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種植 精緻農業的發展方向(圖)

2020-12-01 中國蔬菜網

 

  【中國農業網Agronet農業致富寶】隨著城市發展與農業用地矛盾的加劇,充分有效利用資源顯得無比的重要。立體無土栽培適應現在發展需求而生,為我們解決了這一困擾,是精緻農業的發展方向。

  立體種植模式也叫垂直種植,是立體化的無土種植,在不影響平面種植的條件下,通過四周豎立起來的牆式、柱形栽培架向空間發展,充分利用溫室空間和太陽能,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代表著今後現代都市農業和精緻農業的發展方向。

  現在,很多城市在推廣立體種植模式。比如,山東省平度市新型立體無土栽培技術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立體無土栽培園內可一年四季實現立體無土循環栽培,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2至3倍。

  立體種植對栽培蔬菜的選擇

  立體式栽培並不適於所有蔬菜,揚長避短才能發揮作用。一般矮生型葉菜類適宜柱式栽培,其向上生長的高度一般不宜超過 45cm,目前已試驗成功的品種有紫背天葵、草莓、大葉筒蒿、散葉生菜、油菜、三葉芹等小株型的葉菜類。株型較高的蔬菜會因空間限制和重力作用莖稈倒下,影響生長,果菜類對光照條件要求較高一般不宜立柱栽培,但可以採取立柱*上部2-3層種植矮生型果菜,如草莓,下部種植葉菜的方法。由於立柱的特殊構型,蔬菜不能前後左右對稱生長,結球蔬菜因外型不美觀、商品性差而不適宜立柱式栽培。

  立體種植對光照的需求

  光照是影響立體栽培產量和品質的重要環境因子。在柱式栽培下,光照強度隨著栽培缽層數的下降而遞減,並且立柱陽面植株獲得的光照好於陰面。據測定,從立柱上到下,每下降一層,光照強度平均減少 15%,除*一層陰面與陽面光照接近外,其餘各層的陰面只有陽面光照的50%左右。為了彌補光照的不足和差異,需要定期對立柱進行旋轉,使每一層的6株作物都能接受足量的陽光,這是保證作物整齊生長和提高產量的重要方法,另外也可以採取人工補光的方法。

  立體種植成功案例

  兵團第五師雙河市八十六團園藝二連葡萄園內,葡萄架上碩果纍纍,葡萄架下雞成群。今年,該團探索在葡萄園內養雞,大力發展立體種養循環農業,用葡萄修剪下來的負梢、卷鬚、果實等餵雞,把雞糞作為種植葡萄的肥料,既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又拓寬了職工的增收渠道。據該團園藝二連連長蔣和明介紹,每年在葡萄樹下散養1000隻雞,至少可增收3萬元。

  雲南鳳慶縣的安石村依山而建,村子已經被滿眼的綠色包圍。據了解,從2003年退耕還林開始,這個村子逐漸形成了立體的種植模式,林果、林茶、林菌等產業取代了傳統的糧食種植,每畝地的收入由過去*兩千元,提高到了現在的兩三萬元甚至更高。水土流失嚴重的情況也被徹底改變。生態和經濟效益統一了,村民就自覺自愿的造林、守林和護林。

  現如今,立體種植模式逐漸在各大城市推行,這不斷可以緩解人口與土地的矛盾,同時也是一個很大的商機。科學的立體種植模式不僅節約資源,而且可以獲得高效益。

相關焦點

  • 「復興網評」立體種養,為現代農業發展開拓「多維空間」
    基於立體種養和特色經營,佔地2600餘畝的稻漁空間目前每年產出大米260萬公斤,接待遊客20多萬人次,帶動周邊農民80餘人就業,為現代農業發展開拓了更寬廣的思路。從空中俯瞰稻漁空間立體種養,為現代農業優化種植結構、轉型升級提供了實踐方向。
  • 【海南日報】蘭洋大皇嶺現代農業產業園:探索循環立體種植養殖模式
    ■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柳鶯 林書喜驅車沿著307省道向儋州市蘭洋鎮行駛,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共享農莊、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招牌十分醒目。8月4日,記者來到蘭洋大皇嶺現代農業產業園。
  • 現代科技發展精緻農業 新品種草莓走俏高端市場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9年3月23日,山東威海南海新區萬和七彩農業草莓大棚內,工作人員正在 採摘剛成熟的「白色戀人」。
  • 生態新方向,農業新臺階
    3、生態農業單位土地經濟效益高 目前由於採取粗放式的化學辦法種地,雖然產量相對高,但價格便宜,有時市場不好還會爛在地裡,資源浪費嚴重。提高經濟效益的辦法有兩種,要麼繼續擴大土地規模,但質量不提高價格不變,使經營者有利可圖;要麼提高產品質量,價位提高,加上生態農業不減產,一畝效益等於幾畝,這樣的話,對於消費者和生產者都是好事。
  • 【祥雲杯】科技下鄉助力農業發展,種植英雄選出最美臍橙!
    他提到,瑞金種植臍橙的歷史非常悠久,當地的資源條件得天獨厚,臍橙的品質非常優良,在國內外市場中,特別是在出口市場佔有重要份額,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希望通過本次種植技術培訓帶動臍橙種植業的發展,通過種植英雄代表引領更多的種植戶投身於臍橙種植業發展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 張兆旗:發展首都城市空間農業
    發展城市空間農業,可以從立體的角度全面利用城鎮建築物空間景觀格局,通過擴大綠化植被面積,有效改善城鎮的熱島效應、減少灰塵汙染、淨化城鎮空氣、縮短食物裡程(food miles)、增加生物碳匯(carbon sink)水平、豐富居民生活內容等,是發展低碳城鎮建設美麗北京的重要途徑之一。
  • 【地理視野】新奇立體農業模式簡介,原來這就是無土栽培,漲知識!
    即: 變上山開荒種糧為發展木本糧油;變下水圍墾造田為發展水產養殖;變單純以糧換肉為糧、草換肉兼顧。即由農業的糧食單一經營轉變為綜合經營和立體經營;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的開發方式轉化。 (2) 農村經濟關係的立體化。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要形成農副產品的多級加工、倉儲、運輸、交換、銷售以及技術、信貸、保險等服務系統,形成各個生產部門間的多種經濟聯繫。
  • 【循環農業】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對於現代農業生態改造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為我國農業生態環境治理及結構調整提供全新的系統化解決方案。 我國生態循環農業模式與實踐 目前,我國各地已經探索出許多獨特而實用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主要包括種養加工複合模式、立體複合循環模式及物質再利用模式3種常見模式。
  • 國內外農業發展水平對比分析
    前言 在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現在,發展滯後農業問題已經越來越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致命短板,也是目前中國經濟的「阿喀琉斯之踵」。中國農業改革迫在眉睫,但是改革前提是要弄清家底。本文嘗試從國內外農業發展對比和農業制度歷史發展兩個角度來闡述分析中國農業現狀及可行路徑。
  • 農業發展原理概論
    農業的基本特徵:土地的特殊重要性;自然環境的強大影響;農業生產周期性和季節性;農業生產的社會性;農業生物性與聯繫性。6.農業的社會功能:農業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農業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階梯;農業是人類社會政治、文化之根基所在;農業的經濟功能: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是全球勞動力就業的主要場所;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進步的動力源泉。
  • 潮汐灌溉苗床為現代農業種植保駕護航
    潮汐灌溉苗床的誕生是我國現代溫室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我國是農業大國,溫室項目自然在全球也佔據頂尖地位,潮汐灌溉苗床的以智慧而誕生,以性能而發展。一、什麼是潮汐灌溉苗床?潮汐灌溉苗床:潮汐現象,是沿海地區的一種自然現象,指海水在天體(主要是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運動,習慣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漲落稱為潮汐。苗床,育苗或者養植花卉的床架。把潮汐的概念引用在農業,在發達國家得到了廣泛的利用,潮汐灌溉是一項成熟的農業灌溉技術。
  • 現代農業這樣在各地蓬勃發展
    宏卓農業科技公司擴展紅薯種植面積,以劉上京為中心採取「公司+農戶+訂單」的模式,採用脫毒紅薯苗滴水點穴種植法種植了4000畝紅薯、小香薯。泰德隆公司利用柏鄉天然富硒帶的優勢,發展功能農業,富硒麵粉、富硒小米、富硒甘藍等功能性農產品深受市場歡迎。「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實現了產業聚集和要素聚集,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30%以上,提升了我們發展現代農業的信心。」
  • 生物多樣性原理與生態農業發展
    所以現在要發展生態農業,一定要建設像花一樣的農田,是有很重要的科學依據的。此外稻田裡面養魚又是為什麼?水稻莖稈上有害蟲,魚要取食,會用頭撞水稻,把蟲子撞下來後吃掉,由此形成了一個生物鏈,這些都是通過做實驗驗證知道的。     第六是立體空間效應。
  • 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我國生態循環農業模式與實踐目前,我國各地已經探索出許多獨特而實用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主要包括種養加工複合模式、立體複合循環模式及物質再利用模式3種常見模式。該模式依託並整合當地優質的農業資源,大力發展「種植-養殖-農產品深加工」的循環經濟,延伸價值鏈條,促進當地特色農業發展。種養加工複合模式主要在我國水稻產區、小麥產區等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
  • 從「南茶北引」看我國農業發展的種植時空革命
    茶樹:一路向北  從「南茶北引」看我國農業發展的種植時空革命  從今年開始,家住吉林省東豐縣大陽鎮的62歲農民劉寶龍第一次在家門口和種茶打上交道。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曉毅看來,正是這種要求在大面積推廣種植之前必須嚴格試驗的農業科研推廣體系,為很多農作物推廣發展提供了科學保障。「從農科院到農科所再到基層推廣站,政府建立這樣一套科研推廣體系是很重要的。」王曉毅說。  「茶葉效益好,老百姓自然就想種茶了。」
  • 南京藝星整形醫院BSK綜合隆鼻定製弧線立體優美精緻自然鼻
    南京藝星整形醫院BSK綜合隆鼻定製弧線立體優美精緻自然鼻2020年12月28日 15:14:03      來源:衡陽房地產信息網    編輯:news_finance    做鼻綜合把鼻基底抬高,鼻尖鼻梁整體抬高,整個像從面部拔出一樣,如何再配合填充蘋果肌,能很好改善地包天(反頜畸形)緩解下巴前突,讓中面部飽滿勻稱,輪廓立體精緻。
  • 發展「海水農業」 實現「耕海種洋」
    廣泛開展灘涂貝類養殖是開發灘涂資源、發展海水農業的一個重要方向。灘涂貝類是指匍匐或埋棲於潮間帶和潮下帶泥沙中的雙殼類和腹足類。我國養殖的主要品種有:泥蚶、毛蚶、魁蚶、縊蟶、大竹蟶、長竹蟶、文蛤、中國蛤蜊、四角蛤蜊、菲律賓蛤仔、雜色蛤仔等。由於灘涂貝類主要以浮遊藻類和有機碎屑為食,所以能夠淨化生態環境。  海水池塘養殖興起於上世紀70年代,經過數十年發展,一舉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六盤水:農業發展的「一樣」與「不一樣」
    過去,農民在山林田土裡「刨生活」,卻依然走不出「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發展桎梏。  近年來,六盤水圍繞產業「八要素」,落實「五步工作法」,在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中,探索六盤水農村產業的「難為」與「可為」、「調減」與「替代」、「種植」與「增值」,推動農業產業大步走,產業革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 我國生態農業的主要模式
    生態農業旨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農業現代化過程中,調整結構,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依靠科技,合理利用與有效保護自然資源;防止汙染,切實保持農業生態平衡;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逐步建設成為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源節約型,經營集約化,生產商品化的現代農業模式。
  • 2020年農業產業現狀與發展前景 - 2020年版中國農業市場調研與發展...
    0    四、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方向與政策探討6    五、《「網際網路+」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發布1  第三節 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情況分析及預測2    一、20196      2、立體複合循環模式6      3、以秸稈為紐帶的循環模式8      4、以畜禽糞便為紐帶的循環模式中      5、創意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