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國看病:新發現可幫助確定免疫治療的更廣適用人群
麻省總醫院新研究發現的生物標誌物可能有助於確定免疫治療的更廣泛適用人群。該研究刊登在2020年3月的《臨床和轉化胃腸病學》雜誌上。對於出國看病的患者來說,這真是個好消息。
-
腫瘤突變負荷(TMB)預測免疫治療療效靠譜嗎?有多靠譜?
腫瘤突變負荷(TMB)指的是每Mb區域裡非同義的體細胞變異個數。理論上,TMB越高反映腫瘤突變越多,因此新生抗原多,經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可能效果更好。但是,目前涉及免疫治療臨床研究中同時檢測TMB的也有不少,在許多研究中TMB水平與免疫治療收益也並不顯著相關。不經令人產生疑問,單純通過測序獲得腫瘤的突變數量,而不考慮具體突變位點的這個指標,TMB預測免疫治療療效真的靠譜麼?TMB越多免疫治療療效就越好麼?
-
腫瘤突變負荷作為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的挑戰
對ICIs反應的差異性突出了識別預測性生物標誌物的必要性。免疫組織化學(IHC)檢測PD-L1表達是最直觀的預測生物標誌物之一。另一個最近引起廣泛關注的生物標誌物是腫瘤突變負荷(TMB),它是衡量腫瘤突變數量的指標;突變越多,新抗原越多,其中一個或多個自身新抗原具有免疫原性並觸發T細胞反應的機率就越高。
-
出國看病,研究發現罕見兒童癌症的起源可指導治療
新的研究表明,患者體內的雙側神經母細胞瘤可以彼此獨立地發生。這類腫瘤尚未從一個部位擴散(轉移)到另一個部位,這一發現對理解神經母細胞瘤的根源具有重要意義,並可能促進更好的治療。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最喜歡看到有關這樣的新研究報告,這意味著將來有更多的兒童將獲益於此。盛諾一家專注於出國看病多年,成功幫助大量患者順利出國看病。
-
免疫治療丨泛癌種免疫治療潛在生物標誌物:POLE或POLD1突變生存率...
但在臨床上,並非所有患者都能從免疫治療中獲益,僅有 20-40% 的病人會對免疫治療產生反應,這時候免疫治療的療效預測生物標誌物將顯得尤為重要。 近些年的研究已確定了幾個可以預測免疫治療療效的生物標誌物,包括 我們熟悉的PD-L1過表達,MSI-H和TMB-H。此外,還有沒有其他類似的多癌種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呢?
-
免疫治療成功率幾何?
突變負荷與黑色素瘤免疫療法療效之間存在聯繫。由於單克隆抗體阻斷免疫檢查點大獲成功,腫瘤免疫療法一時炙手可熱。對於部分癌症患者而言,伊匹單抗等單克隆抗體能解除癌症引起的免疫抑制,誘導持續的治療響應。然而,由於只有部分患者對免疫檢查點抑制有響應,因此尋找可靠的、預測哪些個體對於這類治療有響應的生物標誌十分必要。
-
乳腺癌免疫治療及免疫生物標誌物研究進展
基於此項研究結果,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了阿特珠單抗聯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用於PD-L1+晚期TNBC患者的一線治療。 PD-1/PD-L1抗體與化療藥物不僅可同時應用,也可序貫應用以提高免疫治療的療效。
-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市場信息網 2020-12-02 16:46:55 來源: 評論: 面對癌症等重疾,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出國看病,尋求更好的治療。據了解,出國看病諮詢與服務機構盛諾一家與歐美的頂級醫院合作多年,為中國患者開通了出國看病綠色轉診通道,還為出國看病的患者及家屬科普癌症相關知識。下面詳細講解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一種針對促進腫瘤生長和存活的特定基因、蛋白質或組織環境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式可以阻止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限制對健康細胞的損害。 針對ROS1基因變化的藥物。
-
腫瘤的免疫治療研究
近年來,許多醫院相繼開展免疫細胞治療腫瘤的臨床研究與應用,療效被過度宣傳,反映了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的臨床研究與應用亟待規範。「魏則西事件」的發生是免疫細胞治療腫瘤領域一個典型案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會加強了對免疫細胞治療臨床研究的管理。
-
TMB:腫瘤突變負荷簡介
腫瘤的免疫療法是即手術,放療,化療等傳統治療手段之後興起的一種新型的治療手段,以PD-1/PD-L1抗體為代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等實體瘤的臨床治療中取得了不錯的進展。然而該療法也存在響應率低的問題,只有10-30%的腫瘤患者可以從該療法中獲益,為了精確篩選出免疫療法的目標群體,科學家先後嘗試了多種marker。
-
腫瘤免疫治療的風向標——生物標誌物大盤點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諸多臨床研究已證實腫瘤免疫治療可改善腫瘤患者的預後,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期。與此同時,腫瘤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的探索也成為了腫瘤免疫治療研究的熱點。
-
腫瘤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大盤點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諸多臨床研究已證實腫瘤免疫治療可改善腫瘤患者的預後
-
腫瘤突變負荷(TMB)是個什麼東東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包括抗PD-1和抗PD-L1等,通過釋放免疫系統抗腫瘤反應的制動作用來發揮作用。儘管ICI療法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它並非沒有副作用,也不是在所有患者中都具有理想的療效。因此,人們非常想找到可以識別對ICI治療有良好反應的生物標誌物。
-
免疫治療標誌物的後起之秀——TMB
作者:葉楓紅目前已知的腫瘤免疫治療預測標誌物包括腫瘤突變負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PD-L1表達(免疫組化染色和定量)、新抗原負荷(Tumor Neoantigen Burden, TNB),以及一些已知的具有免疫原性的驅動突變或耐藥突變。
-
專訪| 姜豔芳:哪些人可以用免疫治療?腫瘤免疫治療標誌物大盤點
如果有人問腫瘤治療領域什麼最火,答案非「免疫治療」無疑。但哪些人群可以從免疫治療中獲益,又有哪些可以預測免疫治療療效的標誌物/檢測方法。「2019肺癌免疫先鋒論壇(長春站)」期間,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基因診斷中心、吉大一院檢驗檢測司法鑑定中心主任姜豔芳教授接受了MED24醫學傳媒的專訪,並就腫瘤免疫治療標誌物進行了盤點。腫瘤免疫治療已成為一線治療方案之一,標誌物的選擇非常重要。PD-L1是最早被大家認可的一個標誌物,其次是TMB(腫瘤突變負荷)、MSI(微衛星不穩定),這三個指標都是臨床和專家共識已經認可接受的標誌物。
-
IO原創 I 全面認識腫瘤免疫治療超進展
目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已經逐步成為多種晚期實體瘤新的標準治療,部分患者甚至能獲得長期緩解。但是,單藥免疫治療的有效率不過20-40%,大部分患者並沒有從花費巨大的免疫治療中獲益,反而不得不承受免疫治療所帶來的毒副作用。因此,尋求可以用於預測免疫治療療效的生物標誌物,提前鎖定能夠從免疫治療中獲益的人群,已經成為了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
出國看病科普:兒童癲癇的治療
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經諮詢後了解到,兒童癲癇可選擇藥物和外科手術、神經調控等方式來治療。無明確病因的癲癇首選藥物治療,對於有明確病因引起的癲癇,如局灶皮質發不良,腦顏面血管瘤病,建議早期手術治療,此類繼發性癲癇,自愈可能性極低,早期手術治療後腦功能可進一步代償發育。
-
超十萬腫瘤患者數據證明:TMB預測免疫治療療效靠譜
近日,一項評估了45項臨床研究、103078例腫瘤患者數據的研究為TMB與免疫治療之間的關係投下了一記重磅實錘!研究結果顯示,無論腫瘤類型和檢測方式如何,TMB均為預測免疫治療效果的可靠生物標誌物。該項研究於近日發表在OncoImmunology雜誌上。
-
樂土實體瘤檢測—免疫治療Biomarker綜合評估新指標
隨著腫瘤免疫治療突飛猛進,伴隨診斷技術也相應發展迅速。樂土基因緊緊把握這個領域的最新進展,最近升級的免疫治療基因檢測套餐,全面覆蓋PD-L1表達、腫瘤突變負荷(TMB)、微衛星不穩定檢測(MSI)三大生物標誌物,同時增加免疫正相關/負相關/「超進展」(HPD)相關基因,通過聯合檢測可最大程度提升預測的準確性。
-
出國看病新資訊:乳腺癌ER陽性患者耐藥新發現
出國看病新資訊:乳腺癌ER陽性患者耐藥新發現市場信息網 2020-09-24 15:11:14 來源: 評論: ER陽性乳腺癌患者可使用芳香酶抑制劑的藥物治療,該藥物可防止雌激素的產生並使依賴這種燃料的癌症餓死。但對許多這類患者而言,當癌症擴散到身體其它部位時,芳香酶抑制劑會停止起作用。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轉診的女性患者中,乳腺癌人數最多。希望這一研究新發現,能為更多出國看病的乳腺癌患者帶去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