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歲壽星不長老年斑
協和醫院醫生正在為105歲高齡的魏素榮老人檢查心肺功能。記者趙亮攝
協和醫院的醫務人員將健康養生手冊交到老人家屬手上。記者趙亮攝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人們常感嘆紅顏易老,可家住祥富裡小區的魏素榮老人雖然已經105歲高齡,身上、臉上卻沒有一塊老年斑,不禁令人稱奇。
昨天,市協和醫院組織醫療保健骨幹人員為魏素榮上門查體,對其血壓、心電圖、B超、神經系統進行全面評估,並對老人及家屬進行了心理、生理及飲食結構等方面的指導。老人的大女兒張淑芬說,老人前些天不小心摔傷了腿,最近食慾不好。家人正犯愁時,看到了市協和醫院與本報聯手開展為百歲老人免費上門查體活動的報導,便撥打了聯繫電話,沒想到專家和記者接到電話後冒著雪就上門了。
記者注意到,老人頭髮花白,眼睛明亮,皮膚出奇的好,而且沒有老年斑。張淑芬說,這得益於老人堅持了幾十年的按摩法,幹梳頭,揉眼睛,每天從頭到腳進行全身揉搓,從未中斷,雖然已經105歲,但仍不長老年斑。
魏素榮的家鄉在樂亭,70歲後移居唐山,一生養育了兩個女兒,現已四世同堂。張淑芬介紹,老人身體很好,平時即使有個頭痛腦熱,也很少吃藥打針,休息休息就好了。老人之所以長壽,與她的勤勞和心態有很大關係。
老人17歲時結婚,婚後丈夫死得早,她獨自撐起了這個家。「母親很勤勞,記得在鄉下的時候,家裡房前屋後都種上了莊稼。院子裡養著兩頭豬,她每天清早推著獨輪車去採野菜回來餵豬。家裡衣服都是買布自己縫。」張淑芬回憶說。老人心地善良,雖然自己家不富裕,但看到別人的孩子沒吃的,寧可自己餓著,也願意周濟別人。老人一生心態平和,不爭不搶。在她的影響下,孩子們也都樂觀、豁達,大事小事從不斤斤計較,家裡關係和睦融洽。
魏素榮小時候雖沒上過私塾,卻認識不少字。老人記性好,平時聽人家唱皮影、說《三字經》《百家姓》,就認真記下,回家拿書一個字一個字地對照。在天長日久的積累中認識了不少字。現在看電視時,只要屏幕上出現字幕,老人還能很輕鬆地跟著讀。經歷過動蕩年代的魏素榮經常告訴晚輩們:「動蕩年代的生活不安生,整天提心弔膽。哪像現在,日子一天一個樣,越過越有味兒。」老人希望年輕人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老人最喜歡玩牌,年輕的時候愛玩,年紀大了依然熱情不減。90多歲時,老人還天天上下六樓,去找街坊鄰居玩牌,上午玩1個小時,下午玩1個小時,樂此不疲。雖然張淑芬也是當奶奶的人,可是在她眼中,只要有母親在,自己依然年輕。
子女孝順,長輩才會高壽,這話恰好印證了魏素榮老人一家。現在,魏素榮和閨女們住在一起。老人每天想吃啥,成了家裡最重要的事,想吃餃子馬上包,老人想要的,都會得到滿足。孫子輩們對老人也很好,時不時就過來探望。外孫、外孫女一進門,第一句話總是先問:「姥姥,近日想吃點什麼,我給你買。」孩子們每逢節日都會給老人一些錢。雖然花不了,但只要平時高興,老人就會拿出錢來數一數,這是她的快樂事兒。 (南極志永大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