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北京中考英語科目考試結束。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戰疫」元素融入中考英語試題。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介紹,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今年北京中考英語試題堅持穩中求進。試題充分考慮學生居家學習帶來的學情變化,注重試卷關鍵節點的銜接,使難度梯度更平緩,致力於給考生獲得感。
將「戰疫」元素融入試卷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充分考慮「疫情」和「學情」,將「戰疫」元素巧妙融入試卷。例如,「閱讀理解」A篇是青少年在網絡論壇上分享在疫情期間(通過發帖時間體現)盡己所能幫助老人的文本,充分體現了疫情期間中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文段表達」題目二以「積累」為主題,引導學生反思、評價自己的學習。如果考生在疫情期間認真學習,注重積累,厚積薄發,是能夠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績的。試題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對考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向引導,、考生的答題過程就是一次潛移默化的接受人文薰陶的過程。例如:「完形填空」選文以第一人稱記敘了一位中學生追求自立、利用假期打工並在此過程中成長的經歷。故事引導學生關注人與自我,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並在實踐中感悟做人與做事的道理,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
對考生情感態度考查滲透進試題
試卷考查更加全面。既直接考查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也將對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考查滲透在試題中。筆試部分涵蓋《課程標準》語言知識部分的詞彙、語法、功能和話題,還涵蓋了對語言技能部分讀和寫技能的考查。例如,語法方面除考查《課程標準》語法項目表中常見的詞法和句法外,還考查了構詞法如前綴、後綴,轉化和合成等。對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考查滲透在試題中,是間接考查。例如,「閱讀理解」C篇較好地融入了對文化意識的考查。文章介紹傳承家庭菜譜的意義和價值,並倡導讀者傳承家庭菜譜。了解相關飲食文化背景有助於對文章更好的理解。
試題中的配圖有助於學生利用圖畫這種非語言信息理解主題。試題中有意識地保留了一些生詞,考查學生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的能力。「文段表達」題目二引導學生反思、評價自己的學習。這些都體現了對學習策略的隱性考查。旨在關注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幫助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可持續性學習奠定基礎。
試題設置開放情景 不同水平考生可充分發揮
整張試卷還強調基礎,避免繁、偏、難題,旨在引導教學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為下一階段的英語學習夯實基礎。例如,「單項填空」考查學生在熟悉的語境中運用基礎語法知識表達意義的能力;「完形填空」側重對實詞和高頻詞的考查;「閱讀理解」試題中,獲取具體信息和簡單推斷這兩項強調基礎的試題佔了很大比例。
同時,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也關注對學生發展潛能的考查。在「閱讀理解」部分關注對思維品質的考查。例如,閱讀D篇文章的作者辯證地分析了技術的進步給健康醫療領域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激發考生從不同角度審視同一個問題。題目的設計也體現了對學生邏輯分析、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查。
在「書面表達」部分,繼續提供兩道題目供選擇。作文①在道歉信的要點設置上,把解決問題的空間留給了考生,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由表達。作文②考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經歷,描述在過去的學習中是如何積累知識的,以及這樣做所帶來的收穫。試題通過設置開放的情景,讓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考生充分發揮,多角度思考問題,鼓勵考生展現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考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給出多樣化的語言表達,多角度思考問題,展現自己的發展潛能。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武文娟編輯/彭小菲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