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 諾獎得主涉嫌論文造假:有全球聲譽的科學家更要愛惜羽毛
這些論文被質疑的問題包括,一圖多用或圖片PS,複製粘貼,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塞門扎的論文是否造假,以及其本人是否知曉並參與論文造假,還需進一步調查證實,目前塞門扎並未對於論文涉嫌造假給予回應,不過,2位論文作者回應了相關問題。一位是塞門扎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合作者、其中一篇論文的通訊作者索迪(Akrit Sodhi),他承認論文有兩張圖被"無意地交換了",但這不是在不同的研究中重複使用同一圖像。
-
南開校長被指論文造假,期待「公允調查」
近日,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指有18篇論文涉嫌造假,論文實驗圖片也存在PS痕跡,一時引發熱議。
-
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被曝涉嫌論文造假!
Semenza涉嫌論文造假。 生理與醫學諾獎得主被涉嫌論文造假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涉嫌論文造假。 截至目前,知名學術大家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塞門扎問題論文已經達到40篇。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據此次揭露論文造假的成員之一、德國科學記者Leonid Schneider報導,維爾茨或將負責這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假事件的後續調查。Schneider還表示,塞門扎是許多論文的通訊作者,這表明他對論文結果負有最終責任。
-
中國團隊 Nature 新冠論文被指圖片造假,又是科研「P圖」?
然而 5 月 12 日,著名國際「學術打假人」——前史丹福大學助理研究員 Elisabeth Bik 博士在 PubPeer 和其 Twitter 上質疑該 Nature 論文不端,存在圖片內容重疊問題。
-
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30餘篇論文被指涉嫌P圖造假、複製粘貼
原因卻著實不光彩——這位諾獎得主被指涉嫌在論文中P圖造假、學術不端。截至目前,著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已經掛出了他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38篇論文。據此次揭露論文造假的成員之一、德國科學記者Leonid Schneider報導,維爾茨或將負責這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術造假事件的後續調查。Schneider還表示,塞門扎是許多論文的通訊作者,這表明他對論文結果負有最終責任。
-
博客熱議:對小保方晴子涉嫌論文造假一事的看法
原標題:對小保方晴子涉嫌論文造假一事的看法 日本女科學家小保方晴子涉嫌論文造假事件已經在再生醫學和生物醫學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最近小保方晴子終於公開露面反駁日本理化所的調查不公平,並堅持對主要發現有信心。
-
30 餘篇論文被指涉嫌 P 圖造假...
該網站指出, 在 2001 年到 2018 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 38 篇論文中至少 32 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 29篇都是最近兩周陸續公布的。而被質疑的原因是認為其存在數據造假以及 P 圖嫌疑。目前僅有一篇被質疑論文得到作者回應,作者回應稱「論文中無意的錯誤並不影響實驗結論」。
-
又一諾獎得主被指論文存在造假!作者已回應
來源 | 科研圈、PubPeer、牛津大學蘇州高研院編輯 | 學術君前不久,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之一的格雷格·賽門扎,遭到知名學術網站Pubpeer的質疑:格雷格作為通訊作者的多篇論文裡,都存在涉嫌造假的問題,手段包括但不限於偽造實驗圖片,一圖多用等等
-
日本東京大學著名細胞生物學家渡邊嘉典論文造假坐實
經過近一年的調查,日本東京大學著名細胞生物學家渡邊嘉典被認定存在學術造假行為。 《科技日報》8月6日報導,去年8月,日本東京大學接到匿名舉報材料,舉報該校6個實驗室的22篇論文存在人為造假的圖片和數據,該校隨即成立專門調查委員會,對涉嫌造假的實驗室進行調查。近日,東京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最終結果。
-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今年1月,Elisabeth Bik博士(曾舉報曹雪濤院士大數量論文造假的學者)在pubpeer上質疑一位中國權威學者學術不端。該人系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周德敏。網站上Elisabeth Bik博士指出,其作為通訊作者或共同作者的6篇學術論文,存在明顯的一圖多用現象。其中包括一篇發在Science上的重磅論文。
-
她一周內被同一個人舉報26篇論文涉嫌造假,這是"多大仇"啊...
從韓國克隆之父黃禹錫幹細胞克隆造假風波到日本小保方晴子 PS 出「STAP 萬能細胞」;從國際心血管領域頂尖大牛皮耶羅・安韋薩無中生有的「再生心肌幹細胞」到人為編造謊言、畫餅充飢的日本諾獎得主山中伸彌;上至學術大牛,下到本科論文,抄襲造假、篡改數據等學術不端不知從何時起在學術圈悄然成風...對於學術不端的學者而言,一旦被發現有學術不端行為,那可能就是拔出蘿蔔帶出泥。
-
論文造假何時休?扒一扒近年來論文造假大事件
又一件令人寒心的論文造假事件,今天我們就扒一扒近年來的論文造假大事件:一、賀海波論文造假2008年10月16日,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戴德哉的一封檢舉信,將自己的學生、浙江大學藥學院副教授賀海波,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一個月後,因涉嫌抄襲、剽竊原博士生導師實驗數據,共計發表8篇假論文,浙江大學撤銷賀海波副教授職務和任教資格,並將其開除。
-
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其實抄襲現象一直存在
這次涉嫌批量造假的數學論文存在大量反覆抄襲、偽造同行評議、虛構論文作者等問題,目前已有21篇被撤稿。「有人說數學圈純淨,但其實抄襲的現象也一直存在,不是今天才有的,國內國外都有,不高明的人照單全收、整段抄襲,很容易被抓出來,手段高的把別人的想法拿來放進自己的文章,但專家一看就曉得,這是抄襲的。」菲爾茲獎得主、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丘成桐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分析說。
-
諾獎得主涉嫌造假論文達40篇
Semenza)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持續發酵。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爭議論文已增至40篇,時間跨度長達18年。這些論文被質疑一圖多用或圖片PS,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一位業內學者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如果早兩年曝出這種情況,塞門扎很可能不會獲得諾貝爾獎。」
-
日媒:日本京大承認iPS論文造假 諾獎得主公開道歉
參考消息網1月24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京都大學22日宣布,該校iPS細胞研究所助理教授山水康平去年2月發表在美國科學類期刊上的有關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的研究論文存在造假行為。據日本《讀賣新聞》1月23日報導,文中有11個圖表(包括6個主圖表和5個補充圖表)信息存在編造或篡改問題。
-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時間:2020-10-22 11: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近日,學術界又掀起了一陣浪潮,2019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涉嫌學術不端。
-
諷刺,清華大學董晨院士涉嫌論文造假
近期著名學術質疑網站Pubpeer爆出了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中科院2019年 新院士董晨有21篇論文存在一圖多用和重複使用等問題,被舉報的論文檔次很 高,有多篇Nature,Immunity, Nature immunology等雜誌的論文,從國外單位 發表的論文到近年來以清華大學醫學院發表的論文,時間跨度十餘年。
-
國產阿爾茨海默症藥物發明人耿美玉,被曝涉嫌學術論文造假?
近日,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的4篇論文出現在了PubPeer網站,這四篇論文被質疑存在圖片不當裁剪、一圖多用等問題。 這四篇論文分別發表在 Oncotarget(2015年)、Journal of Cancer(2017年)、Cell(2018年)、Hepatology(2019年)。
-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詹啟敏被指涉嫌25篇論文不端,發表時間橫跨20多年
近日,有網絡消息指出:著名學術質疑網站 Pubpeer 陸續刊登了詹啟敏的 25 篇論文涉嫌學術造假,這些陸續被曝光的論文涉及將相同圖片 PS 後應用於不同實驗甚至不同文章中、捏造實驗數據和嚴重違反動物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