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還是魔鬼?!1991年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

2021-01-11 奇聞靈異事

奇聞靈異事

想看更多奇聞異事,歡迎關注

(暗物質 劇照)

1991年11月1日,這起震驚全美的事件是這樣發生的:下午三點半左右,愛荷華大學凡艾倫物理系大樓三樓的309室正在進行專題研究討論會。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

這個28歲的青年博士、北大物理系高材生穿著大茄克,帶著一個提包,悄悄地推開門,像一塊隕石般地急促而又無聲地降落在309會議室,他裝出世界上最無害的樣子在角落裡翹了翹腳。

窗外,他能看到愛荷華城的一部分。他在這裡生活了6年,從1985年出國直至現在,在這間房間裡通過博士論文。整整6年,他沒有離開過愛荷華大學,現在他就要和它告別了。

他望著窗外,天上剛剛起風,毫無趣味。一種噁心的、報復的快感籠罩著他。他把手再次伸進口袋,那裡有一把0.38cm口徑左輪小手槍,全部荷滿了子彈。「只要夠用就行。」他想。

5月份他向愛荷華地方長官辦公室申請到了槍枝許可,6月份他跑到愛荷華市一家槍店花了200美元買下這支巴西制金牛星手槍。他仔細挑選過,這是一把仿製美國警方用的史密斯-威森牌的左輪手槍。從那時起他就想幹這件事。

「我早就有這個意思了,但我一直忍耐到我拿到博士學位。」他在給他二姐的最後遺書中寫著:「你自己不要過於悲傷,至少我找到幾個貼背的人給我陪葬。」

光溜溜的手槍柄仍然有些冰涼,他臉上現出毫無表情的樣子看著一切,看著所有的人。哪怕最靠近他的人,也不易察覺到他眼裡閃過的一瞥陰冷兇獰的光芒。靜靜地旁聽了約五分鐘,他突然拔出手槍開槍射擊!

他首先開槍擊中他的博士研究生導師、47歲的戈爾諮教授。戈爾諮教授應聲倒下,他又在教授腦後補了一槍。繼而他又朝史密斯教授身上射擊了兩槍。在場人士一時還未反應過來,以為他拿玩具槍惡作劇。

直到看到兩位應聲倒地的教授的腦門和身上流出大攤鮮血才知他真的在殺人!一位中國同學不堪刺激當場昏倒,另一位中國同學嚇得奪門而逃,跑到一處有電話的地方報警求救。

這時盧剛已經冷靜地將槍口瞄準他嫉恨已久的「競爭對手」——原中國科技大學高材生山林華博士。他一連朝小山的腦門和胸膛連放幾槍,山林華連哼都來不及哼一下就當場被槍殺。

盧剛在第一現場槍殺了這三個人之後,又噔噔地從三樓跑到二樓,打開系主任的辦公室,一槍射殺了44歲的系主任尼柯森。他確認系主任已經死了後,又跑回三樓第一現場以確定戈爾諮、史密斯、山林華三人是否已經都死了。

室中有幾名驚嚇得目瞪口呆的證人,其中之一是研究科學家鮑漢生,他和另兩名同學正圍著奄奄一息的史密斯教授——他還沒有死,生命從他的眼裡突然逃遁……

盧剛沒有打中他的心臟,他鮮血湧注,在書桌下面掙扎著。三個人正準備把他抬起來送去搶救,這時盧剛在309室門口揮舞手槍叫他們出去。鮑漢生輕輕喊了一聲:「Stop it!」(住手!)

盧剛不予理睬,然後走到躺在地上的史密斯教授面前,對準他驚恐萬狀、帶著哀求的眼睛又補發了致命的一槍。他真的死了!

這時盧剛跑下物理系大樓,持槍飛快地跑到鄰近的生物系大樓,從一樓走到四樓,似乎在尋找一名女性目標(目擊者見他進入女廁所尋人),在這過程中他遇到生物系的幾位師生,並沒有開槍濫殺。

在生物系大樓他沒有找到他的「射擊目標」之後,他又衝到大學行政大樓,推開副校長安妮克黎利女土的辦公室,朝她胸前和太陽穴連射兩槍。副校長的女秘書驚恐、本能地拿起電話要報警,他又向女秘書頸脖上射了一槍!

然後,盧剛舉槍自殺了!整個兇殺過程只有十分鐘。六人死亡,女秘書重傷。

殺手盧剛是研究電漿的。他的畢業論文是探討臨界電離速度。因為電漿是個極為專門的領域,當時全美只有300名左右的科學家有能力從事電漿研究。盧剛在智慧上能夠思索宇宙蒼穹遼闊無涯的問題,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成了一名高智商低智能者。

他以瘋狂的行為來殘害那麼多師長、同學以及自己的生命,造成永遠無法彌補的悲劇。那麼,盧剛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呢?首先,盧剛絕對聰明。他是北大物理系的高材生,也是家裡唯一的兒子。從小極為聰明,學習上一帆風順。

在北大物理系畢業後他參加了李政道主持的嚴格考試,在數百名佼佼者中脫穎而出,名列前茅,順利考取由中國政府出資的公派生來到美國留學。以學業成績相比,盧剛和山林華的水平不相上下。

盧剛參加博士資格考試時與山林華同時並列第一,各門科目全都是「A」,他所獲得的高分打破物理系歷屆記錄。盧剛和山林華都是愛荷華大學天文物理系1991年新出爐的博士。

山林華比盧剛小一歲,比盧剛晚兩年來到愛荷華大學,拿到學位的時間卻比盧剛早上半年。畢業後,成績優異、研究成果豐碩的山林華被系裡留下來繼續做博士後研究,並按照Research Investigator(調研員)的職位領取薪水。

而盧剛則沒有那麼幸運,當他今年5月拿到博士學位畢業後,找工作的事始終沒有著落。全美各大學的研究經費都受到削減,根本沒有什麼機會,幾位教授為他推薦也無任何結果。他認為是教授們冷淡的原因。

盧剛曾對人表示,儘管是「公派」,他也不願返回中國工作。盧剛的研究工作一直不太順利,他的博士論文口試沒能當場通過,相反山林華不僅提前畢業獲得博士學位,而且他的博士論文還得論文獎,並有一份安定的工作。

這些都是盧剛最不能忍受的,亦為他最氣憤而對山林華下毒手的原因之一。盧剛是一個受過中美兩國高等教育,有理智,具有分析和思辨能力的人。盧剛也並無精神失常或任何變態表現。

他感情從不錯亂,愛憎分明,也無酗酒、吸毒的習慣。因而他的行動決不是一時衝動,而是冷靜地思考,多次權衡的結果,是按照他所奉行的人生信念行事的結果。

據曾經與盧剛同住一室的愛荷華大學教育系博土生赤旭明回憶說:盧剛這種冷血殺人行為,不僅是由於妒恨,而且是因為他天性中潛伏著一種可怕的「殺機」, 「性格決定命運」。

在同學們眼中,盧剛是一個剛愎自負、目中無人、時而埋頭研究、時而放浪形骸的人。他十分孤獨,沒有什麼人願意和他來往。他在北京市汽車配件廠當工人的父親說:「盧剛有兩個姐姐,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兒。」

盧剛出國前個性很強,孤僻,不合群。與父母親也很少交談,只有和二姐關係密切些。盧父說,幾個月前,盧剛曾在家書中提及由於美國經濟不景氣,畢業後一直沒找到工作。家人表示,打算為他在國內設法安排工作,但遭盧剛拒絕。

旅美華人赤旭明說,他在1987年夏天與盧剛、山林華合租一個一房一廳,他與小山住臥房,盧剛住客廳。盧剛從不打掃屋子衛生,喝牛奶從不用杯子,打開蓋對著嘴咕嚕咕嚕喝完就隨手扔在地上。

赤旭明比他大十歲,以長輩的口氣告誡他,結果盧剛「目露兇光」,表現得非常兇惡。他形容盧剛根本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自視甚高,經常以「物理尖子」自居。

說話喜歡揭別人短處,以嘲弄別人為快樂,時常「出口傷人」。他說盧剛不僅人品素質極差,而且十分好色。他曾幻想所有的女孩子都拜倒在他這個「天之驕子」的腳下,也費了不少工夫追了許多女孩子,但屢遭挫折。

他經常入酒吧,把自己打扮得很「美國化」,以示與其他中國同學的「風度不同」。有一次他去拉斯維加斯賭城,想用90美元嫖妓,結果被拒絕。這使他惱羞成怒,耿耿於懷。

另一位物理系的學生說,盧剛與人合住一個公寓,夏天天熱,他睡在客廳裡,經常把冰箱打開一整夜,根本不顧別人存放在冰箱裡的東西酸餿腐敗。

盧剛在很多留學生口中,是一個攻擊性很強,讓人下不了臺,又十分自私的人。久而久之,幾乎沒有人願意再和他來往。即使你不斷地試圖想發現盧剛在個性上有何可取之處,卻沒有一個人予以肯定的答覆。

物理系的一位學生對盧剛的評語是最客氣的:「他是個思考問題的方式與一般人截然不同的人,凡事都想到陰暗面,喜歡走極端。」和盧剛同屬「空間物理理論小組」的李新說,近來因為美國經濟蕭條,政府裁減預算的緣故,系裡在畢業生中發起募捐。

盧剛用支票開了一張捐款,面額是一分錢。「盧剛是一個自戀型的人物,」一位熟悉他的教授說,「自戀性格的人會怨恨他們認為傷害他們感情的人。

他們看人,並不是看人的本身並不看人的本質,而是根據自己的解釋看這些人怎麼傷害他。」這位教授說,「拿著一支槍連續射殺六人,他只把這個視為消滅對他的傷害,而不是殺害其他活生生的同類。」

像盧剛這種人,高傲自大,自卑自閉,心胸狹隘,極其陰暗,學習好形成了他強勢的性格,一旦不如其他人就會耿耿於懷,產生報復之心。

往往高校中這種人很多,類如中國的復旦投毒案,也是中國典型的「盧剛事件」,所以高學歷高智商的孤僻者很可怕,需時刻注意並保持距離。

所以請記住:仗義多是屠狗輩,負心豈是讀書少。

相關焦點

  • 1991年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天才變魔鬼只在一瞬間!
    年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大家好,我是沉迷於破案無法自拔的名偵探花生。1991年11月1日,這起震驚全美的事件是這樣發生的:下午三點半左右,愛荷華大學凡艾倫物理系大樓三樓的309室正在進行專題研究討論會。在一片揚聲爭議與喁喁低語交織成的天文物理討論會上,盧剛出現了。
  • 從天才到魔鬼,因嫉妒而生恨
    他是北大高材生留美6年的博士,在1991年持槍殺死5人後自殺,是什麼讓一位天才變成了魔鬼?下面就帶各位走近轟動全球的盧剛殺人事件......年11月1日,下午三點半左右,愛荷華大學凡艾倫物理系大樓三樓的309室正在進行專題研究討論會。
  • 盧剛事件1991-北大博士在美國槍殺5人後自盡
    盧剛事件,是指1991年11月1日就讀於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中國博士留學生盧剛開槍射殺了3位教授和副校長安-柯萊瑞以及一位和盧剛同時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山林華,在槍殺五人之後,盧剛隨即當場飲彈自盡的槍擊事件。該事件在當時曾震驚中美兩國,也引起了一場關於中國教育弊端的討論。
  • 大案解密:天才+魔鬼,北大高材生盧剛殺人事件
    那麼在數千年的考試中,到底有沒有女人考過第一名,當過狀元呢?答案是有的。按說,她的機遇還是不錯的,1853年太平軍定都天京,開設了女科考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這一年,傅善祥20歲整,在古代這個年齡都結婚生子、相夫教子了。傅善祥報名參加考試,從300多名女考生中脫穎而出,考中鼎甲第一名,成為歷史上首個女狀元。
  • 影響中美的命案,高材生10分鐘跑3棟樓殺5個人,隨後舉槍自殺
    2020-08-21 17:41:39 來源: 愛旅行的攝影家 舉報   高材生殺人事件也時有發生
  • 他是北大才子,22歲赴美留學,28歲槍殺美國導師、副校長後自盡
    他是北大才子,22歲赴美留學,28歲槍殺美國導師、副校長後自盡2007年1月23日,美國上映了一部由中國演員劉燁主演的劇情片,名為《暗物質》,又名《流星》。影片講述的是:中國物理專業研究生劉星(劉燁飾),遠赴美國某頂尖大學深造。在校期間,他的勤奮和才華出眾深得導師喜愛。
  • 《派克式左輪》開機 印小天螢屏再現盧剛事件
    該劇根據發生在美國依阿華大學(即艾奧瓦大學)、震驚全美的「盧剛事件」改編,印小天在劇中飾演槍殺美國教授的中國留學生盧剛。  蘇童介紹,他曾應華裔女作家聶華玲的邀請,在依阿華大學做客座講學,對當地人文環境非常熟悉。「該劇將赴北美實景拍攝,內景則參照外國知識分子家居環境進行裝修布置,儘可能真實地呈現中國留學生在海外的求學生活。」
  • 讓你體會盧剛的恐懼!留美學生威脅教授被開除遣返
    不僅因為倪是真的持槍,發布的狀態屬於clear and present threat,更因為他不小心提到了一個讓人聞言色變的名字: 盧剛,一個25年了仍然讓愛荷華大學和美國社會心有餘悸的名字。 這個敏感詞的背後塵封了一段25年前震驚全美的慘案,而下面,就是盧剛的故事。 「盧剛事件」: 中國留學生在美連殺六人 來源:水木清華
  • 斯特裡普劉燁聯手 新片重現盧剛事件
    其藍本就是發生在1991年曾轟動國內外的留美學生盧剛槍殺導師一案,斯特裡普與製片方籤約出演的角色原型就是被盧剛槍殺的衣阿華大學副校長安·柯萊瑞教授。  安·柯萊瑞是衣阿華大學最有權威的女性之一。她的父親曾到中國傳教,她出生在上海,對中國很有感情,並對中國留學生相當愛護。
  • 愛荷華大學盧剛槍擊事件
    我們都知道在2004年曾經發生過一起轟動全國的馬加爵案,馬加爵作為一名出身於農村的學生,能考上雲南大學,可以說在當地肯定是一名學霸。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案件,主角也是一名學霸,發生地卻是在美國愛荷華大學校園內,時間是1991年。
  • 中國留學生第一案:校園槍殤,27年前震驚中美的盧剛事件
    然而看似一路順風順水的盧剛,卻在博士畢業之際遭受無法忍受的打擊,並且做出了一個震驚了中美兩國的決定——自我毀滅。1991年的11月1日,下午三點半左右,盧剛進入了愛荷華大學 Van Allen Hall 三樓的309室,這裡正在進行一場專題演講會。盧剛在旁聽了五分鐘後,突然毫無徵兆的拔槍射擊。
  • 29年前北大高材生赴美留學,因獎學金喪失理智,槍殺5人飲彈而亡
    命運的選擇有時只在一瞬間,而選擇的代價,往往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承受,就如同29年前的「盧剛事件」。盧剛,出生於北京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在家中還有兩個姐姐,雖然家庭條件並不十分優越,但他作為家中獨子從小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盧剛自身也非常優秀,不但性格乖巧,在學習也十分努力,成績一直非常優秀。高考的時候,盧剛更是以優異的成績成功進入了北京大學物理系。
  • 該校曾發生盧剛事件
    據美國當地媒體「Daily Iowan」報導,2月1日,在社交媒體上寫了這麼一段話,「這學期我這麼認真學習,如果學校還是讓我掛了,就讓教授們體會下當年盧剛的恐懼」。沒想到,這條社交動態很快引起了校方注意。
  • (內附事件詳細始末,盧剛事件科普)
    貝克並未透露涉及事件的人名,也未評論學校採取了什麼措施。據涉及事件的中國留學生的朋友向當地媒體透露,涉案的中國留學生名叫倪瀚祥(Hanxiang Ni,音譯),22歲,來自中國杭州,2013年9月起就讀愛荷華大學。
  • 電視劇<派克式左輪>不是"盧剛事件"再現(圖)
    該劇是投資方蘇州福納公司繼1997年投拍《新亂世佳人》後,二度拍攝根據黃蓓佳文藝小說改編的電視劇。   ■黃蓓佳:小說十年終成戲   在《派克式左輪》的拍攝現場,電視劇編劇、同名小說作家黃蓓佳也在片場,照她的說法,「如果電視劇《新亂世佳人》算寶貝女兒,那麼《派克式左輪》則是最可以驕傲於人的寶貝兒子了」。   她宣稱這部新劇的劇本是「寫過的劇本中最好的」。
  • 【愛與恨的啟示】--盧剛事件親歷者的敘述,……
    盧剛的同校生華欣,親身經歷了這一切並寫了下來。如今華欣是一名牧師,在《海外校園》任總幹事。 華欣簡介:華欣牧師來自中國北京,1987年秋進入依阿華大學 (University of Iowa) 計算機系讀書並開始接觸基督教信仰,1991年秋經歷了 「盧剛校園槍擊事件」 後被神的愛觸摸,悔改歸主。
  • 他曾是北大高材生,受邀留學英國皇家醫學院,最後卻靠低保生活
    世界上的天才並不多見,然而,有時候的天才反而容易走進死胡同,最後一事無成。 北大是眾多天才的搖籃,每年從這裡走出去的畢業生,大部分都會成為社會上的精英,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不過,也有一些北大的學生,在畢業之後一事無成,最終甚至過得比普通人都不如。
  • 華裔執導影片《暗物質》反思15年前「盧剛事件」
    華聲報消息:1991年的萬聖節對於美國依阿華大學的師生來說,是噩夢般的一天:中國留學生盧剛在獲得該大學太空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後,竟開槍射殺了該校3位教授和副校長安·柯萊瑞,以及和他同時獲得博士學位的同胞林華。槍殺5人之後,盧剛飲彈自盡。此事當時震驚中美兩國。15年之後,以「盧剛事件」為藍本的電影《暗物質》於日前關機。
  • 他是北大高材生,留學英國皇家醫學院,卻與曾經大相逕庭
    在這個世界上,天才並不多見。但有時,天才也容易走近死胡同,成為一個平凡人。清北是每個學子夢想的學園。每一位從這裡畢業的學生,基本上都會成為都會成為某一個領域的佼佼者。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在畢業後可能一事無成淪落成普通人,甚至不如他們。農民子弟北大夢張進生出生於湖南的一個小村,家境貧寒的他,從小就立志於走出農村,去往更高處。
  • 《萬聖悲魂(上)》(盧剛事件始末)(轉)
    「剛才電臺廣播說,你們學校校園裡發生了持槍濫射事件,我耽心你會不會……」  「什麼?有人持槍濫射?我剛剛從學校回來,什麼事也沒發生呀!莫非你搞錯了,把內華達州聽成衣阿華州了吧?哈哈,現在這種事也太多了!」她掛上電話,繼續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