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是我們的祖先發明的,是舉世聞名的國寶。那麼什麼叫八卦呢?《繫辭》中有:「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極,是陰陽未分,天地混沌時期。太極,是因為大到極點,就稱之為「太極」。物極必反,太極了,就會出現分化,故陰陽分離,形成了天與地或者是天體本身有陰有陽。
陰陽分,兩儀成。兩儀就是天和地。它以陽(一)代表天,以陰(一)表地。這一陰卜,一陽卜,就是組成八卦的最基本的符號。如八卦圖中的陰陽魚,白色的為陽,黑色的為陰。有的人把陰陽魚比為太陽和月亮,太陽為陽,月亮為陰。陰陽相互環抱,表示陰陽交合。
兩儀生四象,是陰陽相重,陰陽交合而至。如一陽卜與一陽卜相重一為太陽;陽卜陰卜交合一為少陰;陽卜和陰卜交合一為少陰;陰卜和陽卜合一為少陽;陰卜與陽卜相重為太陰。故純陽為太陽,純陰為太陰,一陰一陽為少陰,一陽在一陰為少陽。所以,四象是象徵四方,象徵一年的春、夏、秋、東四季,四時。
四象生八卦,實際上還是陰陽相重,陰陽想和而成。高亨在《周易大傳今注》中講:「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四種卜乃象四時,八卦由此四種卜構成」。如陽儀之卜分分別與太陽。少陰,少陽,太陰相重而構成乾卦,兌卦,離卦,震卦四卦。陰儀之卜分別與太陽,少陰,少陽,太陰相重而稱為巽卦,坎卦,艮卦,坤卦四卦。故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此為「四象生八卦」。
關於先天八卦之說,這是宋朝造出來的,在宋朝以前,只有八卦和六十四卦。宋朝學者根據《說卦》中的「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而造出一個「先天八卦圖」來。所以,乾南,坤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兌東南。
先天八卦有四個特點:一、先天八卦圖循環的過程中有順逆之分,即「由一至四,反時針方向,順序為乾、兌、離、震四卦。由五至八,順時針方向,順序為巽、坎、艮、坤四卦」 二、卦劃相對,乾三陽與坤三陰一對也,坎中滿與離中虛一對也,震初卜與兌末陰一氣,乾金生坎水,艮土生兌金,離火生坤土。震巽在五行中都屬木,故為一氣。乾為金,坎為水,故乾金生坎水。艮為土,兌為金,故艮土生兌金。離為火,坤為土,故離火生坤土。四、在人事上,表現了老與老,少與少相對。老男與老婦相對,長男與長女相對,中男與中女相對,少男與少女相對。
此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為先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