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唐鳳)近日,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賈慧珏研究組在《自然—通訊》發表文章,報告了女性生殖系統(從陰道到輸卵管)中存在特殊微生物群。這些發現挑戰了人類胚胎發育在無菌環境下開展的傳統觀點。該研究還表明這些微生物群落中的變異與某些子宮病症相關,或許能用作某些疾病的生物標記。
已知陰道中有大量微生物,但在無感染狀態下,女性上生殖系統中是否存在微生物群一直不確定。賈慧珏團隊分析了110位育齡女性生殖系統中的微生物。他們採集了6個區域的樣本:陰道的下三分之一段、後穹窿、宮頸管黏液、子宮內膜、輸卵管和子宮直腸窩的腹膜液。
他們發現乳桿菌大量存在於下生殖系統(陰道和穹窿)。越接近上生殖系統,乳桿菌的數量越少,並被其他種類的細菌取代,如假單胞菌。最後,研究者發現微生物群中的變異與月經周期存在聯繫,也與一些病症(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和子宮內膜異位導致的不孕)存在關聯。
研究人員還指出通過分析宮頸黏液的微生物群,或許可以判斷子宮及腹膜腔的健康狀況。有必要開展針對更大且前瞻性群組的進一步研究,來驗證宮頸微生物群分析用作陰道—子宮病症的生物標記的可能性。
《中國科學報》 (2017-10-19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