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方便了!淄博市首家自動氣象觀測站今日上線

2020-12-05 齊魯壹點

21日,淄博市智慧城市項目首家自動氣象觀測站投入運行啟動儀式在張店區科苑街道泰苑社區舉行。據悉,該站點投入運行後,泰苑社區的居民不出社區就能隨時了解本地的天氣實況和天氣預報預警信息,滿足了城市短歷時暴雨、強對流、城市內澇等災害性天氣服務需求,對提高公民科學素養,提升社區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該觀測站的建設落成,是在「市大數據局」和市科協的大力支持指導、泰苑社區的積極推動下,局地合作的重要成果。站點投入運行後,泰苑社區的居民將會獲得更加精準的數據推送,不出社區就能隨時了解本地的天氣實況和天氣預報預警信息,並且還將進一步優化淄博市綜合氣象觀測站網布局,進一步充實淄博市觀測項目和觀測手段,更好地滿足城市短歷時暴雨、強對流、城市內澇等災害性天氣服務需求,對提高公民科學素養,提升社區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科苑街道黨工委書記楊會斌表示,今後將繼續提升氣象科普能力,打造氣象科普品牌,提升「科普小鎮」品質,創建氣象科普「科苑模式」,為市區氣象科普工作貢獻更大的「科苑力量」。

隨後,市氣象局副局長姜冬梅為啟動儀式致辭。她在致辭中表示,今後,將繼續攜手泰苑社區,緊跟科學技術發展潮流,圍繞氣象事業發展中心任務,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對氣象工作的需求,圍繞公眾健康福祉,不斷豐富氣象服務內容,創新服務形式,擴大服務範圍,積極開展面向未成年人、社區居民等不同人群的科學普及工作,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及時、準確、貼心的氣象服務,為淄博市「鳳凰涅槃、加速崛起」提供有力的氣象保障。

活動尾聲,市氣象局科技人員向社區幹部群眾詳細講解了氣象觀測站的基本情況,並由泰苑社區工作人員帶領參加儀式的領導、社區群眾參觀了泰苑社區科普廣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馬玉姝 通訊員 丁一)

相關焦點

  • 屹立在海上的「守望者」——渤海埕北A平臺國家級自動氣象觀測站
    屹立在海上的「守望者」——渤海埕北A平臺國家級自動氣象觀測站(1/4) >今日(10日)上午9時56分,天津市氣象臺發布海上大風藍色預警信號,提醒今天白天到明天白天,渤海西部中部海面將有西南風轉東北風6-7級。
  • 氣象觀測站的怎麼分類
    氣象觀測站的怎麼分類  一、觀測分類地面氣象觀測臺站按承擔的觀測業務屬性和作用分為國家基準氣候站、國家基本氣象站、國家一般氣象站三類,此外還有無人值守氣象站。承擔氣象輻射觀測任務的站,按觀測項目的多少分為一級站、二級站和三級站。  國家基準氣候站--簡稱基準站。
  • 209個氣象觀測站遍布青島 實時發布沙灘溫度
    這些問題,都有賴於分布在全市各地的209個氣象觀測站來回答。記者探訪發現,其中海拔最高的在上千米高的嶗頂;距陸地最遠的在朝連島;最新最便民的則設在第一海水浴場,可監測沙灘溫度。今年,我市還將謀劃建設氣象觀測站,為天氣預報提供更為準確詳實的資料。  千米嶗頂自動工作  全市現有氣象觀測站中,海拔最高的無疑是位於嶗頂的自動氣象站。
  • 高樓夾縫中的氣象觀測站
    兩年19個氣象臺站探測環境遭破壞今年4月,株洲市規劃局修改城東一個名為「紫東苑」的商品房項目設計高度,7棟房子由原來22層高分別不等地降低了5至8層。株洲市氣象局終於鬆了口氣。該樓盤位於株洲氣象觀測站北面約200至300米之間,這個觀測站是國家最高級別站——基準氣候站,其觀測數據要參與國際交換。
  • 北京新增61個自動氣象觀測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馮子晏報導 近日,依託市政府、區政府財政資金支持,北京市氣象局組織在門頭溝、房山、通州、朝陽區加密布設自動氣象站。截至6月底,新增61個自動氣象站,全市自動氣象站總數達到438個。
  • 地面氣象觀測:從人工到全面自動的跨時代轉變
    因此,面對同一片天空,通過觀測設備完成對雲遮蔽天空視野成數的雲量觀測和雲底距測站垂直距離的雲高觀測,結果將更為客觀。「能」即能見度,涉及白天觀測和夜間觀測。相較於人工觀測,能見度自動觀測是連續、實時的,觀測的可比性和穩定性較好,觀測的精度和時間解析度不斷提高,對於提升能見度預報的精細化水平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氣象局印發便捷式自動氣象觀測儀分級技術規範 推動「觀測即...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亮 通訊員趙均壯 王天天報導近日,中國氣象局印發《便捷式自動氣象觀測儀分級技術規範(試行)》(以下簡稱《規範》),建立社會化觀測相關標準,規範社會氣象觀測市場,推動建立政策引導、市場主體、業務融合的公眾參與式社會氣象觀測體系,形成便捷參與、
  • 蘭州氣象觀測站建成「多溫多雨觀測系統」和「天氣現象智能觀測...
    近日,蘭州觀測站作為全省 " 多溫多雨觀測系統 " 和 " 天氣現象視頻智能觀測系統(" 天臉 " 系統)" 建設示範站,順利完成了兩套系統的安裝調試。據悉,多溫多雨觀測系統,由三個鉑電阻溫度、三個雙翻鬥雨量傳感器組成,傳感器之間可以實現互相校對,進一步提高了氣溫和雨量數據的準確性。"
  • 晉江國家氣象觀測站將搬至崎山 為何搬家?
    近日,記者從晉江氣象局獲悉,晉江國家氣象觀測站計劃從現址梅嶺街道南山路120號搬遷至崎山山頂。晉江市氣象局相關人士介紹,如果一切進展順利,預計2016年年底前能完成整體搬遷工作。據悉,位於新址的氣象觀測站將進一步提升預報準確率,通過自動化觀測感知風雲變幻,傳遞陰晴冷暖。
  • 機場自動氣象觀測系統問世
    本報訊 一種適用於大機場安全保障設備——JQX—1型機場自動氣象觀測系統,由長春氣象儀器研究所研製成功,經過試用,最近在瀋陽通過了部級鑑定。   按照國際民航組織有關規定,現代化國際機場應設置自動氣象觀測系統,以保證飛行安全。目前,我國一些大型機場大都採用進口設備。
  • 邵東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開工建設
    12月2日上午,邵東市重點項目——邵東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市政府黨組成員、邵東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指揮長胡國彬宣布項目開工。邵陽市氣象局、邵東市氣象局主要負責人出席開工儀式。邵東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成立於1960年,實行全球統一編號57769,氣象探測資料參與國際交換,承擔著邵東天氣預報預測、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等職能。近年來,隨著邵東市城市建設的發展,邵東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現址探測環境與城市建設的矛盾日益突出。
  • 陝西:啟動首批國家地面氣象觀測站無人值守
    中國氣象報記者唐宇琨 通訊員龍亞星報導 9月1日,陝西省第一批25個國家地面氣象觀測站正式開始實行無人值守。陝西省氣象局將按照「統籌設計、分批實施、先易後難、有序推進」的原則逐步推進全省氣象觀測站無人值守。
  • 鐵嶺縣氣象局開展冬季國家級氣象觀測站觀測設備巡查維護工作
    冬季來臨,鐵嶺縣氣象局裝備保障人員於近期對國家級氣象觀測站觀測設施運行狀況進行巡查維護,確保各類氣象儀器正常運轉、氣象數據採集傳輸穩定。此次巡查維護包括氣象觀測業務軟體平臺和觀測站觀測設施兩大部分。裝備保障人員對氣象觀測業務軟體平臺各類參數、報警設置、通訊指示燈狀態、軟體運行版本進行了基礎檢查,並校對時間,確保實時數據及時上傳,監控軟體和備份自動氣象站正常運行。其次對觀測場溫溼度、氣壓、風向風速傳感器運行情況,各分採狀態指示燈和主採集器箱體密封情況,以及觀測場四周探測環境進行了檢查,並對降水現象儀進行維護,確保觀測設備正常運行,氣象監測數據精準有效,為氣象服務工作提供第一手可靠數據依據。
  • 氣象觀測得到重視 監測儀器更貼近生活
    長期以來,全球地面觀測站網的建立積累了大量的地面氣象觀測資料,大氣探測所獲得的大量的、系統性的氣象資料是氣象理論發展必不可少的依據之一。沒有大氣探測所獲得氣象資料,大氣科學研究就成為無米之炊。天氣預報也是從氣象觀測開始的。即先有大氣觀測,之後才有天氣預報。早期,各地的氣象觀測網用電報迅速傳遞實時觀測資料,並將這些觀測資料繪製成天氣圖,就可以進行天氣預報。
  • 青島開展氣象觀測站網優化評估與規劃研究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宇昕 青島報導近日,青島市氣象部門加強開展氣象觀測站網優化評估與規劃研究,以進一步提升全市氣象監測精密水平。據悉,該項工作計劃於2022年完成,內容主要包括評估優化氣象觀測站網、跟蹤調研氣象探測新設備新技術應用、構建市級主導、區(市)一體的裝備保障業務。
  • 南沙永暑礁海洋觀測站為中外船隻提供水文氣象保障
    1988年1月,中國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委託,在南沙永暑礁建設有人駐守的海洋觀測站,被編為全球海平面聯測網第74號站。該海洋觀測站是中國最南端的海洋氣象觀測站,也是中國第一個國際性海洋氣象觀測站。主要任務是觀測風向、風速、氣溫、溼度、蒸發、日照、雲量、雷暴、能見度、降雨量和水溫、潮位、波浪、海水鹽度、海發光等近20個項目的南海海區水文氣象要素,參與國際間的資料交換,為過往船隻提供航海水文氣象保障等。27年來,通過國家海洋局和海軍等單位的共同建設,永暑礁海洋氣象觀測站觀測設備不斷升級換代。1988年建站安裝了從國外引進的水文氣象自動觀測系統,1997年對系統進行了升級更新。
  • 富寧縣平臺通用機場臨時氣象觀測站正式投入使用
    5月29日下午,富寧縣氣象局安排氣象觀測人員正式進駐富寧縣平臺通用機場臨時氣象觀測站,該站在北京時間2018年6月1日00時正式開始氣象數據的觀測。在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氣象處的指導下,富寧縣氣象局將臨時觀測站的位置選定在板侖鄉平臺村。
  • 瑞安市建成溫州首個立體氣候梯度氣象觀測站
    近日,瑞安市建成溫州地區首個立體氣候梯度氣象觀測站。該站的投用,將提升瑞安市生態氣象監測分析預警、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生態保護等技術水平,進一步強化瑞安市基層氣象防災減災能力,積極推動生態農業和生態旅遊發展。
  • 吉林通化中學生走進氣象觀測站
    吉林通化中學生走進氣象觀測站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2年11月23日16:07
  • 告別人工,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聽他們講述氣象觀測變遷史
    氣象部門將對標 " 監測精密 " 要求,持續推進觀測業務體制改革、創新觀測技術,進一步優化調整觀測項目和管理權限、引導臺站業務人員轉型發展,促進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氣象強國。 氣象觀測歷經從人工觀測到半自動化,直至全自動化,經歷了幾十年的變遷,而今,正式從人工觀測崗位 " 下崗 " 的氣象觀測員們,他們的工作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