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師道,老師才會受人尊敬!

2020-12-06 冬暉學堂

第七篇第24章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二三子:孔子對多個學生的暱稱,大意就是:「你們幾個小子。」如果只指一個人,稱「女(通汝)子。」大意就是:「你這小子。」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論語》中多次出現「二三子」的稱呼,都是此意。

以:用也。從反巳、從人。象形兼會意字。以()與「巳」同源。以的甲骨文是「巳」的倒文,即頭朝下的胎兒。表示已經成形,要降生了。金文另加人旁,以強調其為胎兒。

篆文承接甲骨文和金文並稍加繁化。隸變後楷化分別寫作「」與「以」。如今規範化,以「以」為正體,「」只作偏旁,作偏旁時有的寫作「厶」。

本文中的「以」是「以為」,「認為」的意思。

隱:隱瞞的意思。以我為隱就是「以為我有所隱藏」的意思。錢穆:「諸弟子疑孔子或有所隱匿,未盡以教。」

包鹹:「聖人知廣道深,弟子學之不能及,以為有所隱匿,故解之。」

爾:東漢·許慎《說文》:「爾,麗爾,猶靡麗也(華麗的樣子)。」如《詩經-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毛傳(研究《詩經》的著作,作者為西漢的毛亨):「爾,華盛貌。」「爾」的原意為「華麗的窗格子」。後來「爾」被假借為第二人稱代詞,「你」、「你們」的意思。「爾」也可用作語氣虛詞,置於句末。

「爾」也可以作為「邇」的通假字,「近」的意思,如我國辭書之祖、儒家十三經之一的《爾雅》,其「爾」就是接近的意思。「爾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釋古漢語詞、方言詞,使之近於規範。

又如「道雖邇,不行不至」。

行:行為的意思。無行而不與:此句孔子用雙重否定來做極為肯定之辭,語氣強烈,以見孔子之為人。

錢穆:「此處孔子特地提出一『行』字,可謂深切之教矣。諸弟子不求之行而求之言,故孔子以無行而不與之道啟之。」

全文理解為:

孔子說:「你們幾個小子認為我有隱藏嗎?我對你們沒有任何隱藏。我沒有什麼行為是不和你們一起的,這就是我孔丘啊。」

不愧是「萬世師表」、「至聖先師」,孔子教學是全心盡力,毫無保留的,關於本文,後世有極多評論。

明代理學大師劉宗周(浙江紹興人)曾曰:「二三子以言語求聖人,而終無以見道也。則疑聖道有隱,不知道無容隱也。道在日用動靜語默之間,森然不隔。」

日本德川時期(相當於明末)的儒學大師伊藤仁齋曰:「《論語》二十篇,其一言一行,皆莫非吾師也。蓋聖人之道,不高不卑,非難非易,通於天下,達於萬世,而不得須臾離,實為中庸之極也。其以聖人為高而不可學者,固不知道焉;謂近而不足學者,亦異端之流,益不知道者也。」

伊藤仁齋認為,孔子的思想通行天下,萬世不朽,一刻都離開不得。

《論語註疏》曰:此章言孔子教人無所隱惜也。《論語正義》曰:夫子以身教,不專以言教,故弟子疑有所隱也。

朱子曰: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幾及,故疑其有隱,而不知聖人作止語默無非教也。

總之,孔子敎學生是全心全意,毫無保留的,這就關係到師德的問題,現在的社會確實存在這個問題,有些老師,為了利益,課堂上不講重點,要留到課外補習時講,令人氣憤,令人深感師道之不存。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唐代的韓愈曾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孔子之前的時代,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是在統治階級內部,也就是貴族才能接受教育,得到教育後的貴族又成為為政者,所以說道統和治統是統一的。

道的傳播起源於黃帝。最早依靠心傳(口口相傳),歷經兩千年的心傳後,只留心法(各種經典)不見心傳,從老子而分支形成了兩支中國的古老的思想體系,即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儒家傳道的脈絡上接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到了孔子形成儒家學派,傳至子思、孟子。

從上面的統序可以看出,到了孔子時代,道統和治統開始分離了,孔子之前的傳道之人都是帝王,也就是統治階級。

「道統"一詞是由朱子首先提出的,他曾說過:"子貢雖未得道統,然其所知,似亦不在今人之後。"

朱子又說:"若只謂『言忠信,行篤敬』便可,則自漢唐以來,豈是無此等人,因其道統之傳卻不曾得?亦可見矣。"

朱子還說"《中庸》何為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失其傳而作也。蓋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

朱子雖然最早將"道"與"統"合在一起講"道統"二字,但「道統說」的創造人卻並非朱子,而是千百年來眾所公認的唐代的儒家學者韓愈。

道統和治統分離後,它們之間相對獨立,又相互依存,道統可以為治統提供統治合法性的依據,為治統設計為政標準等。治統又可以為道統提供保護。

孔子和孟子在周遊列國期間,都能得到各國領導人的高規格禮遇,孔孟有時對治統毫不客氣,甚至當面訓斥、指責。就是因為他們尊重道統,道統和治統是平起平坐的。

學生們的學習傳統又叫學統,它和道統、治統的關係如下:

傳道之人就是「師」,師有師「道」,師道包括師責、師法、師本、師德等。在古代,一個尊師道的老師是非常受人尊重的。

左丘明的《國語》有這樣的記載:「民性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長,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一事之」。

在這裡左丘明沒有提到「天」和「地」,卻是著重說明了「君」、「親」、「師」三者的意義,正所謂「民性於三,事之如一」。

後來的荀子在《荀子》中有講到「天」和「地」,並且對「天地君親師」五者做了闡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則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由此可見「天地君親師」的觀念可以一直追溯到荀子所在的戰國時期,著名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指出:「天地君親師五字,始見荀子書中。此下兩千年,五字深入人心,常掛口頭。其在中國文化、中國人生中之意義價值之重大,自可想像」。

古人常把「天地君親師」的牌位放在家裡最顯眼的位置供奉,稱老師為「師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師」地位之高。

到了清代,道統和學統逐漸式微,皇帝根本不把老師放在眼裡,帝師還要自稱為「奴才」,皇帝當眾罵自己的老師、甚至治自己老師罪的事時有發生。另外,大興文字獄,讀書人生活在恐怖之中,道統和學統被治統踩在腳下。

那麼,有了「教師資格證」就算受人尊敬的老師了嗎?錯了!韓愈曾在他的《師說》中提到:「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他明說了,敎人識文斷字的老師,不是傳道解惑之師。

師分為「經師」和「人師」。《禮記》有云:「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傳授專業知識的「師」只能算「經師」。而傳統意義上說的「師」指「人師」,人師就是掌握道統的人。

學、師,重要是在道德、人格高度層面上來說的。用朱熹、王陽明的話講,知識分為「聞見之知」和「德性之知」,前者對應知識性學習,後者對應德性。

西漢文學家揚雄在《法言·學行》中說,「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務學不如務求師。師者,人之模範也」。師範一詞源於此。這裡提出,老師是人之模範,很明顯,老師必須要「有才」也要「有德」。

北宋思想家、宋明理學鼻祖周敦頤曾說:「或問曰:曷為天下善?曰:師,先覺覺後覺,暗者求於明,而師道立矣;師道立,則善人多」。意思就是老師要先「覺」,然後「覺」人,自己先「明」,然後「明」人。

對於整個社會而言,善人的多少,又直接相關於師道是否能夠確立。可以說,「師」就應當是匯集天下之善的化身,直接關乎社會的興衰。

老師是肩負教化社會從善責任的,「師」是可以讓「萬人崇敬」的。

韓愈曾說:「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不管是經師還是人師,為師者,千萬不能脫離師道。並非因為我們是教師,社會就應該無條件地給予尊重,重要的是你的身上有沒有「道」。「德行」是,「道」的具體表現!

那麼,什麼是德行呢?《周禮》有言,「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講: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如果無「道」,那不過就是一個空殼,甚至是一個惡人,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尊重他?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韓愈在《通解》中說「以一身立教,而為師於百千萬年間,其身亡而其教存」真正的合格的老師,就是「其身亡而敎存」。

中國傳統師道是人類文明的一份寶貴遺產。不管社會怎麼日新月異地發展,人不可能不需要老師,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地把師道繼承下去。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都受人尊敬,為何取得偉大成就的牛頓,卻不太受人尊敬
    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科學家們無一例外都是受人尊敬的。不過,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牛頓就不一樣了。雖然早在26歲之前,他就完成了一堆重要的發現,放在今天至少能獲得三個諾貝爾物理獎。但這絲毫掩飾不了他不討人喜歡的事實。
  • 讀人與讀世——發現有靈光的人的智慧
    讀人與讀世——發現有靈光的人的智慧 2008年10月15日 17:15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發表評論 把這些道德典範事跡記下來,最少可在歷史上留下一個紀錄,即使現時、甚至下一代的人做不到也好, 都可「發潛德之幽光」, 讓年輕一輩發現社會上曾有過這些人物,做過一些好人好事。  陳萬雄之所以能保持著對理想主義的追求,是因為他有感自己受恩於新亞書院,並驅使他選擇學術研究作為終身職業。
  • 濰坊歌爾:做一家受尊敬的全球一流企業
    記者了解到,歌爾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高研發投入下的持續創新,是其成功的關鍵;作為山東省第一家市值過千億的高新技術企業,歌爾的多項業務技術引領全球,力爭做一家受尊敬的全球一流企業。  特殊人才特殊政策  搭建「打工人」的理想居所  在舒適的辦公區工作,下班後品嘗著員工食堂裡便宜又美味的佳餚,住著高標準配置的員工公寓,周末在自家企業創辦的商城裡享受美食看看電影,孩子還能在自家企業創辦的幼兒園、學校裡學習成長……最近「打工人」火爆網絡,對於很多「打工人」而言,這無疑是最理想的
  • 朔州「數學王老師」,你還記得「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句話嗎?
    最近,看到網上山西朔州「王老師」在學生面前的表演,真是驚掉了「奶爸」的下巴。只見「王老師」在畢業班的班會上,因為學生只給班主任老師送了花,而沒有給自己,認為這位「十惡不赦」的學生及家長「侮辱」了她。自己辛辛苦苦帶了六年的學生和家長都是「白眼狼」。
  • 憑什麼尊敬你,我的「老師」?拿什麼來拯救某些墮落的師德
    我是一名農村教師,剛過天命之年,雖然身上有不少缺點,但自認為還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沒有辱罵過學生,沒有進行過有償補課,努力尊重每一個學生,深以為教師隊伍還是優良的。但今天看了長春某女教師出軌學生家長之後,讓我深深感到目前教師隊伍真的需要整頓!
  • 海賊王:光月御田,從遭人厭惡到受人尊敬,光月時可能就是原因
    御田不受約束,屢次引發暴力事件,最後被逐出花之都。那麼,御田到底有多麼的特立獨行呢?光月御田簡直就是「災禍製造機」,從出生開始就從未停止過製造災禍,讓身為和之國將軍的父親光月壽喜燒十分無奈,打算斷絕關係,此時御田是18歲。而且御田儘管引發了「後宮之亂」,卻很受女子喜愛。光月御田的行徑,堪稱混世魔王。
  • 錢學森為何會如此受人尊敬?明白他在美國的待遇,才知他有多偉大
    美國在當時提出的薪酬待遇究竟有多麼豐厚呢在仔細了解之後,你一定會切身地體會到錢學森到底有多偉大,也知道了錢老為何如此受人尊敬。看完錢老工資的具體數字,你肯定會身有所思,感嘆錢老確實是一個常人所不能及的人。在美國生活的時候,錢老一直都沒有閒下來,不僅在美國高校教學,還身兼數職,僅作為一名大學教授,其年薪就足足有兩萬多美金,可見錢老在美國的時候十分優秀,而這個年薪在當時已經勝過很多當地的美國人。
  • 歷史:希臘神話中的女神萊託,最受尊敬的神靈之一!
    導語:大家好,祝您每天都擁有一個愉快的心情,賺錢多多,美麗多多,今天為您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內容,讓您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新發現,更是會帶來更好的運氣哦!歷史:希臘神話中的女神萊託,最受尊敬的神靈之一!Leto女神不是希臘萬神殿中最著名的神靈之一,但在古希臘,她是最受尊敬的神靈之一。在古希臘,萊託是母親和謙虛的女神,也是年輕人的保護者,但同樣重要的是,萊託也是阿波羅和阿耳忒彌斯的母親。在希臘神話中,Leto被歸類為第二代泰坦,是Coeus和Phoebe的女兒,因此也是Asteria的妹妹。這將使她成為宙斯的當代人,Zeus出生於Cronus,Coeus和Phoebe的兄弟。
  • 大體老師,醫學院的無言良師
    經過上學期系統解剖課的理論學習後,他們走入了地下一層的解剖實驗室,開始面對大體老師——那些為了科學研究與醫學教學捐獻了自己遺體的無言良師。  正是有了這些良師的奉獻,才使得醫學生們對於人體構造,解剖操作上有了最為豐富的知識攝入。為了表示對於這些特殊老師的尊重,每位學生在第一次操作前都會進行簡潔而肅穆的默哀儀式。
  •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華大基因榮獲「2019年度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獎」
    將基因技術變成大家都能消費得起的東西,直到有這樣一天,大眾能像懂英語一樣能看懂基因數據。12月12日,由《經濟觀察報》主辦的「2019年度中國最受尊敬企業年會」在北京舉行。作為中國最大的精準醫學龍頭企業,華大基因憑藉其巨大的社會影響力、領先的創新技術以及廣受信賴的口碑斬獲 「2019年度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獎」。
  • 科學網—為何米丘林受人尊敬而李森科備受爭議
    劉用生 在我的印象中,去世後能被《自然》雜誌刊登訃告的人,都是些有突出貢獻和重要影響的科學家。
  • 教師節賀卡祝福語大全 最新感謝老師的話簡短讚美老師的名言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教師節賀卡祝福語大全 感謝老師的話簡短讚美老師的名言 尊師重道,是我們歷史延續下來的優良傳統,也是一種文明的象徵。自古以來,每朝每代,無論是在朝在野,尊師重道的風氣都從未改變。古人有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警言,可見古代尊師的程度。
  • 調查顯示:43%的老師壓力大 27%的老師身體差
    教師節即將到來,老師們的幸福指數高嗎?工作壓力大嗎?對生活和工作滿意與否?  近日,安徽商報針對省城30位小學教師做了一項關於幸福感的問卷調查。超過七成受訪者表示熱愛教師行業,但僅有1/3教師認為自己受人尊敬;半數教師不滿意現有的物質生活水平。此外,女性教師壓力大於男性教師。
  • 捐獻遺體的15歲少年:要去醫院做讓人尊敬的「大體老師」
    正好,這時安寧療護病房有了空床位,松華就從腫瘤科病房轉到了安寧療護病房。堅強的孩子,提出了人生最後的心願「這個孩子其實特別堅強。」曹鳳大夫說,病房裡有的病人有一點難受就會大聲呼喊,但松華不會,他只是在憋氣難受的時候,請求幫助他減輕症狀,身體舒服的時候,他就恢復了少年的頑皮狀態,拿著手機打遊戲,臉上的表情也特別豐富。後來,他只是在極度不舒服的時候,抓著醫生和護士的手,懇求讓他快點死,再後期,他什麼也不說了,難受的時候他就軟綿綿的趴在床上的小桌板上,痛苦的閉著眼睛,一言不發。
  • 英語作文寫最尊敬的人 考生愛寫鍾南山
    其中,一直是眾考生熱議話題的英語作文題今年有了新變化,幾乎年年在題目裡要寫信的「李華」消失了,改為要求考生以徵文比賽的形式,寫自己愛戴敬佩的人,「李華不寫信了」還上了新浪微博熱搜。新快報記者走訪得知,廣州不少考生都在英語作文裡寫了鍾南山。
  • ;川普獲稱2020美國最受尊敬...
    (中國新聞網)  「雙節」將至,鍾南山院士最新提醒  ①雙節沒必要禁止出行,但確實要更加注意,不鼓勵到國外;②不要去現在已經列為中風險的地區;③冬季國內疫情不會大規模暴發,但警惕「環境傳人」;④打疫苗一般一個月後才有效果,打了疫苗也要預防;⑤牢記三點: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
  • 道教宗派:三皇派、幹君派、清水道、李家道、北天師道、南天師道
    三皇派 三皇派是、上清經是、靈寶經是三大經是中行世最早的道派,奉持的主要經典是《三皇文》,即《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稱,又稱《三皇經》。 據道書記載,三皇派開創人是南海太守鮑靚,於晉惠帝永康年中,入嵩山石室得《三皇文》,他又師事左元放,受《三皇》、《五嶽》劾召之要。
  • 美國一名6年級學生課堂報告,說「偶像是川普」,被老師踹出課堂
    導語:美國一名6年級學生課堂報告,說「偶像是川普」,竟被老師踹出課堂。 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Tacoma)一所小學最近爆發爭議事件,6年級老師布蘭登(Brendan Stanton)在上網課時, 要求學生一一介紹自己最尊敬的偶像是誰,不過當其中一名10歲男童表示,「我的偶像是川普」時,布蘭登突然大發雷霆,竟然直接把男童踢出課堂,並刪光了他所有讚美川普的言論。
  • 老師用發熱膠嚇唬男童,導致嘴唇二度燒傷,家長:請解聘老師
    教育育人,首先還應該從優秀的老師團隊做起,如果沒有一個優秀的教師團隊,又怎麼可能會培養出國家棟梁呢?所以在目前的教育方面還是應該好好的審視一下教育理念。老師打孩子這是一個事實,孩子頑皮這肯定也是真的,但是到底怎麼樣來權衡輕重呢?首先也應該讓孩子知道敬畏老師,讓老師知道被人尊敬。
  • 術業有專攻,汪涵稱呼王一博為老師,這才是娛樂圈該有的交流方式!
    然而事實上,術業有專攻,方方面面都應達者為先!汪涵和王一博就很好地展示了這一點。站直身,搭著手,一副老師看學生表演的姿態下意識地擺出。 雖然汪涵點名王一博是節目習慣,目的是為了讓他有更多的表現機會,但一般都直呼其名,不會稱呼「老師」。這說明汪涵將王一博稱作「老師」是有意為之,而且是真心覺得他在街舞這方面有能力成為兩位小朋友的老師,也有資格被自己稱為「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