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吃毒蘑菇能夠看見「小精靈」等話題在網絡上發酵。然而,品嘗毒菌存在著不小的風險。中國菌物學會菌物多樣性及系統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泰輝介紹,毒蘑菇中的致幻物質包括毒蕈鹼、裸蓋菇素、異噁唑衍生物、鹿花菌素等。目前網絡上廣泛討論的致幻毒菌主要是指見手青,它是牛肝菌的一種,所含有的致幻物質目前尚不明確。
中國菌物學會菌物多樣性及系統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首席專家 李泰輝:
有些人吃了以後更加憂鬱,大部分人吃了以後是產生一種比較愉快的感覺,同時伴有幻覺。幻覺就是看到一些小人國、看到巨人國小人國,或者看到自己的祖先、那些神神怪怪的東西,可能有些人打架,就是跟他個人的經歷有關,他比較關心哪些東西就可能會幻覺見到哪些。
李泰輝說,見手青經過高溫烹飪至熟透,可以減輕其中致幻物質的作用。但許多食客為了體驗所謂「幻覺」反而一心追求「中毒」。
中國菌物學會菌物多樣性及系統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首席專家 李泰輝:
據我所知他們吃的人有他們的烹調方法,不會煮的太熟的,他覺得(熟透)致幻效果就沒那麼好了。
李泰輝指出,見手青的營養成分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中國菌物學會菌物多樣性及系統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首席專家 李泰輝:
(見手青)跟其它的野生食用菌營養一樣地有一些菌類的蛋白、營養,那些對人體還是(好的),胺基酸各方面還是很豐富的。目前為止也沒有人特別報導它的營養比其它野生食用菌,其它沒有毒的牛肝菌,接近的種類,沒有很特別的東西。
李泰輝強調,中國已知的毒蘑菇就有四百多種,非專業人士很難辨認。見手青毒性尚不算強,有的野生毒菌毒性不會被高溫烹飪所降低,一旦食用,可能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傷甚至致命。
中國菌物學會菌物多樣性及系統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首席專家 李泰輝:
蘑菇中毒我們粗略地可以把它劃分為七個類型,肝損害型、腎損害型、胃腸炎型、光過敏型、橫紋肌溶解型、溶血型,還有一種是很多蘑菇是不明的,吃了以後一點反應都沒有,過了一個星期或者三個星期或者更長時間,突然間猝死。
民間裡頭所傳說的辨認的方法都是不靠譜的。鮮豔的蘑菇有毒,沒有毒的蘑菇就是白色的、沒有顏色的、顏色一般的,這是肯定靠不住的。
李泰輝說,食用毒菌死亡的案例每年都在發生,他提醒公眾,不要小看毒蘑菇的威力,對於來源不明的菌類,最好不要食用。
作者:溫孟馨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