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2020-12-04 w社會我義哥

厚黑寶典:

我們看到別人出盡風頭之時,往往會感慨自己的默默無聞。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藉助他人的光彩來照亮自己。

實例展示:

為了發展旅遊事業,國家旅遊局邀請了國外一家著名的電視臺到我國各地拍攝旅遊紀錄片,這對於國內的名勝景區無疑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們可以藉助這家電視臺在國際上的影響,把自己的旅遊產品推向世界,這不僅為自己省下了巨額的廣告費用,而且還會挖掘出更為寬廣的潛在市場,迎來八方來客。但是,我們一些景點的經營者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竟然向攝製組收費,並打出「無錢走人」的牌子,將記者拒之門外。記者們只有轉拍其他景點,而且對那些熱情合作的景點拍攝的格外仔細。經過他們的精心製作,紀錄片一經播出就好評如潮,不僅為合作的景區帶來了世界各地的遊客,也為他們帶來了高額的利潤。看到別人「門庭若市」,那些怒光短淺的景區經營者才恍然大悟、悔不當初。這些「無錢走人」的景點經營者白白錯失了來到門口的「名人」,將來之不易的機遇關在了門外,這不得不讓人感到惋惜,同時也為他們的愚蠢而感到遺憾。

20世紀50年代末,喬治.詹森成立了一家經營黑人化妝品的公司,但是他只有三個員工和500美元的資產,根本沒有資本與佔據美國黑人化妝品市場的弗雷公司競爭。怎麼才能迅速成長是他面臨的最大難題。

面對強大的對手,他想;為什麼不用別人的產品來烘託自己的產品呢?所以,他打出了這樣的廣告語:在你用過的弗雷公司的化妝品之後,不妨試一試詹森的粉質膏,你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朋友和同事都對他的做法百思不得其解:「你這樣不是在為他人做嫁衣嗎?哪有給自己對手做廣告的道理?你這不是幫對手強大嗎?」詹森笑著說:「他們現在風頭正盛,我們卻默默無聞,為什麼不借用他們的光環給自己鑲邊。美國人現在還不知道我們,但他們知道弗雷,藉助弗雷的名氣,早晚我的化妝品也會家喻戶曉。如果今天我站在總統的身旁,明天我就會是全美國的話題人物,和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正如他所說,美國人很快就認識了詹森,他的產品銷量也一天一天的穩步上升。

利用別人的光環照亮自己是起步者的一個不錯的選擇。當你缺少資本與他人競爭之時,不妨藉助他人的影響力來推銷自己,真的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國外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書商,積壓了一大批書籍銷售不出去,讓他苦惱不已。後來他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想方設法給總統送去了一本書。總統由於政務繁忙,沒有時間與他糾纏,所以就隨意敷衍了他一句:「這本書很好。」於是書商就打出了:「連總統都喜愛的書」的廣告進行出售,結果原本滯銷的書很快就銷售一空。

又過了幾個月,這個書商又有書賣不出去了,他又拿著書去找總統了。總統鑑於上次的經驗,就說:「這是一本糟透了的書。」之後書商還是帶著喜悅回去打出廣告:「連總統都討厭的書,」引來了許多的好奇者,圖書依舊在很短的時間內銷售一空。到了第三次,書商還是把書送到了總統手裡,總統被他弄得哭笑不得,只好選擇保持沉默,就說道:「我不做評論」。書商還是高高興興的走了,回來之後他又打出了:「連總統都無法評論的書」的廣告,結果還是被一搶而空,讓書商又發了一筆大財。故事中的書商就深諳「借人上位」的厚黑之道,「借」的了巨額的收入。不得不讓人佩服,不得不引發我們的思考。人們的成功往往是因為他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

這就是現在常說的「名人效應」,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心理,凡是名人聽過的、看過的、用過的東西,凡是名人到過的地方都是好的。所以人們常常追隨著名人的腳步,模仿他們,與他們有聯繫的東西都想有所接觸,好像這樣你也就變成名人了。就如許多酒店、美容店都會在店內掛上老闆與某個明星的合影,以彰顯本店的與眾不同,也真的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小人物如果能夠善於借用名人的光芒,無疑會給自己的道路增添不少光明。

相關焦點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男人
    弟弟喝了哥哥製造的巨人藥水,一下變成了進擊的巨人,於是哥哥變成了站在巨人的肩膀的男人,和弟弟準備一起徵服地球。已經滅了幾個市了。 乍一看,這不就是進擊的巨人嘛。
  • 科學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熊出沒》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莫要忘記自己腳下的路!
    如果我能看得更遠一點的話,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但不要迷戀高處的風景,那裡暫時不屬於我們。找到正確的方向,走著自己的路,終有一天,我們也可以成長成巨人,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風景。熊出沒取得的成就熊出沒系列動畫從2011年至今,獲得了至少14項獎項,2014年正式推出電影,票房數據很不錯的。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頓
    「如果我比別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三百多年前牛頓留下這句膾炙人口的話。之後,每個世代都公認牛頓本人才是無人能比、仰之彌高的巨人,我們都是站在他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牛頓天性孤僻,在學校時就獨來獨往,即使上了大學仍對讀書以外的活動敬謝不敏,就連宗教也是信奉反對三位一體的非正統教派。雖然是只與社會格格不入的孤鳥,他的天才洋溢仍讓他在24 歲時就成為劍橋大學最年輕的教授,並在兩年後接任崇高的盧卡斯講座教授一職。
  • 【大咖說事】站在「巨人肩膀」上進擊的唐澤
    牛頓為什麼看得比別人更遠一些那是因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家是站在100年前的巨人肩膀上,但網絡作家是站在昨天巨人的肩膀上
    11月16日,在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的首屆全球原創論壇上,全球內容生態開放平臺正式發布,海內外網文企業代表分享產業實踐成果,行業專家圍繞「網絡文學如何促進全球文化聯結」,對中國網文出海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展開深入探討。
  • 站上巨人的肩膀上看待和解決問題
    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名言,我看得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乍一看,以為他在謙虛,仔細研究過後,真的不是謙虛,而是一句實話,但意義遠非實話這麼簡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意味著要明白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明白自己所要站的這個臺階,並清楚這個臺階的意義及局限, 自己一定要能全面的分析和看待問題,知曉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否則就可能發生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情況。這些前人所創造的成果,經歷了千百年的考驗,經過實踐檢驗是準確無誤的話,即可放心拿來使用。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斯託克斯
    原標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斯託克斯 事實上,斯託克斯的研究是建立在劍橋大學前一輩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之上的,可以用牛頓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形容。 對他有重要影響的數學家包括拉格朗日、拉普拉斯、傅立葉、泊松和柯西等,他們均是大名鼎鼎的數學家。由此可見做學術研究不僅需要像佩雷爾曼那樣的獨立鑽研的精神,也需要前輩的指引。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
    點擊上方文字關注「婷婷隨筆」圖片來源:攝圖網全文共1254字,閱讀需要4分鐘名人語錄: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你的起點並不決定你的終點是怎樣的,就好比一句老話所講的一樣,你的出身並不決定你往後的一生。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職場的你需要知道這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我的第二條職場黃金律。這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平臺的能力附加給你,把精英的氛圍環繞與你,把大企業的合規合法要求強化於你。這好比在最初你還是白紙的時候,就工工整整地寫下格式要求規範行文,不至於被後面的各種誘惑迷失了方向、蒙蔽了雙眼。年輕的職場人,這點非常重要因為我看過、體驗過,終身受益匪淺。那麼有人說,如果我的能力達不到上面說的三點,是不是就無法做出選擇?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可以看見風景,站在巨頭的肩膀上你會看見它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可以看見風景,站在巨頭的肩膀上你會看見它之前有這樣的一句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會看見別樣的風景和世界,那麼站在商業巨頭的肩膀上你會看見什麼呢?對於目前的支付市場來說,你看到的一定就是它,為什麼呢?這就是因為國家的一些列政策,讓它悄然而來,進入到大家的生活之中。
  • 談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寫作
    寫作不是生來就會,而是慢慢學習、日積月累才可能有一點小成就的過程,在科學領域上,牛頓會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文字領域上,高手會說自己曾經是「抄手」。怎麼說自己是「抄手」,因為這不是在說自己喜歡抄襲,不是孔乙己口中的讀書人竊書不算偷,而是每一個文字工作者對前人留下的寶貴財富,進行為我所用,助我所長的反覆咀嚼,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怎樣反覆咀嚼,大丈夫有所抄、有所不抄的堅持,那就談談怎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寫作。
  • 紅芯瀏覽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打包」吧!
    我們也是尊重說,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創新」——高婧,「紅芯」聯合創始人。原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創新」,就是把巨人的產品打包幾層拿出來賣嗎?漢語詞彙「創新」的詞義,就是反反覆覆被這樣的人、這樣的公司一點一點地汙染的。過去把別人的成果拿過來,改動一點點就叫做「微創新」,大家慢慢見怪不怪都認了;現在加一層皮膚連裡面文件名都不帶改的都敢說自己是創新了,所以這次該叫什麼?打包式創新?換皮式創新?
  • 牛頓說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老師可不會告訴你,這個巨人是誰
    牛頓說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老師可不會告訴你,這個巨人是誰【搬運、抄襲必舉報!!!全網維權!!!】老師們經常會拿他說過的一句話來鼓勵自己的學生,那就是:「如果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很好理解,看字面意思就知道了,老師們通常解釋說,這句話的意思是牛頓的自謙,意思是只有謙虛,才能獲得成功,才能看得更遠。
  • 被評價「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宋PLUS,實際情況如何?
    總有人說比亞迪宋plus是「站在巨人肩膀上」,首先我們來看比亞迪這個品牌,本身就是元老級的車企,在經歷過國民低估、群眾吐槽這樣的困難之後,選擇了推出王朝系列產品,而且聘請了前奧迪設計總監艾格,將我國朝代文化與車身設計相互融合,甚至對車上的按鍵進行清一色的中文配字,所有細節都是讓消費者能切實感覺到的親切,而近些年由於新能源領域的突破,以及「刀片電池」的推出,更是讓比亞迪在業內名利雙收,而比亞迪宋
  • 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剛上任的時候,領導就語重心長地說:「小兵啊,組織上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你是對你能力的認可,你要好好幹作出一番成績來。只要你幹得好,升職加薪都不是什麼難事,咱們這個中心是在總裁那裡都是數一數二的,只要出成績那大家都是看得到的。但是如果你幹的不好,就會有很多人拿著放大鏡看你哪裡做的不好,上一任負責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被擼下來的。你要切記,不要重蹈覆轍啊!」
  • 讓老師始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原標題:讓老師始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優勝劣汰原則的重要意義就在於,可以從根本上避免這個問題的出現。」今年暑假,一位新來的語文老師給王闊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這位老師擅長於把知識點與當今非常流行的動漫結合到一起。講拼音就是在講故事,所有課堂教具也都設計成了卡通形象,讓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積極性非常高。「我把課堂實錄給其他老師看,他們看完以後只跟我說了四個字:『壓力山大』。」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牛頓侮辱人之語
    [摘要]「如果我看得更遠一點的話,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是讀者耳熟能詳的牛頓名言,常常被用來表示謙虛,但實際上,這句話並不是什麼謙辭,而有侮辱人之嫌。光學之爭牛頓稱站在「巨人」胡克肩上牛頓,一位家喻戶曉的科學家,每個中國孩子都知道他與蘋果樹的故事,寫作文也時常引用他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遠一點的話,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此表示要謙虛謹慎。不過,牛頓說這句話是有特定的背景和語境的,這源於他與「英國的達·文西」胡克(羅伯特·胡克,以胡克定律聞名)的學術爭端。
  • 巨人的肩膀——數學的模式
    現在很多人講「巨人的肩膀」這個話題,如何理解「巨人的肩膀」?「巨人的肩膀」是什麼?我的理解是,從狹義角度看,不是所有人都能站上巨人的肩膀,能站上巨人肩膀的都是即將成為更偉大巨人的人。從廣義角度看,任何成就的取得,無論是科技,還是教育,亦或經濟、社會,都是前人基礎上的進步,離開前人的鋪墊,就沒有進步的基礎,都是巨人肩膀上的「一小步」,無數的「一小步」匯集成了人類的一大步。此時巨人既是為人類進步做出貢獻的一個個具象的人,更泛指人類文明發展的所有成果。緊接著的話題是,我們如何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活出不一樣的人生,是當代人的責任
    至於船是誰發明的,卻是不得而知之,歷史上並無記載。人類和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語言。人類可以用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動物只能簡單的傳遞一些信息。但是光憑語言,也不足以傳遞所有的信息。我們聰明的先祖,想出了一些辦法,「結繩記事」、「契木為文」,但是還是不能滿足需要,於是文字因而誕生了。傳說皇帝的臣子,倉頡造出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