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冷的南極洲冰架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足以改變全球氣候命運的氣體洩漏。
科學家們首次在南極海域發現了大量甲烷氣體的洩漏,這種溫室氣體的氣候變暖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以前在水下檢測到的大量洩漏的甲烷可以幫助阻止甲烷洩漏到大氣中,但根據7月22日發表在《皇家學會學報》上的一項研究,南極洲的情況似乎並非如此。
研究人員發現,可分解甲烷的微生物分解南極洩漏的甲烷大約需要5年時間,即便如此,它們也沒有完全分解掉這些氣體。根據主要研究報告作者安德魯·瑟伯的說法,在這五年裡,水下甲烷洩漏幾乎肯定會導致其進入大氣中,而目前的氣候模型在預測未來大氣變暖的程度時沒有考慮到這一現象。俄勒岡州立大學海洋生態學家瑟伯告訴《衛報》,「甲烷消耗量的延遲是最重要的發現。」但這並不是好消息。」
甲烷洩漏的地方充滿了分解甲烷的微生物,像墊子一樣。
甲烷是埋藏在海底或極地永凍層中的古老生物分解物質的副產品。氣候變化已經導致一些永久凍土融化,慢慢地釋放出地下大量的溫室氣體。然而,水下甲烷洩漏的影響仍然研究得很少,特別是在不適宜居住的南極地區。
最近的洩漏發生在羅斯海下約10米處,靠近南極洲的羅斯冰架,是在2011年潛水員偶然遊過時發現的。當年晚些時候,瑟伯和他的同事們參觀了這個地點,海底出現了甲烷洩漏的跡象:白色的「墊子」微生物與消耗甲烷的微生物共生,沿著海底延伸出一條70米的線。
對沉積物的分析證實了大量的甲烷正從海底溢出。五年後,當研究小組返回現場時,出現了更多的微生物,但甲烷仍在繼續流動。瑟伯稱這一發現「令人非常的擔憂」,因為大多數氣候模型都認為分解甲烷的微生物能夠立即分解這種水下的威脅。這種緩慢的微生物反應,再加上洩漏的深度較淺,表明多年來大量的甲烷一直湧入羅斯海上空的大氣中。
從全局來看,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洩漏,它可能不會顯著的改變氣候規模。但是南部大陸周圍的水域可能含有多達25%的地球海洋甲烷,現在可能會有更多的洩漏發生,然後卻沒有人知道。研究人員說,了解南極洲海底溫室氣體儲存是如何與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的,這可能對氣候模型的準確性產生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