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職業教育啟用"情境教室" 重理論也重實踐

2020-12-06 湖南日報

  《科教衛新觀察》我國職業教育,剛開始注重理論,後來過分強調操作,把學生等同於修理工來訓練。日前,記者在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見證了一個全新的職教新課堂。這就是——

  「情境教室」

  本報記者 姚學文

  通訊員 顏楚華 賀豔雄

  現場:大學新課堂耳目一新

  5月15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上午10時,是該院汽車學院實驗班中德1201班,理論課上課時間。走進教室,記者即感受到一種新鮮。教室四周分組排放著這節課要用的操作設備。中間擺放課桌,課桌也實行分組擺放,4張桌子拼成一組。

  業內人士給教室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情境教室」,也叫「理實一體化教室」。這裡,可以一邊上理論課,一邊進行實際操作。

  上課形式也新鮮。課的內容叫「電動車窗升降障礙及維護」。老師首先給出的客戶委託——王某的前左車窗升降有了問題。接著,讓同學們分組在旁邊的設備上尋找原因,制定行動計劃,開展小組討論,直到解決問題。實訓完後,各組總結實訓情況和評論其他組情況,最後老師總結。

  聲音:「德國模式」動手又動腦

  「上這種課,即要動手,又要動腦。老師很累,學生也辛苦。」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張葵葵介紹: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老師都要花比以前多得多的精力。備課時,老師要弄清楚原理,準備各種設備和器材,設置障礙,並學會自己先解決問題。「有時,備一次課,要好幾天。」張葵葵感概。

  陳建平老師同感。一次,要講LED汽車燈具的課,備課就花了好幾天,因為這種燈具是一新型燈具,遇到前方來車時,可以自動調節燈光。其原理是什麼?哪些地方容易出問題?如何維護?為弄清這一切,他查閱大量的中外資料。找燈具樣品,又問遍長沙,好不容易在一家4S店裡,找到一換下來的燈具。

  據悉,他們實施的這一新型職教課堂,是德國模式。這一名為「中國汽車機電工培訓」的中德職教合作項目,是2011年10月在我國教育部與德國國際合作機構的推動下實施的,旨在共同攜手在華培養廣泛適用於德系汽車的機電技能型人才,並對相關培訓標準及證書體系等進行開發。湖南交通職院成為全國首批5所試點高職院校之一。

  那麼,德國職教有何特點?

  注重動手、動腦結合,是其一。學生不僅要知道怎麼做,還得知道為什麼。

  以任務驅動教學為目標設置課程系統,是其二。分為汽車及其系統的維護與保養、發動機機械機構的診斷與維修、底盤和制動系統的診斷與維修等8大課程,課程模塊內又由學習情境組成。

  每個學習情境以客戶委託為載體,展開教學,是其三。通過問題引入,讓學生了解汽車每個系統會出現什麼問題,該如何解決。

  觀點:亟待接軌國際標準

  「至少培養了我4個方面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交流與溝通能力。」談起中德班學習的感受,中德1101班肖亮如是說。

  2011年,肖亮成為首個中德班的學生,經過近兩年時間學習,今年5月初,肖亮被一家奔馳公司錄用為實習生。和肖亮一樣,中德1101班的35位同學,都被寶馬、奔馳、奧迪等8家德系汽車銷售商「搶聘」一空。

  這是可喜的現象。但與歷史悠久的德國職教相比,中國職教還很稚嫩。剛開始照搬普教模式,不注重動手能力訓練,後來又將其等同於培養熟練勞動力的技工教育。

  專家對此頗為憂慮。國內很多學生看不到學習的成就感,學習盲目,上崗後也難安心。國內畢業生穩定率不到30%,而德國的職業院校畢業生穩定率達到了85%以上。

  中國職教亟待與國際標準接軌。

相關焦點

  • 職業教育專業自組織系統的四重邏輯及重構
    關鍵詞:職業教育;專業自組織系統;四重邏輯;重構  標題注釋:廣西職業教育專業與專業群發展研究基地(桂教職成[2018]37號,主持人:王屹);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基於標準化管理體系的高職實訓管理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4JGZ161,主持人:方緒軍)。
  • 情境教育的世界意義
    40年來,李吉林最倚重心理學理論的支持,使情境教育實驗帶有濃鬱的心理學色彩。但與眾不同的是,情境教育並不盲從任何心理學理論,或將它們簡單拼湊,而是圍繞情境創構這一核心,紮根教育實踐的沃野,憑藉實踐者得天獨厚的感受、直覺、洞察與冥思,經過一番創造性轉換,獨具慧眼地將暗示與無意識理論、現代情緒理論、場論心理學理論、角色理論、情境認知理論或情境學習論等融會貫通,提煉出包含四大基本原理(暗示誘導、情感驅動、角色轉換、心理場整合)、四大領域課程(學科、主題大單元、野外、銜接)、五大操作要素
  • 觀點思想 | 理論有情境,實踐也有
    到今天,「西方的理論解決不了中國的實際問題,水土不服」,說起來總是振振有詞,但不能深究,你問問「怎麼水土不服了?」多數答不上來,他還會抱怨你在「抬槓!」實際上,大家就那麼順口一說,是想當然,其實沒多少人認真研究西方的理論針對什麼問題、理論產生的前因後果、什麼情境下提出的,西方人在國外的雜誌發表的文章也不就是西方理論。這樣的事情生活中很多,學術研究也好不到哪裡去。
  • 構建情境教育兒童學習範式
    4.著力創新實踐情境學習環境拓寬,便可充分利用兒童在周圍世界獲得的真切的感受和信息,連同已經激起的熱烈的情緒,引導兒童著力進行創新與實踐的學習活動,從而促使兒童獲得儘可能大的發展。情境學習強調「著眼發展,著力基礎」,「從未來出發,從現在做起」,使全面發展的目標得以落實。
  • 比較分析赫爾巴特的傳統教育理論與杜威的現代教育理論
    赫爾巴特和杜威是西方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赫爾巴特是傳統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杜威是現代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二者教育理論既有統一性,也存在著對立,其表現如下:(1)赫爾巴特和杜威在教育理論上的統一性①他們對哲學、心理學和生理學的理解,是其教育理論和實踐的重要前提。
  • 《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中文版,21世紀人才培養科學教育理論
    同時,鑑於該標準的啟發,我國科學教育可在課程設置,教師培養範式和評價體系等方面作出相應改變。《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優勢《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中的每一條內容都包含三個維度:學科核心概念、科學與工程實踐以及跨學科概念。科學與工程實踐以及跨學科概念被設計在一定的情境中,而不是在「真空」中。
  • 構建兒童創造教育的「情境驅動模式」
    回顧創造教育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概括出三種基本模式:一是心理驅動模式,注重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技法訓練,如開設「創造性思維」或「學會發明」課,但因其脫離學科(領域)教學而不被教師普遍重視;二是學科(領域)驅動模式,強調學科(領域)滲透和全員參與,但由於缺乏有效載體,實效性差;三是實踐驅動模式,開展課外興趣小組和科技社團活動,能夠充分發揮兒童的主體性,
  • 江蘇南通啟動情境教育90後種子教師培養計劃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衛鋒 樊健 張閩敏)在李吉林老師逝世一周年之際,7月26日,江蘇省南通市教育局委託南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通師高專)組織實施的「南通市情境教育90後種子教師專項培訓
  • 化工高等教育|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工程倫理教育的教學探究與實踐延伸
    美國工程與技術認證委員會(ABET)在對高校工程學科開展認證評估時,要求其學科規劃中必須包含工程倫理教育相關的課程,同時畢業生需具有「對工程職業和倫理方面的責任」[6]。20世紀90年代,我國工程倫理教育開始發展,西南交通大學肖平教授於1999年底出版專著《工程倫理學》,這標誌著我國工程倫理學科正式創建[7]。
  • 情境社會學:一個理論遺珠
    其中,符號互動論包含著個體積極能動地定義、理解以及建構情境與現實的過程,並以此成為建構主義思潮中重視情境性的重要微觀理論基礎,但它並沒有將情境作為一個整體對象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常人方法學則是將視野牢牢鎖定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活動,提出情境性是人們日常生活實踐的重要特點,認為具有局部空間性的場景本身也是人們建構的結果。
  • 積極打造辦學特色 譜寫職業教育序章——聚焦江蘇省高郵中等專業...
    職業教育是我國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中佔有重要地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普及程度逐年提高,職業教育為越來越多的學子搭建起通向成人、成才、成功的通道,國家也從頂層設計層面出臺諸多政策措施,支持各級、各類職業教育逐步完善壯大,積極推進其發展。但如何立足根本,因人而異、因時制宜地將職業教育辦出特色、辦出水平,需要各大職業院校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不斷突破創新,與時俱進。
  • 情境教育思想向世界傳播——德國施普林格出版李吉林三本專著
    97年後——2017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國情境教育兒童學習範式國際研討會暨李吉林兒童情境學習專著(英文版)首發式在南通舉行。來自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和國內的幾十位知名專家與會,並就情境教育思想進行深入研討,來自全國各地的400多位一線教育工作者聆聽大會。李吉林情境教育的最新成果,再一次走向世界,發出「回應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國聲音」。
  • 創新中國情境下的管理理論
    【教師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綜合國力快速提升,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科技事業飛速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站在新時代,謀求新作為。面向經濟社會主戰場研究中國的管理問題,創新中國情境下的管理理論,為我國的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基礎理論支持,是我們的歷史責任。
  • 深刻理解新時代勞動教育的三重邏輯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對學習貫徹中央《意見》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四維聯動」實踐教學 打造小學教育「全能師範生...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24日5時55分訊(李婷婷 劉春容)近年來,小學教師是公認的「香餑餑」職業,那麼如何培養出「認可度高和人民滿意」的小學教師?重慶第二師範學院教師教育學院以「全能師範生」的標準給了一個漂亮的答覆。
  • 情境理論在實際管理中的運用
    荷西的情境理論對實際的管理工作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其主要要點是把員工個體從兩個要素來劃分,一是員工的工作主動性,二是員工的工作能力。對於那些能力低下,幾乎沒有接受過培訓或者有不安全感因而不太主動工作的人和那些能力強,掌握了一定技能,充滿了自信且工作主動性強的人員,應該實施不同的領導方式。
  • 研究前沿 | 情境社會學:一個理論遺珠
    其中,符號互動論包含著個體積極能動地定義、理解以及建構情境與現實的過程,並以此成為建構主義思潮中重視情境性的重要微觀理論基礎,但它並沒有將情境作為一個整體對象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常人方法學則是將視野牢牢鎖定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活動,提出情境性是人們日常生活實踐的重要特點,認為具有局部空間性的場景本身也是人們建構的結果。
  • 孟州市職業教育中心教育質量年度報告
    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工作實踐鍛鍊,有助於學生的快速成長和增強實際獨立工作能力;有助於學生樹立起競爭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通過頂崗實習使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和生產實際相結合,有助於學生認識職業崗位,促進學生就業接受學校教師的指導,而且還要接受企業文化的薰陶和企業委派的具有實踐技能和經驗的技師指導,與此同時,企業與學校保持密切聯繫,反饋學生頂崗實習情況。
  •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國情境與模式
    原標題: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國情境與模式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處在實現重大突破的歷史關口,正在推動高等工程教育發生深刻變革。面對全球變暖、瘟疫流行、人口老齡化等帶來的大工程挑戰,高等工程教育必須超前識變、積極應對、主動求變。
  • 樊綱:中國經濟學研究應更重理論內容本身,不可過分量化分析
    在近日於北京大學舉行的第三屆「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論壇」上,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教授樊綱發表了題為「經濟學的學術規範與理論創新」的主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