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構建綠色生態家園——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2020-12-02 瀟湘晨報

□保定日報記者 楊虎

11月26日,我市召開全力提升城鎮汙水和垃圾處理能力新聞發布會,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問:我市目前建成運行城鎮汙水處理廠多少座?形成汙水處理能力是多少?執行什麼排放標準?

答:截至目前,全市縣域建成運行城鎮汙水處理廠49座,形成汙水處理能力133.61萬噸/日。年底前,全市將完成新增城鎮汙水處理廠8座,新增汙水處理能力6.96萬噸/日,全市總處理能力將達到140.57萬噸/日。按照省《大清河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要求,需對35座既有運行的城鎮汙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其中,32座城鎮汙水廠,已於2019年底前完成提標工作,佔91.4%;剩餘3座要求今年底前完成提標(唐縣縣城、長古城鎮,淶水縣三坡鎮),目前3座汙水廠正在全力提標改造建設中,計劃今年底完成。其它14座汙水廠為新建一步到位,建成運行同時執行大清河新排放標準。

問:我市建成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多少個?形成處理能力多少?準備再建多少個?

答:截至目前,全市建成並運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共計16座,設計總處理能力6405噸/日。按照省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能力建設有關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到2023年底前,全市將完成新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9個(中節能保定二期、高碑店一期、二期、蠡縣、淶水縣、滿城區、順平縣、阜平、易縣)。計劃2020年底前建成5個(中節能保定二期、高碑店一期、滿城區、蠡縣、淶水縣);2021年底前建成2個(順平縣、阜平縣);2022年底前建成1個(易縣);2023年底前建成1個(高碑店二期)。截止到目前,2個項目已建成運行(高碑店一期、淶水縣);5個項目正在全力建設中(中節能保定二期、滿城區、蠡縣、阜平縣、順平縣);高碑店二期、易縣2個項目已啟動,正在開展前期手續辦理工作,計劃2021年開工建設。

這9個項目全部完成後,全市焚燒處理能力將達到8600噸/日,處理能力能夠滿足保定市生活垃圾處理需求,實現保定市全域垃圾焚燒覆蓋。

問:我市在服務雄安新區建設,加強白洋澱上遊流域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採取了哪些具體措施?

答:為抓好我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我市成立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責任分工,由市住建局牽頭抓好全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按照《保定市落實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實施方案(2018-2035年)》要求,我市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把服務保障雄安新區建設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牽頭制定下發了《關於白洋澱上遊流域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關於雄安新區周邊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推進措施。率先推動實施PPP模式。組織各縣(市、區)開展了為期2年的專項治理行動。環雄安管控區6縣22個鄉鎮446個村按照《保定市與雄安新區聯動發展加強周邊規劃建設管理工作「1+6」方案》要求,全部實現了市場化PPP模式,環雄安管控區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為落實「不讓一滴汙水進入白洋澱」的任務,我市將白洋澱上遊流域1公裡範圍內村莊生活垃圾治理作為全市重點工作,持續開展了白洋澱上遊流域瀦龍河、孝義河等8條主要入澱河流沿線1公裡範圍內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行動,組織22個縣(市、區)摸清了8條主要入澱河流沿線1公裡範圍內村莊底數,確定沿河村莊1307個,並率先將1307個村莊納入市場化PPP模式。同時,我市採取明察暗訪、交叉互查、聯合新聞媒體等方式持續進行督導檢查,確保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效果穩步提升。

來源:保定日報

【來源:保定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就《長江三角洲區域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答記者問
    北極星大氣網訊:近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由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科學院編制。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規劃》出臺的背景、總體思路、主要內容等回答了記者提問。問:請介紹一下出臺《規劃》的背景情況?
  • 「兩會聲音」構建森林生態系統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州政協委員、奇臺縣糧都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池廣忠中國昌吉網訊(記者 王薇 文/圖)「防沙治沙、退耕還林等工程的實施為我州增添了綠色,使全州城鄉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綠洲生態屏障初見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今年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奇臺縣糧都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池廣忠帶來了相關提案。
  •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答記者問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生態環境部消息,《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近日出臺。針對《辦法》出臺的背景、意義和作用等問題,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請問出臺《辦法》的背景是什麼?
  • 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面對全球性危機,中國宣布將進一步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中國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彰顯。中國方案、中國行動,為全球共謀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復甦注入了新動力。  保護生態,中國貢獻有目共睹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
  • 日喀則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亮點掃描:美麗家園入畫來
    近年來,日喀則市因地制宜,聚焦環境民生,多方位多舉措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努力建設和諧文明幸福美麗日喀則。通過不斷整改,日喀則市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治理,綠色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圖為日喀則市老城區一角。
  • 雲報頭條丨蒙自:構建生態文明體系 綠色發展前景可期
    一個地區的生態環境好壞,是衡量該地區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也直接反映著該地區的文明程度。近年來,蒙自市以最高的標準、最嚴的制度、最實的舉措,打響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通過不懈努力,一座具有「林果鄉村、生態家園」的特色城市已漸漸呈現於世人面前,為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交出自己的答卷。
  •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有關負責人就《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環綜合〔2021〕4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生態環境部綜合司有關負責人就《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目的、總體思路、重點舉措等,回答了記者提問。問:請問出臺《指導意見》的背景和目的是什麼?答: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重大全球性挑戰。
  • 江西公布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三年成績單
    導 讀11月26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與省發改委舉行江西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進展情況。劃定永久基本農田3693萬畝在全面構建生態文明治理方面,江西形成「一套」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暫行辦法...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行政規範性文件《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暫行辦法》起草的背景目的、起草過程和原則、主要思路、具體制度和實施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請問制定《暫行辦法》的背景和目的是怎樣的?
  • 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
    夏賓 攝中新網馬德裡12月10日電 (記者 夏賓)中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聯合國氣候變化馬德裡大會上表示,近年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李高是在中國角舉行的「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故事」邊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 天津高標準建設京津冀東部綠色生態屏障
    天津市在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區之間的黃金髮展走廊上,規劃建設南北向約50公裡、東西向約15公裡、總面積736平方公裡的綠色生態屏障區,徹底改變了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東西對進、相向拓展「攤大餅」式粗放發展路徑,有利於構建津城與濱城「雙城」輝映的新型城市發展格局。天津市主動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使這項工程成為京津冀東部綠色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
  • 同創森林城市,共建綠色家園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大力實施綠色滁州行動,全面啟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今天是第41個植樹節,日前,市綠化委、市文明辦、市創森辦聯合發布義務植樹倡議書,向全市人民和社會各界倡議,攜手同創森林城市,共建綠色家園,爭做綠色滁州的宣傳者、參與者、推動者和守護者。
  • 日喀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亮點掃描:美麗家園入畫來
    圖為日喀則市老城區一角。記者 史金茹 攝近年來,日喀則市因地制宜,聚焦環境民生,多方位多舉措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努力建設和諧文明幸福美麗日喀則。通過不斷整改,日喀則市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治理,綠色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 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狀況
    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對推動高原可持續發展、促進中國和全球生態環境保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將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作為關係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大事。目前,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制度逐步健全,生態保育成效明顯,環境質量穩定良好,綠色產業穩步發展,科技支撐體系基本建立,生態文化逐漸形成,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示範作用正在顯現。
  • 山水織錦繡 瀟湘譜華章——湖南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華聲在線11月18日訊(記者 盧小偉)11月11日至14日,一場名為「美麗中國 瀟湘華章」的網絡媒體生態文明行,走讀長沙、常德兩市。 活動期間,由中央及地方重點新聞網站記者組成的媒體團,在長沙縣高橋鎮、瀏陽市官渡鎮、桃源沅水國家溼地公園、穿紫河、柳葉湖等地,領略山水澄明、綠意滿眼的錦繡瀟湘,探尋美麗中國建設的湖南方案。 一方好山水,滿眼皆覆綠。
  • 寶安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市生態環境局籤約!規劃建設國際...
    ,同時規劃建設國際生態城市創新研究院,優先以寶安為試點,創新發展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宜居環境建設,為其他城市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深圳範例。以超前的理念引領、集成先進技術、結合創新制度,探索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深圳典範,營造天藍地綠水清的優美生態環境,更好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貢獻力量。
  •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榮成這樣奏響生態文明建設「集結...
    近年來,榮成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爭當踐行新發展理念排頭兵,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與榮成發展緊密結合,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打造「自由呼吸·自在榮成」,讓好空氣、好環境、好生態成為榮成最鮮明的城市特質和最強競爭力。
  • 肇慶生態文明 新畫卷不斷鋪開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條件,近年來,肇慶用綠色裝扮城市,用生態提升「顏值」增加「價值」,增添小康生活底色和成色,加快綠色崛起、爭當灣區新秀,在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之路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以系統思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生態環境的修復、治理和保護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系統思維,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確保生態文明建設與其他各項建設協同共進,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融入經濟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 走綠色之路 建美麗濮陽——濮陽市委書記宋殿宇就生態環保有關問題...
    □河南日報記者 趙力文  濮陽作為豫東北門戶城市,毗鄰山東、河北,是京津冀「2+26」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之一,也是黃河出豫入魯最後一道關隘,在全省乃至整個華北平原生態環境保護中,承擔著艱巨任務。就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記者採訪了濮陽市委書記宋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