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2萬贊:你有什麼相見恨晚的道理,想推薦給年輕人?

2021-01-21 叫我麥大人

文/麥大人

最近,逛知乎看到一條很火的帖子:「你有什麼相見恨晚的道理,想推薦給年輕人?」

說實在的,進入社會已經十年有餘,到目前也沒什麼成就,眼看那些一同畢業的弟兄們個個混得風生水起,不禁有些黯然。

這些年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前進的道路上踩過很多坑,也摔過很多跤,不過我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即便是那些不怎麼成功的經歷和感悟,也是有用的,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反思是成功之父。

今天就簡單分享幾條還不錯的人生感悟,未必對所有人都適用,那你就姑且聽之。

01 選擇遠遠大於努力

因為上一份工作的關係,認識了一個朋友,她06年畢業於上海某985高校,曾是校園風雲人物。

畢業那會,某網際網路新貴到她們學校招人,一眼就挑中了實力不俗的她,不過這位朋友卻拒絕了。

用她的話來說,當年該企業弱爆了,就是一個專門賣低檔貨的公司。

之後,她很順利地進入一家當地名企做管培生,而班上一位各方麵條件都不如她的人,則去了她拒絕的那家公司。

當年的她,無論職務還是薪水,都比那同學高多了。可是10年過去了,她和同學的境況有了180度的大轉彎。

朋友所在的傳統企業,被後來崛起的電商平臺不斷擠壓,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利潤越來越薄,所以員工的待遇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反觀她的同學,隨著幾大網際網路巨頭的崛起,現在已經是核心部門的總監,事業蒸蒸日上,收入也是水漲船高,此外還有股票分紅等,兩人的差距不是一丁半點。

朋友有些懊惱的對我說,當年自己少不更事,錯過了機會。我卻告訴她,不是不懂事,而是看不清趨勢。

記得雷布斯說過一句名言,在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

其實說的道理很簡單,就是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

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有時你付出了和別人同樣的努力,甚至比別人還要拼命,但結果人家卻高出你一大截。

就好比你騎自行車,兩腳不停蹬,一小時也只能跑10公裡,而別人開汽車一腳油門下去,一小時可以跑100公裡。

由此可見,選擇真的很重要。

在做選擇之前,我們需要深入思考,挑選一個最優方案,然後再去努力,這樣的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一位地強調努力,也就是埋頭拉車,而不抬頭看路,很有可能會誤入歧途。

02 改變自己最快的方法,就是去做害怕的事

一直以來,我都是比較內斂的一個人,從小就不太喜歡與別人說話。

記得小時候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去別人家串門,擔心自己不會說話而出醜,越是害怕,問題越嚴重。

那時我覺得老師是世界上最牛逼的人,站在三尺講臺上,對著那麼多學生滔滔不絕,崇拜得不得了。

可是後來,我竟神不知鬼不覺地進了師大,現在想來也是詭異。

在大一大二那會,我也很害怕去實習的那一刻,心裡祈禱這一天晚一點到來。

不管我有多不願意,實習考核還是來了,我們小組分配去宜興某學校,這時已經退無可退,反而不那麼害怕了,於是跟在師傅後面依葫蘆畫瓢,寫教案、做課件、批改作業等等。

一周下來,終於輪到我上課了,下面坐著校長和教導主任等大牛,師傅提前給我說就把他們當空氣好了。

於是我把精心準備好的課件,對著學生按計劃講解,結果課堂氛圍出奇的好,興奮的我在上面講得口沫橫飛。

後來從師傅哪得知,校長對我的講課很滿意,還誇我有做老師的天賦!

這樣的結果,是我從來不敢想的,如今卻成為了現實。沒想到從小害怕的事,就這樣被克服了,我也佩服自己。

所以,改變自己最快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情,否則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如果因為害怕就不敢去嘗試,那你可能會失去更多。

不要因為害怕被拒絕,就不去表白,那你將永遠沒有機會得到她。擔心自己將來會失戀,你也無法體驗愛情的甜蜜。

想起某主持人說過的一句話:

1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你的現在,是你過去所有的總和,而你的未來,就是你現在所做的一切。

其實很多事情,只要克服了內心的恐懼,真的沒有那麼難。勇敢去做你害怕的事情吧,然後你會發現,它們也不過如此。

我們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03 學習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沒有之一

不知你有沒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原來一起畢業的同學,在五到十年之後,差距就慢慢拉開了。

背後最深層次的原因就在於,有些人離開學校後,並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反而利用節假日和周末來給自己充電,久而久之,他們就比那些不怎麼學習的人進步快。

學習就像健身一樣,在於長期堅持,一天兩天看不出來,十天八天也沒啥變化,但是半年一年下來,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談吐越來越自信,這就是學習帶來的改變。

十多年前,「韓寒現象」成了一個被媒體熱炒的詞語,韓寒的特例成為無數差叛逆青少年不學無術的理由。

然而,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你退學打拼成功的概率,遠遠比不上讀書走向成功的概率。

果然,前不久韓寒就當年退學一事發微博感慨說:

「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在一項挑戰裡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人與人之間最主要的差距在於認知的差距,成長就是認知的迭代升級。

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大腦子裡。

富人一般都是終生學習的實踐者,越是那些高層次的人,越喜歡學習,不斷提升自己;而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人,越喜歡玩樂,整天不停抱怨。

《女王的教師》中有這樣一句話,只要還在學習,人生就有無窮的可能。

學習是世上回報率最高的投資,那些看起來沒用的學習,或在你學的時候不太有用,甚至在別人眼裡還是浪費時間,但今後一定會給你帶來人生的轉機。

所以,我們不要受那些讀書無用論和人脈經營論的蠱惑,年輕時最需要經營的就是自己。

學習就是投資自己最好的方式,只要肯學習,任何時候都不嫌晚,任何學習也都不會白費。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保持對新知識的渴望,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將學到的新知識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學以致用,如此才不會被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所淘汰。

讀書,是最頂級的習慣,越早培養越好。

相關焦點

  • 知乎引流深度乾貨文,5000字長文教你知乎快速漲粉
    而知乎坐擁著這些高質量的精品內容,從三尺小魚塘變成了大江大河,你問知乎的流量有多大?知乎在 18 年就達到了兩億的用戶,你問知乎流量有多少?你看知乎日活 3000 萬,你問知乎萬粉大V有多少?滿打滿算不到2W人。
  • 豆瓣高分推薦,年輕人必讀的10本書!你讀過嗎?
    結合豆瓣TOP100高分書籍和知乎萬贊回答推薦書籍,書香君為你精選了年輕人必讀的10本書。每一本都值得你認真咀嚼,它們最終將會內化為你人格的一部分,並對你的一生產生巨大影響。不懂閱讀的人,初探閱讀的人,讀這本書可以少走冤枉路;對閱讀有所體會的人,讀這本書可以有更深的印證和領悟。讀書是一個提升自我的過程,你首先需要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知道讀什麼,怎麼讀。我在讀完這本書之後,學會了如何尋找和篩選適合自己的書籍,而且成功解決以往看完就忘的難題。
  • macdown精品推薦|讓人相見恨晚的優質macOS軟體
    入手蘋果電腦的同學越來越多,好用的工具軟體你一定遇到不少,讓你相見恨晚的又有哪些呢?對於小編來說,能夠提高工作和辦公效率才是對我最稱得上相見恨晚的!接下來macdown小編就為大家分享幾款自認為相見恨晚的優質macOS軟體,如果有有一款你能用起來,那也是極好的。
  • 知乎精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知乎精英為什麼是句罵人的話?
    這兩位擁有近260萬粉絲的大V在上傳的自拍視頻中,朗讀了知乎用戶對二人的惡劣評價。至於為何發起這一活動,性感玉米給出的解釋是「讓我們直面知乎陰暗小人的攻擊」。  曾經高居「中國網際網路社區鄙視鏈」頂端的知乎,何以至此?  答案的線索,正在於知乎6年6500萬的爆發性用戶增長背後。  營銷號為什麼愛抄知乎?
  • 知乎高贊:為什麼有些人年紀輕輕卻思想深度遠高於常人?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些成功比較早的人,往往都是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知道了很多人一輩子才明白的道理。知乎上有個點讚1.7萬贊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人年紀輕輕卻思想深度遠高於常人?
  • 知乎上的人是怎麼賺錢的?
    下面給大家分享5種常見的知乎賺錢方法:1、軟文收入在知乎上面,市場價普遍一篇專刊推文達到了2000/萬粉絲,這個還僅僅是起手價了,具體還會根據粉絲的黏性進行協商,更高很多的都有,知乎軟文收入是最直接的收入了,當你在知乎形成一定的粉絲規模後,就可以躺著那裡接單了,只要你會寫軟文就可以了,很多金主爸爸會通過各種渠道跟你聯繫的
  • 知乎2018 年度書單新鮮出爐 新知青年必讀盤點
    2018 年你看了多少書?年初的計劃都實現了嗎?你是否也在愁沒有好書看?你需要的可能是一份靠譜書單。臨近年末,知乎從今年站內新知青年討論、閱讀和收聽的書籍中,選出了五大榜單、共計 50 本優秀書籍,推出了「知乎 2018 年度書單」。
  • 一條微博183W點讚,全靠搬運知乎答案!空手套粉絲?
    前兩天,知乎上有個話題特別火,#李白沒怎麼工作過,他的錢從哪兒來#,瀏覽量480W,最高贊2.1W。最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別看「五行屬二」微博點讚183W,而且寫清楚了作者來源知乎。但是知乎原作者「吾欲攬六龍」的粉絲數,一點兒都沒增長,哪怕算上他自己的2.1W點讚,結果粉絲數只有 239 個。
  • YouTube上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頻道?(知乎熱門回答集錦)
    只要你想得到的,YouTube上基本就有;你想不到的,YouTube上更多。YouTube就是更大的世界,就是真實的虛擬實境。YouTube不僅僅是一個視頻網站,它和國內的優酷等網站完全不是同一種東西,就像Google和百度,Facebook和人人的關係類似。
  • 在知乎學數學是什麼體驗?醍醐灌頂,安排的明明白白
    近日,一篇「我在知乎學數學」的文章火了。知乎用戶、圖像算法工程師「z.defying」將線性代數、微積分和概率統計相關經典回答整理分享了出來,獲得近萬個贊同。「對於單個不懂的知識點,我經常在知乎搜大佬的回答,看完如醍醐灌頂,要是當初學數學也經常光顧知乎就好了。」他文章中熱情的「自白」,也讓很多用戶找到共鳴,在評論區呼叫他繼續更新。知乎竟能學數學?
  • 為什麼你認真寫的回答得不到知乎高贊?
    而作為知乎的回答者,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呢?下面正式給出知乎高贊的三條原則:原則一:在臨界點之內我們已經知道,是馬太效應使大部分長尾答案得不到展示。那有沒有可能存在這樣一個臨界點?上面的圖是按網站的默認推薦位置排列,下面的圖則是按回答的先後次序排序。對比兩張圖可以發現,下圖好像沒什麼規律,而上面圖中的贊都集中在黑色虛線左側。好像發現了什麼是不是?實際上這兩張圖可以說明很多問題。比如,上圖可以說明用戶在瀏覽答案時,通常最多只會看10個答案左右,10個之後的答案基本就不看了。
  • 知乎熱門:老一輩給年輕人挖的最大的坑是什麼?
    前兩天在知乎看到一個問題:老一輩給年輕人挖的最大的坑是什麼?老實說,這個問題戳到我的痛點。我大學之所以選擇工科,和老一輩的影響密不可分。在老一輩看來,只要是「吃苦」,就會有出路,人生就會有希望。他們不管你現在做的事有沒有價值,假如你不能有始有終的做一件事,那就是吃不了苦,他們又會給你講一堆大道理。這種把自虐當上進,把「吃苦」這一行為本身當成出路的想法,真的坑苦了很多年輕人。
  • 文章帶貨的能量有多大?試試知乎好物推薦就明白了
    戰報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知乎「好物推薦」帶貨內容閱讀量突破8億。相比618,雙十一大促期間GMV實現翻倍,訂單量提升了113%。對比單日數據,11月11日當天「好物推薦」訂單量達到6月18日的3.2倍,GMV實現113%的增長。
  • 知乎30個「一句話一萬贊」的回答,句句戳心!
    如果你想破解其中的奧秘,一定要看老闆思維精選.【掃描關注二維碼,精彩多多】 04 你有什麼相見恨晚的知識想推薦給年輕人?我覺得黃秋生說得有道理:「你只見到這麼多人說他不好時,卻看到他有出來說別人一句嗎?」匿名用戶
  • 知乎高贊回答:有什麼相見恨晚的學英語方法?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在當今社會,英語還重要嗎?  點讚第一的回答是——英語可以差,但你的口語一定要好!  你記住了1萬個單詞、將語法書倒背如流、英語成績名列前茅、英語證書一大摞。  但你的口語差,看見老外張不了口,說話吞吞吐吐、詞不達意,沒有人會認為你的英語好,升職加薪永遠沒有你的份。
  • 影院停擺之際,知乎加碼影視宣發
    用戶天然容易對影視內容產生興趣,影視的內容也容易引發討論,這都為知乎涉足影視埋下基礎。《復仇者聯盟3》上映期間,一位知乎用戶提出問題「滅霸使用了什麼樣的隨機數生成方法來保證公平」,收穫458萬瀏覽量。影片宣傳方絞盡腦汁想出的一個宣傳點達到的宣傳效果,或許知乎用戶用一個問題就可以達到。
  • 知乎同學,請抓緊上市!
    問題一:國內外有哪些不以顏值而出名的網紅?他們分別是怎麼出名的?問題二:有哪些想不到結局的段子?問題三:你經歷或你聽過最奇葩的住院理由有哪些?問題四:為什麼說嗩吶是樂界的流氓?問題五:《紅樓夢》裡晴雯與寶玉有發生過性關係嗎?
  • 擴展使用場景、建立知識服務市場,知乎真的能盈利嗎?
    基於問答知識型平臺的特性,知乎在人際網絡之外,還有圍繞問題的內容聚合、基於用戶投票的回答排名機制、基於話題的問題推薦。換句話說,即實現了「自由人的自由聯合」,無疑將開放性升至最大化,而探索本源,這究竟能為知乎帶來什麼呢?
  • 知乎:依舊是普通人「崛起」的機會之一
    其實我認為,對於一個自媒體創作者,一個平臺可以給你帶來的獎勵,也就是所謂的創作的動力,最主要的是流量其次才是廣告收益。只要你在平臺收穫了大量的關注,你就是受益者。在這一點上我特別感激知乎,我公眾號寫了四年才積累了4000關注,是因為在知乎積累了一定關注之後,我的公號的粉絲才突破了10萬。
  • 拿命試藥的年輕人:一次賺1萬,卻毀掉了人生
    正解局出品這個世界上,能有什麼東西比健康還重要?有!在有些年輕人眼裡,錢比健康重要!為了錢,他們吃下一顆顆還沒有上市的新藥,連最危險的抗腫瘤藥物都往肚皮上扎.....(一張用藥說明書,其中很多內容就來自試藥)幾年前的一個數據說,我國平均每天都有370種新藥問世。還有很多外國藥企也在中國測試新藥。有估計,中國參與試藥的總人群約50萬。不過,有個明顯的特點:年輕人來試藥的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