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類中國傳統木匠工具!

2020-12-07 騰訊網

在古代,一個人,一把鋸、一支尺、一條線、一塊木,就能自稱為木工。木工的出現及木工工具的不斷改進,對中國家具及建築的輝煌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妙匠用妙具,妙具出絕品,往復不休,真正構建出了中國輝煌的木建築世界。

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見識下中國傳統木匠所用的一些工具及其用法。所有工具介紹順序均為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1)二人抬大鋸、二鋸、開鋸、手鋸

——大型鋸:用以切割大型木料;手鋸:切割小型木料,鋸條常呈彎曲狀,較靈活。鋸的核心是鋸齒,不同鋸割目的的鋸子,其齒形和鋸路的設計也各不相同。一般情況下,橫斷鋸鋸齒形約在90度左右,縱剖鋸則在80度左右。

鋸子由於鋸割目的的不同還要對鋸齒進行不同形式的分岔處理,從而形成齒刃左右分開呈或寬或窄的「鋸路」。向外傾斜的程度叫「料度」。

鋸路多用特製的「撥料器」輔助完成。

(2)拼縫刨、平刨、二刨、淨刨1

——刨:將木料刨削到平、直、光滑的程度。

(3)裁口刨1、坡稜刨、單線刨1、清口刨1

(4)單線刨2、清口刨2、清口刨3、大線刨

(5)小線刨1、小線刨2、小平刨、凸面刨

(6)裁口刨2、雙線刨、清口刨4、裁口刨3

(7)單線刨3、凹面刨、線刨1、裁口刨4

(8)單槽刨、清槽刨、雙刃槽刨、線刨2

(9)雙線刨、凹面刨、單線刨4、單線刨5

(10)斷間鋸、方尺

(11)斧子、小錛、麻花鑽1

(12)淨刨2、小方尺、墨斗

(13)大方尺、活角尺

——木工用的角尺為90度和45度,古時人們把角尺(或叫方尺)和圓規稱作規矩。俗語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14)多線勒、單線勒、小角尺、雙線勒

(15)扇形部分:二分鑿、三分鑿1、五分鑿1、四分鑿1、六分鑿、大三角銼、尖木銼、小三角銼、五分鑿2、四分鑿2、一分鑿1、一分鑿2、扁鏟、三分鑿2;中間部分:小刀鋸、小鏤鋸、磨刀石

——鑿:錘子敲打以鑿、刻等動作削去木料的表面。

(16)活尺、木卡口、鏤鋸

(17)牽鑽、麻花鑽2、手拉鑽

——鑽:在木料表面鑽出洞。

(18)4款墨斗、鋼絲鋸、大錛

——墨斗:墨斗的原理是由墨線繞在活動的輪子上墨線經過墨斗輪子纏繞後,端頭的線拴在一個定針上。使用時,拉住定針,在活動輪的轉動下,拉直墨線在木材上彈出需要加工的線。

——錛:向下、向內用力砍木料,起伐木的作用。

(19)魯班尺

魯班是我國春秋末年一位優秀的土木建築工匠,一位傑出的發明家。

魯班,姓公輸,名般。因為他是魯國人,「般」與「班」同音,古時通用,所以人們常稱他為魯班。魯班出生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人修橋築路蓋房舍,學得一手好技藝,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魯班的發明創造很多,據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許多工具器械不少是由他發明的。發明了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鋸以後,魯班又琢磨起另一件事來:木材剖開後,怎樣才能使它平整光滑?於是他創造出了一種在木塊中間嵌上鋒利的刀的工具,推動它刨去不平整的木面。果然,不費大力氣,就把木材刨得非常光滑。這種工具就稱為刨子。

鐵鋸、刨子的發明和廣泛應用,使當時的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大大地促進了木工手工業技術的發展,這是魯班的一大貢獻。

據傳說,木工用的墨斗、鑿子、鏟子、曲尺等工具,也是魯班發明的。至今,有人仍稱曲尺為「魯班尺」

喜歡這篇文章,可點擊右下角 在看 分享給大家噢!

相關焦點

  • 傳統木匠工具都有哪些
    傳統木匠工具現在一般都很少見了,大部分都已經使用機械工具。對於一些傳統木匠工具現在人已經很少人認識了。簡閣家居收集到了一些傳統木匠所用的基本幾個工具。第一角尺:在木工中角尺主要是做家居的劃線及測量,種類有三角尺、直角尺、活動角、雨傘尺等。
  • 組圖:60年前的木匠,用什麼工具幹活兒?
    一方面具有傳統中式刨的以木為基、敲擊式調刃的特點,另一方面融合了西方的螺母螺杆的調節方式。所以使用起來要比傳統中式刨更容易上手。翻過來看一下。一整套的槽刨分為不同的寬度。傳統叫法稱之為幾分厚。這裡的一分到底是多少說法不一,有的說是中國寸的十分之一,有的說是英寸的十分之一。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告之。三隻單線刨,寬度不一。每一隻都配有刨底保護套。
  • 老祖宗留下的傳統木工工具 你還認識幾樣?
    需要用到那些工具呢?說到古代製作木質品的老工具可能許多小夥伴們都沒有見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揭秘。 剛好小編的爺爺是個老木匠,留下了零零散散不完整的木匠工具。鋸子鋸子是傳統木匠工具之一,老鋸子有著細長的、刀劍似的刀身,連著木製把手。
  • 榫卯,是一種充滿中國智慧的傳統木匠工藝
    任何親眼見過這座大樓的人無不被建築的精妙結構所折服,世人在感嘆日本精妙的設計時卻不知所謂的「河合繼手」 這便是中國的榫卯早在幾千年前已是古代工匠的必備技能
  • 「半個木匠」張均成:用工匠精神傳承中國傳統榫卯工藝
    【解說】在河北石家莊,自稱「半個木匠」的張均成,七年前他帶領一群老木匠,把書裡的古代榫卯,復原成了實物模型。他們在製作過程中遵循古法,延續傳統,把古籍中記錄的明式家具榫卯結構一一復原,並附有詳細的拆裝圖解。今年43歲的張均成畫過畫,做過雕刻,從事工藝美術多年,他最初接觸榫卯,主要是源於對中國古典家具的喜愛。
  • 一大一小兩把傳統木匠手工鋸子
    傳統木匠木工鋸 截鋸 鳥鋸 手工鋸 鋸子 窄鋸條大框鋸木工匠師傅們在製作的實踐中,伴隨著家具產品質量的提高和製作工藝的改進和發展,發明了眾多的適應加工需要的鋸割工具,有的已經淘汰,有的繼續使用。因此,了解眾多鋸的傳統種類,熟悉手工鋸的性能,並且善於正確使用,有益於提高傳統工藝的製作水平。鋸,可以把木材鋸割成各種形狀,或達到木構件需要的尺寸。鋸割的目的就是把木材縱向鋸開或者橫向截斷。鋸子進行鋸割時,就是鋸條在直線形式或在曲線形式的輕壓和推進的運動中,對木材進行快速切割的一個工作過程。鋸子在這個過程中切削木材,由於鋸條的鋸齒不斷的發生作用,木材對鋸齒也產生較大的磨擦或擠壓力。
  • 留壩老木匠做手杖 杖頭上雕龍鳳鳥獸
    家住漢中留壩張良廟附近的張秉剛老人十幾歲跟著父親做木工,打家具,蓋房子是鄉親們公認的好木匠。2000年起,他開始迷上根雕和手杖,常常到人跡罕至的大山裡去尋找原材料,加工成的根雕最高賣過3000元,杖頭上雕有龍鳳鳥獸的手杖也十分暢銷。
  • 「老年版李子柒」:什麼網紅不網紅的,我就是個木匠
    那是木匠們最好的光景。▲阿木爺爺的工具,很多都是自製的,用著順手。新京報記者王雙興攝但幾年後就發生了轉折。相比起來,傳統家具只要木料選得好、榫卯做得好,使用壽命長出好幾倍也有可能。但「便宜好看」的新式家具,還是飛快替代著「費時費力費錢」的傳統家具,木匠們的黃金時代結束了。如今,老木匠們到了花甲古稀之年,大多不再靠手藝謀生,含飴弄孫,安享晚年。
  • 老木匠五十年前的工具,太奇特了,你能猜出是幹啥的?
    已退休多年的七十歲的張大爺年輕時是位能工巧匠,常年在外不是掌斧上梁,便是打制花床,所用的工具真是奇特。現在的年輕木匠估計也見得少了,這不張大爺向後輩講述這些工具的具體作用。別看這些工具現在灰不溜舊的,在那年月曾和主人一起走南闖北,去過邊遠的農村旮旯,去過激情豪邁的部隊,去過繁華的都市,將各種木材打造成結實、實用、美觀的家具或工具,既為自己創造了美好生活,也為祖國建設添了磚加了瓦。
  • 農村有老人說「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是什麼意思?
    在人類還沒有實現科技信息化的以前,社會生產力是相對落後的,大部分行業的生產效率都對傳統手工業有較大的依賴性。沒有高科技設備、沒有自動化程序,那個時候的工業發展是怎樣的狀況呢?其實也遠遠沒有猜想的這麼不堪,畢竟那個時候的木匠、鐵匠和石匠等手工業技術也發展的程度比較高。
  • 園丁or木匠?你是哪種父母?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在書的引言部分,她就向父母朋友們提出一個問題「你是園丁,還是木匠?」今天我們的話題就從園丁和木匠說起……01.園丁和木匠我們先做一下好像略顯多餘的科普。而木匠呢?它是專門從事木工的手工藝者。在工作中,木匠師傅會利用斧子、刨子、鑿子、魯班尺等專用工具,通過設計、加工,去掉多餘的部分,進而組裝成一個物件或成品,目的是滿足某種特定功能的需要。
  • 教師是按部就班的木匠,還是靈活百變的園丁,我認為是後者
    我們所說的園丁還是木匠,並不是認為這兩種職業之間有多大的差距,也沒有將這兩種職業進行高低的對比,我們是借用這兩種職業去反映一個教師應該怎麼做的問題。園丁也好,木匠也好,看似是每個教師自己的選擇,但是怎麼樣的選擇對於教師和學生都有益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如果你是一名教師,你會選擇什麼?
  • 廣西網紅木匠爺爺火到國外,就憑一技榫卯工藝
    榫卯是中國木構史上一件具有七千年歷史的重要發明,隨著幾千年的華夏文明發展,逐漸成為了中國木構方式的靈魂,在歷史上產生出形式繁複、樣式精美的家具、鼓樓、殿宇、船舶和橋梁等,可以說它是中國傳統建築業和製造業的基石。時至今日,雖然現代化的建築體系已經改變了傳統的木作行業生態。
  • 木匠鼻祖魯班留下的奇書,太過神秘曾被列為禁書,讓人大開眼界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魯班的故事,也見識過許多魯班做出來的神奇物品,但很少人知道木匠鼻祖魯班還留下了一本奇書。書名《魯班書》也稱《魯班經》、《缺一門》是當時魯班留給木匠工作者的。當時魯班留下這本書的原因是當時木匠這職業身份、地位低,很多有錢有勢的人賴帳不付給工錢,這些道術則是木匠們防身所用。當然也有破解之術,總之人心要向善,好惡一念之差,也規勸那些房主得饒人處且饒人,手藝人也不易。共四冊,分陽冊與陰冊。陽冊三本,陰冊一本。陽冊施工經驗和技巧,後半部就是咒符的畫法和應用,不少都是兇狠歹毒的內容,所有在當時被列為禁書。
  • 他的妻子製作出了第一把雨傘,他是我國歷史上的木匠大師
    小編認為,雖然木匠這個身份讓魯班看起來十分普通,和芸芸眾生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我們真正了解以後,就會發現魯班之所以能留名青史,得到很多人的肯定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木匠常有,千古木匠卻不常有,魯班自有屬於自己的獨特之處,今天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這位千古工匠的傳奇人生,他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的,綜合分析,有幾個原因,我們就從這級個原因中分析下他看似平凡卻功勞赫赫的一生。
  • 研究生的榫卯實訓課 傳統工藝的後浪來了!2020北京化工大學 榫卯...
    2020.11.9—11.19日,北京化工大學設計系研究生, 在我處進行 傳統榫卯的實踐訓練課程,實踐活動紀錄如下:實訓課 第1天:學生到達,介紹展示榫卯、熟悉環境第11天:研究生榫卯實踐課即將結束之時,正趕上中新網記者來採訪報導謝謝同學們配合採訪,感謝記者和媒體,報導半個木匠多年來,專注傳統榫卯工藝和古典家具文化傳承的努力!
  • 天津老木匠用10塊破木頭,還原了2000年前的投石車和M9手槍
    而我們雕刻了智慧有這樣一種木作,與普通的木工品不同外形如同一件精雕細琢的工藝品而內在卻蘊含機械原理採用機械傳動模式,僅用橡皮筋就能代替動力採用傳統榫卯結構雖然耳邊是轟鳴的機械聲卻讓人感覺異常的平靜一樓寬敞明亮陽光透過大幅的玻璃窗灑在乾淨整潔的水泥地面各種機械沿著牆邊依次擺放著木匠們正在忙碌地作業
  • 男子從IT男轉行做木匠,花一年時間製作出了「永動」陀螺
    導讀:在大多數人看來,IT男和木匠這兩個行業應該是完全不掛鈎才對,畢竟這兩個行業的跨度實在忒大了,而且一個是新興行業,一個是傳統行業。對於大部分人來講,他們當然會選擇前者。但是如果從愛好方面來看,這可就不好說了。
  • 天啟做木匠大明穩定,為什麼崇禎宵衣旰食,加速大明滅亡?
    網上常說明朝的皇帝不靠譜,一個個個性十足,就比如,稍微了解一點歷史的人,對於大名鼎鼎明朝「木匠皇帝」的名號,多少都有所耳聞吧?所以很多人對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多有輕視,反而對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的評價要高一些,覺得崇禎好歹算是這些朱姓皇帝裡勤政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