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國看病:CAR-T細胞療法的新進展
醫療發達國家的每一次重大科研成果對選擇出國看病的中國患者來說都意味著多一份希望。好消息是,出國看病諮詢與服務機構盛諾一家已經與美、英、日等發達國家的頂級醫院合作多年,為國內患者開通了出國看病綠色轉診通道,提供從境內到境外一站式出國看病服務。 該臨床試驗的研究人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Helen Diller家族綜合癌症中心的副教授Dr.
-
出國看病新研究,腫瘤突變負荷可預測免疫治療療效
組織腫瘤突變負荷(tTMB)作為一種生物標誌物,已經被臨床科研人員研究了一段時間,體內的腫瘤突變負荷的主要臨床意義,在於可以預測哪些患者最可能對免疫療法產生反應。在2020年6月,腫瘤突變負荷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作為在先前已接受多項治療的晚期癌症患者中使用帕博利珠單抗的生物標記。
-
出國看病新資訊:乳腺癌ER陽性患者耐藥新發現
出國看病新資訊:乳腺癌ER陽性患者耐藥新發現市場信息網 2020-09-24 15:11:14 來源: 評論: 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轉診的女性患者中,乳腺癌人數最多。希望這一研究新發現,能為更多出國看病的乳腺癌患者帶去新希望。 現在,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小組發現了FOXA1基因中的突變是如何引起某些人對芳香化酶抑制劑產生抗藥性的。研究人員確定了兩組突變,它們分別發生在FOXA1基因的不同區域。Wing2和SY242CS這兩組突變組似乎導致癌細胞以不同的方式生長並對抗芳香化酶抑制劑。
-
出國看病,研究發現罕見兒童癌症的起源可指導治療
新的研究表明,患者體內的雙側神經母細胞瘤可以彼此獨立地發生。這類腫瘤尚未從一個部位擴散(轉移)到另一個部位,這一發現對理解神經母細胞瘤的根源具有重要意義,並可能促進更好的治療。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最喜歡看到有關這樣的新研究報告,這意味著將來有更多的兒童將獲益於此。盛諾一家專注於出國看病多年,成功幫助大量患者順利出國看病。
-
出國看病科普:惡性兒科黑色素瘤的多樣化表現形式
兒童和青少年的惡性黑色素瘤很少見,但診斷起來很困難,主要在於致命疾病可以以多種不同表現方式表現出來。麻省總醫院(MGH)和波士頓哈佛大學皮膚科的Elena B.
-
出國看病資訊:研究人員開發了低成本、可攜式大腦成像掃描儀
現在,由麻省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開發了一種低成本、緊湊、可攜式且低功耗的「僅頭部」 MRI掃描儀,該掃描儀可以安裝在救護車中,推入病人房間裡或安裝在世界各地的小診所或醫生辦公室裡。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與麻省總醫院保持著多年的合作關係,幫助了很多想出國看病的病人順利轉診至這家醫院。
-
出國看病科普:三陰性乳腺癌
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一直關注著乳腺癌,曾經多次做過關愛女性健康的活動。經盛諾一家轉診出國的數名病人,因為選擇了出國看病,從而避免了乳腺全切。國外大醫院會根據病人病情來確定是否全切,所以有很多病人是可以選擇保乳手術的。正是見證了數名患者的幸運,盛諾一家極力推薦有條件的乳腺癌病人選擇出國看病。什麼是三陰性乳腺癌?細胞受體是在細胞內部和表面發現的特殊蛋白質。
-
出國看病:全世界手術死亡率最低的德國醫療
在德國看病,能夠接受到最先進醫療儀器的治療,連美國人都想去德國看病。 出國看病原因二:細緻嚴謹成就最低手術死亡率 德國人性格穩健,德國醫生在治療患者的過程中,也非常注重病人的安全。德國在外科手術方面事故率僅百萬分之八,是歐盟國家中事故率最低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手術死亡率最低的國家,技術的精湛讓德國獲得了「世界外科學院」的稱號。
-
出國看病:新發現可幫助確定免疫治療的更廣適用人群
麻省總醫院新研究發現的生物標誌物可能有助於確定免疫治療的更廣泛適用人群。該研究刊登在2020年3月的《臨床和轉化胃腸病學》雜誌上。對於出國看病的患者來說,這真是個好消息。
-
出國看病:免疫療法加靶向藥改善了膽道癌患者的生存
據出國看病諮詢與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了解,膽道癌是一種罕見且致命的胃腸道癌症,大約佔所有胃腸道癌症的3%。晚期膽道癌患者的標準治療是聯合使用化療藥吉西他濱和順鉑,但接受標準治療的患者往往活不過1年。 該試驗由約翰霍普金斯Kimmel癌症中心的腫瘤學副教授Nilofer Azad博士和腫瘤學助理教授Mark Yarchoan博士領導,與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及全美23所癌症中心協作開展。
-
出國看病資訊,使用生物製劑不會增加黑色素瘤發病率
出國看病資訊,使用生物製劑不會增加黑色素瘤發病率市場信息網 2020-12-01 09:55:33 來源: 評論: 長期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慢性病,會不會增加黑色素瘤發病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Shamarke Esse等研究人員近期給出了答案。
-
出國看病 隨身攜帶藥品有哪些官方規定?
專注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出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患者出國看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去美國後並不能馬上接受治療,因此有些藥品在出國看病前需要攜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和美國運輸安全局(TSA)對藥品入境有著嚴格的管理制度。那麼,我國出國看病患者攜帶藥品有什麼規定呢?
-
凱斯勒康復研究所 中國患者如何出國看病?
專注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出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凱斯勒康復研究所(Kessler Institute for Rehabilitation)於1949年在美國新澤西州成立,是美國物理治療和康復治療的先驅。
-
書摘| 致命流感:病毒的前世今生
20 世紀80 年代,研究人員將這組病症稱為「修昔底德症候群」。研究人員還注意到,這種疾病的症狀具有流感大流行的特徵,同時伴有繼發細菌性感染。疾病的暴發與1918 年的流感疫情有諸多共同特徵,包括造成多人死亡的繼發感染。如果這個理論是正確的,修昔底德症候群就是有關流感的最早記錄。由於死亡率極高,所以這種流感也極具致命性。
-
美疾控中心最新研究稱COVID-19比流感更致命
美國疾控中心(CDC)本周發表了一篇新的研究論文,指出COVID-19比流感更致命。研究人員比較了大量的流感和COVID-19患者,得出結論稱,新冠患者的院內死亡風險高5倍,同時增加了17種其他病症的風險。
-
出國看病患者福音:科學家發現針對眼疾的新基因療法
據國內大型出國看病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近期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基因療法,該療法有望治療一種導致漸進性視力喪失的眼病,這種病影響著全球成千上萬的人。該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11月26日在《神經科學前沿》上。
-
出國看病:關於麻省總醫院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出國看病,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出國看病的主體也由企業家等高淨值人群擴展到中產階級。截至2018年3月,在麻省醫療國際接待的大量出國看病患者中,麻省總醫院一直是患者信賴的醫院。 1、麻省總醫院全稱是什麼?
-
出國看病 我們如何選擇醫院
出國看病治療癌症,對國人來說,最主要的選擇就是去日本看病或者美國看病兩個主要選項。 癌研有明醫院醫院簡介: 癌研有明醫院,全稱癌症研究會有明醫院,是癌症研究會的附屬機構——癌症研究會成立於癌症尚未引起人們關注的1908年,是日本最早的癌症專科醫療研究機構。成立以來,其設機構一直與醫院密切合作,始終從事最新的診斷學和治療技術的研究開發,致力於給患者更好更有效的治療及實現最終攻克癌症的目標。
-
出國看病 美國為什麼實行醫藥分家的制度?
專注重大疾病的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獲悉,近日,一則新聞令大眾譁然:雲南一莆田系醫院醫生不會"宰客"被醫院領導爆打。消息一出,醫生不會宰病人,居然被院長拳打腳踢,難道醫生不是為了治病救人,而是用來宰病人的?醫院如此明目張胆的要求醫生「宰客」,在這樣的醫院看病有安全保障嗎?
-
德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 中國患者如何出國看病?
一直以來,德國醫療為人們所熟知的是骨科和質子治療,殊不知德國在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和治療也處在世界前列。德國有一個在全球範圍內頂級的神經性腫瘤治療中心——德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INI),這也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專業的神經腫瘤治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