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前幾天,診室來了一位79歲的老人。帶他來就醫的是他兒子黃先生。 「醫生,我爸不知怎麼回事?最近沉默寡言、少語。經常跟他說話也不理人。」醫生問:「這個情況持續多久了?有沒有其他疾病?」
前幾天,診室來了一位79歲的老人。帶他來就醫的是他兒子黃先生。
「醫生,我爸不知怎麼回事?最近沉默寡言、少語。經常跟他說話也不理人。」
醫生問:「這個情況持續多久了?有沒有其他疾病?」
「這倒沒有,我爸身體向來挺好,那些老人常生的病高血壓、糖尿病,他都沒有。就是記憶力不太好,總是忘東忘西的。好幾次都不記得家地址,還是鄰居看到告訴我,才把他接回家的。」
「大概5年前開始,記憶力就變差了。」黃先生補充說。
大致情況了解後,醫生轉而問老人:「坐你旁邊的這個人是誰,你認識不?」
老人猶豫了半晌,慢悠悠的回道:「是我兒子。」
醫生又問:「老人家,你有幾個兒子呀?」
「3個。」
據黃先生介紹,他家成員很多,他排第二,下面還有五個妹妹。
「這是很明顯的認知功能障礙。先去照個頭部CT吧!」根據問診,醫生很快就開好單子,交給黃先生。
很快,結果出來了:頭部CT顯示,額葉、顳葉明顯萎縮,輕度腦白質病變,初診為老年性痴呆。
「老年痴呆,這病嚴重嗎?能治好嗎?我家沒人得過這個病?」一聽到痴呆,黃先生開始著急起來,忙著詢問醫生。
醫生嘆了一口氣說:目前這個病確實無法根治。只能先藥先吃一段時間,看能不能緩解症狀。
之後,醫生給病人開了一周的安理申。
老年痴呆症的學名又叫「阿爾茨海默症」,全世界每3秒就會出現1個新的老年痴呆患者。隨著老齡化的加快,中國也成為了老年痴呆症的「重災區」,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4個老年痴呆患者,其中就有1個是中國老人。
開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藥物困難重重,臨床上最常用的藥物就是思博海、易倍申、安理申、阿瑞斯等,但這些藥物只能改善症狀,並不能逆轉疾病。
一、四個症狀自測你是否有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症病因複雜、無法逆轉,但好在它有早期徵兆,我們可以通過自測,提早發現,提早幹預,這對患者本身或是其家庭前景而言明朗許多。
語言:正常人說話通常具有連貫性,若說話時,出現多處停頓,經常發出「嗯「」哎「」啊「等輔音戒,或是不斷重複用某些字,這可能是語言神經系統下降的跡象,人的思維能力出現了障礙。尤其是短時間內密集出現上述狀況者,有明顯的表達困難人,需要特別關注。
行走:老人痴呆患者往往走路速度也會比常人緩慢,有研究者表示,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行走速度會比成年人正常速度慢大約14%。這是由於大腦疾病造成人體肌肉運動困難。
健忘:記不起鑰匙放在哪?記不起剛想要做的事?記不起最近發生的事,但常想到過去久遠的事情?記不起家人的姓名?……記憶力的衰退,很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最初症狀。
嗜睡:一個成年人的正常所需睡眠時間是7—9小時,但若特別嗜睡,那麼可能預示大腦健康出現了問題。同時,睡眠過少的人,也有較高的患病風險。當一個人缺乏足夠睡眠,大腦中的β-澱粉蛋白質沉積加速,這種蛋白質會造成大腦失憶。越是沉積,越是危害睡眠,讓人陷入惡性循環,損害大腦功能。
2.阿爾茨海默病尚無法治癒
目前人類對阿爾茨海默症仍處於學習階段,以現在的醫療水平還是無法逆轉阿爾茨海默病的進程。醫院能做的僅能把患者病情穩定在原來水平,讓其不至於加速惡化,或是比起原先水平有所改善,但仍無法終止和逆轉疾病進展。
專家表示,有10%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有遺傳因素或家族史。此外,阿爾茨海默病的誘因非常複雜,抑鬱症、皰疹病毒感染、牙周炎、高胰島素血症、三高、吸菸、有重金屬接觸史等,都有可能是誘發因素。其病因不明,無法從根源下手,且人類大腦本身就是複雜又神奇的結構,因此該病的著重點還是在於早期幹預。
3.預防大於治療,如何做最有效?
想要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多做對大腦有益的措施,是預防的基礎。
勤用腦: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大腦越用則越靈活,保持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度和興趣性,多進行一些開動大腦的活動和遊戲,訓練認知能力,可以延緩大腦的衰退進程。
心態平衡:老年人一定要有開朗的心態,以及樂觀的心情,千萬不能有一些悲觀的心態,這對於有阿爾茨海默型痴呆,有著很大的威脅。
合理膳食:飲食方面的調養,要以大米麵粉,玉米,或者小米為主食,減少高蛋白攝入,多出不同種類的蔬菜、水果。腦細胞只能以葡萄糖作為能量,所以我們一定要攝入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早餐對於腦細胞的合成非常重要,千萬不能不吃早餐。
適當運動:慢跑或者遊泳都是不錯的選擇,建議日常堅持適量的中強度有氧運動。手的運動也很重要,常做一些複雜精巧的手工會促進腦的活力。積極參加社交活動,避免一個人獨處。
提到手部運動,老年人可以多做手指節奏操,手是人類神經最為敏感的部位,神經纖維也最為集中。經常做手指節奏操可促進腦循環,形成大腦興奮點。
動作要領:以一槍打一個為例:左手食指伸直成「1」,右手食指與大拇指成打槍狀,與左手相對,然後左右手互換手勢,連續20次。
這麼簡單的手指操大家學會了嗎?快快轉給爸媽學習起來吧!
本文指導專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張世洪
參考資料:
[1] 溫玉順;《阿爾茨海默症的早期徵兆》.健康養生[J].2018.05
[2] 《耍小脾氣易忘事 警惕老年痴呆症》.廣州日報.2019-04-05
[3] 魏文石;《阿爾茨海默病能治癒嗎》. 家庭用藥[J].2014.NO.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