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隨機多中心臨床試驗表明,免疫療法聯合靶向藥改善了一些膽道癌患者的疾病控制。據出國看病諮詢與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了解,膽道癌是一種罕見且致命的胃腸道癌症,大約佔所有胃腸道癌症的3%。晚期膽道癌患者的標準治療是聯合使用化療藥吉西他濱和順鉑,但接受標準治療的患者往往活不過1年。
該試驗由約翰霍普金斯Kimmel癌症中心的腫瘤學副教授Nilofer Azad博士和腫瘤學助理教授Mark Yarchoan博士領導,與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及全美23所癌症中心協作開展。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歷史悠久,實力強大,是國內患者出國看病的熱門醫院之一。更重要的是,盛諾一家與這家醫院合作多年,建立了正式籤約合作關係,為國內患者開通了出國看病綠色轉診通道,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出國看病一站式服務。
Yarchoan博士說,膽道癌是一種典型的免疫抵抗性高的癌症。一些膽道癌患者可能攜帶了某些特定突變,從而會獲益於靶向這些突變的精準藥物治療。例如,少數膽道癌患者的腫瘤存在錯配修復缺陷,而約翰霍普金斯Kimmel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此前發現,使用抗PD1免疫治療藥pembrolizumab可以有效治療存在錯配修復缺陷的腫瘤。錯配修復缺陷的特徵是修復DNA複製錯誤的基因發生了許多突變。其中大量突變已被證明能吸引免疫細胞抗擊癌細胞,是腫瘤對免疫治療藥物做出反應的生物標誌物。然而,大多數膽道癌患者的腫瘤並沒有任何這類突變,其標準治療十多年來一直都沒有顯著改變。
該試驗入組了86名晚期膽道癌患者,年齡在44-86歲之間,既往接受過一種或兩種治療,其中48人(62%)為女性。這些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抗PD1免疫治療藥atezolizumab單藥治療(單藥治療組)或者atezolizumab聯合MEK抑制劑cobimetinib治療(雙藥聯合治療組)。
在入組的患者中,77人完成了至少一次治療(單藥治療組39人,雙藥聯合治療組38人)。雙藥聯合治療組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幾乎是單藥治療組患者的兩倍(111天 VS. 57天)。無進展生存期的差異達到了該試驗的主要終點,具有統計學意義。
雙藥聯合治療組患者出現的副作用是可控的,包括噁心、嘔吐、皮疹、血細胞和血小板計數低。無治療相關死亡病例發生,但是有12名患者(單藥治療組4名,雙藥聯合治療組8名)因各種副作用而停止治療。
疾病控制率,即阻止腫瘤生長和進展的能力,在雙藥聯合治療組中為45.2%(14/31),在單藥治療組中為32.4%(11/34)。有兩名患者入組試驗超過15個月,他們都在雙藥聯合治療組。「兩組患者的緩解率都不高,這突出說明了使用免疫療法治療膽道癌面臨的挑戰,」Yarchoan博士表示。「但是,相比atezolizumab單藥治療,atezolizumab + cobimetinib聯合治療達到了其主要終點,顯著延長了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值得開展進一步臨床研究。」
免責聲明:本文為網絡轉載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