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一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新聞引發了各界的關注。基因編輯是什麼?

基因編輯是指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修改受精卵或者早期胚胎的基因。在19世紀70年代基因工程技術發展到現在,世界各國早已 經有科學家對基因編輯這項技術開始研究。
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以中心法則為生物學基礎,什麼是中心法則?就是認為遺傳信息從DNA傳遞給RNA,再從RNA傳遞到蛋白質,再 由蛋白質進行表達,這個遺傳順序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為什麼那麼早進行研究卻沒有一個實驗能進行到最後呢?
科技發展到現在,人類雖然已經破譯了一些遺傳物質和掌握到了遺傳的一定規律,但基因工程的複雜性是沒有完全掌握的。在基因 的表達與調控機制等領域仍有許多未能解開的謎團。

但是人體的遺傳系統是極其複雜的,基因與蛋白質、基因與形狀之間並非一一對應的關係,有時往往是十幾種基因同時影響某一遺 傳形狀。沒有幾種人類疾病可以清晰明了地歸咎於某一種基因,而多數情況下某種疾病通常是由兩個或多個基因相互耦合的結果, 反過來,兩個或多個基因的共同作用才能導致某一疾病的發生。
這次的事件裡提到了CCR5,其能檢測到細胞中的HIV-1病毒,切斷HIV-1病毒DNA.並且將其消滅,改變細胞中的DNA從而根治基因疾病 .以精確的技術在細胞中插入或者刪除特定的DNA片段。
上面提到了,在CRISPR技術中,Cas9是一種蛋白質,可以識別在CRISPR中存儲的特殊序列,通過序列匹配剪切DNA。如果切錯了怎麼 辦?這就叫脫靶效應。比如,我想要通過編輯DNA讓我不長腿毛腋毛,不小心切到點啥,直接導致我禿頭,秀髮去無蹤,頭皮更出眾 的效果出來,這種就叫脫靶。
另一個就是「鑲嵌現象」。鑲嵌現象是指從單一受精卵發育而成的同一個體的細胞有不同的遺傳組成、染色體結構或染色體數目的 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基因組並不只是在人與人之間有差異,它也可能在同一個身體裡、細胞與細胞之間產生。
用CRISPR/Cas9技術編輯細胞DNA,由於被修飾細胞的數量難以控制,最終可能只有部分細胞被編輯成功,導致出現被改變和未改變 的遺傳嵌合體,其功能性結果由此將變得複雜和不可預料,包括導致下一代成為癌症或其他疾病的易感者。此外,基因編輯的過程 中刪除或者插入特定的DNA片段,是不可逆的。
CRISPR這樣的技術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為它操作起來相對簡單。打個比方,老的基因組工程,就像每次運行新軟體前都必須要 重裝一次電腦。而CRISPR技術就像是一個基因的軟體,我們只需要應用幾小段的RNA就可以簡單對基因編程。CRISPR技術可以用來優 化。試想可以給人類設計出更優化的特徵,比如骨骼更加強健,不容易得心血管疾病,或者擁有我們夢寐以求的一些特徵,大眼睛 ,大長腿,可以製造「高級定製人類」。到時候寶寶全隨明星長,我讓他隨胡歌就隨胡歌,我讓她隨範冰冰長就隨範冰冰,不隨爹 媽無所謂的。
目前,人體特徵是由哪種基因控制這樣的基因信息,大多數人不知道,一旦知道了這類知識,CRISPR技術為我們進行改變提供了工 具,這引起了不少道德倫理問題,這種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嚴謹地對待。所以這項技術被全球呼籲暫停了,就像19世紀70年代倡導分 子克隆的使用,直到這項技術的安全性得到檢測通過才得以恢復。
目前,基因編輯的動物和植物已經存在,基因編輯的人類也誕生了,但是這項CRISPR技術背後的預期和非預期的後果暫時還未可知 ,要繼續通過長達十幾甚至幾十年的觀察。如果不對技術風險和可能後果進行慎重思考和討論就直接使用,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