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完成所轄縣(市、區)氣象觀測站

2020-12-05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12月4日,記者從市氣象局獲悉,周口市目前已完成所轄縣(市、區)氣象觀測站的光電式數字日照計安裝和調試工作。隨著11部DFC1型光電式數字日照計安裝完成,結束了周口市傳統人工觀測的歷史。

  據市氣象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DFC1型光電式數字日照計能夠實現對日照的自動連續觀測,減輕了觀測人員日常工作量,有效提高日照監測數據的質量和頻率,取代了以前值班人員每天對日照紙的放置、收集、記錄和計算工作,實現了日照自動化觀測,結束了周口市傳統人工觀測日照的歷史,極大地提高了日照測量精準度。

  光電式數字日照計可以為天氣預報、氣候分析、科學研究和氣象服務提供重要依據,並且能在環境監測、農業生產、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對促進氣象服務效益的提升、加速周口市實現更高水平的氣象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王靖

相關焦點

  • 氣象觀測站的怎麼分類
    氣象觀測站的怎麼分類  一、觀測分類地面氣象觀測臺站按承擔的觀測業務屬性和作用分為國家基準氣候站、國家基本氣象站、國家一般氣象站三類,此外還有無人值守氣象站。承擔氣象輻射觀測任務的站,按觀測項目的多少分為一級站、二級站和三級站。  國家基準氣候站--簡稱基準站。
  • 青島開展氣象觀測站網優化評估與規劃研究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宇昕 青島報導近日,青島市氣象部門加強開展氣象觀測站網優化評估與規劃研究,以進一步提升全市氣象監測精密水平。據悉,該項工作計劃於2022年完成,內容主要包括評估優化氣象觀測站網、跟蹤調研氣象探測新設備新技術應用、構建市級主導、區(市)一體的裝備保障業務。
  • 發揮認證認可質量基礎作用 推動氣象觀測高質量發展——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完成中國氣象局觀測質量管理體系整體認證
    近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成功組織實施了中國氣象局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監督擴項審核,認證範圍由12個省(區、市)擴大到中國氣象局管轄的全部31個省(區、市)氣象局,從而實現了中國氣象觀測整體評估認證。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於新文、中心副主任李國振出席中國氣象局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會議並講話。
  • 婺源:國家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全面完成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汪舒報導 近日,江西省婺源縣國家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業務樓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綠化、圍欄設置和儀器安裝等調試工作已全面完成。  婺源國家氣象觀測站建設用地10畝,觀測環境保護用地70畝,總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主要建設業務樓、科普館、輔助值班用房以及一個標準觀測場。
  • 長江安慶段將新設9個微型氣象觀測站
    安慶新聞網訊 記者1月5日從市氣象局獲悉,長江安慶段將新設9個微型自動氣象觀測站,以進一步提高長江航道中小尺度、局地突發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警能力,保障長江幹線航道運輸安全,提高運輸效率。目前,市氣象局已完成所有觀測站選址及市區2個觀測站安裝工作。
  • 國家氣象計量站完成輻射觀測儀器校準工作
    中國氣象報記者簡菊芳 通訊員邊澤強報導 3月4日至6日,國家氣象計量站輻射實驗室工作人員抓住晴好天氣過程,對各省級氣象部門送檢的輻射觀測儀器進行檢定和測試。  太陽和地球輻射(以下簡稱輻射)是我國氣象觀測的基本要素之一,定期對輻射觀測儀器進行檢定,可確保其量值準確、可靠和統一,保障觀測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輻射觀測儀器計量工作對天氣條件的要求十分嚴格,通常只有在晴朗無雲的天氣條件下才能開展輻射儀器的室外檢定或校準。
  • 舞陽:完成地面氣象觀測站探測環境調查評估
    舞陽:完成地面氣象觀測站探測環境調查評估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3年08月02日16:13
  • 8個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臺站完成試點建設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12月6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業務綜合試點建設工作總結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並部署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業務綜合試點建設工作,討論了試點運行方案的可行性,並對試點運行方案提出了改進建議。
  • 先行先試推進觀測智能化——黑龍江省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側記
    省氣象局組織制定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試運行實施方案,優化業務流程,明確調整項目。黑龍江省氣象局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指定專人負責試運行工作,組織省級骨幹力量成立技術團隊,多次對各臺站業務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指導各站完成MICAPS系統升級及業務應用、ISOS軟體和MDOS軟體升級。
  • 關於《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範 地面觀測站》幾點學習心得
    一、地面氣象觀測站:為開展長期連續的地面氣象觀測,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地方各級氣象主管機構以及國務院其它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其它有關部門設立地面觀測場所。(1)國家基準氣候站:根據國家氣候區劃,以及全球氣候觀測系統的要求,為獲取具有充分代表性的長期、連續資料而設置的地面氣象觀測站。氣象站址應保持50年不變。(2)國家基本氣象站:根據全國氣候分析和天氣預報的需要而設置的地面氣象觀測站。氣象站址應保持30年不變。
  • 吉林通化中學生走進氣象觀測站
    吉林通化中學生走進氣象觀測站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2年11月23日16:07
  • 中國天氣網寧夏站
    全區已基本建成了由大氣探測、氣象通信、天氣預報預測預警、氣象資料加工、氣象技術保障及氣象服務組成的比較現代化的氣象業務體系,建成銀川、固原兩部新一代天氣雷達,高性能計算機、遙感、自動氣象站、衛星資料接收處理等先進裝備和探測技術得到應用,建立完善了由國家基準氣候站、基本氣象站、一般氣象站和區域氣象觀測站組成的綜合觀測系統,建成區、市、縣三級衛星通信及地面寬帶通信相結合的氣象信息網絡,建立完善了雷電
  • 209個氣象觀測站遍布青島 實時發布沙灘溫度
    這些問題,都有賴於分布在全市各地的209個氣象觀測站來回答。記者探訪發現,其中海拔最高的在上千米高的嶗頂;距陸地最遠的在朝連島;最新最便民的則設在第一海水浴場,可監測沙灘溫度。今年,我市還將謀劃建設氣象觀測站,為天氣預報提供更為準確詳實的資料。  千米嶗頂自動工作  全市現有氣象觀測站中,海拔最高的無疑是位於嶗頂的自動氣象站。
  • 遙感地球所與芬蘭氣象研究所籤訂中芬北極空間觀測聯合研究合作協議
    4月8日,在「數字絲路」高寒區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與芬蘭氣象研究所籤訂「中芬北極空間觀測聯合研究」合作協議。   該協議圍繞高山和極地寒區在數據交換和信息服務、衛星數據下傳和能力發展、科學研究和地面實驗、能力建設和人員互訪等四個方面展開,協議依託芬蘭北極空間中心,在芬蘭拉普蘭省的索丹屈萊聯合共建「北極空間觀測和信息服務聯合研究中心」作為合作實施主體,基於中歐衛星監測數據及中芬研發能力,為高寒區的觀測和科學理解研究提供國際性開放合作平臺
  • 衡山國家氣象觀測站新址正式啟用
    衡陽日報訊(通訊員 張秀環 李輝 見習記者 李佳玲)去年12月31日20時,衡山國家氣象觀測站(新址)觀測數據順利入庫上級信息處理中心,標誌著該站正式投入運行。 據悉,衡山國家氣象觀測站新址建設項目於2018年10月開工,同年12月完成對比氣象觀測站建設。2019年6月完成了觀測場基礎設施建設,11月通過省氣象局專家驗收,12月底獲得中國氣象局批覆同意啟用新址,2020年1月1日正式投入業務運行。 衡山國家氣象觀測站新址建設在衡山縣黃花新區武廣大道旁,觀測場海拔159.1米,氣壓傳感器海拔160.1米。
  • 淄博市首家自動氣象觀測站今日上線
    21日,淄博市智慧城市項目首家自動氣象觀測站投入運行啟動儀式在張店區科苑街道泰苑社區舉行。據悉,該站點投入運行後,泰苑社區的居民不出社區就能隨時了解本地的天氣實況和天氣預報預警信息,滿足了城市短歷時暴雨、強對流、城市內澇等災害性天氣服務需求,對提高公民科學素養,提升社區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據了解,該觀測站的建設落成,是在「市大數據局」和市科協的大力支持指導、泰苑社區的積極推動下,局地合作的重要成果。
  • 高樓夾縫中的氣象觀測站
    兩年19個氣象臺站探測環境遭破壞今年4月,株洲市規劃局修改城東一個名為「紫東苑」的商品房項目設計高度,7棟房子由原來22層高分別不等地降低了5至8層。株洲市氣象局終於鬆了口氣。該樓盤位於株洲氣象觀測站北面約200至300米之間,這個觀測站是國家最高級別站——基準氣候站,其觀測數據要參與國際交換。
  • 我國含「樂」字的縣市分布及地名的多種讀法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在我國地名中出現在地級市和縣級市、縣、區中含「樂」字的地名。一個「樂」字,在地名中卻有三種讀音。據統計,我國含「樂」字地名的地級行政區有且僅有一個——四川樂山市,而含「樂」字的縣級行政區有20個。
  • 縣氣象局
    2.向縣政府、縣抗震救災指揮部及市氣象局報告災情及災區天氣實況、未來天氣預報等。3.負責領導、指揮和協調全縣氣象部門的抗震救災工作,調集地震應急處置所需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裝備等資源。4.完成縣政府、縣抗震救災指揮部及市氣象局交辦的地震應急管理工作。
  • 開州國家氣象觀測站搬遷工程進展順利
    {"title":"開州國家氣象觀測站搬遷工程進展順利",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kaizhouqu/kaizhouquxinwen/2020-10-13/3111712.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