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主要應用特點

2020-11-25 騰訊網

先進複合材料(Advanced Composites,ACM)是指可用於加工主承力結構和次承力結構、其剛度和強度性能相當於或超過鋁合金的複合材料。目前主要指有較高強度和模量的硼纖維、碳纖維、芳綸等增強的複合材料。碳纖維複合材料具有質量輕,較好的延展性、較高的比強度、導熱、耐高低溫、抗腐蝕隔熱、減振以及獨特的透電磁波,吸波隱蔽性和易加工性等特點,在航空航天領域應用較為常見。

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軍事上的應用價值特別大。比如,在軍用飛機和衛星方面,不僅要求材料要輕,強度要求也很高;在醫療器械方面,需要材質具備高透X光,還有與人體具有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軍用船隻方面,要耐高壓更要耐腐蝕。面對這些苛刻要求,只有藉助先進複合材料技術才能解決。

1、高的比強度和比模量

在不同飛行器上節省結構質量所具有的價值不盡相同,但是為達到減重的目標,除了優化結構形式外,採用高比強度、高比模量的材料幾乎是唯一的途徑。蘇州挪恩複合材料利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為國內某無人機廠商定製碳纖維部件,根據廠商的驗收反饋,該款碳纖維無人機部件設計強度滿足無人機使用需求,整體重量相交傳統無人機重量減輕約40%,大幅度提升無人機的飛行裡程和飛行速度,充分驗證碳纖維在輕量化方面的優越性。

2、各向異性和可設計性

碳纖維複合材料表現出顯著的各向異性,即沿纖維軸方向和垂直於纖維軸方向的許多性質,包括光、電、磁、導熱、比熱、熱脹以及力學性能,都有顯著的差別。

材料的各向異性雖給材料性能的計算帶來麻煩,但也給設計帶來較多的自由度。由於碳纖維複合材料鋪層的各向異性特徵,鋪層取向又可以在很寬的範圍進行調整,所以可通過改變鋪層的取向與鋪疊順序來改變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彈性和強度特性,以獲得滿足使用要求、具有最佳性能質量比的碳纖維複合材料結構。

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存在著金屬材料所沒有的耦合效應。例如,單向板在受到非主軸方向拉伸時,將引起剪切變形,即拉剪耦合;當單向板受到非主軸方向彎曲時,將引起扭轉變形,即彎扭耦合。對碳纖維複合材料耦合效應的巧妙應用可以解決前掠翼飛機機翼設計上存在的扭轉變形擴散問題,而採用金屬材料,這些問題是難以解決的。

3、良好的抗疲勞特性

疲勞破壞是材料在交變載荷下,由於裂紋的形成和擴展而產生的低應力破壞。在碳纖維纖維複合材料中存在著難以計數的纖維樹脂界面,這些界面能阻止裂紋進一步擴展,從而推遲疲勞破壞的發生。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拉/壓疲勞極限值達到靜載荷的70%~80%,而大多數金屬材料的疲勞極限只有其靜強度的40%~50%。

4、易於大面積整體成形

樹脂基複合材料在成形過程中,由於高分子化學反應相當複雜,進行理論分析與機理預測常常會有許多困難。但是對於批量生產而言,當工藝規範確定後,複合材料構件的製作較為簡單。

許多方法可被用於複合材料構件的成形,如採用拉拔、注射、纏繞、鋪放技術,其中包括整體共固化成形和RTM(Resin Transfer Molding)成形,此類成形技術大大減少了零件和緊固件的數量,簡化了以往金屬鈑金件冗長的生產工序,縮短了生產周期,並容易實現成形自動化。複合材料製件尺寸不受冶金軋板設備、加工和成形設備尺寸的限制。

以上特點讓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得到重點應用,相應的,這些特性也幫助大家解決了很多在航空航天領域中的設計難題。由於國內碳纖維技術與國外還存在一定差距,若想將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應用於更多領域,還需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相關焦點

  • 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在無人機等航空航天領域
    碳纖維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碳素材料,與其他高性能的纖維相比具有最高的比強度和比模量,因此,力學性能十分優異。此外,碳纖維還具有密度低、耐高溫、耐腐蝕、耐摩擦、導電導熱性、電磁屏蔽性、易加工性等優良性能。因此,碳纖維被廣泛的應用於軍事及民用工業的各個領域,在航空航天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尤其受矚目。
  • 碳纖維複合材料在無人機等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復材網 碳纖維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碳素材料,與其他高性能的纖維相比具有最高的比強度和比模量,因此,力學性能十分優異。此外,碳纖維還具有密度低、耐高溫、耐腐蝕、耐摩擦、導電導熱性、電磁屏蔽性、易加工性等優良性能。因此,碳纖維被廣泛的應用於軍事及民用工業的各個領域,在航空航天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尤其受矚目。
  • 航空製造的「新寵兒」:碳纖維複合材料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航空工業中複合材料的使用量正在不斷地增加。製造飛機結構的傳統材料包括鋁、鋼和鈦。複合材料的主要優點是減輕了重量,簡化了裝配。性能優勢和減輕飛機結構重量是軍用飛機複合材料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雖然商用飛機正日漸關注燃油經濟性,但是複合材料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是不斷減少生產和維護成本。
  • 應用在軍事裝備中的碳纖維複合材料
    可用於軍事裝備中的碳纖維複合材料碳纖維「外柔內剛」,不僅具有碳材料的本質特性,又兼備紡織纖維的柔軟和可加工性,是新一代高性能增強纖維。比頭髮絲還細幾倍的碳纖維與樹脂、碳、陶瓷、金屬等基體,經過特殊複合成型工藝製造,即可獲得性能優異的碳纖維複合材料,能夠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能源、交通、軍用裝備等眾多領域,是國防軍工和民用生產生活的重要材料。
  • 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四大特點及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優缺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機械製造、國防工業、航天航空工業等領域中,高性能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得到大量使用。
  • 微課堂:高性能複合材料在汽車中應用(現場實錄)
    由於複合材料具有重量輕、強度高、加工成型方便、彈性優良、耐化學腐蝕和耐候性好等特點,已逐步取代木材及金屬合金,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電子電氣、建築、健身器材等領域,在近幾年更是得到了飛速發展。目前全世界複合材料的年產量已達550多萬噸,年產值達1300億美元以上,若將歐、美的軍事航空航天的高價值產品計入,其產值將更為驚人。從全球範圍看,世界複合材料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歐美和東亞地區。近幾年歐美複合材料產需均持續增長,而亞洲的日本則因經濟不景氣,發展較為緩慢,但中國尤其是中國內地的市場發展迅速。
  • 碳纖維在土木建築中的應用
    因此其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在航空、航天、汽車、環境工程、化工、能源、交通、建築、電子、運動器材等眾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土木建材領域中,水泥的用量最大,但水泥有脆性大、抗拉強度低等缺點。為了改善這些弊端,人們利用碳纖維的力學特性,用混凝土或水泥做基體製成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
  • 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是否值得推進?
    反觀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在國外已經開始大力推行,但是在國內,熱塑性碳纖維的應用推進似乎還未進入狀態。那麼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是否值得去推進應用呢?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目前,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主要在高端領域有應用,如航空航天、醫療等領域,其他領域很少有涉及。
  • 碳纖維複合材料阻燃性能的應用意義
    碳纖維複合材料是具有輕質、高強度等特點的新一代結構材料,在汽車、航空航天、工業軌道交通等領域有著良好的應用,但由於碳纖維複合材料中最常見的環氧樹脂具有耐高溫性差、點火點低等最大缺點,因此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應用受到限制,使得碳纖維複合材料具有阻燃性能,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的安全性,而且還可以拓寬碳纖維在未來的應用局限。
  • 碳纖維PEEK可應用在航空領域
    碳纖維擁有非常出色的力學性能以及耐腐蝕、抗輻射等等優秀的特點被廣泛的運用到各種領域,那在軍工行業的應用也同樣值得期待,熱塑性碳纖維增強聚醚醚酮複合材料更是是航空航天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下面就讓對熱塑性
  • 【復材資訊】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十六個主要應用領域及技術進展(下)
    後來,科學家們紛紛研製出由玻纖、碳化矽纖維、氧化鋁纖維、硼纖維、碳纖維、芳綸和PBO纖維等增強的多種先進複合材料(表3)。其中,對位芳綸曾大量用於各種航空太空飛行器用壓力容器的纏繞增強,後逐漸被碳纖維所取代。
  • 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應用分析
    碳纖維複合材料還具有良好的耐酸鹼鹽腐蝕性能,這個性能使其在某些領域有著無可比擬的競爭力,尤其是在電動汽車、無人機、機器人領域。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應用首先興起是在航空航天領域,例如太空梭機頭、機翼、艙門等部件;衛星的構架、天纖維、太陽能翼片底板、太陽能電池板,包括太空站和天地往返運輸系統上一些比較關鍵的零部件也採用的是碳纖維複合材料。
  • 一種高性能纖維的創新應用,蜂窩結構?防彈複合材料?
    一種高性能纖維的創新應用,蜂窩結構?防彈複合材料?
  • 碳纖維複合材料在小型無人機上的應用優勢是什麼?
    碳纖維無人機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等領域。其中,樹脂基碳纖維複合材料可用於製造飛機、衛星、火箭等飛行器的部件重量輕而且強度高抗疲勞性能優良。新一代民用客機如波音787, 其結構中複合材料的佔比超過了50%,機翼蒙皮等部位大量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碳纖維複合材料的使用不僅降低了飛機的重量,還增加了使用壽命。因此,在小型無人機領域,碳纖維複合材料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從蒙布到先進複合材料,回顧航空航天材料發展的漫長徵程
    ,一些飛行器部件使用了更先進的複合材料,如碳纖維或硼纖維增強的環氧樹脂基複合材料、金屬基複合材料等,以減輕結構重量。中國稀土資源豐富,已於70年代研製出加釔鎂合金,提高了室溫強度,能在300°C下長期使用,已在航空航天工業中推廣應用。目前,鎂合金材料在航空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飛機框架、座椅、發動機機匣、齒輪箱等。2010年,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針對用AZ31、WE43等製造的鎂合金飛機座椅,開展了大量的整機可燃性試驗,比較了這兩種鎂合金的可燃性、燃燒持續時間等性能。
  • 國產高強中模碳纖維增強高韌性樹脂基複合材料研究進展
    從碳纖維的應用看,老的機型(如F-16,F-18,B737,B747,B757,B767,A320,A330,A340等)基本以使用高強型碳纖維為主,而20世紀90年代以後發展的新機型(如F-22,F-35,B-2,CH-53K,B777,B787,A380,A400M,A350等)主要應用高強中模碳纖維,但在一些次承力結構中仍然使用高強型碳纖維。
  • 碳纖維複合材料能夠幫助飛機實現輕量化
    以其獨特、卓越的理化性能,廣泛應用在火箭、飛彈和高速飛行器等航空航天業。例如採用碳纖維與塑料製成的複合材料製造的飛機、衛星、火箭等宇宙飛行器,不但推力大、噪音小;而且由於其質量較輕、能量消耗少,可節約大量燃料。據報導,航天飛行器的質量每減少lkg,就可使運載火箭減輕500kg。
  • 熱固性和熱塑性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有什麼區別
    為了適應各種領域的需求,碳纖維複合材料主要有碳纖維增強熱固性樹脂複合材料(CFRTS)、熱塑性樹脂複合材料(CFRTP)、碳纖維增強碳基複合材料(C/C)、碳纖維增強金屬基複合材料(CFRM)、碳纖維增強陶瓷基複合材料(CFRC)和碳纖維增強橡膠複合材料(CFRR)等,在博實的產品應用中,用的比較多的是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今天主要為大家來做個簡單的敘述。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下遊應用領域廣闊,國內增長空間巨大
    就數量上而言,2018 年航空航天的碳纖維需求量 21 千噸,佔當年總需求量的 23,稍落後於風電葉片 22 千噸;但在價值上,航空航天需求高達 12.6 億美元,佔當年碳纖維市場總價值的 49, 約為其他應用領域之和,造成差異的主要原因是航空航天用的碳纖維單價大幅高於其他民用碳纖維:航空航天領域碳纖維的單價為 6 萬美元/噸,遠高於碳纖維整體單價 2.78 萬美元/噸。
  • FFF 3D列印碳纖維增強高性能聚合物應用於航空航天
    2020年9月,白令三維獲悉,miniFactory與NLR(荷蘭皇家航空航天中心)籤署了一項合作協議,提供以FFF 3D列印技術製造航空航天工業零件的認證過程。合作開發的重點是採用miniFactory的ULTRA 3D印表機和Aarni過程監控系統,列印碳纖維增強高性能聚合物和金屬填充聚合物,用於製造航空航天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