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四部門負責人就《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答記者問

2020-11-29 經濟日報

本報記者 莊光平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四部門負責人就《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意義和主要內容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記者:經國務院批准,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下發了《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請問這次修訂劃型標準有何意義?

答:中小企業劃型標準是研究和實施中小企業政策的基礎。原中小企業劃型標準在2003年開始實施,至今已經8年,已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如標準門檻太低、行業領域太窄等。修訂後的中小企業新劃型標準,不僅解決了原標準存在的問題,而且對研究和實施中小企業政策,加強分類指導和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有利於中小企業分類管理、政策實施和宏觀決策。新標準覆蓋面廣、劃分細緻,充分考慮了各個行業的特點,有利於建立中小企業分類統計制度和信息管理,真實反映中小企業經濟運行狀況。二是有利於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扶持力度。小型和微型企業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科研能力總體偏低,但是企業中比例最大的群體;新標準劃出了微型企業標準,有利於明確重點,出臺更有針對性的優惠政策。三是有利於處理好提供勞動生產率和解決就業的問題。大型、中型企業勞動生產率較高,小型和微型企業是勞動力就業的主體。通過修訂劃型標準,有利於現階段在兼顧勞動生產率的同時,注重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四是便於國際接軌。美國、日本和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均有微型企業劃分,新標準明確微型企業有利於與國際接軌。

記者:新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有哪些突破和亮點?

答:新標準與原標準相比,有以下幾點突破和亮點:

第一,增加了微型企業標準。這次標準修訂的重要突破,也是一大亮點就是參照一些國家將中小企業劃分為中型、小型和微型的通行做法,結合我國的實際,在中型和小型企業的基礎上,增加了微型企業標準。如工業企業,微型企業為從業人員20人以下或年營業收入300萬元以下,其他行業大多是10人以下為微型企業。標準的這一細分,不僅有利於對中小企業的分類統計管理,也有利於使我國標準的類型更加完善,與世界主要國家對微型企業標準界定大體一致。

第二,標準的行業覆蓋面廣,基本涵蓋國民經濟主要行業。新標準適用的行業包括農、林、牧、漁業,採礦業,製造業,住宿餐飲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這些行業除金融業、教育、衛生、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基本涵蓋了國民經濟的主要行業,涉及84個行業大類,362個行業中類和859個行業小類。

第三,指標選取注重靈活性。《中小企業促進法》規定中小企業的劃分標準根據企業從業人數、銷售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制定。新的標準結合行業的具體情況,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簡化了指標。從原標準的3個簡化為2個或1個。二是不同行業指標有所不同,注意結合行業特點,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三是與現有制度相銜接,便於實際操作。

第四,將個體工商戶納入參照執行範圍。考慮到個體工商戶按規模應為小型或微型企業範疇,且數量大、就業人數多。為促進個體工商戶的發展,發揮其在解決社會就業中的重要作用,新標準將個體工商戶納入標準範圍,參照新標準執行。

記者:新標準實施後,國家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會有什麼變化?

答: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是我國長期堅持的重要方針。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政策措施,如2003年的《中小企業促進法》,2005年的《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年的《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隨著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措施的出臺,中小企業發展法律、政策和市場環境在逐步改善。這次新標準細分了企業規模類型,將企業分為大、中、小、微型。小型和微型企業將成為今後政策扶持的重點。國家將對小型和微型企業著重從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研究出臺普惠性的政策措施,完善服務等方面加大扶持。

相關焦點

  • 工信部發布《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
    第一財訊:工信部7月4日發布《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明確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並結合行業特點,將中小企業劃分為中型、小型、微型三種類型。其中,農、林、牧、漁業營業收入2億元以下,工業從業人員100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4億元以下的為中小微型企業。
  • 關於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
    關於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 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及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6號),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
  •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答記者問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生態環境部消息,《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近日出臺。針對《辦法》出臺的背景、意義和作用等問題,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請問出臺《辦法》的背景是什麼?
  • 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就《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答記者問(全文)
    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就《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答記者問(全文)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11月04日 19:12 A-A+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接受採訪,就《規定》的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全文如下:  問:請您介紹一下《規定》出臺的背景。  答:目前,網際網路直播作為一種新型傳播形式迅猛發展,廣泛應用於娛樂互動、新聞報導等領域。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提供網際網路直播平臺服務的企業超過300家,且數量還在增長。
  • 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防海洋汙染條例」答記者問
    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汙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 日前為準確理解《條例》的立法精神,記者採訪了國務院法制辦公室負責人。    問:為什麼要制定《條例》?    答:我國是海洋大國,管轄海域廣闊,海洋資源可開發利用的潛力很大。近年來,海洋經濟發展較快,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海洋產業群,海洋經濟已經成為沿海地區新的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 市中小企業服務局政企通活動後續問題的回覆
    上次我們企業被要求出具中小企業類型證明,但是經過諮詢說現在已經停止辦理出具中小企業類型證明,這是為什麼?  答:在對中小微企業的劃型認定的工作實際中,我們發現企業所屬行業及從業人員數量缺乏可靠數據,難以核定,造成認定困難,也曾發生由於認定偏差而引起企業投訴的情況,對我們認定工作造成很大困擾。
  •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答記者問
    日前, 財政部負責人就修改完善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修改《辦法》的相關背景和意義如何?  四是加分事項更加突出違規「黑名單」的扣分降級,以減少可能出現的數據失真問題。將原有涉農貸款、中小企業貸款專項加分事項納入服務實體經濟評價指標體系中,並提高權重。同時,擴大負面清單,新增發生風險事件評價降級,以及違規受罰、無序設立子公司等扣分事項。
  •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就核安全規劃答記者問
    民用核設施綜合安全檢查報告和核安全規劃公布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2011年3月至12月,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了全國民用核設施綜合安全檢查,並研究編制了《核安全與放射性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簡稱「核安全規劃
  • 生態環境部就《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發布答記者問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部令第13號),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為使社會各界深入了解《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以下簡稱《報告規定》)的編制背景、原則和內容等,生態環境部核電安全監管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 ...答記者問》《年底全國全面禁用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
    為全面深入了解《辦法》出臺背景、主要內容及特點,記者採訪了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有關負責人。 問:請您介紹下《辦法》出臺的背景? 答:農用薄膜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
  • ...石油類的測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答記者問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了《水質 石油類的測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下簡稱「紫外法」)《水質 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的測定紅外分光光度法》(以下簡稱「紅外法」)等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負責人就標準的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鐵道部就甬溫線「7·23」事故有關情況答記者問
    鐵道部有關負責人就甬溫線「7·23」事故有關情況答新華社記者問     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 鐵道部有關負責人29日就甬溫線「7·23」事故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接受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答:在整個事故救援過程中,鐵路部門始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減少人員傷亡。    7月23日夜,甬溫鐵路事故發生後,鐵道部部長盛光祖立即趕到調度指揮中心,指揮事故救援,明確要求鐵路部門迅速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中央領導「第一位的任務是救人」的重要指示,以最快的速度,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減少傷亡,保護旅客。
  • 鐵道部就動車甬溫線事故情況答新華社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新華網北京7月29日電鐵道部有關負責人29日就甬溫線「7·23」事故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接受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鐵路部門下一階段如何處置這起事故?  答:在整個事故救援過程中,鐵路部門始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減少人員傷亡。  7月23日夜,甬溫鐵路事故發生後,鐵道部部長盛光祖立即趕到調度指揮中心,指揮事故救援,明確要求鐵路部門迅速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中央領導「第一位的任務是救人」的重要指示,以最快的速度,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減少傷亡,保護旅客。
  • 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英文報刊中文專有名詞譯法通則及詞表》答記者問
    「為什麼要制定《通則及詞表》」「與此前業界參照的資料相比,《通則及詞表》有哪些新內容」……日前,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就業界關心的問題,回答了《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提問。  英文報刊中存在譯法不規範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通則及詞表》制定的背景是什麼?
  • 城市供水熱點問題答記者問
    將城市供水管理工作納入法治軌道,一是有利於水源保證;二是有利於安全供水;三是有利於供水企業經營管理;四是有利於協調供需雙方認真履行各自的義務。作為供水企業和用戶到底該如何履行自己的義務和職責呢?記者就此進行了專訪。  記者:我市現行的城市供水用水管理辦法是哪年制定的?
  • 農業部就推進轉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答記者問
    近期,記者就推進轉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專題採訪了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負責人。    問:我國為什麼要推進轉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    問:國際上轉基因技術產業的發展態勢如何?    答:自1996年首例轉基因農作物商業化應用以來,發達國家紛紛把轉基因技術作為搶佔科技制高點和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重點,發展中國家也積極跟進,全球轉基因技術研究與產業快速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
  • ...確權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兩項司法解釋答記者問
    為更好地理解和適用兩項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負責人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    問:請您介紹一下制定兩項司法解釋的背景情況和主要內容?    答:智慧財產權保護是激勵創新的基本手段,是創新原動力的基本保障,是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 答記者問
    二級大氣標準,我們是按照幾個空氣的汙染物質來控制。二氧化硫,年日均值在60微克,二氧化氮年日均值在50微克,TSP年日均值200微克,或者是說PM值100微克,所有衡量單位都是每立方米。如果能夠在這個標準以內,我們認為就達到了二級大氣標準。這是我們空氣品質的主要標準,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標準。 第二個,你提的是五類水質標準,地面水質標準很多,我們有三十多項。
  • 環保部就《2016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公報》答記者問
    環保部就《2016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公報》答記者問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據環保部網站消息,近日,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就《2016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公報》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構建綠色生態家園——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保定日報記者 楊虎11月26日,我市召開全力提升城鎮汙水和垃圾處理能力新聞發布會,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問:我市目前建成運行城鎮汙水處理廠多少座?形成汙水處理能力是多少?執行什麼排放標準?答:截至目前,全市縣域建成運行城鎮汙水處理廠49座,形成汙水處理能力133.61萬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