趣的人到你那裡瞧一眼你的實驗,只要人家親眼看到你做出的關鍵實驗結果就行了,不要全部實驗。只要讓人家看到你能重複出來,別人重複出來還是重複不出來無關大局。

相關焦點

  • 小保方晴子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最終調查結果公布!| 果殼 科技有意思
    針對STAP細胞論文的學術不端的質疑,理化學研究所於4月1日宣布研究中確實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對於3月14日公開發布的中期報告中被保留看法的4項事項中的2項,僅判定論文第一作者,理化學研究所發育生物學中心(CDB)研究室主任小保方晴子存在捏造、篡改等學術不端行為。共同作者雖無學術不端行為,但由於未能發揮把關作用也「責任重大」。
  • 評小保方晴子事件:「女性標籤」帶來的「修羅場」
    原標題:評小保方晴子事件:「女性標籤」帶來的「修羅場」 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日本掀起的喜悅浪潮仍在繼續。「日本驕傲」瀰漫的氛圍之下,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諾獎公布的同一天,一個被認為使日本學界信譽蒙上「暗影」的人,在一片「塵埃未定」中迎來人生又一個轉折點。
  • 日調查稱小保方晴子論文造假 其導師自縊身亡
    日調查稱小保方晴子論文造假 其導師自縊身亡2014-12-28 09:36:49 來源:  新華網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26日就小保方晴子涉嫌學術造假一事發布報告說,小保方所稱培育出的新型萬能細胞「STAP細胞」很可能是混入已證實具有萬能性的胚胎幹細胞
  • 日本女科學家小保方論文造假事件追蹤-新聞專題-科學網
    【事件】小保方晴子的指導者、理化學研究所發育和再生科學綜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笹井芳樹,5日在神戶尖端醫療中心內上吊自殺身亡。 【疑因】眾多研究人員指出STAP論文疑點時,笹井芳樹仍然力挺小保方晴子。而後,小保方晴子的論文因圖片捏造和篡改等造假問題而被撤回。
  • 2014年科學界最大醜聞:小保方晴子事件終結
    【2月18日】小保方晴子幹細胞突破性研究正在被審查論文一發表就引起學界極大震動,一方面帶來一片驚嘆聲,另一方面也引起部分人的懷疑。爭議不僅圍繞STAP和兩篇論文,也爆出小保方以往論文中就有偽造實驗數據、篡改圖片的嫌疑。許多頂尖研究者表示他們無法重複出小保方的實驗結果,《自然》方面稱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他們的關注。
  • 把前導師坑到自殺後,日本造假美女科學家卻出新書登上時尚雜誌
    3月31日,日本理化研究所調查委員會確認小保方晴子存在學術不端。小保方晴子涉嫌圖片拼接造假、從別人文章抄襲、圖片無法對應、使用實驗條件不同的博士論文圖片等問題,作為多功能幹細胞研究基石的多張圖片存在問題。
  • "日本居裡夫人"論文疑造假 稱改圖片為更漂亮(圖)
    我不能對世人這樣說,因為這一研究成果是正確無誤的。」——小保方晴子  日本女子小保方晴子今年1月因在英國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發表具有突破性的幹細胞研究論文而名聲大噪,甚至被追捧為有望衝擊諾貝爾獎的「日本居裡夫人」。  日本政府摩拳擦掌,意欲打造更多的「小保方」。然而,她的論文很快引起造假質疑,給對她寄予厚望的日本政府和社會潑了一盆冷水。
  • 小保方晴子「萬能細胞」論文造假 或面臨刑事訴訟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前研究員小保方晴子所帶領的課題組,在去年1月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發表論文,稱培育出了能分化為多種細胞的新型「萬能細胞」STAP細胞,而且製作方法很簡單。這一成果被認為是顛覆生命科學常識的劃時代重大成果。 但很快有眾多研究人員揭露論文存在諸多疑點,因為他們無法複製出小保方的結果。
  • 日本涉嫌造假科學家論文圖片被指存在問題
    小保方年僅三十歲,被媒體稱為美女科學家(資料圖)【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月18日報導,日本理化學研究所17日表示,他們正就科學家小保方晴子的研究團隊於2014年1月底發表的幹細胞突破論文進行調查,了解其中是否涉及造假。
  • 【學術案例】日本小保方晴子事件與天大廈大兩碩士論文雷同事件
    2014年,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發育生物學實驗室的小保方晴子(Obokata Haruko)和同事發現,將從新生小鼠身上分離的細胞暴露在弱酸性的環境中,能夠使細胞恢復到未分化狀態,並使其具備分化成任何細胞類型的潛能。他們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刺激觸發的多能性獲得」(STAP)。隨後的1月29日,小保方團隊將兩篇研究論文發表在《自然》上——是的,同一天內發表了兩篇Nature。
  • 小保方晴子:一個人的修羅場
    早稻田大學7日宣布,決定取消理化學研究所「美女研究員」小保方晴子的博士學位,但設定了一年左右的「緩刑」期,若其能夠進行符合博士論文要求的修改,就可以維持學位。另一方面,理化學研究所給予小保方的「再驗證實驗」期限到下個月底為止。似乎一切都在等待時間裁決。刻意打造的女性科學家典範在兩個月前,導師笹井芳樹自縊身亡使小保方晴子又一次站在輿論風暴的中心。
  •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時間:2020-10-22 11: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近日,學術界又掀起了一陣浪潮,2019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涉嫌學術不端。
  • 小保方晴子就萬能細胞論文造假裁定召開記者會
    小保方晴子就萬能細胞論文造假裁定召開記者會 人民網東京4月9日電 (滕雪)關於新型萬能細胞「STAP細胞」論文被認定造假一事,研究組組長、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女研究員小保方晴子於9日在大阪市舉行記者見面會,就記者提出的問題逐一解答。
  • 小保方晴子傳:2014年度學術醜聞
    《自然》方面也對論文開展調查工作。4月1日,理研調查委員會確認小保方晴子存在學術不端。僅僅2個月,小保方晴子就從「未來之星」的高峰跌到「造假犯」的谷底。自3月起,包括論文共同作者在內的多位研究者呼籲撤回STAP論文。在日益深化的質疑中,小保方晴子分別在5月28日和6月3日表示同意撤回論文。7月2日,兩篇關於STAP的論文終於被從《自然》撤下。
  • 小保方晴子同意撤稿
    昨天,備受關注的「小保方晴子論文風波事件」,終於走到了一個轉折點,事件的真實情況也日趨明朗。
  • 小保方晴子
    入選理由:2014年1月,日本女科學家小保方晴子帶領的課題組宣布,他們成功製作出一種全新的「萬能細胞」—STAP。該成果一度被認為是顛覆生命科學常識的重大發現。但論文發表不久後,即遭到多種質疑。
  • 研究員開發新算法打擊學術造假 用AI查重論文圖片
    來自美國紐約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的機器學習研究員丹尼爾•阿庫納(Daniel Acuna)等在2018年開發出一套算法,能利用人工智慧(AI)識別學術論文中的圖像造假,對論文圖片進行查重。  他們分析了生命科學領域來自4324本期刊的76萬篇開放獲取(Open Access)論文,並從中提出有效的263萬張圖片。
  • 國產阿爾茨海默症藥物發明人耿美玉,被曝涉嫌學術論文造假?
    近日,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的4篇論文出現在了PubPeer網站,這四篇論文被質疑存在圖片不當裁剪、一圖多用等問題。 這四篇論文分別發表在 Oncotarget(2015年)、Journal of Cancer(2017年)、Cell(2018年)、Hepatology(2019年)。
  • 小保方造假事件所涉美方科學家辭職—資訊—科學網
    新華網華盛頓8月12日電(記者林小春)震驚科學界的小保方晴子論文造假事件餘波仍未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