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磊正在做食用蘑菇與老年痴呆之關係的學術報告。
「老年痴呆症不僅讓本人痛苦,也令家庭痛苦。根據我們的研究,多吃蘑菇可以預防老年痴呆,目前已有證據支持這點,但還需要更多研究。」12月13日上午,在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省微生物學會、中國食用菌協會、國家微生物種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的「第五屆中國食藥用菌產業發展大會」上,新加坡國立大學衛生系統健康老齡研究中心學術帶頭人封磊教授這樣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對付老年痴呆 預防更重要
老年痴呆症又名阿爾茨海默病(AD),隨著人類壽命不斷增長,該病造成的影響與受到的重視正在同步增長。
封磊說,歐美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時間早,投入大量資源研究此疾病,但是目前未發現任何一種藥可以治癒甚至阻止老年痴呆的進展,即便是市面上諸如安理申在內的四五種藥,都是對症而非根治,只能讓症狀延緩。
「預防痴呆變得更加重要,無論是中國還是新加坡,老齡化正加速,痴呆造成的不僅是健康問題,還會是經濟問題。」封磊表示。
封磊團隊在2011年~2019年期間進行了蘑菇與認知功能的研究,招募了千名新加坡老人。他們在新加坡飲食與健康老齡隊列飲食調查中納入了新加坡本地六種常見菇類,包括金針菇、冬菇、鮮蠔菇、紐扣菇、香菇和罐頭蘑菇。
「我們屬於觀察型研究,然後做一些統計分析,看吃蘑菇多的老人和吃蘑菇少的老人,是否存在某種差異。」封磊表示。
蘑菇含「麥角硫因」成關鍵
近十年研究中,他們積累了大量數據,這也幫助他們發現一個重要事實:蘑菇攝入有助降低患上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而輕度認知障礙便屬於老年痴呆的前期階段。
與一周攝入蘑菇少於150克的老人相比,一周攝入蘑菇大於300克的老人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會減少一半。這個關係在調整了相關混雜變量後依然成立,並且有清楚的劑量關係。
封磊說,自己同時研究飲食近10年時間,這是他所看到的「最強的」劑量關係,從數據上看,蘑菇攝入量越多,患上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越低。「從我們的觀察來看,是吃得越多,效果越好的。」
他們也做了一些生物機理上的基礎研究,發現蘑菇中有種成分叫「麥角硫因」,在降低預防老年痴呆上可能起到主導作用。這是因為麥角硫因有抗氧化抗炎的作用,而且能夠保護神經細胞。
封磊也強調,從科研嚴謹性的角度出發,依靠觀察型研究、動物研究及個案並不能給出明確科學結論,但是可以給科研工作者一種提示:針對老年痴呆,蘑菇是具有潛在預防作用的,「如果沒有經過嚴謹設計的隨機對照試驗,我們不能說一定能下這個結論。」封磊說,未來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的臨床試驗。(文/全媒體記者唐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