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報記者 楊虎
11月26日,我市召開全力提升城鎮汙水和垃圾處理能力新聞發布會,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問:我市目前建成運行城鎮汙水處理廠多少座?形成汙水處理能力是多少?執行什麼排放標準?
答:截至目前,全市縣域建成運行城鎮汙水處理廠49座,形成汙水處理能力133.61萬噸/日。年底前,全市將完成新增城鎮汙水處理廠8座,新增汙水處理能力6.96萬噸/日,全市總處理能力將達到140.57萬噸/日。按照省《大清河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要求,需對35座既有運行的城鎮汙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其中,32座城鎮汙水廠,已於2019年底前完成提標工作,佔91.4%;剩餘3座要求今年底前完成提標(唐縣縣城、長古城鎮,淶水縣三坡鎮),目前3座汙水廠正在全力提標改造建設中,計劃今年底完成。其它14座汙水廠為新建一步到位,建成運行同時執行大清河新排放標準。
問:我市建成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多少個?形成處理能力多少?準備再建多少個?
答:截至目前,全市建成並運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共計16座,設計總處理能力6405噸/日。按照省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能力建設有關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到2023年底前,全市將完成新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9個(中節能保定二期、高碑店一期、二期、蠡縣、淶水縣、滿城區、順平縣、阜平、易縣)。計劃2020年底前建成5個(中節能保定二期、高碑店一期、滿城區、蠡縣、淶水縣);2021年底前建成2個(順平縣、阜平縣);2022年底前建成1個(易縣);2023年底前建成1個(高碑店二期)。截止到目前,2個項目已建成運行(高碑店一期、淶水縣);5個項目正在全力建設中(中節能保定二期、滿城區、蠡縣、阜平縣、順平縣);高碑店二期、易縣2個項目已啟動,正在開展前期手續辦理工作,計劃2021年開工建設。
這9個項目全部完成後,全市焚燒處理能力將達到8600噸/日,處理能力能夠滿足保定市生活垃圾處理需求,實現保定市全域垃圾焚燒覆蓋。
問:我市在服務雄安新區建設,加強白洋澱上遊流域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採取了哪些具體措施?
答:為抓好我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我市成立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責任分工,由市住建局牽頭抓好全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按照《保定市落實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實施方案(2018-2035年)》要求,我市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把服務保障雄安新區建設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牽頭制定下發了《關於白洋澱上遊流域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關於雄安新區周邊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推進措施。率先推動實施PPP模式。組織各縣(市、區)開展了為期2年的專項治理行動。環雄安管控區6縣22個鄉鎮446個村按照《保定市與雄安新區聯動發展加強周邊規劃建設管理工作「1+6」方案》要求,全部實現了市場化PPP模式,環雄安管控區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為落實「不讓一滴汙水進入白洋澱」的任務,我市將白洋澱上遊流域1公裡範圍內村莊生活垃圾治理作為全市重點工作,持續開展了白洋澱上遊流域瀦龍河、孝義河等8條主要入澱河流沿線1公裡範圍內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行動,組織22個縣(市、區)摸清了8條主要入澱河流沿線1公裡範圍內村莊底數,確定沿河村莊1307個,並率先將1307個村莊納入市場化PPP模式。同時,我市採取明察暗訪、交叉互查、聯合新聞媒體等方式持續進行督導檢查,確保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效果穩步提升。
來源:保定日報
【來源:保定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