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31)點讚90後、00後醫務人員
共抗疫情(8)武漢抗疫贊(作者:鄭欣淼)等23首 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9)抗擊疫情眾成城(作者:王俊昌) 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10)全民抗疫(作者:馬凱)等14首 你看春天正在走來(作者:王保良) 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15)抗擊疫情 我們風雨同行(作者:郭睿) 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16)送瘟神賦(作者:蔡長宜) 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17)呼喚春天(組詩共5首)(作者:忽培元)
-
(熱點觀察)北鬥這樣的公共產品越多越好
燈塔經常被經濟學家拿來解釋「公共產品」(public goods)這一概念。公共產品有兩個基本特徵:其一,一部分人從公共產品中獲益並不影響另一部分人也可以從中受益;其二,沒有任何人可以獨佔專享公共產品產生的利益。燈塔建成後,能照亮整個附近海域,讓來往船隻均蒙其利,船隻數量即使增加,光芒也不會減少。
-
預告:未來(科學)論壇聚焦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新民晚報訊(記者馬亞寧) 2020年初始的一場新冠病毒疫情,目前還沒人知道它將如何收尾,而它給地球帶來的影響也還無法估量。但這場疫情讓碳排放量短暫下降,這是否會成為遏制全球變暖的一個轉折點?在全球為抗擊疫情開展合作的氛圍下,各國是否能開啟合作預防氣候變化災難的新時代?
-
腦科學:我是誰?雅典娜的一切理論(全文高能,刷新認知)
但當我們觀察別人執行相同行為,甚至只是在腦中想像這個行為時,相同的神經元會再次觸發,如同我們親身經歷。這些同情神經元將個體與他人相連接,允許我們感同身受。並且由於這些神經元,能回應我們的想像力,我們因此而體驗到的情感反饋仿佛來自他人。該系統使得我們能進行自我反省。鏡像神經元不知道自身和其他個體的區別,它是我們如此依賴社會認同,並想要融入進去的原因。
-
大腦享樂系統(二)| 腦內享樂熱點和冷點
一種為功能缺失(loss of function),是指將基因敲低或敲除,讓基因的表達產物減少或消失,然後觀察細胞或生命體出現哪些變化。另一種為功能獲取(gain of function),是指將基因敲入或過表達,讓基因的產生從無到有,或從有到過量,然後觀察細胞或生命體的變化。類似的,當腦科學家研究某一個腦區的功能時,也會採用這兩種方法。我們回到大腦的享樂功能。要弄清楚某一個腦區是否和享樂有因果性聯繫,科學家也會做兩類實驗。
-
安徽理工大學「共抗疫情 愛國力行」形勢政策課開講
日前,安徽理工大學「共抗疫情、愛國力行」形勢政策課精彩開講。連日來,由安徽理工大學學院副書記、輔導員們組成的「百人」講師團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為學生帶來了「千堂」有溫度、有深度的思政課。
-
CCG研究報告 | 加強多層次國際合作,共抗全球疫情
一旦出現緊急事件,政府便可及時介入,動用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應對危機,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萬名醫護人員奔赴湖北、各大企業轉產抗疫資源、各級黨校被徵用為方艙醫院;甚至在湖北官員出現抗疫不力時,中央政府立即將上海市長調任湖北,直接扭轉了湖北抗疫局勢。同時,在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經濟體制下,交通運輸部門、醫療部門、教育部門以及國家軍隊等,都可以集中力量、共克時艱。
-
駐英使館攜手考文垂大學共抗疫情
無微不至的關心 考文垂大學作為英國中部中國學生數量最多的高校,無疑會有大量學生受到此次疫情的影響。「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保護好每一個中國留學生的權益」——在使館統一部署下,考文垂大學成為我們針對此次疫情做英國高校工作的重點對象。
-
用科學證明上帝的存在(二):科學是人腦的傑作
如果統計結果出現明顯趨向(隨機中出現規律),那麼實驗就表現出非自然性(實驗受到未知力量的控制)。註:嚴格上講,任何有秩序、有規律的現象都是非自然現象;自然條件下事物應該是混沌、無序的。嚴格來說,自然隨機性與實驗次數沒有關聯。
-
「如果再早幾年,霍金應該也能得諾獎」(轉載)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巴裡·巴裡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們為「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項目和發現引力波所作的貢獻。
-
活動預告 | 未來(科學)論壇邀您共同探討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8月會議季2020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時間:2020年8月31日(19:30-21:30)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這場疫情讓碳排放量短暫下降,這是否會成為遏制全球變暖的一個轉折點?在全球為抗擊疫情開展合作的氛圍下,各國是否能開啟合作預防氣候變化災難的新時代?或是目前的轉機僅是曇花一現,各國在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下,可能轉向廉價的化石燃料,繼而引起排放的猛增,加速全球變暖? 關於氣候變化的話題大家並不陌生。
-
改變「periodical」(「期刊」)
Nature不是人的「食糧」,Science(「《科學》」)也不是!)自然意識為主業! 「為把經濟學保持在時代的水平上,詭辯術就必然提高一步」[2],「periodical」抬舉非自然意識的詭辯術(如「A刊」說、「C刊」說、「核心」說、「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說
-
世界頂尖科學家共談聯合科學力量對抗新冠疫情
但是今年新冠疫情的發生,讓科學家無法迴避這個全球矚目的話題。應對新冠疫情,世界需要理性的聲音。今年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聯合科學力量對抗新冠疫情成為共識。主辦方供圖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在致辭中表示,要解決當前危機以及未來大流行需要依賴科學,疫情應對是全球科學合作典範。大學、研究所、工業界的科學家探索研究病毒,研究新的診療手段防止疫情傳播。全世界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災難,也從來沒有過的科學合作,未來肯定會得到解決,人類從中學到經驗教訓能夠解決未來人類問題挑戰。
-
共抗疫情 各地物流協會在行動
河南省物流協會:多措並舉抗擊新冠疫情 河南省物流協會高度重視抗擊疫情工作,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並第一時間發出倡議書,號召各物流企業要勇於承擔社會責任,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做出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
中國抗「疫」觀察:基層社會治理「病」在何處?如何療愈?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抗「疫」觀察:基層社會治理「病」在何處?如何療愈?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電 題:中國抗「疫」觀察:基層社會治理「病」在何處?如何療愈? 中新社記者 張蔚然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其中包括對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全方位「體檢」。
-
共抗疫情,愛國力行——四川師範大學同上一堂「形勢與政策」課
此次線上課堂緊扣「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旨在教育引導廣大師生自覺肩負責任,厚植家國情懷,把實現個人夢融入偉大中國夢之中,用努力奮鬥的青春書寫人生華章。本次課程共有兩集,時長共計53分鐘。通過「1+N」模式組織教學,由一個教師團隊主講,全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分班組織討論、輔導、答疑,同學們通過彈幕和討論區邊學習邊參與討論,交流學習。課後,學生通過在線平臺完成提交作業。
-
共抗疫情 愛國力行|線上班團拉歌第五集:醫學院以歌明志報效祖國
共抗疫情 愛國力行|線上班團拉歌第五集:醫學院以歌明志報效祖國 2020-03-29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2018級生物醫學科學方向「抗疫」主題研討會...
26位同學在項目主任郭曉奎的帶領下開展了「抗疫」主題研討會。本次主題研討會共分為三場,於ZOOM視頻會議平臺線上開展,由26名同學提前選題,分別進行匯報。同學們圍繞新型冠狀病毒的致病機理、臨床診治、病毒疫苗研究、新冠肺炎潛伏期及其傳染性分析等方面開展討論分析,內容覆蓋生物醫學科學、數學、社會學、文學、教育學等多個主題。
-
鍾南山:戰勝疫情需要摒棄分歧共同面對,這不是漂亮話而是必須要建立的牢固信條
「在新冠和其他各種未來可能暴發的疫情面前,人類更需要摒棄分歧、共同面對。這不是一般的漂亮話,而是需要長久堅持的、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是必須要建立的一個牢固信條。」2020年10月30日,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中國抗擊新冠和非典疫情的領軍人物、共和國榮譽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發表了視頻致辭。鍾南山表示,面對新冠疫情肆虐的大環境,聚集科學界客觀理性的聲音,尋找科學應對之道非常重要。
-
黃平縣新州鎮中心小學返校復學第一課「抗疫情 愛生命 與祖國共...
2020年的寒假,是個特別的時期,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武漢,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這場疫情不僅讓我們體驗了不一樣的假期生活、上課經歷,更是給我們上了一堂關於生命、責任與大愛的課程。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在疫情平息學生返校第一天集中開展疫情防控教育的有關要求,將疫情、災難變為現實教材,引導師生思考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如何和諧相處;促使師生從抗擊疫情的經歷中獲得思想變化及精神成長,愛祖國,愛生命,讓學生儘快進行自我調整,以文明、守紀的狀態投入到復學的學習中。5日25日,我校復學第一課開展「抗疫情愛生命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