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和石家莊相距百餘公裡,氣候卻明顯不同,高處不勝寒你懂嗎

2021-01-08 州州去旅行

眾所周知,有些地方的氣候環境與當地的地理位置、地形條件、大氣環流等有著密切的關係,還有很多和這個問題相似的問題,例如,最經典的就是俄羅斯最小的城市索契和我國吉林省城市長春的緯度非常接近,地上的氣候明顯不同,索契屬於地中海式氣候,長春屬於溫帶季風氣候,閒話休提,書會回到正題上,請先看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圖。

太原和石家莊分別屬於中國的山西和河北省的省會城市,這兩個城市是我國境內緯度和直線距離最近的省會之一,儘管如此,兩地氣候的差異還是一樣的,從這兩個城市各自的基本情況來分析,位於山西的中部,位於太行山以西的太原盆地的北端,這裡也是中國黃土高原(青海省日月山東、太行山西、長城南、秦嶺北)山西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黃土高原的東翼,平均海拔約800米。

太原區域的輪廓如同蝙蝠,由於太原的北、東、西三面環山,中部和南部是河谷平原,太原的地形又呈北高南低簸箕狀,這樣的特殊地形也將黃河的第二支流擊劍河縱貫太原市的邊界,石家莊地處華北平原腹地河北省西部偏南,釧沱河上遊太行山東麓,橫跨中國太行山區和華北平原兩個地理單位,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市區西北部太行山地海拔約1000米左右,逐漸向東南傾斜向海拔50米左右的華北平原轉移。

從太原和石家莊的位置來看,太原位於太行山以西高原的馬賽克盆地,不僅海拔高,而且地形相對封閉,溫度的上升和下降很慢,理論上,太原平均800米的海拔氣溫比石家莊低4.8度,「高處禁不住寒冷」。

##&&image&#石家莊在太行山東面太行山地通往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登山是對流風的原因,這個地形對形成燒風效果非常有利,石家莊夏天的氣溫明顯高於周邊地區,同時石家莊的平均海拔相對於太原要低得多,因為陸地的熱容量小,所以要按照太陽直射的陽光向北移動,石家莊有的北半球在春天受到太陽輻射的影響溫度急速上升,這時,我國的主雨帶在中國華南沿海一帶,因此,華北地區春天的日照比較嚴重,秋天隨著太陽直射的陽光向南移動,把我國的暖氣團向南收縮,」如上所述,容易表現出與「一夜春風來」完全相反的氣氛。

##&&image&#也就是說,太原和石家莊的直線距離是160公裡左右,但是由於地形環境的不同,這兩個地區的氣候也大不相同,太原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比較分明,石家莊屬於溫帶季風氣候。

相關焦點

  • 太原和石家莊相距百餘公裡,氣候卻明顯不同,高處不勝寒你懂嗎?
    眾所周知,一個地方的氣候環境是與該地所處的地理位置、地形條件、大氣環流等密切相關的,類似於本題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說最經典的就是俄羅斯最狹長的城市索契與我國吉林省省會城市長春的緯度非常接近,但受由於地形和冬季風等的不同,索契和長春兩地的氣候卻明顯不同,索契屬於地中海式氣候,而長春屬於溫帶季風氣候
  • 是不是真的「高處不勝寒」?
    對於高處溫度低的現象有一個直觀的說法,即高度每上升1000米,氣溫就要下降6度左右,因此我們坐飛機的時候,飛機艙外面的溫度能達到零下50度之低。那麼再往高處呢,還會更加寒冷嗎? 熱空氣不是會向上走嗎,為什麼高處還是那麼冷?
  • 你知道高處不勝寒的科學原理嗎?和溫室效應有關
    在中國古代,古人很早就知道海拔越高,溫度越低的道理,很多詩人甚至根據這個現象寫了很多詩篇,最著名的就是蘇軾,在他的《水調歌頭》裡面就有高處不勝寒的詩篇,白居易也在他的《大林寺桃花》中寫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盛開。為什麼山寺桃花開得那麼晚?
  • 石家莊和太原的緯度差不多,為什麼石家莊冬季氣溫遠高於太原?
    石家莊和太原的冬季氣溫差異石家莊和太原都是我國北方地區十分著名的城市,當然今天我們主要是來看看兩座城市的氣候差異,從以上數據我們發現石家莊和太原兩座城市的緯度基本相當,都是北緯38°左右,氣候類型也都屬於溫帶季風氣候。
  • 高處不僅不勝寒,還可能不勝熱
    對於高處溫度低的現象有一個直觀的說法,即高度每上升1000米,氣溫就要下降6度左右,因此我們坐飛機的時候,飛機艙外面的溫度能達到零下50度之低。那麼再往高處呢,還會更加寒冷嗎? 熱空氣不是會向上走嗎,為什麼高處還是那麼冷? 要理解「高處不勝寒」,首先我們要搞明白地球的大氣是如何被「加熱」的。
  • 既然熱氣上升,為什麼還會「高處不勝寒」?
    視覺中國供圖在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中有一句寫道「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裡點明了一個科學小常識——海拔越高氣溫越低。「高處不勝寒」所說的高處的溫度,是指空氣、大氣的溫度。對於高處溫度低的現象有一個直觀的說法,即高度每上升1000米,氣溫就要下降6攝氏度左右,因此我們坐飛機的時候,飛機艙外面的溫度能達到零下50攝氏度之低。熱空氣不是會向上走嗎,為什麼高處還是那麼冷?熱空氣上升途中會膨脹冷卻生活中我們能直觀感受的一點,就是太陽光能帶來熱量。
  • 是不是真的「高處不勝寒」?(錚錚有聲)
    我們很多人都會背大文豪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其中有一句寫道「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我們生活中也確實會體會到「高處不勝寒」,比如許多避暑勝地都在高山上,而且很多照片也顯示,高山的頂端往往都被終年不化的積雪覆蓋。
  • 奢侈品金字塔,歷峰「高處不勝寒」
    另一方面,據貝恩在《全球奢侈品市場監控報告》的預測,2025年,00後一代將會佔到奢侈品消費總量的45%,其中亞洲消費者的佔比將會超過一半,奢侈品消費群體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   同時,消費需求的提升和新富階層的崛起著推動中國城市中間階層奢侈品消費的飛速增長。
  • 極高處也可能「不勝熱」
    既然熱氣上升,為什麼還會「高處不勝寒」?在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中有一句寫道「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裡點明了一個科學小常識——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我們生活中也確實有這樣的體會,例如許多避暑勝地都在高山上,還有很多高山的頂端被終年不化的積雪覆蓋。「高處不勝寒」所說的高處的溫度,是指空氣、大氣的溫度。
  • 2009世界十大戰鬥機排行榜:「猛禽」高處不勝寒
    中國的殲10和瑞典的JAS39隻能並列屈居第11位。平靜的水面暗藏波瀾2009年,最影響戰機發展史的事件,就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關閉F-22生產線。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戰鬥機由於無法迴避價格高昂的弱點,最終退出了未來國際市場的競爭。
  •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用森海塞爾HD800S體驗什麼叫高處不勝寒
    用森海塞爾的話來說,HD800S將聲音的純度和精度推向了新高度。不同於某些品牌對聲音有所偏倚,森海塞爾講究的是「道法自然」,錄音的時候什麼樣,那就把最原教旨的聲音原數奉還。從HD800開始變更的單元懸掛方式,複雜的橫梁設計再到傳入耳朵特定的聲音角度,作為繼承者的HD800S一樣都沒有落下。並且金屬部件還附帶了一層塗層,與橫梁一起降低傳遞振動。
  • 高處一定會更寒冷嗎? - 河北日報-11版:深讀周刊·新知-2020年12月...
    □河北日報記者 王璐丹 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中寫道,「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裡點明了一個科學小常識——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我們生活中也確實有這樣的體會,例如很多高山的頂端被終年不化的積雪覆蓋。
  • 百年正太鐵路和石家莊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夏末秋初,記者登上K5275次列車,從石家莊出發,沿線經停井陘、娘子關,至陽泉站,重新探訪百年正太鐵路(石家莊至太原鐵路,現為石太鐵路)上的悠久歷史,聆聽神秘太行山間動人的遠行故事,感受和觸摸鐵路人世代堅守的堅毅品格。 時光悠悠「老鄉號」
  • 既然熱氣上升 為什麼還會"高處不勝寒"?
    在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中有一句寫道「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裡點明了一個科學小常識——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我們生活中也確實有這樣的體會,例如許多避暑勝地都在高山上,還有很多高山的頂端被終年不化的積雪覆蓋。「高處不勝寒」所說的高處的溫度,是指空氣、大氣的溫度。
  • 它雖不是飛得最高的鳥,但也可以俯瞰珠峰,印證了「高處不勝寒」
    天鵝的超高空飛行能力也和它體內獨特的構造有關,這使得天鵝能夠承受得住超高空環境所造成的壓力。有乘坐客機經驗的朋友應該感受過耳朵出現了明顯的壓迫感或者耳鳴,這是飛機在上升過程中所造成的耳內外氣壓不平衡。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儘可能大的張開嘴巴,讓耳朵裡也能產生與外界相抗衡的壓力。
  • 國內最短直飛航線之一石家莊直飛張家口
    發文之前,雲端機場還是想澄清一下,雲端機長把飛行距離幾百公裡,飛行時間一個小時左右的短距離航線統稱為最短航線。所以雲端機長的最短航線在國內有很多條。希望大家不要誤會,希望大家能夠理解,謝謝。今天雲端機長和大家說說河北省內航線,首先從省會石家莊開始,石家莊位於河北中南部,距離北部城市張家口市直線距離200公裡左右,張家口市是河北省下轄地級市,地處河北省西北部。
  • 氣候變化的「蝴蝶效應」
    全球氣候變化下物種的地理分布格局也受到極大的影響,並迫使物種追蹤和選擇適應氣候變化的適宜生境。在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中,物種分布的冷界每10年向極地擴張19.7 公裡,海洋物種每10年擴張72公裡,陸地物種每10年擴張6公裡(Poloczanska et al.,2013)。熱帶、溫帶物種適應氣候變化的總體趨勢一致,即將其範圍擴大到以前耐寒物種生存的環境。
  • 【新華網】全球氣候變暖加劇青藏高原「暖溼化」
    過去拉薩往往半夜下雨白天晴,現在則是連日細雨綿綿的江南風情;過去當地人穿著厚衣服度夏,現在則換上汗衫短褲;過去湖泊大量萎縮,現在大肆擴張以至淹沒草場……多種跡象表明青藏高原「暖溼化」加劇,而這背後的「推手」指向全球氣候變暖。  原本「高處不勝寒」的青藏高原,正成為全球氣候變暖最典型的受影響地區之一。
  • 科學家:離地球太遠,高處不勝寒
    人類生活在地表與大氣層最底層對流層中,即使是珠穆朗瑪峰也沒有穿過對流層,而對流層對太陽光不感冒,它是被地球「捂熱」的,離地表越遠,對流層的氣體溫度就越低,所以高處不勝寒。例如疫情期間,機場等場所都會有測溫儀器放在入口,你一走一過電腦裡就會顯示出體溫,儀器就是通過接收分析你身體釋放出的電磁波(紅外線)來判斷你的體溫。
  • 太原剛剛地震了!你感覺到了嗎?
    12月16日11時「太原地震了」「你感到地震了嗎?」不少網友在朋友圈、微博紛紛表示感覺到太原發生了地震瞬間#太原地震#關鍵詞上了微博熱搜12月16日12時18分山西地震資訊發布官方消息山西地震臺網測定:2019-12-16 11:00:00在山西太原市迎澤區(北緯37.87度,東經112.55度)發生0.8級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