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看病科普:腫瘤診斷病理檢查之結腸癌(二)

2020-12-05 復禾健康

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諮詢專家後對以下問題進行了整理。

如果有血管、淋巴或血管淋巴浸潤,這意味著什麼?

經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了解,這些術語意味著癌症存在於結腸的血管和/或淋巴管中,因此癌症在結腸外擴散的可能性增加。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你的癌症已經擴散或無法治好的。這種類型浸潤的存在可能影像癌症切除後的治療方案。

什麼是息肉?

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在諮詢後了解到,息肉是組織從結腸內壁到結腸管腔(空心中心)的突出(生長)。在顯微鏡下,不同類型的息肉看起來不同。息肉是良性(非癌性)的,但某些類型的息肉可以發展為癌症。

如果除了癌症之外,我的報告說還有其他息肉,如腺瘤息肉(腺瘤)或增生性息肉,那代表著什麼?

結腸息肉是常見的。增生性息肉通常是良性的(不是癌症或癌前),不用過於擔心。但不同類型的腺瘤息肉(腺瘤)需要去除。不過如果在癌症部位以外發現了息肉,通常不會影響癌症的治療或隨訪。

如果報告中提到了的粘液或膠體是什麼意思?

粘液由結腸產生,以幫助潤滑結腸。產生大量粘液的結腸癌被稱為粘液或膠體腺癌。通常活檢出該類型的細胞不影響治療方案。

活檢報告提到的特殊測試,如微衛星不穩定(MSI)和Msh2、Msh6、Mlh1Pms2,是什麼意思?

在某些結腸癌中,特殊的實驗室測試可能檢測出癌細胞中稱為微衛星不穩定性或MSI的異常。微衛星不穩定性與多個錯位修復(MMR)基因的缺陷(突變)有關,包括MSH2、MSH6、MLH1,MSH6,MLH1和PMS2。這些基因的遺傳缺陷可導致一種叫做林奇症候群或遺傳性非多發性結腸癌(HNPCC)的疾病。

如果患者癌症被發現有MSI或MMR基因的缺陷,醫生可能會建議和基因專家諮詢和做血液基因測試,已確認患者是否患有林奇症候群。除了患結腸癌的高風險外,林奇症候群患者患其他癌症的風險也增加。其他繼承了相同基因突變的家庭成員罹患這些癌症的風險也會增加。

MSI測試結果也可能影響您的結腸癌治療。例如,MSI(或無MSI)水平較低的早期癌症可能需要比其它早期癌症進行更積極的治療。

如果活檢報告提到的如KRAS,NRAS和BRAF等特殊測試是什麼意思?

這些測試用於尋找癌細胞內的KRAS、NRAS,NRAS和BRAF基因的變化。對於患有更晚期結腸癌的患者,這些測試可以幫助確定患者是否可能受益於某些藥物(稱為靶向藥物或靶向治療)的治療。換句話說,醫生可以根據這些測試結果來給與患者更好的治療方案。雖然這些測試用於尋找某些基因突變,但它們與基因諮詢或測試無關。它們只提供有關腫瘤本身的基因突變信息和您可能需要的精確治療類型的信息。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提醒您請記住,並不是每個結腸癌患者都需要除手術以外的其他類型的治療。

相關焦點

  • 出國看病科普:腫瘤診斷病理檢查之乳腺癌(二)
    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在諮詢後了解到以下問題的答案。  什麼是組織學分級、諾丁漢分級或埃爾斯頓分級?  經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了解,Ki-67是測量癌細胞生長和分裂速度的一種方式。Ki-67高值(超過 30%)意味著許多細胞正在分裂,所以癌症很可能生長和擴散得更快。  如果我的癌細胞具有管狀、粘液、篩狀或微乳突狀特徵,這意味著什麼?
  • 出國看病科普:直腸脫垂有什麼症狀,怎麼治療
    面對癌症等重疾,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出國看病,尋求更好的治療。據了解,出國看病諮詢與服務機構盛諾一家與歐美的頂級醫院合作多年,為中國患者開通了出國看病綠色轉診通道,還為出國看病的患者及家屬科普疾病相關知識。下面詳細講解什麼是直腸脫垂,有什麼症狀,怎麼治療。
  • 出國看病科普:什麼是癌症篩查
    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的體檢項目也涉及癌症篩查,近幾年來,盛諾一家的日本體檢項目是最受歡迎的。所以出國看病項目並非只針對患者人群,還有針對健康人群的高端體檢項目。  有不同種類的篩選測試。  篩選測試包括以下內容:  · 體格檢查和病史:檢查身體的一般健康跡象,包括檢查疾病的跡象,例如腫塊或其他看起來不正常的跡象。
  • 出國看病科普:惡性兒科黑色素瘤的多樣化表現形式
    Hawryluk博士認為,小兒黑色素瘤與成人黑色素瘤的不同之處在於,惡性兒科黑色素瘤的表現形式非常多樣化,我們看到更多與先天性痣或斯皮茨黑素瘤相關的臨床表現,在顯微鏡下,色素沉著的病變看起來和成人有些不同。MGH和其他11個中心的Hawryluk博士及其同事,對1994年末至2017年初診斷為20歲以下的所有致命小兒黑色素瘤病例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發現兒童黑色素瘤的呈現方式確實非常多樣化。
  • 出國看病科普:骨肉瘤和骨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的分期檢查
    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經諮詢後了解到,在骨肉瘤或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MFH)被診斷出來後,就會進行各種檢查,以查明癌細胞是否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用於發現癌症是否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過程被稱為分期。
  • 出國看病中介機構全國10強榜單(附衛計委規範)
    出國看病中介行業經過近10年的發展,儘管衛計委沒有出臺相應的法規,也沒有行業性組織,但行業行為已經逐漸規範;目前國內出國看病中介機構有三大種類:一是傳統出國看病服務機構、二是出國看病平臺、三是國外醫院在國內設立的辦事處。三大種類出國看病服務機構各有優缺點,患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 神經內分泌腫瘤病理診斷
    來源:醫脈通 病理診斷是神經內分泌腫瘤(NET)診斷的金標準,長期以來,NET早期診斷比率偏低,規範化的病理診斷對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出國看病科普:骨肉瘤和骨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MFH)的確診和擴散
    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經諮詢後了解到,在確診骨肉瘤和骨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MFH)之前需要做各種檢查:  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了解到,切片檢查之前要對患者做影像學檢查。可採用下列測試和程序:  1) 體格檢查和健康史:檢查身體一般健康體徵的檢查,包括檢查疾病體徵,如腫塊或其他不尋常的東西。病人的健康習慣歷史,過去的疾病和治療也將被考慮在內。
  • 為何病理診斷對腫瘤患者意義重大?
    惡性腫瘤的確診需要足夠充分的證據,醫生從不會僅憑臨床診斷或影像學檢查就給患者「下判決書」。 一般來講,腫瘤的診斷需要經過五個步驟,分別為臨床診斷、影像診斷、手術診斷、細胞病理學診斷、組織病理學診斷。
  •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市場信息網   2020-12-02 16:46:55   來源:    評論:   面對癌症等重疾,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出國看病,尋求更好的治療。據了解,出國看病諮詢與服務機構盛諾一家與歐美的頂級醫院合作多年,為中國患者開通了出國看病綠色轉診通道,還為出國看病的患者及家屬科普癌症相關知識。下面詳細講解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一種針對促進腫瘤生長和存活的特定基因、蛋白質或組織環境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式可以阻止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限制對健康細胞的損害。  針對ROS1基因變化的藥物。
  • 病理檢查很重要 一定要重視起來!
    江蘇省醫學會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婦幼保健協會婦幼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南京市醫學會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等。 主要從事臨床病理診斷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軟組織腫瘤、淋巴造血系統腫瘤及乳腺腫瘤。曾赴德國烏爾姆大學附屬Kempten醫院及澳大利亞Flinders大學醫學中心研修乳腺病理和軟組織病理。
  • 讓人歡喜讓人憂的「病理檢查」
    人們對病理科有兩個誤解,一是以為病理是搞技術、搞研究的,實際上病理科主要的作用就是看病。還有一個誤區,是把病理科和檢驗科混淆。這中間最大的不同是:檢驗科不直接對疾病做診斷,而病理科是要對病人的病做診斷的。 什麼是病理檢查?
  • 名醫專訪 上海新華醫院普外科陸巍:結腸癌的診斷和治療
    胃腸腫瘤,微創手術,創傷小、恢復快,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他讓瀕臨死亡的生命起死回生,把生命的蠟燭重新點亮。本期名醫訪談,我們有幸邀請陸主任一起探討「結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有關話題。 1、請您介紹一下大腸癌?
  • 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引入先進病理診斷管理
    腫瘤良惡性的準確判別、惡性腫瘤的分類對於腫瘤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和預後具有重要意義,而這一切都有賴於高質量、精準的病理診斷。病理診斷是通過對活檢或手術切除的腫瘤標本進行固定、取材、染色後,在顯微鏡下進行的組織學檢查以診斷疾病,是指導臨床治療和預後評估最可靠的依據,是公認的疾病診斷的「金標準」,也是目前任何手段都無法替代的終末診斷。
  • 出國看病科普:兒童癲癇的治療
    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經諮詢後了解到,兒童癲癇可選擇藥物和外科手術、神經調控等方式來治療。無明確病因的癲癇首選藥物治療,對於有明確病因引起的癲癇,如局灶皮質發不良,腦顏面血管瘤病,建議早期手術治療,此類繼發性癲癇,自愈可能性極低,早期手術治療後腦功能可進一步代償發育。
  • 德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 中國患者如何出國看病?
    研究所擁有2臺世界上最先進的血管造影設備,術中血管造影能夠為疑難腫瘤和腦血管畸形提供良好的輔助;術中磁共振是目前世界上的先進的術中輔助工具,可以幫助手術醫生最大程度的精準的清除腫瘤,同時將術後的神經衰退風險降到最低;該研究所還擁有精密的神經導航設備,外科醫生可以安全地移除大腦中的肉眼看不見的病理結構。
  • 出國看病 她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怎樣被控制?
    陳女士是專注重大疾病的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轉診的一名患者。2014年3月出現咽部不適,剛開始沒有在意。後來陸續出現了發熱、盜汗的現象,一直忙於生意以為是抵抗力下降,在當地醫院給予了抗感染等治療仍不見好轉。隨後在丈夫的敦促下來到北京協和醫院。經過病理活檢,確診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III期。
  • 出國看病新研究,腫瘤突變負荷可預測免疫治療療效
    組織腫瘤突變負荷(tTMB)作為一種生物標誌物,已經被臨床科研人員研究了一段時間,體內的腫瘤突變負荷的主要臨床意義,在於可以預測哪些患者最可能對免疫療法產生反應。在2020年6月,腫瘤突變負荷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作為在先前已接受多項治療的晚期癌症患者中使用帕博利珠單抗的生物標記。
  • 聚焦分子病理,為腫瘤疾病提供精準診斷
    杭州2013年4月22日電 /美通社/ -- 腫瘤是當前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對腫瘤的正確治療源於精準的病理診斷。目前分子病理已經在病理診斷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在鑑別診斷中的作用尤為突出。
  • 「快速高效醫療服務」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讓您不在為等病理檢查...
    原標題:【快速高效醫療服務】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讓您不在為等病理檢查而煩惱!「醫生,你能幫我看一眼我的腫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需不需要做手術?」在醫院,經常會聽到病人及家屬這樣問醫務人員。臨床醫生的回答是:「等病理檢查結果」。病理診斷是國際醫學界公認準確性最高的診斷方式,它決定了臨床醫生的治療方向和治療手段,與每一位患者的疾病治療和康復息息相關。「等病理檢查結果」常常是一件讓很多患者及家屬感到焦慮不安,又期盼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