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的溫度梯度也能推動物體運動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能利用液體的溫度梯度來推動物體運動。他們還通過實驗首次演示了物體表面和周圍液體之間的溫差能產生推力運動——這種效應可以廣泛擴展到自然界,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未來技術。在自然界,這種機制會影響冰山在海面的漂浮,巖石在地下巖漿中的運動等。相關論文發表在本周出版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這是MIT機械工程副教授託馬斯·皮科克和同事在研究其他溫差效應,如峽谷冰川上方風的形成時意外發現的。研究人員解釋說,液體邊界被加熱或製冷時,邊界與液體之間形成了溫差。「人們一直在固定的物體上研究這種現象。」皮科克說,「如果能把這種液體引向一個漂浮物體的邊界,就能產生推動力。」

  皮科克4年前首次研究這一想法,當時集中在擴散引起的緩慢流動上。但擴散很慢,最終產生的推力可能太小而無法利用。他們設計完善的實驗裝置時克服了很大困難。在開始實驗前,要讓水箱中的水和上面的漂浮物體完全靜止,然後設計出只會加熱物體而不會產生漣漪或運動的方法。最後,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約5英寸長的金屬楔,其中含有遙控加熱元件。

  這種效應本身極其簡單,皮科克解釋說:「給物體表面加熱或製冷,就會改變與物體接觸的液體密度。」峽谷裡的風就是這樣,金屬楔就好比冰川或峽谷山壁,被陽光加熱,包圍的水就好比峽谷的風。

  液體密度變化在固體表面形成了流動,皮科克說:「這種流動使一邊比另一邊壓力更大,產生了受力不平衡。」由此將物體從高壓一邊推向低壓一邊。物體浸沒在液體任意位置都適用這種現象,只是它的溫度不同。皮科克說,描述對流的基本方程眾所周知,「人們研究對流已經超過100年,但一直還沒人想到這一點。」

  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科爾姆-席勒·考菲爾德說,這種現象一直被人們忽視了。「這是一類自然發生的過程,如今被發現、演示並首次得到解釋說明,這是重要的發現。」他並未參與本研究。這種效應可以應用到大系統中,「其原理是我們理解和模擬環境與工業中各種流動的關鍵。」

  皮科克正在準備後續實驗,以驗證「這種效應能否應用在工程傳感中」。他說,該方法在控制粒子通過微流設備、研究巖漿中物質流動方面也非常有用,甚至造出某些生物可利用的東西:如果一個很小的生物能靠自身加熱或製冷來推動自己運動,這可能帶來一種重要的機制。

相關焦點

  • 江雷院士、董智超《Sci.Adv》綜述:超潤溼性界面的定向液體動力學
    自然界中,蜘蛛絲親水性的仿錘結和仙人掌圓錐形結構的刺可以將空中的微小霧滴定向收集,這種獨特而有趣的動態行為(包括不對稱擴散,穩定滾動,全彈和定向傳輸),為界面的定向液體動力學打開了靈感大門,推動了一系列液體在超溼界面的創新和革命,可以在農業灌溉,潤滑,除霧,微流體操作等多個領域應用。為了提高可控性,研究人員已嘗試使用諸如熱,光,磁場和電場之類的外部場來輔助或實現可控的液體動力學。
  • 航天員展示失重環境下物體運動及液體表面張力
    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開展基礎物理實驗,展示失重環境下物體運動特性、液體表面張力特性等物理現象。
  • 不用探頭,實現遠程測量:物體材料內部的溫度
    科學家使用一種稱之為深度熱像儀的新技術,使得遠程確定某些材料表面以下的溫度成為可能。這種方法在傳統溫度探頭不起作用的應用中可能很有用,比如監測半導體性能或下一代核反應堆。許多溫度傳感器測量物體表面發出的熱輻射,其中大部分在紅外光譜中。物體越熱,發出的輻射就越多,這是熱成像相機等小玩意的基礎。
  • 浮力與溶液密度,液體密度與分子運動速度的淺談
    空氣屬於氣態,液體是液態,石頭是固態。一般我們說浮力是指一個物體在液體裡,液體對物體上下表面產生了壓力差,這個壓力差會使物體受到一個向上的合力,這個力就是浮力。浮力大小根據公式是F浮=ρ液gV排(ρ液:液體密度,單位千克/立方米;g:g表示常數,是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N/kg在粗略計算時,g可以取10N/kg;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單位立方米),同樣適用於氣體內物體所受浮力,因為氣體密度較小,大多數情況浮力忽略不計。那為了驗證浮力大小與溶液密度的關係,我們可以用雞蛋放在水裡(沉底),然後往水裡加鹽,使雞蛋漂浮起來的實驗來驗證。
  • 水泥混凝土路面溫度梯度值
    【學員問題】水泥混凝土路面溫度梯度值?  【解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溫度狀況是溫度應力計算的基礎,我國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範,採用威士特卡德理論計算溫度應力,並取設計溫度梯度為0.67℃/cm.此值是三十年代在美國阿林頓實測的結果,五十年代曾被蘇聯引用,後又傳入我國。
  • 篩管分子中溶液的流動是由源和庫之間滲透產生的壓力梯度所推動
    (二)韌皮部的集流運輸被源和庫之間的壓力梯度所推動集流學說認為,篩管分子中溶液的流動是由源和庫之間滲透產生的壓力梯度所推動(圖6-9)。由於源端韌皮部裝載和庫端韌皮部卸出的結果,壓力梯度被建立。即能量驅動的韌皮部裝載在源組織的篩管分子中產生高的滲透壓,引起水勢的急劇下降。
  • 要「梯度」也要「溫度」
    要「梯度」也要「溫度」     (上接01版)因此必須立足自身的資源,積極培養當地人才,特別是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職業化教育,提供相應的招考優惠政策。
  • 為什麼說絕對零度是物體的最低溫度?
    眾所周知,人類利用溫度來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為什麼說絕對零度是物體的最低溫度呢?如果物體有最低溫度,那麼有沒有最高的溫度呢?溫度除了表達冷熱程度,還可以理解為大量粒子隨機運動劇烈程度的平均描述。當我們用手觸摸一個物體的時候,這個物體表面的微粒正在劇烈地運動,我們皮膚上也有原子和分子。當兩個一觸碰,振動劇烈的一方會帶動振動不那麼劇烈的一方,這種刺激就會被神經傳給大腦,經過大腦的加工,就會產生溫度的感覺了。
  • 布朗運動是什麼運動,布朗運動的實質是什麼
    被分子撞擊的懸浮微粒做無規則運動的現象叫做布朗運動。布朗運動是將看起來連成一片的液體,在高倍顯微鏡下看其實是由許許多多分子組成的。液體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不斷地隨機撞擊懸浮微粒。當懸浮的微粒足夠小的時候,由於受到的來自各個方向的液體分子的撞擊作用是不平衡的。
  • ...培訓班熱議民族邊遠地區如何引才留才——要「梯度」也要「溫度」
    縣長培訓班熱議民族邊遠地區如何引才留才——要「梯度」也要「溫度」 本報記者   杜蕾     □本報記者 杜蕾    「推動民族邊遠地區發展,主要靠的還是人才。」如何化解這些地方招不到人、留不住才的困局?
  • 溫度的微觀本質
    在熱力學中分子(原子)的運動包括平動、轉動和振動。在固體的摩擦生熱的解釋中,認為固體分子的無規則運動的總動能和分子間相互作用勢能構成了宏觀物體的熱力學能。微粒在氣體和液體中的布朗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成正比,與液體中微粒的數量成反比,與液體的壓力成反比,也就是說,溫度並非是分子運動劇烈程度的唯一決定條件(由布朗運動證明了分子運動),而將溫度的微觀本質定義為分子熱運動,與其他無關,顯然從數學形式和邏輯上是不成立的:布朗運動強度係數,正比於溫度反比於密度和壓力。
  • 力與運動的關係,力並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接著上一篇,咱們現在來介紹力與運動的關係。歡迎關注我!早在古希臘時代,先賢亞里斯多德就思考過這個問題。通過觀察,他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比如推著一個箱子走,當我們停止推動時,箱子也就停下了。如果將右邊的斜面水平放置,由於鋼珠無法達到原先的高度,鋼珠將永遠運動下去。通過這個實驗,伽利略認為力並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笛卡爾後來也得出了相同的結果,並做出了補充,認為如果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物體不僅會永遠運動下去,而且還會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
  • 緯向與經向海洋表面溫度梯度聯繫緊密
    熱帶和鄰近區域的氣候是由明顯的緯向和經向海洋表面溫度梯度決定的。這些梯度控制緯向和經向大氣環流,從而會影響地球的氣候。全球過去500萬年從上新世初期開始的降溫就伴有這些溫度梯度的逐漸增強。
  • 如何為寵物爬行動物設置溫度梯度以進行溫度調節
    為什麼熱梯度很重要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其他外來動物在其環境中使用外部熱源來調節其體溫。體溫性動物(也稱為體溫性動物)通常被稱為「冷血」動物,這有點用詞不當,因為它們經常保持很高的體溫(有時比哺乳動物高)。
  • 絕對0度能凍住火焰嗎?任何運動都會停止
    而有火焰地方的周圍是不可能結冰的,因為會有大量的熱量產生,結冰的溫度很難在火焰旁邊達到,但是在絕對零度中任何東西進去都會被凍住,火焰根本就進不去,所以這個說法無法用實驗去支撐,我們無法知道絕對0度能不能凍住火焰。絕對零度絕對零度表示那樣一種溫度,在此溫度下,構成物質的所有分子和原子均停止運動。
  • 奧邁瑞克鋼鐵告訴您鋁合金管斷面的溫度梯度
    在鋁合金管結晶溫度範圍已定的前提下,凝固區域的寬窄取決於鑄件斷面的溫度梯度(見圖B-2中 T1→T2 )。若鑄件的度梯度由小變大,則其對應的凝固區由寬變窄。鋁合金管鑄件的溫度梯度主要取決於:a鋁合金管的性質 合金的凝固溫度越低、導溫係數越大、結晶潛熱越大,鑄件內部溫度均勻化能力就越大,溫度梯度就越小(如多數鋁合金);b.鋁合金管鑄型的蓄熱能力 鑄型蓄熱係數越大,對鑄件的激冷能力就越強,鑄件溫度梯度就越大;
  • 一根手指就能推動100噸重的物體,怎麼做到的?
    100噸,這可比我們的體重重多啦,人的力氣有限,很難想像我們能用一根手指就把這個100噸的重物給推動。不過我這裡可以給您一個非常肯定的回答:完全可以,並且不需要太大力氣。下面我就詳細說說,是怎麼做到的。
  • 依靠向後噴氣能夠推動物體前進,宇宙近乎真空,為何也能這樣做?
    尾氣物質向後排出,也就是火箭發動機向後施加了一個作用力,也就同時產生了一個與之方向相反、力量相同的反作用力,而這股反作用力就推動太空飛行器向前運動。反作用力的產生本身就與空間是否真空並無關係。當然了,在真空環境下運行的火箭發動機與在地球上使用的噴氣發動機在所受的力方面還是有著一些區別的。
  • 光是沒有溫度的,但我們卻能利用光來測量溫度
    我們知道,溫度是表徵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在18世紀,瑞典物理學家攝爾修斯把沸點定義為0度,冰點定義為0度。這看起來好像很奇怪,但是在瑞典這個常年寒冷的地區來說,他們使用的溫度就會比較少出現負數,眾所周知,人們是不喜歡負數的。隨後,生物學家林奈認為,物體越熱溫度應該越大這才符合常理,於是它就把冰點改為0度,沸點改為100度,這也就是現行的攝氏溫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