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及其它核酸擴增技術

2020-11-25 石頭道科普

核酸體外擴增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基礎。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 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核酸體外擴增技術。根據其特點可分為三類: 一類是靶核酸的直接擴增, 如聚合酶鏈式反應等; 一類是探針擴增技術,如Cleavase/Invader Technology;另一類是信號放大擴增, 如HC2。本推送主要介紹靶核酸的直接擴增技術,全文主要翻譯自23版的Herry實驗室臨床診斷及管理。

PCR

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一種分子生物學技術,用於擴增特定的DNA片段。PCR由凱利·穆利斯發明,並於1993年獲諾貝爾化學獎。但PCR只能複製很短的DNA片段,通常不超過10kbp,但對於大多數IVD應用,這個長度已經足夠。其基本原理是在熱循環下分別進行變性、退火和延伸,目的是完成DNA雙鏈的解離、引物與模板DNA的結合,最終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DNA子鏈。在經過N個循環後,目標DNA就完成了指數級擴增。

目前應用的聚合酶鏈式反應需要幾個基本組成:

DNA模板(template),含有需要擴增的DNA片段。

2個引物(primer),決定了需要擴增的起始和終止位置。

DNA聚合酶(polymerase),複製需要擴增的區域,其中最經典就是Taq酶,來自於水生棲熱菌。

脫氧核苷三磷酸(dNTP),用於構造新的互補鏈。

含有鎂離子的緩衝體系,提供適合聚合酶行使功能的化學環境。

聚合酶鏈式反應在熱循環設備中進行。PCR儀可以將反應管加熱或冷卻到每步反應所需的精確的溫度。為防止反應體系中液體產生蒸氣,通常在反應管上加蓋加熱的蓋子(比加熱板溫度來的高),或者在反應體系表面加入一層石蠟油。

逆轉錄PCR(RT-PCR)

PCR利用DNA聚合酶和熱循環完成了DNA的體外複製,但無法實現RNA的擴增。RT-PCR就是為了改善這一缺陷。通常,在RT-PCR中,首先使用逆轉錄酶將RNA模板轉化為互補DNA(cDNA)。然後將cDNA用作使用PCR進行指數擴增的模板。其中逆轉錄酶通常使用不耐熱的禽成纖維細胞病病毒逆轉錄酶(AMV-RT),DNA聚合酶和PCR一樣。當然,現在也存在單一酶的RT-PCR。

RT-PCR的難點在於RNA存在二級或三級結構,可能需要特殊條件或其他靶位點才能有效合成cDNA。目前常用的實驗方案有一步法和兩步法。一步法從cDNA合成到PCR擴增的整個反應都在單個試管中進行,通過把逆轉錄酶和DNA聚合酶一次性加入到反應管中,最大程度地減少實驗差異。兩步法需要在單獨的試管中進行逆轉錄酶反應和PCR擴增,儘管增加了反應步驟加大了汙染的可能性,但準確性和靈敏度更高,對RNA模板保護更好。

巢式PCR

由於常規PCR只使用2個引物,其決定了需要擴增的起始和終止位置,為了減少由於未預期的引物結合位點的擴增而導致產物中的非特異性結合,巢式PCR(Nested PCR)被開發出來。巢式PCR涉及兩組引物,用於連續兩次進行的聚合酶鏈反應,第二組引物用於擴增第一批產物中的第二個靶標。這樣可以在第一輪擴增時進行少量擴增,從而限制了非特異性產物。第二套嵌套引物只能從第一輪擴增中擴增出目標產物,而不是非特異性產物。這樣可以運行更多的總周期,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非特定產品。這對於稀有模板或具有高背景的PCR很有用。

巢式PCR的好處在於,如果第一次擴增產生了錯誤片段,則第二次能在錯誤片段上進行引物配對並擴增的概率極低。因此,巢式PCR的擴增非常特異。巢式PCR比較經典的例子是FilmArray的微流控分子診斷系統,在之後的微流控呼吸道疾病診斷會進行詳細分析。

多重PCR

多重PCR本質上和PCR類似,只是為了一次性完成多種靶標的擴增,在同一PCR反應體系裡加上二對以上引物,同時擴增出多個核酸片段的PCR反應。其反應原理,反應試劑和操作過程與一般PCR相同。由於PCR使用的酶都一樣,所以多重PCR只需要對引物進行設計。多重PCR最大的難點就在於必須優化所有引物的設計,以便所有引物在同一溫度循環下都能夠正常工作。

實時螢光定量PCR(q-PCR)

前面介紹的多種分子擴增技術基本都基於凱利·穆利斯PCR體系的改進,而實時螢光定量PCR算是新一代的PCR技術。實時螢光定量PCR可以在PCR期間(即real-time)監控目標DNA分子的擴增,而不是像常規PCR一樣在末端監測(end-point)。很多人把實時螢光定量PCR的縮寫為RT-PCR,但標準的寫法是q-PCR,RT-PCR是逆轉錄PCR。

q-PCR根據螢光的來源可分為染料法和螢光探針法。染料法使用DNA結合染料,其能夠與所有雙鏈(ds)DNA結合,從而增加了染料的螢光量子產率。因此,PCR期間DNA產物的增加導致每個循環中測得的螢光強度增加。但是,dsDNA染料(例如SYBR Green)將與所有dsDNA PCR產物結合,包括非特異性PCR產物(例如Primer二聚體)。這可能會干擾或阻止對目標靶序列的準確監控。

螢光探針法僅檢測含有與該探針互補的DNA,可有效增加特異性,該方法依賴於螢光標記的DNA探針,該探針的一端具有螢光報告基因,而在探針的另一端具有螢光猝滅劑。報告分子與淬滅劑非常接近,由於螢光共振而無法檢測到螢光。Taq聚合酶的5'到3' 核酸外切酶活性導致的探針斷裂破壞了報告基因與猝滅劑的鄰近性,因此允許螢光的非猝滅發射,可以在用雷射激發後進行檢測。

目前,同樣的理念可用於開發實時螢光RT-PCR。通過添加多種引物,可開發實時螢光多重PCR。

數字PCR

數字PCR即Digital PCR(dPCR),是一種核酸分子絕對定量技術。相較於qPCR,數字PCR能夠直接讀出DNA分子的個數,是對起始樣品核酸分子的絕對定量。目前dPCR主要有兩種形式,晶片式和液滴式,但基本原理都是將大量稀釋後的核酸溶液分散至晶片的微反應器或微滴中,每個反應器的核酸模板數少於或者等於1個。這樣經過PCR循環之後,有一個核酸分子模板的反應器就會給出螢光信號,沒有模板的反應器就沒有螢光信號。根據相對比例和反應器的體積,就可以推算出原始溶液的核酸濃度。詳細的介紹可查看之前的推送。

TMA

前面介紹的PCR系統都需要在反應過程中對溫度進行控制,反應時間往往決定於熱循環的速度。轉錄介導擴增TMA是一種等溫的核酸擴增系統,由Gen-Probe公司研發,於2012年8月被Hologic收購。TMA利用RNA聚合酶和逆轉錄酶,以RNA為模板在約42 oC等溫反應條件下進行擴增,產物為RNA。該技術在每一循環可產生模板的100-1000個拷貝轉錄本。

轉錄介導等溫核酸擴增是針對靶序列設計一對特異性引物,其中啟動子引物(Promoter primer)上具有 T7 RNA聚合酶識別的啟動子序列,這一引物與靶序列結合後,在反轉錄酶的作用下進行反轉錄反應,形成 RNA/DNA雜交分子。反轉錄酶所具有的RNase H活性可以水解 RNA/DNA雜交分子,形成單鏈NDA,該單鏈 DNA含有T7 RNA聚合酶識別的啟動子序列。然後引物 2與單鏈DNA結合,通過反轉錄合成雙鏈DNA。T7 RNA聚合酶結合在啟動子上,以DNA為模板進行轉錄,由一分子DNA模板可得到100-1000拷貝轉錄本,這些轉錄本又進入反應,作為轉錄介導等溫核酸擴增的起始模板,重複上述步驟。

NASBA

基於核酸序列的擴增NASBA是另一種基於轉錄(Transcription-based amplification)的核酸擴增技術。NASBA由J Compton在1991年開發,其技術原理和TMA類似,因此很多技術文章把它們都放到一起討論。

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LAMP

LAMP是另一種等溫擴增技術,其溫度相對於TMA和NASBA高(60-65度)。LAMP法的特徵是針對靶基因上的六個區域設計四條引物,利用鏈置換型DNA聚合酶在恆溫條件下進行擴增反應。LAMP最大的優點是操作簡單,且靈敏度和特異性也高,結果可通過肉眼觀察白色沉澱或者檢測綠色螢光判斷,常用於開發POCT系統。

但LAMP的通用性不如PCR,且多路復用性差。引物設計是LAMP的一個難點,且受到眾多限制,常常依賴於自由,開源或商業軟體用於協助LAMP引物設計。

解旋酶依賴性擴增HDA

HAD是一種等溫擴增技術,其由BioHelix開發。首先,雙鏈DNA被DNA解旋酶分開,並被單鏈DNA(ssDNA)結合蛋白包被。在第二步中,兩個序列特異性引物與DNA模板的每個邊界雜交。然後使用DNA聚合酶將退火的引物延伸至模板,以產生雙鏈DNA,然後將兩種新合成的DNA產物用作DNA解旋酶的底物,進入下一輪反應。

HDA的優點在於,它提供了在不需要熱循環儀的等溫溫度下對特定靶標進行核酸擴增的快速方法。但是,研究人員需要事先優化引物和緩衝液。

其它等溫擴增方法還有Nicking Enzyme Amplification Reaction (NEAR)、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Strand-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SDA)等。

相關焦點

  • pcr擴增的原理和步驟
    pcr擴增在做實驗的時候是經常用到的,它是基礎實驗,是每個做實驗的人都應該掌握的,下面小編就來說一下PCR擴增的原理和步驟吧。1.pcr擴增的基本原理是PCR技術和DNA的天然複製過程基本是一樣的,其靶序列兩端互補的寡核苷酸引物與其特異性依賴於與DNA的半保留複製。
  • 第九節 其它鏈擴增技術及應用範圍
    第九節 其它鏈擴增技術及應用範圍   一、免疫PCR   所謂免疫(Immune PCR)就是利用抗體與DNA特異結合來檢測抗原,把抗原抗體反應與PCR聯合應用而建立的一種抗原檢測系統。   在免疫PCR中,一個中介分子同時具有與DNA、抗體分子特異結合的能力。
  • 核酸快檢利器:分子恆溫擴增技術!
    友情提示:目前,PCR技術的檢測下限一般在500~1000拷貝數/毫升,這意味著每20微升的樣本(大概一滴血的量)中至少要包含10-20個新冠病毒核酸分子,PCR技術才能發現病毒的蹤跡,如果病毒核酸低於檢測下限就會產生假陰性。
  • 核酸檢測的一場革命,可替代PCR的犀利技術
    英國TwistDx Inc公司開發的重組酶聚合酶擴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被稱為是可以替代PCR的核酸檢測技術。以此為基礎的TwistAmp® 核酸擴增產品,能夠在15分鐘內進行常溫下的單分子核酸檢測。
  • PCR實驗室建設要求及防控建議
    聚合酶鏈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簡稱PCR,是一種分子生物學技術,用於擴增特定的DNA片段,這種方法可在生物體外 進行,不必依賴大腸桿菌或酵母菌等生物體。PCR這項技術,被廣泛地運用在醫學和生物學的實驗室,例如用於判斷檢體中是否會表現 某遺傳疾病的圖譜、傳染病的診斷、基因複製,以及親子鑑定。(一)PCR實驗室平面布局PCR實驗室原則上分為4個單獨的工作區域,由擴增前區到擴增後區,且要嚴格分開。
  • 核酸檢測全過程!
    核酸檢測全過程! 小編帶您了解核酸檢測全過程 在核酸檢測實驗室入口 掛有「pcr實驗室」的牌子 門上貼著「生物危害」的警示標誌 PCR實驗室有著嚴格的管理制度 核酸檢測標本通過專用運輸箱送到這裡來完成檢測
  • 科學隨筆:核酸體外擴增及核酸檢測那些事兒
    嚴格來講,病毒並不算是真正的生命,它們沒有細胞結構,離開生命體不能自我複製,但具有複製生命所必須的核酸。人類不僅搞清了核酸這種特殊生命大分子的結構,及其在體內的作用方式,也掌握了在體外對核酸進行複製增殖操作的一些高超本領。每種生命都包含不一樣的遺傳大分子,即核酸,或DNA, 或RNA,抓住了特異的核酸,就抓住了病毒。
  • 臨床基因擴增PCR實驗室
    Pcr實驗室又叫基因擴增實驗室、DNA實驗室,基因檢測實驗室。PCR是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簡稱。是一種分子生物學技術,用於放大特定的DNA片段,可看作生物體外的特殊DNA複製。
  • PCR擴增分離目的DNA片段
    一、目的了解多聚合酶鏈反應DNA 擴增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實驗應用,掌握PCR反應基本技術。二、原理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即聚合酶鏈式反應是1986 年由Kallis Mullis 發現。
  • PCR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整體解決方案
    試劑分裝應在超淨臺中進行,擴增反應混合液應使用分子生物學級的,試劑製備好後應有質檢:一是否有汙染、二是檢測試劑的擴增效果。標準的PCR 實驗室分為四個區域,分別為:n1.試劑配製區; n2.樣本製備區; n3.核酸擴增區
  • CRISPR等溫擴增基因檢測技術取得新進展
    核酸分子檢測已被廣泛應用於精準醫療、食品安全檢疫、公共安全監控等多個領域。儘管基於PCR(聚合酶鏈式反應)的核酸檢測技術被廣泛用於專業檢測機構,但由於該技術操作複雜、儀器昂貴、以及涉及多重變溫過程,並不適用於基層檢測和家庭檢測。為了克服PCR技術的缺點,一類不依賴變溫的檢測技術,即等溫擴增檢測技術得到廣泛關注。
  • 我叫極速PCR試劑盒,這是我的說明書
    【適用人群】   不管您是男是女,是生物教師還是生物實驗員,只要您想順利攻克分子生物學實驗之基因片段的擴增,選擇極速pcr試劑盒包您藥到病除。   【功能主治】   模板、引物自行設計難度大,精準度要求高——您的工作我們做,直接使用更便捷。
  • 更靈敏,更特異,更精確——數字PCR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簡介
    數字PCR技術的原理數字PCR(Digital PCR-dPCR)技術是一種新的核酸檢測和定量方法,與傳統定量PCR(qPCR)技術不同,數字PCR採用絕對定量的方式,不依賴於標準曲線和參照樣本,直接檢測目標序列的拷貝數。
  • 疾控中心PCR實驗室建設標準
    PCR實驗室建設設計標準1、PCR實驗室又稱:基因擴增實驗室,是一種分子生物學技術,用於放大特定的DNA片段,可看作生物體外的特殊DNA複製。2、PCR實驗室基本由五大結構組成,常見為:pcr走廊、準備區、製備區、擴增區和擴增分析區。3、基本功能介紹:3.1準備區、實驗所需試劑的準備工作,分裝等,由傳遞窗運送至製備區,嚴謹走人員通道。
  • 核酸檢測實驗室(PCR)如何消毒?
    根據之前信息,截至6月15日6時,北京16個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置了193個採樣點,此前全市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達到98所,每天最大檢測能力已達9萬多人。如今北京全市已經排查5月30日以來曾去過新發地市場的人員超20萬,其中6月14日,核酸檢測機構共檢測76499人,結果陽性59份,其中地壇醫院已在院病例27份,新增確診病例21份,有待診斷的陽性檢測11份。
  • PCR核酸檢測實驗室整體設計方案(附PCR實驗室設備清單)
    ●全民抗"疫" 終獲勝利 ●自新型冠狀病毒發現以來,武漢市全部疾控中心都處於全面備戰狀態,除了為武漢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提供信息支持外,更是全面參與一線的防控工作中,特別是PCR實驗室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 擴增後,兩種PCR產物能用限制性內切核酸酶消化
    然而,陽性對照則需要更多技巧,因為它們要求有能反轉錄成cDNA的標準靶RNA樣品,並與實驗管樣品擴增靶序列平行進行。理想的陽性對照是由己定量的RNA組成,該RNA應該是來自靶DNA突變體克隆的轉錄物。這種精確的靶RNA標準樣品最好與實驗管的靶RNA樣品僅存在一- 個或兩個鹼基差異,這樣RT-PCR擴增樣品能產生一至多個新的限制性酶切位點。
  • PCR技術總結
    PCR技術總結 來源:小木蟲論壇 2006-12-23 15:45 PCR技術簡史  PCR的最早設想 核酸研究已有
  • 玩無人機同時進行PCR擴增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是一種強大的、快速的和常規的核酸擴增技術。它依賴於PCR反應器中循環地加熱和冷卻,這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常規的PCR反應器大多通過對流熱循環(convective thermocycling)進行加熱和冷卻。對流熱循環的主要缺點在於這種方法中,PCR反應器中的內流場(inner flow field)與它的幾何結構相互依賴。
  • 酶促重組等溫擴增(ERA)技術簡介
    酶促重組等溫擴增技術(ERA技術)是蘇州先達基因公司研發團隊研發的具有全球自主智慧財產權等溫核酸擴增技術,它利用抗體製藥領域先進的Molecular Design、Directed Evolution、Affinity Maturation 等技術手段,將來源於細菌,病毒和噬菌體的特定工具酶進行改造突變並篩選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