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福安「髒亂差」之最的溪尾,因為這植物變了樣?

2021-01-20 今日福安

村民在浮床上種植海馬齒,用以淨化水質


福安新聞網消息(鄭祖輝 李瑩)「你瞧瞧,這海馬齒種上沒多久,上遊的鯉魚就遊來了。」「感覺風景變靚了!」……近日,福安市溪尾鎮的居民路過繡溪沿岸的景觀步行道,都免不了要聊到正在引進種植的海馬齒,不時可見小溪中有魚兒浮遊冒泡。

昔日髒亂差 如今變了樣


溪尾鎮位於福安市東南沿海,繡溪穿鎮而過,流經鎮區人口密集區,從上遊的坎下村至入海口,長約2.2公裡。早年沿岸居民隨意搭蓋「旱廁」,小海鮮殘渣和生活垃圾也傾倒入溪,加之上遊多個養豬場汙水直排和海漂垃圾隨潮汐湧入,繡溪幾乎成了一條大型的排汙明溝。

美麗新溪尾


溪尾鎮區的主幹道,曾是福安松羅、灣塢、下白石和霞浦鹽田等周邊鄉鎮的主要海鮮集散地之一,隨處可見丟棄的海鮮殘渣。溪尾鎮由此被列入福安「髒亂差」鄉鎮之最。


「太陽曬後發出惡臭,蒼蠅蚊子到處飛。外地客人來了,都不敢喝這裡的茶水。」現年63歲的楊金名回憶說,街邊的小炒店和麵攤幾乎沒人光顧,居民們用自來水洗澡後,常常擔心身上瘙癢長紅斑,還得用井水再衝洗一遍。


2013年,溪尾鎮加大環境整治投入,標語、廣播、宣傳車、曝光和典範專欄等齊上陣。成立專職清理隊。鎮主要領導牽頭,經常性參與垃圾撿拾、海漂打撈等活動。


「剛開始都認為鎮幹部在作秀,人們私下打賭說,他們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放棄。」溪尾鎮居民楊敏笑道,沒想到過了這麼久,幹部們還常常走街串巷,看到垃圾會主動去撿拾。如今,看到生活環境好轉,大家也願意自覺維護。若有人亂扔垃圾,便會遭到眾口一詞地譴責。


引種海馬齒 淨化溪水質


溪尾鎮組建了海域清理工作隊,定期捕撈海漂垃圾。


同時,借力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科研力量,引入海洋公益性項目——封閉海灣生態修復項目,擴種紅樹林,試種紅添菜、翠蘆莉、海馬齒等海水蔬菜和海上花卉,並投放縊蟶、泥蚶苗,以此多渠道同步進行,抑制赤潮藻類的光合作用及生長,吸附水中有害物質,逐步修復海洋生態環境。

整頓後的繡溪


「整頓後的繡溪兩岸修建步行道,這是鎮裡人最常來的地方。在溪裡抓緊種植海馬齒,幫助淨化入海口這段溪水的水質。」溪尾鎮村建站站長陳華峰介紹,海馬齒藉助浮床可在水中生長,其根莖吸收水中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


海馬齒又名「濱水菜」,十分適合在海水環境中生長,根組織有較強耐汞和吸收汞的特性。而且其植株含有克生物質,能夠抑制赤潮藻類的光合作用及生長,是理想的生態浮床修復植物。


通過海馬齒改善水質的成功經驗,可以追溯到2006年。當時廈門大學海洋與環境學院教授黃凌風負責國家「863」項目期間,在廈門篔簹湖嘗試種植海馬齒。經過多年試種,篔簹湖的水體指標發生明顯變化,水變清了,懸浮藻類物大大減少。


「2011年,我們在廈門篔簹湖試種成功的基礎上,在泉州建立苗木基地,將項目進行推廣。」黃凌風教授表示,該項目目前在福建、浙江、廣東等少部分區域試點,溪尾鎮是閩東的第一個站點。

荒地成公園


「去年鎮裡試種海馬齒,目前成活率達到90%以上。」陳華峰說,在試種成活的基礎上,今年鎮裡計劃擴種3000多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三分之二的種植面積。


「建設生態鄉鎮、美麗鄉村,抓好環境衛生最為重要。由於遭受過惡劣環境帶來的影響,群眾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好環境。」溪尾鎮黨委書記蔡龍玉說,要讓這好環境持續下去,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形成村規民約,引導群眾自覺維護環境衛生,共建美好家園。


為溪尾鎮點讚↓↓↓

相關焦點

  • 珍稀鳥類斑魚狗 現身福安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7月24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7月19日上午,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珍稀鳥類斑魚狗,現身福安潭頭鎮東昆村溪,正在飛翔覓食(拼接圖片)。
  • 福安六大「樹王」,你見過幾棵?
    ,此地就成為民眾心目中風水寶地,所以當地先人在此地建宮,取名為五顯宮,這棵變葉母榕也就被當成「神樹」供奉崇拜,並把每年農曆九月二十八視為「樹神」的生日,信徒們會在這天爭相出資獻上寓意吉祥如意的紅綬帶,以保平安吉福。
  • 溪滑為何移民海外?
    早年野生溪滑絕非罕見,聽說某水電站忽然停機,後於激流處查電機,見葉輪卡住一條大溪滑,足有百斤!我鄰居曾在山渠獲得三尾溪滑,共98斤,賣了2940元,當時農家年收入不過千餘。我亦於深山採樵見蛇行,舉石砸之,長尺餘,近看卻是溪滑。又某年大雪天,鄰村一牧童於赤陵溪,拾得凍僵的溪滑,重32斤,魚頭被某官人花八塊錢購去。後數年鄉人偶得此物,必於冬雪之後。
  • 清澈野河,悠閒爽釣溪水魚,用青苔釣獲20多條野生稀有「紅尾魚」
    清澈野河,悠閒爽釣溪水魚,用青苔釣獲20多條野生稀有「紅尾魚」,學習溪流釣紅尾魚是在很多年前的事情,很久沒有釣溪水魚了,近期因為酷愛深山溪釣,確切的說是那時有欲望去釣這種魚,聽釣友說有一條野河裡有這樣的魚類,這種魚類不是生活在溪水裡嗎?
  • 巴登社區整容 髒亂差變白淨美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小豔/文 何龍/圖 髒亂差的老舊城中村,變身國際範的「藝術小村」?這不是天方夜譚。隨著福田區南園街道巴登社區綜合環境整治的深入推進,這個承載著不少深圳人回憶的「巴登街」的華麗轉身有望變為現實。
  • 溪尾鎮種植海水植物海馬齒增收
    >9月8日,福安市溪尾鎮群眾正在繡溪上種植海水植物海馬齒淨化水質據了解,2012年溪尾鎮與廈門大學合作選育了海馬齒、翠蘆莉、海松針、紅添菜等一批適合當地潮汐、氣候及地理環境,既有耐鹽性、又凸顯營養價值、經濟效益的海水植物,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群眾增收的雙贏。 (李瑩 鄭祖輝 攝)福安新聞網www.fa-today.com
  • 寧波高山梯田養殖成功 溪坑石斑魚有望重回餐桌
    昨天,記者來到位於奉化溪口石門村金竹地自然村扁擔嶺頭的養殖基地,看到沿著山坳梯田建有8個大小不一的水池,池水清澈見底,成群結隊的溪坑石斑魚在覓食。這種對水質要求很高、自然生長在山澗小溪中的美麗溪魚,如今在這山裡的梯田安家落戶。前幾年,袁嶽寧發現,即使是深山老林的山溝裡也難覓溪坑石斑魚的蹤跡。溪坑石斑魚主要靠天然捕撈,不僅破壞了環境,而且過度捕撈導致溪坑石斑魚變得非常稀有。
  • 海口海甸溪下穿隧道何時能動工?
    但備受市民關注的海口海甸溪下穿隧道工程自2018年7月27日海口市人民政府發布消息稱海甸島至市區將新增加3條過江隧道起已經過去1年多了還是遲遲沒有動工這是為何?市民:路有點堵,海甸溪下穿隧道何時能建?去年多家媒體報導,海甸溪下穿隧道工程要動工,但1年多時間過去了,到現在卻一點跡象都沒有。採訪中,還有市民說,江東新區是海南自貿區(港)建設的「重頭戲」,現在有世界500強等全國知名企業落戶江東新區,交通建設迫在眉睫。而且,現在海口一下暴雨,和平南常被淹,更是造成交通擁堵的一個隱患。因此,迫切需要海甸溪下穿隧道工程動工。
  • 家鄉的小溪裡有很多溪石斑魚,只要方法對頭,這魚搶著上鉤
    家鄉的小溪很寬,水很清澈河床裡的石頭清晰可見,最可愛的是那些小魚。其實我更喜歡那些我叫不出學名的小魚們,它們伴隨我走過了整個童年,直到現在。這是一種只屬於小溪裡的魚,它在冷水中生長緩慢個體小,成魚體重不到2兩重,只停留在乾淨的水域裡。有些純潔有些清高還很漂亮,還很美味,肉多刺少而軟,肉質細嫩鮮美。雖然它的魚籽有毒不能食用。但是它身上的花紋足矣吸引漁者的注意。
  • 福安這些廣場被整修一新,補植「籬笆」樹1500株,更換燈泡76顆
    截至9月17日止,福安市區中心的蓮池廣場、市政廣場被整修一新,被金針藤纏繞而枯萎的「籬笆」樹已移除並補植,照明景觀燈也變「亮」了。現在的蓮池廣場、市政廣場舊時稱「蓮池頭」,也曾被譽為「福安的東街口」。他說:「這兩個廣場是福安的文明形象窗口,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其亮燈率達到99 %以上,也不能讓花圃發生缺株少苗現象。下一步,還將繼續加大其他公園廣場夜景燈、苗木的管護力度,同時安排人員加密巡查次數,嚴厲打擊蓄意破壞行為。」轉自:福安城管
  • 從「水患之溪」到「幸福之溪」,看一條溪的蛻變與新生
    如今,徐仲良扔掉了梯子,「因為再也用不上了」。   「根治水患,我們是背水一戰。」上虞區下管鎮鎮長沈璐說,他們從2017年開始花大力氣整治下管溪。   水患絕了,下管鎮又開始著手打造幸福之溪。   「農村基礎設施提升項目、下管溪流域綜合整治項目、聯心橋村精品示範村項目、美麗河湖項目……」下管鎮相關負責人說,近兩年來,下管溪接連實施了6個項目,總投資7000多萬元。
  • 在最美好的年華,他想把美麗的畫溪找回來!
    在湖州長興縣小浦鎮畫溪村,一半以上的河塘曾被列入劣五類水體整治的「黑名單」。點擊觀看視頻↓在最美好的年華,他想把美麗的畫溪找回來!盛夏的午後分外悶熱,長興縣小浦鎮畫溪村團支部書記王雲峰卻精神抖擻。作為村裡的「河小青」,清理水草、巡河保潔已成為他的日常。王雲峰說,別看如今村裡的大小河塘水質清澈、環境宜人,在4年前,完全是另一幅模樣。
  • 長樂古槐嶼北村:書記勇擔當 村莊變了樣
    「我們村的書記有想法、敢擔當,讓村莊變了樣。看到村裡變得這麼美,我也想把老房子裝修一下,從城裡搬回村裡居住。」蔣女士笑著告訴記者。她口中的「書記」,就是嶼北村黨支部書記蔣光佑。從20多歲起,他連續做了6屆村黨支部書記,一直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多次獲評市、區「優秀共產黨員」。在他的帶領下,嶼北村黨支部多次獲評市、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 雄紅尾水鴝現身東濠湧
    雄性紅尾水鴝最近一段時間,一隻雄性的紅尾水鴝現身廣州東濠湧近北園酒家河段這隻小鳥一身深藍色的羽毛,而「吸睛」之處是豔紅的尾羽。在現場,30多名帶著「長槍短炮」的攝影發燒友靜靜守候,儘量避免驚嚇到那位「稀客」。他們為了拍到此鳥的倩影寧可等上一整天,皆因它極少在市區出現。資料顯示,紅尾水鴝是一種鶇科水鴝屬的小型鳥類,多活動於山溪、河谷的巖石間或者建築物四周,吃昆蟲和種子。
  • 溪坑石斑魚,王者歸來
    「溪坑之魚,節斑為王」,這是龍泉家喻戶曉、流傳久遠的俗語,我們且不去討論它隱喻的生活哲理,單就表面內容也反映了一種生態現象,即龍泉山溪中處處分布著節斑魚。
  • 農村利用山溪山泉山養殖溪石斑魚前景廣闊
    養殖水體溶氧充足、PH值穩定、且常年水溫不高於30℃,有利於溪石斑魚健康快速生長。通過合理的人工養殖方式,可以取得較好效益。人工養殖需投餌料,可以投餵蛋白質含量高的對蝦餌料或鯉魚餌料,蛋白質含量要求30%以上。投餌量根據水溫高低,魚體大小、天氣情況而定,總體以魚類吃到八成飽為宜。
  • 【福安科普】Wi-Fi輻射影響胎兒還能殺精?
    「今日福安
  • 美奈的這條仙女溪美輪美奐
    置身於仙女溪的紅土大陸,腳下是細軟的紅色沙泥,以及只漫過腳踝的淺淺溪水,感受細沙的場足部水療,也中和了美奈的炎熱。當登到紅土的最高處,小小的美奈便盡收眼底,掩映在青山綠樹與遼闊的大海之間,嗅不到任何過度商業化的氣息。 在仙女溪遊玩是赤腳淌水逆行,所以短褲短裙配拖鞋是最方便的。
  • 臺灣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高屏溪
    臺灣高屏溪一段  高屏溪又稱下淡水溪或是淡水溪,發源於玉山山脈東麓和中央山脈的秀姑巒山西麓,主要流經地區包括高雄縣12個鄉鎮及屏東13個鄉市,而它自旗山到林園工業區出海,正好是高雄縣與屏東縣分隔,因此得名.高屏溪全長171公裡,流域面積約3257平方公裡,主要支流包括旗山溪,隘寮溪,濁口溪,荖濃溪及武洛溪;上遊有流經高雄縣桃源,六龜,美濃(屬荖濃溪);流經茂林鄉的濁口溪;三民鄉,甲仙鄉,杉林鄉,旗山鎮的楠梓仙溪(旗山溪),以及屏東霧臺的隘寮溪,流至嶺口匯集,統稱高屏溪,是臺灣島第二長河和流域面積最大的河川。
  • 建議大家:不管衛生間大小,儘量備上這4樣「小物」,特走心
    建議大家:不管衛生間大小,儘量備上這4樣「小物」,特走心。在現在房價越來越高的今天來說,很多家庭買房都是小戶型的住宅,尤其是衛生間的空間非常小,一旦設計不好,很容易導致小小的廁所有種「挪不開腳」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