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附近首次發現水下甲烷洩漏

2020-07-25 木子木子南


南極洲附近首次發現水下甲烷洩漏

甲烷洩漏的地方被一堆飢餓的微生物染成白色的墊子。

就在冰冷的南極冰架下面,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可能改變該地區氣候命運的氣體洩漏。

科學家們首次在南極海域發現了甲烷氣體的活躍洩漏,這種溫室氣體的氣候變暖潛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雖然全世界以前都檢測到過水下甲烷洩漏,但飢餓的微生物通過在大量甲烷洩漏到大氣中之前吞食這些氣體來控制洩漏。但根據7月22日發表在《皇家學會學報B》上的一項研究,南極洲的情況似乎並非如此。

研究人員發現,食用甲烷的微生物對南極洩漏的反應大約需要5年時間,即便如此,它們也沒有完全消耗掉這些氣體。根據主要研究報告作者安德魯·瑟伯(Andrew Thurber)的說法,在這五年裡,水下洩漏幾乎肯定會導致甲烷氣體滲入大氣中,而目前的氣候模型在預測未來大氣變暖的程度時沒有考慮到這一現象。

俄勒岡州立大學海洋生態學家瑟伯告訴《衛報》,「甲烷消耗量的延遲是最重要的發現,這不是好消息。」

瑟伯說:「甲烷埋藏在海底的一種古老的副產品,或者說是埋藏在海底的甲烷分解產物。氣候變化已經導致一些永久凍土融化,慢慢地釋放出地下大量的溫室氣體。然而,水下甲烷洩漏的影響仍然研究得很少,特別是在不適宜居住的南極地區,僅僅因為很難找到它們。」

最近的洩漏發生在羅斯海下約30英尺(10米)處,靠近南極洲的羅斯冰架,是在2011年平民潛水員偶然遊過時偶然發現的。當年晚些時候,瑟伯和他的同事們參觀了這個地點,海底出現了甲烷洩漏的跡象:白色的「墊子」微生物與消耗甲烷的微生物共生,沿著海底伸展出一條200英尺長(70米)的線。

沉積物分析證實了明顯的甲烷正從海底逸出。五年後,當研究小組返回現場時,出現了更多的微生物,但甲烷仍在繼續流動。瑟伯稱這一發現「令人難以置信的」,因為大多數氣候模型都指望吃甲烷的細菌能夠立即消除這種水下威脅。這種緩慢的微生物反應,再加上洩漏的深度較淺,表明多年來大量的甲烷一直湧入羅斯海上空的大氣中。

從全局來看,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洩漏,它可能不會以任何顯著的方式改變氣候規模。但是南部大陸周圍的水域可能含有多達25%的地球海洋甲烷,現在可能會有更多的洩漏發生,而沒有人知道。研究人員說,了解南極洲海底溫室氣體儲存是如何與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的,這可能對氣候模型的準確性產生巨大影響——現在,關鍵在於在我們的模型仍然重要的情況下發現和研究更多的溫室氣體。

相關焦點

  • 南極洲附近首次發現水下甲烷洩漏,或將改變全球氣候
    在冰冷的南極洲冰架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足以改變全球氣候命運的氣體洩漏。科學家們首次在南極海域發現了大量甲烷氣體的洩漏,這種溫室氣體的氣候變暖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以前在水下檢測到的大量洩漏的甲烷可以幫助阻止甲烷洩漏到大氣中,但根據7月22日發表在《皇家學會學報》上的一項研究,南極洲的情況似乎並非如此。研究人員發現,可分解甲烷的微生物分解南極洩漏的甲烷大約需要5年時間,即便如此,它們也沒有完全分解掉這些氣體。
  • 科學家首次在南極洲海底發現甲烷洩漏 專家:令人擔憂
    美媒稱,就在冰封的南極洲冰架下面,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可能改變該地區氣候命運的甲烷氣體洩漏。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7月23日報導,甲烷這種溫室氣體,致使氣候變暖的潛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此前在世界各地都發現了水下甲烷洩露,但飢餓的微生物通過吞噬氣體,避免了過多甲烷洩露到大氣中,這有助於抑制甲烷洩露。
  • 南極洲傳來一個不好的消息,科學家首次發現主動洩漏的海底甲烷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北極凍土帶下的大量甲烷,但事實上,南極洲的甲烷數量也毫不遜色。根據現有的測量數據,科學家估計在南極洲的冰蓋之下至少封存了10^14立方米(100億億立方米)的甲烷。正因為如此,南極洲冰蓋下的甲烷釋放被視為一個影響全球氣候的潛在轉折點,科學家們也一直在積極研究南極洲的甲烷問題。
  • 南極洲海底首次發現大量甲烷洩漏,或令全球變暖趨勢雪上加霜
    科學家首次發現南極洲海底甲烷氣體大量洩露。由於甲烷是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能加速氣候變化,比二氧化碳更能使地球變暖,因此甲烷大量洩露可能會加速全球變暖的進程。這一發現於周二發表經同行評審的《皇家學會學報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科學雜誌上。 洩露點最早是在2011年由潛水者意外發現,科學家直到2016年才回到原地展開調查。
  • 南極洲海底首次發現大量甲烷洩漏,或令全球變暖趨勢雪上加霜
    科學家首次發現南極洲海底甲烷氣體大量洩露。由於甲烷是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能加速氣候變化,比二氧化碳更能使地球變暖,因此甲烷大量洩露可能會加速全球變暖的進程。這一發現於周二發表經同行評審的《皇家學會學報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科學雜誌上。
  • 南極海底首次發現甲烷洩漏,微生物數量少難消耗,或加速氣候暖化
    但令氣候變暖的溫室氣體不僅只是二氧化碳一種,還有甲烷(CH4)、氧化氮和氟化氣體等,其中甲烷造成的暖化威力更是二氧化碳的25倍以上。最新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報告B》的一項研究報告稱,科學家首次在南極洲海底發現甲烷洩漏,可能會加劇全球暖化。
  • 珠峰變綠了,凍土層融化了,南極的甲烷也跑出來了,地球怎麼了?
    據統計,地球內每年有10%~30%的甲烷來自於植物。幸運的是,在地球內,甲烷主要被儲存在地殼層中,飄散在空中的甲烷並不多。不過在前段時間,《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導了一則不太好的消息,科學家在南極洲海底發現了甲烷的蹤跡!南極洲為何出現甲烷洩漏?據推測,出現在南極洲的甲烷可能來自於已腐化的千年海藻。
  • 珠峰變綠了,凍土層融化了,南極的甲烷也跑出來了,地球怎麼了?
    據統計,地球內每年有10%~30%的甲烷來自於植物。幸運的是,在地球內,甲烷主要被儲存在地殼層中,飄散在空中的甲烷並不多。不過在前段時間,《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導了一則不太好的消息,科學家在南極洲海底發現了甲烷的蹤跡!
  • 南極洲潛水衝擊!在水下1000米發現比鯊魚還大的奇怪生物
    考察隊乘船前往南極洲附近海域。這個團隊發現了火流星。當講解員注意到附近有一條劍魚時,他補充說:「這條劍魚的眼睛有網球那麼大,可以幫助它在黃昏時看清東西。」在同一系列中,該團隊還冒險進入了一個稱為「午夜區」的區域,大約在地表以下1000米。在這裡,他們被「奇怪生物」驚呆了。大衛爵士表示:「我們會深入到地下永久黑暗的世界,午夜區離地面三分之二英裡,太陽夠不著。
  • 火星大發現:首次確認存在甲烷
    【天極網IT新聞頻道】)甲烷和其他有機分子被廣泛認為是原始生命存在的潛在跡象。美國航空航天局16日宣布,「好奇」號火星車在這顆紅色星球的大氣中發現了來源未知的甲烷氣體,此外還在火星巖石樣本上首次確定性探測到其他有機分子。  在地球上,大氣中的甲烷多由家畜一類的生物釋放。
  • 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外星物種」,冰下800米生存,顛覆認知
    南極洲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科學家首次發現南極洲是在19世紀初,那裡的土地不屬於世界上任何國家,雖然土地被厚厚的冰雪所覆蓋,但是研究人員發現南極冰層下也有液態海洋。儘管南極洲非常寒冷,但科學家依然不辭辛苦地進行探索。終於在近些年內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科學家通過不懈的探索,發現在南極冰殼下隱藏了大量液態水,這意味著可能存在著巨大的「水下世界」。
  • 中國首次使用水下機器人 發現海底巨大黑煙囪
    中國首次使用水下機器人 發現海底巨大黑煙囪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9年10月29日11:35 就在開始不久的第三航段考察中,「大洋一號」首次使用水下機器人「海龍2號」在東太平洋海隆「鳥巢」黑煙囪區觀察到罕見的巨大黑煙囪,並用機械手準確抓獲約7千克黑煙囪噴口的硫化物樣品。這一發現標誌著我國成為國際上少數能使用水下機器人開展洋中脊熱液調查和取樣研究的國家之一。
  • 查燃氣洩漏「神器」來了 可檢測50米內甲烷(圖)
    原標題:查燃氣洩漏「神器」來了 可檢測50米內甲烷(圖)   巡檢員不用拿著檢漏儀到漏氣點跟前查找,只要坐在車內遙控,車頂的雷射掃描就可自動採集燃氣洩漏點並報警。顯示屏顯示著燃氣管線地理信息圖,電腦鎖定掃描的區域,車頂探頭左右旋轉掃描,吸盤則吸附、採樣洩漏的氣體。   華潤燃氣公司管網運行部主任許用介紹了雷射甲烷檢測車的工作原理:「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檢測車使用半導體雷射進行甲烷氣體測量。
  • 研究稱人類活動產生的甲烷排放量或比此前預計的多40%
    甲烷是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可以通過生物方式產生,可以自然地滲出地下,也可以從火山噴發中產生。它也是化石燃料生產的強大副產品。自然形成和人類活動產生的甲烷對目前全球變暖的貢獻率為四分之一。研究發現表明,但人類活動釋放的甲烷佔這些排放量的比例比人們最初認為的要高得多。他們發現,人類活動造成的甲烷排放量可能比先前的估算值高25%至40%。
  • 消失的南極洲
    在地球七大洲中,有一片大陸,在大約200年前才被人類首次發現,這裡是全球環境最惡劣的地方,98%的陸地被冰雪覆蓋,南極洲陸地面積(1390萬平方千米)約是美國國土面積(963萬平方千米)的1.5倍。
  • 水下的發現:在水下被人類發現的6種可怕的事物
    水下的世界對人類來說是極為神秘的,因為人類需要藉助於專業設備才能夠到達水下世界,而且進入越深的區域就越是困難。因此,在水下有許多發現都足夠令人們感到震驚的。從在黑暗中發光的可怕生物,到飛行員屍體,接下來我們就要帶來,在水下被人類發現的6種可怕的事物。
  • 水下的發現:這些年來,人類在水下找到的10個神秘發現
    水下的世界帶有了許多的未知和神秘感,要想完全探知水下的一切,人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水下世界太過於龐大,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也讓一些水下探索存在障礙。但這麼多年來,人類已經找到了許多神秘的水下發現。從一個新發現的物種到失落的希臘堡壘,今天我們就要和你分享水下的發現:這些年來,人類在水下找到的10個神秘發現。
  • 德國和瑞士發現:地震可撕裂海底儲層釋放甲烷
    地震可撕裂海底儲層釋放甲烷  全球溫室氣體碳排放列表或應添加新成員  科技日報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28日報導,德國和瑞士一個科學家團隊的研究揭示,地震可以撕裂海底沉積物使儲藏的甲烷洩露,而由此造成的這種溫室氣體排放應該被添加到全球氣候系統中碳排放列表之中。該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地球科學》上。
  • 科學家在西伯利亞海發現強大的甲烷「噴泉」
    甲烷是一種強效的溫室氣體,大氣中的甲烷數量不斷使科學家感到驚訝。最新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是在西伯利亞海發現強大的甲烷「噴泉」。俄羅斯科學家在穿越東西伯利亞海進行一次探險時發現了這種甲烷「噴泉」,其濃度此前從未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