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荷華大學盧剛槍擊事件

2021-01-11 恩怨v江湖

我們都知道在2004年曾經發生過一起轟動全國的馬加爵案,馬加爵作為一名出身於農村的學生,能考上雲南大學,可以說在當地肯定是一名學霸。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案件,主角也是一名學霸,發生地卻是在美國愛荷華大學校園內,時間是1991年。

今天故事的主角——盧剛

盧剛,1963年出生,北京人,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盧剛上面還有兩個姐姐,自己作為最小的兒子,從小就頗受家人優待,呵護備至。而盧剛也很爭氣,自小學習就從來沒讓大人擔心過,從小學到中學,成績都是在全年級中出類拔萃。他天資聰慧,學習領悟能力強,而同時性情高傲,對其他人從來不屑一顧。或許得益於自己成績的優秀,他在學校的某些瘋狂的行徑也得到了老師的允許,例如他和女生可以在學校堂而皇之地談戀愛。老師的縱容使得他怪異的性格不僅沒有得到克制,反而日益劇增,這也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盧剛18歲時,考入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在大學中他更加如魚得水,四年的大學生涯很快過去,他躍向了更大的舞臺。盧剛22歲時,通過了中美物理學交流計劃(CUSPEA)考試,得以交換學生身份,公費赴美攻讀博士學位。

案發地美國愛荷華大學

1985年,盧剛進入了愛荷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攻讀研究生,六年後他又通過論文答辯獲得了博士學位。而就在他獲得博士學位的那一年,他卻在愛荷華大學犯下了血案。那這六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要讓他走向極端呢?

盧剛的導師——戈爾茲教授

首先,盧剛的導師是愛荷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教授克里斯多福·戈爾茲。戈爾茲教授是德國後裔,從南非移民到美國,他對學術特別認真、嚴格,對待生活也如德國人一樣嚴謹且冷靜,不苟言笑,他也同樣把這種嚴格要求用在了盧剛身上。例如某次戈爾茲教授派盧剛去歐洲進修,而盧剛因為痴迷旅遊,在歐洲多逗留了兩個月,本來這是件小事,但是戈爾茲教授認為這是一種不誠信行為,兩人為此鬧得很不愉快。

而在學術方面,兩人的矛盾可以說是到達了頂點。盧剛是個頂尖的物理天才,他的一次研究推算與他導師的理論背道而馳,盧剛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但是與在國內眾星捧月不同,這次他導師將盧剛的算法完全駁倒,可盧剛一點也不接受他的說法,兩人為此爭論不休。漸漸地,戈爾茲教授對盧剛狂妄強韌的個性產生了看法。

被盧剛殺害的三名教授

而不僅與自己的導師,盧剛同時也對自己的系主任尼克森教授懷恨在心,原因就是自己的博士論文答辯。作為從小到大的學霸,他對自己的博士論文非常有信心,但是論文答辯卻讓他大失所望。當時,作為主考委員之一的系主任尼克森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為盧剛論文中的計算方法不夠精準,要求盧剛換一種方法重做一遍,本次的答辯不通過。盧剛對此惱羞成怒,認為尼克森教授是針對他,故意讓他的答辯不通過。

讓盧剛嫉妒的山林華

而就在盧剛修改論文期間,同樣是來自中國的公派留學生——山林華的論文卻順利的通過。山林華來美國比盧剛遲了一年,但卻比他早半年畢業,這種前所未有的挫敗感刺激著盧剛。而同時,系裡所有教授,一致認為山林華的論文很精彩,被推薦為全校最佳論文,並獲得獎金。一種強烈的嫉妒感和挫敗感讓盧剛固執的認為,山林華會獲得推薦就是系主任和導師在針對他,而捧山林華,是暗箱操作。他找系主任理論,找副校長投訴,找媒體曝光,但是完全是他臆想出來的東西又從何說起呢?此事自然是無疾而終。

電影《暗物質》片段

整起案件的導火索來了,在拿到博士學位之後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繼續學業去念博士後,二就是找工作。因為此前留在愛荷華大學的唯一一個博士後名額給山林華佔據了,而因為自己專業的冷門,盧剛想找到滿意的工作非常難。於是決定換個學校繼續念博士後,但念博士後需要學校教授的推薦信。盧剛找了自己的導師和系主任,戈爾茲和尼克森都寫了推薦信,卻遲遲不見有其他大學接納,盧剛十分生氣,認為是他們又是在使壞,故意推遲。而事實上在他行兇之後,阿拉斯加大學公布了該校博士後的資料,盧剛就在其中。阿拉斯加大學接到了戈爾茲、尼克森等3名教授的推薦信,信中三人盛讚了盧剛的學識和能力,並沒有從中使壞,也沒有故意推遲。這又是盧剛的臆想。

電影《暗物質》片段

接二連三的挫敗讓盧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敗感,最終他走向了極端。

1991年11月1日下午,盧剛拿著兩把手槍走進了校園,他有計劃地在校園不同地點逐一槍擊了六個人,其中就包括他的導師戈爾諮教授、導師助理史密斯副教授、中國留學生山林華、系主任尼克森、副校長克黎利,還有辦公室的學生秘書茜奧森。除了最後的女學生重傷癱瘓外,其餘五人全部喪命,而盧剛最後也吞槍自盡。

秘書茜奧森被送醫急救

回顧此案,我們能看見這起血案並不是一日釀成的,它的起因很複雜,但主要的原因是盧剛古怪的性格和脆弱的心理,在得不到周邊的人承認和接受的時候,他就會把埋藏在心底的恨全部釋放出來。盧剛能在應試教育模式下混得有聲有色,在大洋彼岸卻處處受制,或許這是我們教育的從業人員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培養的人才注重的到底是分數呢?還是他的成長呢?

相關焦點

  • 盧剛事件1991-北大博士在美國槍殺5人後自盡
    盧剛事件,是指1991年11月1日就讀於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中國博士留學生盧剛開槍射殺了3位教授和副校長安-柯萊瑞以及一位和盧剛同時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山林華,在槍殺五人之後,盧剛隨即當場飲彈自盡的槍擊事件。該事件在當時曾震驚中美兩國,也引起了一場關於中國教育弊端的討論。
  • (內附事件詳細始末,盧剛事件科普)
    貝克並未透露涉及事件的人名,也未評論學校採取了什麼措施。據涉及事件的中國留學生的朋友向當地媒體透露,涉案的中國留學生名叫倪瀚祥(Hanxiang Ni,音譯),22歲,來自中國杭州,2013年9月起就讀愛荷華大學。
  • 中國留學生第一案:校園槍殤,27年前震驚中美的盧剛事件
    2016年的2月,就讀於愛荷華大學的杭州留學生倪瀚祥,因為在社交媒體上上傳了一張持槍照,暗示如果考試掛科,會讓教授體驗下當年「盧剛的恐懼」。隨即被學校認為是危險人物,沒收槍枝並立刻取消籤證返回中國。讓警方和學校如此迅速的行動和「不留情面」不僅僅只是因為在校園持槍,而是他不小心提到了一個讓人聞之色變的名字——盧剛,一個過去27年了仍然讓愛荷華大學和美國社會心有餘悸的名字。盧剛,出生於北京市普通工人家庭。
  • 1991年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
    奇聞靈異事想看更多奇聞異事,歡迎關注(暗物質 劇照)1991年11月1日,這起震驚全美的事件是這樣發生的:下午三點半左右,愛荷華大學凡艾倫物理系大樓三樓的309室正在進行專題研究討論會。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
  • 1991年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天才變魔鬼只在一瞬間!
    1991年11月1日,這起震驚全美的事件是這樣發生的:下午三點半左右,愛荷華大學凡艾倫物理系大樓三樓的309室正在進行專題研究討論會。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整整6年,他沒有離開過愛荷華大學,現在他就要和它告別了。他望著窗外,天上剛剛起風,毫無趣味。一種噁心的、報復的快感籠罩著他。他把手再次伸進口袋,那裡有一把0.38cm口徑左輪小手槍,全部荷滿了子彈。「只要夠用就行。」他想。
  • 【愛與恨的啟示】--盧剛事件親歷者的敘述,……
    盧剛的同校生華欣,親身經歷了這一切並寫了下來。如今華欣是一名牧師,在《海外校園》任總幹事。 華欣簡介:華欣牧師來自中國北京,1987年秋進入依阿華大學 (University of Iowa) 計算機系讀書並開始接觸基督教信仰,1991年秋經歷了 「盧剛校園槍擊事件」 後被神的愛觸摸,悔改歸主。
  • 讓你體會盧剛的恐懼!留美學生威脅教授被開除遣返
    不僅因為倪是真的持槍,發布的狀態屬於clear and present threat,更因為他不小心提到了一個讓人聞言色變的名字: 盧剛,一個25年了仍然讓愛荷華大學和美國社會心有餘悸的名字。 這個敏感詞的背後塵封了一段25年前震驚全美的慘案,而下面,就是盧剛的故事。 「盧剛事件」: 中國留學生在美連殺六人 來源:水木清華
  • 愛荷華校園裡的槍聲|紀念新塍籍留美博士山林華
    聽愛荷華大學的同學談盧剛以及被盧剛殺死的山林華,就像聽人談論白天與黑夜的差異一樣。一位美國記者說,他們的敘述給人的感覺是:山林華似乎是上帝刻意製造出來,故意要向世人顯示善與惡、美與醜、正與邪、光明與黑暗的強烈的對比。山林華在愛荷華大學知名度頗高,是前任中國學生聯誼會會長。而盧剛則由於性情孤僻,連中國學生聯誼會也沒有加入。
  • 《派克式左輪》開機 印小天螢屏再現盧剛事件
    該劇根據發生在美國依阿華大學(即艾奧瓦大學)、震驚全美的「盧剛事件」改編,印小天在劇中飾演槍殺美國教授的中國留學生盧剛。  蘇童介紹,他曾應華裔女作家聶華玲的邀請,在依阿華大學做客座講學,對當地人文環境非常熟悉。「該劇將赴北美實景拍攝,內景則參照外國知識分子家居環境進行裝修布置,儘可能真實地呈現中國留學生在海外的求學生活。」
  • 一部取材自「盧剛事件」的電視劇開拍
    一部取材自「盧剛事件」的電視劇開拍
  • 留美學生持槍照威脅教授 揭事件真相
    他在愛荷華大學讀書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據愛荷華當地媒體報導,他於2013年到愛荷華大學學習商科,而此次是與他發布影射1991年盧剛事件的威脅言論後被學校開除。  愛荷華發言人Jeneane Beck也郵件回復了當地媒體採訪稱:該校危機處理小組此前在調查一個在社交網站上出現的威脅性言論,該小組認為言論未造成風險,所以沒有發出校園警報,但是已經採取必要措施,來保護校園和學生的安全。」
  • 《派克式左輪》現「盧剛事件」 教育意義顯著
    根據校園槍殺導師的「盧剛事件」改編的36集電視劇《派克式左輪》今晚將在東方電影頻道黃金時間正式播出。該劇除有人氣漸旺的印小天擔任男主角之外,趙琳(趙琳博客,搜索趙琳)、苗乙乙、賈妮、何政軍等都在劇中有精彩演出。
  • 《暗物質》因槍擊案延期?劉燁:兩件事沒關係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2日,一則「劉燁校園喋血片《暗物質》美國延後上映」的消息掛上了某網站頭條,並稱推遲上映的原因是懷疑和目前轟動美國的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事件有關,昨天記者就此事專訪了劉燁方面,其經紀人常繼紅表示,此話純屬空穴來風。
  • 《萬聖悲魂(上)》(盧剛事件始末)(轉)
    「剛才電臺廣播說,你們學校校園裡發生了持槍濫射事件,我耽心你會不會……」  「什麼?有人持槍濫射?我剛剛從學校回來,什麼事也沒發生呀!莫非你搞錯了,把內華達州聽成衣阿華州了吧?哈哈,現在這種事也太多了!」她掛上電話,繼續睡覺。
  • [明說吧]「盧剛的恐懼」究竟有多恐懼?
    【今日深評】  「這學期我這麼認真學習,如果學校還是讓我掛了,就讓教授們體會下當年盧剛的恐懼。」這話出自在美國愛荷華大學讀書的中國留學生倪某。  「盧剛的恐懼」是什麼?同樣是在愛荷華大學,1991年中國博士留學生盧剛射殺了教授等5人,引起恐懼,此事被改編成電影《暗物質》。一名被害人的家屬還捐錢成立博士國際學生心理學獎學基金。  留學生發槍照,玩笑成「遣返」?「盧剛的恐懼」究竟有多恐懼?倪某的「玩笑」觸犯的是法律禁忌,還是道德禁忌?是缺乏法制觀念,還是缺乏悲憫心與生命意識?這是給我們什麼啟示?
  • 斯特裡普劉燁聯手 新片重現盧剛事件
    其藍本就是發生在1991年曾轟動國內外的留美學生盧剛槍殺導師一案,斯特裡普與製片方籤約出演的角色原型就是被盧剛槍殺的衣阿華大學副校長安·柯萊瑞教授。  安·柯萊瑞是衣阿華大學最有權威的女性之一。她的父親曾到中國傳教,她出生在上海,對中國很有感情,並對中國留學生相當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