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中國野犀牛:我們只是想活下去!(多圖慎點)

2020-09-23 OWOH寵物生活

我們只是想活下去


你知道在上下五千年浩蕩歷史中,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上,也曾經有過野生犀牛嗎?

你知道為什麼現如今,犀牛隻能在動物園才能看到了嗎?

你知道中國地域內最後一隻野生犀牛是因為什麼而消亡的嗎?

後面兩個問題有著同一個答案——人類。


消失的中國野犀牛

20世紀後期,由於人類獵殺,中國最後一隻野生犀牛死亡,這個憨憨的近視眼自此在中華大地上滅絕。


今天是,雖然犀牛在這裡的故事已經終結,但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僅存的五種犀牛也正在受到同樣的威脅。


犀牛們被捕殺,主要是因為頭上的角,因為犀角的珍貴難得,被當成身份象徵、華麗的裝飾或者珍惜的藥材,而在人類眼中的價值連城,於犀牛而言無疑是滅頂之災。


它們被圍獵、被抓捕、被強行割去犀角,甚至只剩下半張血淋淋的臉,無助地趴在地上,等待死神的降臨。


「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我們只是想活下去啊!」



犀牛雖然體型龐大,但是性格溫和,通常情況下並不會主動攻擊人,但是,溫順老實的性格並沒有換來友好的對待,而是偷獵者的捕殺。



而冒險捕殺的背後,是巨大的利益驅使。正是因為我們迷信犀角的藥用價值和藏品飾品,才給犀牛們的生存帶來如此危機。



在這個世界犀牛日,讓我們都靜下心來想一想,我靠剝奪他人生命得來的裝飾,真的能作為身份的象徵嗎,象徵著死亡嗎?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希望在其他地域上生活著的犀牛們不要重演中國野生犀牛的悲劇,也希望不要讓動物園變成犀牛們最後僅存的棲息之所。


拒絕買賣




拒絕傷害

相關焦點

  • 「世界犀牛日」:野生犀牛為何從中國消失
    腳下的徒弟曾經是曾經犀牛的王國。如今,野生犀牛在中國早已蹤跡難尋。但古籍中卻有不少關於它們的描述,化石挖掘更顯示,這些身披「鎧甲」的巨獸曾遍布中國。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讓我們探尋野生犀牛從中國消失的原因。
  • 中國野生犀牛消亡史:唐宋以後的人們為何見不到犀牛了?
    這些漫遊在非洲(黑、白犀牛)和亞洲的犀牛不僅面臨原生棲息地的破壞,還得時刻提防偷獵者們的行動——這一切都是源於人們,尤其是亞洲買家(越南、中國)對犀牛角的巨大需求。在中國,人們對犀角神奇藥效和靈犀(一種稱為「通天犀」的犀角,據說能出氣通天)的文化演繹,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 中國犀牛消亡史:5000年來,我們都滅絕了什麼?
    >指犀牛)尚多」。 到了唐宣宗時期(846-859年在位),當時人在渠州(今四川渠縣、大竹等地)捕捉到了一隻犀牛,由此當時的犀牛已經非常珍貴,於是這隻犀牛被特地送到了長安城中進貢,考慮到先前皇宮中的犀牛無法適應關中地區的氣候、被凍死等先例,「慮傷物性」的唐宣宗後來下令將它「復放於渠州之野」。
  • 1922年最後一隻中國犀牛倒下,從此我們再無它
    當你帶孩子去動物園遊玩,看到犀牛的時候你會怎麼說?犀牛,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確從小受到《動物世界》薰陶教育的我們看到犀牛都會覺得是外國動物,距離我們很遙遠。這件青銅器的名字是 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為西漢時期銅器,於1963年,出土於陝西興平縣吳鄉豆馬村,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展廳內,西漢錯金銀雲紋青銅犀長58.1釐米,寬20.4釐米,高34.1釐米,重13.34千克,呈犀牛形,犀牛昂首佇立,身體肥碩,四腿短粗,肌肉發達,比例準確,體態雄健,皮厚而多皺,兩角尖銳,雙眼鑲嵌黑色料珠,為古代生息在中國的蘇門犀的形象
  • 北極熊的呼喚:冰川大量融化,我們該怎麼活下去(上)
    迷迷糊糊中又不知過去了多久,小北極熊聽到了一陣熟悉的呼喚,只是聲音還有些微弱。小北極熊從夢中驚醒,猛地睜開眼睛,發現一隻雌性北極熊的腦袋正漂浮在距離自己不遠處的水面上——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母親。和離開之前比起來,母親瘦了許多,連肋骨都清晰可見。她拼命向小北極熊遊過來,小北極熊看著母親,連呼喊的力氣都沒有了。
  • 野生犀牛在中國早已蹤跡難尋 這些身披「鎧甲」的巨獸為何消失了
    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讓我們探尋野生犀牛從中國消失的原因。一、曾經繁盛的犀牛王國如同鯨魚不是魚一樣,被我們習慣性稱為犀牛的動物也和偶蹄目的牛沒什麼瓜葛,而是和馬同屬於奇蹄目。化石記錄顯示,最早的犀牛出現在始新世時期(5600萬~3390萬年前)的北美。
  • 全城熱益 | 犀牛消亡史5000年來我們都滅絕了什麼?
    903年)「冬,大雨雹,牛馬死,(長)江、漢(江)俱凍」。   儘管從西周時期開始,黃河流域的犀牛和大象逐漸消失,然而在相對溫暖、森林廣袤的江淮流域,犀牛、大象仍然廣泛存在,因此先人們對於犀牛的南遷雖然不解,但也並不以為然,由於當時中國大地上廣泛分布著犀牛,因此先秦時期用犀牛皮做成的犀牛甲,甚至成了南方的楚國和吳國的大規模戰爭裝備。
  • 為什麼體型龐大的犀牛會在中國滅絕?
    就目前來看,犀牛僅分布於非洲、印度、越南、印尼等地,而且有一些犀牛還是某一地區獨有的物種。其實,早在20世紀以前,我國就分布著三種犀牛的亞種,而且數量還不少。那麼,為什麼這些犀牛會在中國滅絕了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論黑犀牛的生活困境及應對措施
    在Ol Pejeta保護區內,有49個金合歡樹的數據收集點,每隔一段時間需要進行數據收集整理,以便時時掌握金合歡樹的生長情況,我們此行也參與了其中。我們造訪了43、45、48三個數據收集點,在收集了數據後,我們找了2016年的數據作比較,我發現了一些不詳的徵兆。
  • 線上趣聽 | 小牛頓惠科普·第40期:北方白犀牛蘇丹的遺言
    這就意味著,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北方白犀牛從這個世界上消失,而沒有任何辦法。知道這則消息以後,布萊克感到很難過也很無力,全世界那麼多厲害的科學家、動物學家都不能阻擋白犀牛即將滅絕的厄運。那麼作為普通人,我們又能為它們做些什麼呢?
  • 人類消失10000年之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二)
    我們接著講。,而且它們很快會成為貓的捕食對象,其實很多動物現在都是靠吃人的垃圾啊,或者人的殘羹剩飯活下去的,一旦人不存在了它們都會恢復野性。這些人造衛星表面上看上去好像就靠慣性在圍繞地球,但其實不是,它也是有一定的推進裝置的,這推進裝置不再工作了之後呢,這個衛星就會離地球越來越近,然後落入大氣層,目前在地球周圍環繞地球的總共有多少衛星呢,4500顆左右,所以在人類消失一年之後,就能看到4500個流星。那麼除了天空會發生變化,還有一個東西會發生變化,就是我們的地面的房屋會發生變化。
  • 廣東、廣西的大象犀牛為什麼滅絕了?
    我們都聽過「曹衝稱象」的故事。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曹衝稱的這頭大象到底是哪裡來的?這是一個被忽略一千多年的問題。根據陳壽的《三國志·魏書》記載:「時孫權曾致巨象」。也就是說曹衝稱的大象是孫權送的,但陳壽沒告訴我們孫權又是從哪裡搞來的大象。
  • 《力量驚人的犀牛甲蟲》悄悄話-聯合拍攝
    犀牛甲蟲(Phileurus didymius)生活在南美的委內瑞拉地區,包括尖角在內的體長可達到6英寸以上(約合15釐米),而且力量驚人。力量驚人的犀牛甲蟲【高清圖第1幅】本作品是來自武漢業餘攝影師宰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東營區域拍攝
  • 南非男子騎犀牛奔跑並可控制方向(圖)
    最威猛的牛仔據英國《太陽報》、《都市報》8月27日報導,在南非大草原生活著攻擊性極強的野犀牛,每年都會攻擊人導致多人死亡。不過,現年32歲的南非男子詹姆斯·諾德烏卻不可思議地受到一頭兩噸重大犀牛的青睞,他不僅可以近距離接觸這頭猛獸,還可騎著它在非洲大草原奔跑,堪稱全世界最威猛的牛仔。九年前搭救大犀牛詹姆斯是南非林波波省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的一名動物飼養員。2000 年,詹姆斯和同事們在野外目睹了一場犀牛大戰。一頭異常兇猛的犀牛入侵另外兩頭犀牛的領地,結果這兩頭犀牛一死一傷。
  • 消失的小動物(之一)
    小時候,我們這一帶野生動物相當多,比如:禾鼠,金雕,石雞,烏鴉等,幾乎天天可見。這些動物,給兒時的生活帶來了不少樂趣。 每當春天來臨,麥苗返青時,禾鼠結束了冬眠。麥田裡。到處是「吱吱」聲。我們放學後,提上水桶去灌禾鼠(禾鼠對麥苗危害較大)。
  • 因人類捕殺而滅絕的九種動物:斑驢肉質鮮美,中國犀牛是名貴藥材
    圖為1933年赫芭特動物園的一隻袋狼,這也是人類見過的最後一隻。披毛犀,又叫長毛犀,平均肩高2米,體長3.5米,重達1.8噸。披毛犀生存在更新世時期和冰河時期,滅絕了至少10000年,現代人開始只是在壁畫上見過,後來在波蘭發現了一頭完整的雄性標本。披毛犀滅絕的原因除了環境原因,最大的可能性還是石器時代的人類捕殺導致。
  • 世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犀牛為什麼總這麼「倒黴」?
    古代中國人認為犀牛和水牛、黃牛是同一類的動物(連犛牛都被稱作「毛犀」),甚至作為中藥有同樣的效果,不過犀牛更珍貴,犀牛角也被吹得更厲害。其實犀牛角和牛角並不一樣:牛角是直接長在頭骨上的,而犀牛角則是皮膚之外的附屬物,和指甲的成分類似。所以,我們在看古代犀牛化石骨架的時候,總發現它鼻梁上是光禿禿的。
  • 《中國新近紀犀牛》出版
    該書詳細論述了中國新近紀犀牛化石的分類、演化、產地、地層、年代、生態、行為、環境等科學內容,同時涉及化石的發現過程和研究歷史等相關知識,配以大量藝術性與科學性俱佳的解剖素描圖和形態復原圖。書中包含中國已知新近紀的全部犀類化石,並對各個物種進行系統的修正釐定,歸併了大量同物異名,是反映中國新近紀犀牛化石最新和最全面研究成果的科學著作。
  • 天災還是人禍 中國犀牛滅絕記
    每個國家都有國寶,中國是大熊貓,俄羅斯是北極熊、美國是禿鷹、英國是知更鳥,澳大利亞是考拉和袋鼠。一些動物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比如非洲的犀牛。如果我說中國以前犀牛泛濫,你信嗎?黑犀牛,生活在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其實在古代,中國犀牛也很多。
  • 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牛死亡,至此,此物種滅絕…
    白犀牛分南白犀和北白犀兩個亞種。(紐約亞斯特坊廣場的「最後三隻」北白犀雕塑)因為近幾年,它開始患有多種年老導致的併發症。我們都是自然界的物種之一,從這個角度來說,本來朝夕相處的「朋友」突然就消失。(邊防官兵查獲白眉長臂猿頭骨,7個價值56萬元)而且白掌長臂猿、北白頰長臂猿基本在中國野外滅絕;海南長臂猿26隻,它們只生活在海南島;東黑冠長臂猿,國內26隻;天行長臂猿,國內不到150隻,緬甸境內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