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用生
在我的印象中,去世後能被《自然》雜誌刊登訃告的人,都是些有突出貢獻和重要影響的科學家。1976年李森科去世後,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C.D.Darlington 在《自然》上發了一篇訃告。他在訃告中提出了一個問題:「李森科是騙子嗎?」
李森科(1898~1976)的科學成就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在植物生理學上,他首先提出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的概念,並創立了階段發育理論;在遺傳學上進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創立了遺傳學中的米丘林學派;在農業生產上,發明和推廣了許多新技術,提高了產量和品質;在生物進化方面,提出了一個關於物種形成的新見解。
米丘林(1855~1935)在辛勤勞動的一生中,運用多種方法選育了300多個果樹品種,留下了4卷的《米丘林全集》。他根據自己的親身實踐,在遺傳育種上提出了許多新觀點,發明了幾種新的育種方法。在園藝科學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與美國著名的園藝學家布爾班克齊名。
我一直在想,假如李森科是個科學騙子,為什麼史達林和赫魯雪夫都支持他?為什麼瓦維洛夫和許多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也高度評價他在植物生理學方面的工作?其實,李森科在科學界名聲不好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李森科混淆了科學與政治。他把孟德爾遺傳學說成是資產階級的、唯心的和形上學的。眾所周知,科學是沒有階級性的。史達林在修改李森科《論生物學現狀》的報告時,把「資產階級遺傳學」這個提法給刪掉了,並在旁邊作了批註,反問道:「哈哈哈,數學是什麼階級?達爾文主義是什麼階級?」
在對待孟德爾遺傳學的態度上,米丘林和李森科是不一樣的。在長期的果樹育種實踐中,米丘林認識到孟德爾定律是有局限性的,不適用於靠嫁接繁殖的多年生果樹,但他並沒有否定孟德爾定律。米丘林說:「我毫不否認孟德爾定律的價值,相反的,我不過是堅持對它加入一些修正和補充。」
而李森科把孟德爾遺傳學看做是偽科學,對它進行全面否定。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李繼侗先生十分尊敬米丘林,但對李森科很反感,他說:「在李森科眼裡,簡直是蔑視前人,目空一切,他否定這個,否定那個,最後必然否定自己。」
針對李森科,談家楨先生也說過這樣一段話:幾十年遺傳學的發展證明,不管是孟德爾還是摩爾根,他們的工作都有局限性,這反映了任何人都受到時代的局限,科學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李森科抓住孟德爾遺傳學中局部不完善的東西,否定其整個理論,這不是科學的態度。
在為人處事上,米丘林和李森科也有很大的不同。雖然米丘林與瓦維洛夫的學術觀點不同,但兩人始終保持著友誼。在瓦維洛夫擔任農科院院長期間,大力支持米丘林的研究工作。1935年蘇聯科學院選舉米丘林為名譽院士,正是由瓦維洛夫帶頭提名的。
而李森科和瓦維洛夫的關係則很僵(瓦維洛夫私下裡曾說李森科是「an angry man」)。李森科對人傲慢無禮,隨意指責。他曾多次批評和指責與他學術觀點不同的杜比寧院士。而當李森科在1976年去世後,杜比寧院士則參加了他的葬禮並講了體面的話:「雖然我仍不同意李森科的學術觀點,但我今天回憶起來他還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對這件事情,翟中和先生感慨地說,李森科缺乏杜比寧那樣的學者風度和寬容精神。
米丘林工作勤奮,待人熱情。他所領導的研究所和果園,每年向全國各地答覆成千封諮詢的信件,有許多信件是米丘林親自寫的(收集在他的全集第4卷中)。他鼓勵他的學生和同事大膽地創新,他說:「懂得我的理論和方法的不算我的好學生,推翻我的理論和方法的才是我的好學生。」
李森科則不然,他利用史達林的影響在組織上排除異己,壓制別人,不讓一些孟德爾學派的遺傳研究人員從事自己的研究工作,確實很霸道。
當然,李森科也並非一無是處,他發明的許多農業技術的確很有效。張冬生曾經介紹說:「二次大戰中,列寧格勒正吃緊的時候,杜比寧到列寧格勒去研究戰爭的恐怖環境下果蠅群體有什麼變化;而李森科則研究馬鈴薯,發明把其頂芽部分用來做種薯,其餘部分拿來食用,以緩解糧食的緊張。」
1966年,美國學者C.C. Lindegren 出版了一本書The Cold War in Biology,用了一章的篇幅介紹米丘林和李森科的工作,並引用日本遺傳學會會長筱遠喜人的茄子嫁接雜交研究結果來說明李森科的研究中也有正確的東西。
武漢大學的汪向明先生上世紀50年代在莫斯科大學留學期間曾經訪問過李森科幾次,其中1953年中國科學院代表團訪蘇時他做翻譯。我在電話裡請汪先生談談他對李森科的看法,他說應該實事求是地看待李森科,不能全盤否定他的學術成就。他給我講了幾個關於李森科的故事,後來又給我寄來了幾篇匈牙利專家賴基關於春小麥和冬小麥相互轉變的論文複印件和他自己編著的《廣義遺傳學探索》的書。
已故的方心芳院士在談到李森科時曾說過,「學術爭鳴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因為某人是漢奸就否認他是學者,不能在批評李森科時也像李森科那樣的做法——把政治與學術混淆」。現在看來,李森科在科學研究上所做的一些有意義的工作還是應該予以肯定的,他的主要錯誤是混淆了科學與政治,以及對待不同學派的學閥作風等,我們應該從他身上吸取教訓。
(http://blog.sciencenet.cn/u/百無一用)
[9]xie44025
李森科的學術觀點從根本上講也是錯的。他從根本上否定孟—摩學說,決定了這一點。現代生物已沒人再按他的「學術觀點」搞他的這套東西了。
博主回覆:當時孟德爾學派否認嫁接雜交和獲得性遺傳,而李森科肯定這些基本事實,從這個角度來講李森科的觀點基本上是對的。當然,限於當時的科學認識水平,李森科對機理的解釋是粗糙的。現在可以用橫向基因轉移來解釋嫁接雜交,用表觀遺傳學來解釋獲得性遺傳。當時李森科全面否定孟德爾遺傳學是十分錯誤的,現在我們也沒有必要來全面否定他。
[3]lingfeng
為什麼李森科創立了米丘林學派呢?他是米丘林的學生嗎?
博主回覆:李森科不是米丘林的學生,他有自己獨立的研究。他在遺傳學方面的觀點與米丘林相似,想著在遺傳育種上獨闢蹊徑。米丘林在蘇聯聲望很高,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創立了米丘林遺傳學,以區別於當時已經存在的孟德爾遺傳學。
《科學時報》 (2011-11-03 A3 博客@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