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媽媽反覆高燒入院,超級細菌、膿毒血症接踵而至,幸被全力搶救...

2021-01-11 紅星新聞

2020年12月31日,26歲的年輕媽媽李女士,從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出院了,迎來了2021新年,「生命鍵」也得以重新啟動。

去年11月底,因為反覆感染入院治療的李女士,找到了近兩三年不斷發燒的病因——髓質海綿腎、雙腎結石。但此時,因為反覆輸注抗生素,李女士遭遇「超級細菌」——對絕大多數抗生素產生了耐藥性,隨之而來,是膿毒症導致全身多器官衰竭、一度心跳驟停。幸運的是,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泌尿外科、重症醫學科等學科組成的團隊全力搶救下,李女士終於被白衣天使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病情緩解的李女士和醫護人員合影

反覆發燒入院

治療發現遭遇「超級細菌」

2020年11月30日,李女士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就診。近兩三年,李女士反覆尿路感染、腎結石發作,導致經常性發燒,據李女士講述,之前在診所、醫院輸液,用上抗生素,症狀很快就能得到緩解,但這次發燒,就沒什麼效果了。

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泌尿外科,經科主任卓暉及團隊接診後,發現了李女士近年來反覆發燒的問題所在——明確診斷為「髓質海綿腎、雙腎結石伴感染」。

同時,入院後所做的尿培養發現為「多重耐藥大腸埃希菌」,這意味著,李女士遭遇了「超級細菌」。

什麼是「超級細菌」?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二病區副主任潘傳亮解釋說,就是一種細菌對多類(3類及以上)原本對它有效的抗生素產生耐藥,「患者一旦感染多重耐藥菌,住院時間、醫療費用、病死率等都將明顯增加。」

李女士為什麼會遭遇「超級細菌」呢?問題就出在這次確診的「髓質海綿腎」上,這是一種先天性的腎髓質囊性病變,極易並發感染和形成尿路結石,但是卻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一般來說多為對症治療,比如在出現感染時,予以抗生素治療。

而每一類抗生素在治療細菌感染時,會使細菌發展出一種或多種對抗這類抗生素的「技能」。也就是說,使用過的抗生素種類越多,細菌的「反抗力」就可能越強。結合李女士近兩三年來的病史分析,反覆使用各種抗生素治療,便是多重耐藥菌感染的來源。

解除病灶「炸彈」

膿毒血症又找上門,一度心臟停跳

一方面,泌尿外科、重症醫學科等學科組成的團隊,在大多數抗生素對患者都無效的情況下,解決患者感染的問題,根據細菌藥敏試驗結果,找到敏感的抗生素加強抗感染治療;另一方面,即使感染問題得到暫時緩解,但導致感染的癥結——髓質海綿腎、雙腎結石依然存在,這需要手術治療,但「超級細菌」導致的耐藥和存在的感染,也讓患者隨時面對膿毒血症的威脅,讓手術變得十分棘手。

緊急搶救

2020年12月8日,泌尿外科團隊為李女士進行「左側輸尿管軟鏡碎石術」,以徹底清除她的感染病灶。同時,聯合重症醫學科團隊做好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風險應對。

12月9日,術後第一天,李女士出現了高熱、寒顫、血壓下降,被迅速地轉入ICU,「轉入前,我們再做了一次血培養,結果和入院時的尿培養結果一致。」潘傳亮說。

膿毒血症,簡單歸納就是各種病原微生物感染導致的機體器官功能障礙,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感染致死的最主要的原因,其病死率高達30-50%。

因為膿毒血症導致的全身性炎症風暴,李女士術後第一天,出現了感染性休克 ,第二天,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症、感染相關心肌抑制、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腎功能衰竭等等接踵而至,甚至心臟驟停,「我們把她搶救回來了,但第三天,常規保守治療就很難維持生命體徵了。」潘傳亮說,患者的氧合指數甚至低到了60,已經是重度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症。

12月11日,重症醫學科二病區當機立斷,為李女士實施了「體外膜肺氧合(ECMO)」治療,用「人工肺」的ECMO技術暫時部分替代心肺功能,以維持人體正常所需。「因為炎症風暴導致全身多個臟器的器官功能衰竭,我們主要的治療措施,就是讓臟器得到休息,把感染控制住之後,臟器的急性改變是可逆的。」潘傳亮說。

果然,在給器官們「放假」3天後,李女士的心肺功能逐步恢復至正常水平,並成功撤離ECMO。再在ICU觀察了3天後,李女士順利轉回普通病房,並於2020年12月31日出院。

考慮到李女士家庭經濟並不寬裕,醫護人員除了幫她發起了網絡籌款,重症醫學科二病區的所有醫護人員,還自發地為她捐款,「緩解了患者一部分經濟壓力。」潘傳亮說。

■醫生提醒

超級細菌多見於老年人 注意!抗生素別亂用

為什麼「超級細菌」如此來勢洶洶?

潘傳亮表示,「超級細菌」一般常見於老年人,發生在26歲的患者李女士身上,確實比較少見,還是與其髓質海綿腎導致反覆感染、頻繁使用抗生素有關。

「一般情況下,年輕人很少使用抗生素。」潘傳亮說,如果是病毒性感冒,自身也有自限性,一周左右能自愈,如果有頭痛發燒的症狀,對症使用止痛藥、退燒藥,多喝水、多休息,就可以了。加上年輕人免疫功能好,一般細菌感染也能清除掉,不會產生耐藥性。

但老年人恰好相反,尤其是患有長期慢性疾病、反覆住院的老年患者,加之年老體弱、免疫功能下降,更容易產生耐藥性。

而在市民中存在的「把抗生素當消炎藥吃」的最大用藥誤區,也讓「超級細菌」的發生率增加。「比如說,肚子痛,大家就認為是腸胃炎,要吃抗生素。」潘傳亮說,炎症確實會導致疼痛,但引發炎症的原因,除了感染性的,還有物理性的、化學性的,感染只是其中一個方面,而抗生素只對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才有用。

同時,患者錯誤的服藥方式,也容易產生耐藥性。「比如說不規律服藥,不按照劑量服藥,有的甚至把消炎藥當止疼藥,有症狀就吃,症狀緩解就不吃,這種情況下,最容易產生耐藥。」潘傳亮說。

紅星新聞記者 於遵素 實習生 楊雪姣

受訪者供圖

編輯 成序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26歲女子反覆高燒入院,遭遇超級細菌!醫生緊急提醒
    2020年12月31日,26歲的年輕媽媽李女士,從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出院了,迎來了2021新年,「生命鍵」也得以重新啟動。去年11月底,因為反覆感染入院治療的李女士,找到了近兩三年不斷發燒的病因——髓質海綿腎、雙腎結石。但此時,因為反覆輸注抗生素,李女士遭遇「超級細菌」——對絕大多數抗生素產生了耐藥性,隨之而來,是膿毒症導致全身多器官衰竭、一度心跳驟停。
  • 近三年來反覆高燒住院 26歲媽媽遭遇「超級細菌」
    什麼是「超級細菌」?醫生:與頻繁使用抗生素有關什麼是「超級細菌」?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二病區副主任潘傳亮解釋說,就是一種細菌對多類(3類及以上)原本對它有效的抗生素產生耐藥,「患者一旦感染多重耐藥菌,住院時間、醫療費用、病死率等都將明顯增加。」
  • 26歲女士反覆發燒兩三年卻不知原因 同時遭遇「超級細菌」和膿毒血症
    手術中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12日訊(記者 李丹)26歲的李女士,在過去的兩三年時間裡,因為髓質海綿腎、雙腎結石的問題,時常發燒。一發燒就輸抗生素,很快症狀就會緩解。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時,發現李女士已經遭遇了「超級細菌」的問題。在與病魔的抗爭中,又出現了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臟驟停等病情的急驟變化。經過多學科的齊心奮力搶救,終於將她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得以重獲新生。  「你們不僅救我的命,還給我捐款,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感謝!」新年伊始,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二病區的醫務人員收到了來自市民李女士的誠摯感謝。
  • 孕婦智齒發炎致細菌感染 專家提醒:口腔健康不容忽視
    紅網時刻7月7日訊(通訊員 程婷婷 嚴曉博)一位二孩媽媽在孕期智齒疼痛發炎,產後則反覆高燒,牙疼加重,口腔不斷流出大量黃綠色膿液,並伴有惡臭,甚至呼吸不暢,生命危在旦夕……如此怪異的症狀,緣何而來?智齒發炎竟危急孕婦生命來自湖南汨羅的曾女士是一位二孩媽媽,儘管懷孕期間一顆智齒疼痛發炎,但出於對胎兒本能的保護,她一直忍著,沒有就醫用藥。拖到懷孕39周,牙痛越來越厲害,高燒達40℃,才緊急前往當地醫院做了剖宮產手術。術後仍反覆高燒、智齒疼痛持續加重,躺著時也開始出現口腔流膿,膿液呈綠色並伴有惡臭。
  • 女大學生感染超級細菌搶救21天 最初症狀像感冒
    20歲的小文(化名)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有這樣的遭遇。1月29日,她剛從浙江省中醫院下沙院區的ICU轉入普通病房。在此之前,她在ICU裡整整搶救了21天。入院後不到半天,小文病情就迅速惡化,出現胸悶氣急的症狀,氧飽和度逐漸下降,出現了呼吸衰竭。醫生不斷為她增加吸氧量,但她還是覺得喘不上氣,胸口憋悶得快要窒息。後來經專家會診,立刻轉入ICU治療。
  • 湖南男子感染「超級細菌」去世;醫生呼籲:別再濫用抗生素
    【案例】中年男子 icu 搶救數十天仍去世,他感染了 " 排第一 " 的超級細菌長沙 15 歲高中生小陳(化名)因骨髓炎導致肺部膿腫入院治療,因在此前的治療中使用抗生素治療沒有達到效果,他出現了耐藥感染——出現高熱、呼吸衰竭等多種症狀,被送進長沙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 icu。
  • 快來了解一下這種索命疾病——膿毒血症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可不是溺亡,而是另外一種索命的疾病——膿毒血症!病例內容:患者張某,男,54歲。因「左下肢腫脹、疼痛1日,加重伴呼吸困難半日」入院,既往體健。雖說病因是明了些,患者是因布氏桿菌感染引起的膿毒血症,繼而引發休克、急性呼衰等症狀,目前的狀態確實讓人堪憂。
  • 無錫10歲男孩深夜救了媽媽一命,因為這個細節!
    而下面這個小男孩   可是真懂事又聰明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   救回媽媽一命   5月7日凌晨4點多鐘,孫女士10歲的兒子小磊起床小解,不小心踢翻了地板上的蚊香。   小磊感覺有點不對勁,   開燈一看,   發現媽媽雙目緊閉,呼吸不暢,喚之不應。
  • 老太感染超級細菌病亡 CRE病菌是什麼?全耐藥性
    原標題:染「超級細菌」美老嫗身亡  對26種抗生素全部產生耐藥性  對所有抗生素無動於衷的「超級細菌」出現了,這不再只是醫生的擔憂,而成為了事實。  美媒報導稱,美國一位女患者感染的「超級細菌」對26種抗生素都毫無反應,最終不治身亡。
  • 【提醒】26歲孕婦懷孕快7個月時引產,只因為一顆牙!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口腔外科主任徐昕發現,近來因為牙痛、口腔發炎不注意,導致面頸部被細菌感染、膿腫,需要搶救的病人前所未有的多。「各個年齡層的都有,病情程度也嚴重,需要氣管切開搶救的一年都能碰到七八十個,有些還出現了敗血症、膿毒血症。」其中,一位孕婦給徐昕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
  • 26歲小夥拔牙後出血不止10天後腦出血死亡 醫生:血液裡全是細菌
    「醫生懷疑可能是細菌感染引起的高燒,血液裡面全是細菌,可他全身上下就只有拔牙一個傷口。」劉歡說,她聽劉國帆的朋友說,中諾口腔醫院的一名護士在劉國帆的理髮店理髮,推薦了中諾口腔醫院,劉國帆才去那裡拔牙。
  • 被蝦扎了一下手指,入院三天後身亡
    杭州一位60多歲的王大伯(化名)就因為手指被沼蝦刺傷,感染了殺傷力極強的「超級細菌」,最後搶救無效去世。 「超級細菌」蔓延全身 聽到這裡,醫生立即警覺了起來,他們腦海裡浮現出一個細菌的名字:「食肉菌」。這種細菌容易通過水產品傳播,常表現為急性發熱,寒戰,休克和下肢張力性水皰以及皮膚肌肉壞死,進展極為迅速,死亡率超過50%。
  • 細菌感染反覆高燒要幾天 飲食要注意這幾點
    那麼,細菌感染反覆高燒要幾天呢?應該怎麼辦才好?飲食上要注意什麼?下面就一起看看吧。細菌感染反覆高燒要幾天一般,細菌感染導致的發燒,持續的時間是無法確定的,細菌的量和致病力的不同,導致的病情輕重也是不同的。同樣是細菌感染導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三天就不發燒了,短的人也可能是一天,也有時間更長的。
  • 一塊冰西瓜引發大搶救!女子體內一個指標超幾千倍,疾控緊急提醒
    醫生表示,這是細菌從腸道進入了血液,引發了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隨時會有生命危險,需要儘快搶救。所幸的是經過搶救和對症治療劉女士的情況逐步穩定了下來其實劉女士這樣的事情並非個例幾乎每年都會有因為吃了冰西瓜導致住院的七旬老人吃隔夜冰西瓜後 小腸壞死做手術 2018年夏天,湖南一位70歲大爺也有同樣遭遇。
  • 上海四院成功搶救一名罕見微生物感染重症肺炎患者
    1月12日,經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及該院多學科醫護團隊全力搶救,一例罕見微生物感染重症肺炎患者順利轉至該院康復科行後期康復治療。1月初,該院急診科緊急收治了一名年齡32歲、體重高達160公斤的男性患者小張。
  • 宜昌老漢被恙蟲咬傷住進ICU 武漢幫扶專家全力救治終脫險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高婷)7旬爹爹上山掃墓後高燒不退,全身疼痛,甚至發展成神志不清,被送進五峯縣醫院重症醫學科搶救,醫生檢查,發現其右腿上有蟲子咬傷的痕跡,原來是被恙蟲咬傷所致。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派駐五峰對口支援專家、重症醫學醫生王常永的積極指導和全力救助下,爹爹最終轉危為安,成功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