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附近首次發現水下甲烷洩漏,或將改變全球氣候

2020-09-05 探索揭秘

在冰冷的南極洲冰架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足以改變全球氣候命運的氣體洩漏。

科學家們首次在南極海域發現了大量甲烷氣體的洩漏,這種溫室氣體的氣候變暖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以前在水下檢測到的大量洩漏的甲烷可以幫助阻止甲烷洩漏到大氣中,但根據7月22日發表在《皇家學會學報》上的一項研究,南極洲的情況似乎並非如此。

研究人員發現,可分解甲烷的微生物分解南極洩漏的甲烷大約需要5年時間,即便如此,它們也沒有完全分解掉這些氣體。根據主要研究報告作者安德魯·瑟伯的說法,在這五年裡,水下甲烷洩漏幾乎肯定會導致其進入大氣中,而目前的氣候模型在預測未來大氣變暖的程度時沒有考慮到這一現象。俄勒岡州立大學海洋生態學家瑟伯告訴《衛報》,「甲烷消耗量的延遲是最重要的發現。」但這並不是好消息。」

甲烷洩漏的地方充滿了分解甲烷的微生物,像墊子一樣。

甲烷是埋藏在海底或極地永凍層中的古老生物分解物質的副產品。氣候變化已經導致一些永久凍土融化,慢慢地釋放出地下大量的溫室氣體。然而,水下甲烷洩漏的影響仍然研究得很少,特別是在不適宜居住的南極地區。

最近的洩漏發生在羅斯海下約10米處,靠近南極洲的羅斯冰架,是在2011年潛水員偶然遊過時發現的。當年晚些時候,瑟伯和他的同事們參觀了這個地點,海底出現了甲烷洩漏的跡象:白色的「墊子」微生物與消耗甲烷的微生物共生,沿著海底延伸出一條70米的線。

對沉積物的分析證實了大量的甲烷正從海底溢出。五年後,當研究小組返回現場時,出現了更多的微生物,但甲烷仍在繼續流動。瑟伯稱這一發現「令人非常的擔憂」,因為大多數氣候模型都認為分解甲烷的微生物能夠立即分解這種水下的威脅。這種緩慢的微生物反應,再加上洩漏的深度較淺,表明多年來大量的甲烷一直湧入羅斯海上空的大氣中。

從全局來看,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洩漏,它可能不會顯著的改變氣候規模。但是南部大陸周圍的水域可能含有多達25%的地球海洋甲烷,現在可能會有更多的洩漏發生,然後卻沒有人知道。研究人員說,了解南極洲海底溫室氣體儲存是如何與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的,這可能對氣候模型的準確性產生巨大影響。

相關焦點

  • 南極洲附近首次發現水下甲烷洩漏
    就在冰冷的南極冰架下面,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可能改變該地區氣候命運的氣體洩漏。科學家們首次在南極海域發現了甲烷氣體的活躍洩漏,這種溫室氣體的氣候變暖潛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雖然全世界以前都檢測到過水下甲烷洩漏,但飢餓的微生物通過在大量甲烷洩漏到大氣中之前吞食這些氣體來控制洩漏。但根據7月22日發表在《皇家學會學報B》上的一項研究,南極洲的情況似乎並非如此。
  • 科學家首次在南極洲海底發現甲烷洩漏 專家:令人擔憂
    美媒稱,就在冰封的南極洲冰架下面,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可能改變該地區氣候命運的甲烷氣體洩漏。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7月23日報導,甲烷這種溫室氣體,致使氣候變暖的潛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此前在世界各地都發現了水下甲烷洩露,但飢餓的微生物通過吞噬氣體,避免了過多甲烷洩露到大氣中,這有助於抑制甲烷洩露。
  • 南極洲海底首次發現大量甲烷洩漏,或令全球變暖趨勢雪上加霜
    科學家首次發現南極洲海底甲烷氣體大量洩露。由於甲烷是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能加速氣候變化,比二氧化碳更能使地球變暖,因此甲烷大量洩露可能會加速全球變暖的進程。這一發現於周二發表經同行評審的《皇家學會學報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科學雜誌上。 洩露點最早是在2011年由潛水者意外發現,科學家直到2016年才回到原地展開調查。
  • 南極洲海底首次發現大量甲烷洩漏,或令全球變暖趨勢雪上加霜
    科學家首次發現南極洲海底甲烷氣體大量洩露。由於甲烷是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能加速氣候變化,比二氧化碳更能使地球變暖,因此甲烷大量洩露可能會加速全球變暖的進程。這一發現於周二發表經同行評審的《皇家學會學報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科學雜誌上。
  • 南極洲傳來一個不好的消息,科學家首次發現主動洩漏的海底甲烷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北極凍土帶下的大量甲烷,但事實上,南極洲的甲烷數量也毫不遜色。根據現有的測量數據,科學家估計在南極洲的冰蓋之下至少封存了10^14立方米(100億億立方米)的甲烷。正因為如此,南極洲冰蓋下的甲烷釋放被視為一個影響全球氣候的潛在轉折點,科學家們也一直在積極研究南極洲的甲烷問題。
  • 南極海底首次發現甲烷洩漏,微生物數量少難消耗,或加速氣候暖化
    提起全球暖化相關話題時,大部分人通常第一個聯想到的是二氧化碳,因為其在大氣裡面濃度最高。但令氣候變暖的溫室氣體不僅只是二氧化碳一種,還有甲烷(CH4)、氧化氮和氟化氣體等,其中甲烷造成的暖化威力更是二氧化碳的25倍以上。最新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報告B》的一項研究報告稱,科學家首次在南極洲海底發現甲烷洩漏,可能會加劇全球暖化。
  • 北極凍土中沉睡的巨型碳儲藏地被喚醒,億噸甲烷將進入大氣層,氣候巨大轉折點
    因為在北極海底的凍土裡,埋藏著14000億噸碳,它們被鎖在凍結的甲烷和其他氣體中。一旦凍土融化,甲烷被釋放,它將迅速惡化全球氣候,使地球進入失控的變暖狀態。在一片叫做拉普捷夫海(Laptev Sea)的地方,科學家們將探測器潛入水下350米處,在一片150公裡長、10公裡寬的海底斜坡上,建了6個監測點。
  • 珠峰變綠了,凍土層融化了,南極的甲烷也跑出來了,地球怎麼了?
    據統計,地球內每年有10%~30%的甲烷來自於植物。幸運的是,在地球內,甲烷主要被儲存在地殼層中,飄散在空中的甲烷並不多。不過在前段時間,《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導了一則不太好的消息,科學家在南極洲海底發現了甲烷的蹤跡!南極洲為何出現甲烷洩漏?據推測,出現在南極洲的甲烷可能來自於已腐化的千年海藻。
  • 珠峰變綠了,凍土層融化了,南極的甲烷也跑出來了,地球怎麼了?
    據統計,地球內每年有10%~30%的甲烷來自於植物。幸運的是,在地球內,甲烷主要被儲存在地殼層中,飄散在空中的甲烷並不多。不過在前段時間,《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導了一則不太好的消息,科學家在南極洲海底發現了甲烷的蹤跡!
  • 全球變暖加劇自然界「甲烷」釋放,恐將引起更為極端的氣候變化
    全球變暖是當前人類社會最為關注的環境問題,其影響力之廣,在環境問題中無出其右者。當然,目前人類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全球變暖的全部機理,在全球變暖的過程中,人類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全球變暖將是全人類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如果處理不當,人類可能一敗塗地。
  • 南極洲或將永久消失?全球氣候劇烈變化之下,頹勢已經無法逆轉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2015年,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籤署了一份名為《巴黎協定》的協議,其中規定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法,並試圖將氣溫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近期,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這種有限的溫度升高並不足以阻止氣候劇烈變化,即使將全球升溫幅度保持在《巴黎協定》(2℃)之下,我們也可能永遠地失去南極洲。
  • 消失的南極洲
    在地球七大洲中,有一片大陸,在大約200年前才被人類首次發現,這裡是全球環境最惡劣的地方,98%的陸地被冰雪覆蓋,南極洲陸地面積(1390萬平方千米)約是美國國土面積(963萬平方千米)的1.5倍。
  • 科學家們找到南極洲西部冰層快速融化的原因
    最近研究南極氣候的科學家發表的一篇文章稱,由於冰蓋對面的風增加,南極西部的冰層正在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消失,自然氣候變化,改變了南極洲沿岸洋流的性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這是由於冰山的加速形成所致,但美國氣候學家在2013年6月發現,「消失」的冰層中只有一半以上被暖流浸透,暖流將南極冰蓋的水下部分從冰川腳下的獨特運河--「河流」中衝了出來。據斯賓塞說,這些洋流直到最近還沒有接近南極洲的海岸,它們改變其運動性質的原因對氣候學家來說仍然是個謎。
  • 牛反芻和打嗝排放甲烷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誰是全球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公布的一份報告給出答案:不僅汽車、空調、工廠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加速氣候變暖,連老牛也應該對氣候變暖承擔一定責任,因為它們在反芻和打嗝的過程中會排放出導致氣候變暖的氣體———甲烷。
  • 日本稱將開展全球首次海底甲烷水合物挖掘作業
    人民網東京2月2日電(記者 劉軍國)據共同社報導,日本獨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等2日宣布,將從2月14日前後開始在愛知縣渥美半島海域海底開始進行有望成為下一代能源的「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生產試驗的事前挖掘作業,將持續到3月下旬。
  • 中國學者首次發現:東北多年凍土區地質甲烷排放正加劇北方森林火災...
    東北林業大學單煒教授科研團隊歷時十年科學監測,首次發現東北多年凍土退化區地質甲烷排放會進一步促進野火的發生及蔓延。這一成果首次通過監測數據分析了甲烷氣體排放與野火發生的時空相關性。12月4日,自然出版集團在線刊物《科學報告》發表了相關論文---《中國東北多年凍土退化區地質甲烷排放與野火風險》。
  • 北極的冰層下面儲藏著一個巨大的碳庫,大量甲烷將進入大氣層,不容...
    小編寫過不少關於全球變暖之後對地球氣候的影響的文章,總結一下這些影響,其中包括:南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全世界大部分的臨海地區;北極熊、企鵝之類的極地生物被滅絕,生物鏈遭到破壞;凍土內的遠古病毒被釋放,人類和動物有被感染的風險,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發現,北極的冰層下面儲藏著一個巨大的碳庫,大概有一萬四千億噸,與之伴生的是大量的甲烷
  • 研究發現甲烷排放激增將加劇地球氣候變化
    據外媒報導,我們已經知道,人類在遏制地球氣候變化方面仍還做得不夠,但新的數據顯示,事情的變化可能比任何人預測的都要快。一份新的報告顯示,全球甲烷水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據悉,其主要來源是煤炭和天然氣的開採、垃圾填埋場的腐爛以及養牛業。
  • 全球溫室氣體中的甲烷排放達到歷史新高
    甲烷也可作為化工原料,應用於氫氣、一氧化碳及甲醛等的製造。 但是甲烷也是一種主要的溫室氣體,並且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第二大溫室氣體。根據相關機構的研究,相比二氧化碳 ,甲烷 是一種更能夠有效吸收太陽熱力的溫室氣體。甲烷全球升溫潛能值是二氧化碳 的 28–36 倍,因此對氣候有更嚴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