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將擁有無限能源?首座核聚變反應堆即將亮相,2025年運營

2021-01-09 網易

2020-12-30 08:50:33 來源: 環球品鑑

舉報

  一個國家發展最為重要的就是能源問題,有著足夠的能源供給才能夠給予國家正常的發展進程,如果一旦可用資源殆盡那麼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會停滯不前甚至是分崩離析,所以世界各國都在可利用資源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

  

  我們現在需要的未來能源不僅需要性價比非常高而且還要是清潔能源不能影響大自然的環境,那麼這樣高要求的未來資源只有核聚變反應堆才能夠滿足,而我們世界上擁有的基本上都是核裂變反應堆,雖然這個反應堆較與之前的不可再生能源相比有著很多的好處,但是有一個問題非常嚴重那就是安全問題,這些年因為核裂變反應堆爆炸的問題不在少數,所以我們每次使用必須慎之又慎,這也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困擾。

  

  而我們所說的核聚變反應堆則是由核裂變反應堆演變而成,這樣的反應堆不會造成核輻射和爆炸等問題發生,使用起來會更安全更環保,而且核聚變反應堆還可以產生更多的可用資源,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把核聚變反應堆定義成高要求的未來資源,現在全世界都在對這個技術摸索,如果哪個國家先掌握了這門技術也就表明哪個國家掌控了未來。

  

  核聚變反應堆的開採對於技術要求非常之高,麻省理工學院也是表示他們的核聚變反應堆已經發展的逐漸成熟,已經準備在2025年開始投入運營,這樣的決定對於整個世界來說都是新奇的事件,畢竟大多數國家還在探索之中,而他們已經準備投入運營,所以我們必須得加速發展,要不然這項技術只會與他們相差的越來越遠。

  

  我國也是不甘落後,在近期我國正在開始建造一個名叫託卡馬克的裝置,這個裝置可以產生非常大的高溫,在這樣的高溫環境下,核聚變可以呈現出更加完美穩定的反應,所以在這項技術中心我們兩國站在了世界的最前沿,雖然可能與麻省理工學院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但是我相信我國在未來的幾年中一定會快速發展起來,在不久的將來我國一定能在未來能源方面站上世界的頂峰。

  後語:感謝大家耐心地看完小編寫的文章,如果喜歡小編寫的文章或者對文章感興趣的話,不妨花幾秒鐘的時間為小編點個關注吧,謝謝大家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人類將擁有無限能源?首座核聚變反應堆將亮相,2025年運營
    能源問題一直都是對人類發展至關重要的問題,擁有足夠充足的能源,可以推動人類社會高速發展,反之,如果能源枯竭,人類社會將面臨停滯,甚至倒退的危險,因此,各國都非常注重對未來能源的探索。,性價比高,而且還是清潔能源,符合這一要求的未來能源並不多,可持續核聚變反應堆就是其中之一,目前人類擁有的核反應堆都是核裂變反應堆,採用核裂變原理製造而成,雖然相比於傳統能源有很多好處,但是核裂變核反應堆並不安全,此前多次發生嚴重事故,給人類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害。
  • 中國正在建設首座核聚變反應堆,預計2025年運營!
    中國正在建設首座核聚變反應堆,預計2025年運營!關於能源的的利用是現在大家都非常關注的,傳統的一些能源發展雖然說帶給我們比較好的優勢,但是也存在著一大問題,這些傳統的資源開發,其實面臨著枯竭的一個狀態。並且關於他們的利用,我們還沒有找到完全環保的一種模式,所以也被緊急叫停,但是人類社會的發展現在最離不開的就是這些動力,如何能夠在兩方面共同保證的情況下繼續使用呢?
  • 全球首座核聚變反應堆或於2025年投入運行 有望實現全面清潔能源利用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全球首座核聚變反應堆或將於2025年投入運行。該反應堆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設計,將有望實現全面清潔能源的利用。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7日報導,經過二十多年的緊張工作,人們很可能已經進入了第一個核聚變反應堆的大門。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大於系統輸入的電能。
  • MIT科學家擬建新核聚變反應堆 有望實現全面清潔能源利用
    西媒稱,全球首座核聚變反應堆或將於2025年投入運行。該反應堆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設計,將有望實現全面清潔能源的利用。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7日報導,經過二十多年的緊張工作,人們很可能已經進入了第一個核聚變反應堆的大門。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大於系統輸入的電能。
  • 核聚變反應堆最早可能在2025年出現,清潔能源前景一片光明
    一個可行的核聚變反應堆可能會在2025年建成,該反應堆會散發出比其消耗的更多的能量如果聚變反應堆達到這一裡程碑,它將為大規模產生清潔能源鋪平道路。 在聚變過程中,原子核被迫形成更重的原子。當所得原子的質量小於產生它們的原子的質量時,多餘的質量將轉換為能量,從而釋放出大量的光和熱。聚變為太陽和恆星提供動力,因為它們心臟的強大引力將氫融合成氦。 但是需要大量的能量來迫使原子融合在一起,這發生在至少1.8億華氏度(1億攝氏度)的溫度下。
  • 最快2025年出現SPARC?綠色無汙染核聚變反應堆投入使用
    一個可行的核聚變反應堆可能會在2025年建成,該反應堆會散發出比其消耗的更多的能量。那是9月29日發表在《等離子體物理學》雜誌上的7項新研究的總結。如果聚變反應堆達到這一裡程碑,它將為大規模產生清潔能源鋪平道路。
  • 人類終極能源!2025年核聚變或將成為現實
    2025年核聚變或將成為現實 為了防止本世紀全球氣溫上升超過1.5攝氏度,各國必須在2030年前將碳排放量削減45%,到本世紀中葉實現零排放。與此同時,碳排放量每年都在增加,而且還在加速增長。2017年碳排放量增長1.6%,2018年增長2.7%,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 科學網—英國向全球首座核聚變電站邁進
    圖片來源:英國原子能管理局 本報訊 12月2日,英國政府邀請全國各地的社區自願為核聚變反應堆原型選址,這將是第一個將電力投入電網的反應堆。這個名為「能源生產球形託卡馬克」(STEP)的項目於去年啟動,最初5年投入2.22億英鎊用於設計開發。
  • 英國要造全球首座核聚變發電站,已展開全國選址,卻或被我國甩開
    英國更是提出了在2040年建造出一臺裝機容量5萬千瓦的核聚變發電站。 開始建設,這將是第一個將電力投入電網的反應堆,計劃於2040年開始運營,12月2日,英國官方邀請了全國的社區,發動他們為該國第一臺核聚變反應堆原型選址。
  • 英國的一個實驗性聚變反應堆已成功通電
    在核聚變中,兩個或更多個較輕元素的核融合成一個較重的核,並釋放能量。這種現象發生在太陽的中心,如果我們能夠在足夠的規模上在地球上重建並維持相同的反應,我們將獲得清潔、幾乎無限的低碳能源的回報。英國科學大臣阿曼達·索洛韋(Amanda Solloway)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希望英國成為核聚變能源的世界領導者,並利用其作為清潔能源的驚人潛力,這種能源可以持續數百年。」「啟動MAST升級設備是此次國家核聚變實驗的一個標誌性時刻,使我們朝著我們到2040年建成英國第一座核聚變電站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 35國聯合宣稱將要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
    今天,工程師們開始在法國南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項目,並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開始運營。「啟用專用的清潔能源將是我們這個星球是一個奇蹟,」 ITER總幹事貝爾納·比戈今天在說虛擬慶祝活動從理論上講,聚變能通過利用兩個較輕原子核融合形成的較重原子核釋放的能量並將其轉化為電能來發揮作用。
  • 35國聯合宣稱將要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
    今天,工程師們開始在法國南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項目,並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開始運營。 「啟用專用的清潔能源將是我們這個星球是一個奇蹟,」 ITER總幹事貝爾納·比戈今天在說虛擬慶祝活動 從理論上講,聚變能通過利用兩個較輕原子核融合形成的較重原子核釋放的能量並將其轉化為電能來發揮作用。
  • 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開始組裝
    人類目前科技的本質就是「燒開水」,而可控核聚變將徹底改變這一狀況。2006年開始,國際熱核實驗堆(簡稱ITER)即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一直在進行中,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能源項目之一。這是來自35個國家/地區的數千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共同努力的成果,他們都致力於開創一個基於太陽內部超熱、高速反應的可再生能源新時代
  • 德測試「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2月3日報導】題:德國正在接近核聚變這一獲得無限清潔能源的長期夢想    德國科學家今天將向已成為能源「聖杯」的核聚變邁出第一步,核聚變有提供無限清潔能源的潛力。要利用這種能源,存在一系列挑戰,研究人員需製作一種能將原子加熱至1億攝氏度以上的裝置。
  • 歷時七年,英國實驗性核聚變反應堆點火成功
    上周,經過漫長的7年發展,英國牛津郡Culham的一臺名為MAST Upgrade的機器為實驗性核聚變反應堆成功通電,製造出了"首團等離子體":證實所有組件可以共同工作,將氫氣加熱至等離子體態。在核聚變中,兩種或兩種以上輕元素的原子核融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並釋放能量。
  • 核聚變能源有望在2030年之前實現
    英國託卡馬克能源公司表示,等離子體測試是世界上第一個用核聚變能源生產商業電力的裡程碑,可能在2030年實現。該公司以真空室命名,在強大的磁場中包含聚變反應。6月初該公司宣布在實驗ST40聚變反應堆中製造超高溫等離子體。這次成功的測試——託卡馬克能源公司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等離子溫度——意味著該反應堆將於明年準備進行一次更熱的等離子體測試,溫度超過1.8億華氏度(1億攝氏度)。
  • 世界最大核聚變反應堆進入組裝,堪稱「小太陽」比核裂變電站先進
    據雅虎新聞網7月29日消息,位於法國南部卡達拉舍的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縮寫:ITER)目前已經進入組裝階段,標誌著由歐盟、印度、日本、我國、俄羅斯、韓國和美國等七國斥巨資投入研發的項目,即將進入衝刺期
  • 即使核聚變反應堆能提供巨大的能量,也無法拯救人類於氣候危機
    上周,世界上最大的實驗性核聚變反應堆開始建設。它標誌著能源行業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化石燃料行業在歷史上一直主導著這一領域,但可再生能源正在迅速取而代之。現在,核科學家們希望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ITER)能夠與太陽能和風能等已經建立的技術一起發揮作用。
  • 世界最大「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揭秘:無限廉價能源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已經成功地開啟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Stellarator)核聚變反應堆。該裝置被暱稱為「文德爾施泰因7-X」(簡稱W7-X),能一次約束超高溫的等離子體長達30分鐘以上。近日,W7-X反應堆製造出了溫度高達100萬攝氏度的氦等離子體,持續了十分之一秒。
  • 世界上第一座核聚變發電廠即將下水
    它將舉行球形託卡馬克能源生產(STEP)。 與未來的奧運會一樣,第一個核聚變核電站的地點正在提前十年選定。 融合實驗的覆蓋範圍忽略了這些工廠也將有工作人員,安全,等等。 裂變可能導致更糟糕的"熔毀",但仍有重大安全問題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