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受體靶向免疫療法!Leukotac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III...

2020-12-05 生物谷

2019年01月25日/

生物谷

BIOON/--Elsaly Biotech是一家專注於免疫

腫瘤

學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日該公宣布,評估抗體藥物inolimomab治療急性類固醇抵抗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III期臨床研究INO-107長達8.5年的首批長期隨訪分析數據已發表於國際血液學雜誌《Blood Advances》。這些數據證明了Leukotac(inolimomab)在SR-aGvHD中的臨床益處。


該研究是一項隨機、多中心、對照、平行組III期研究(法國/比利時),在2009年至2015年期間,共納入了100例II-IV級SR-aGvHD成人患者,評估了inolimomab相對於對照藥物ATG(抗胸腺細胞球蛋白,僅獲法國批准SR-aGvHD適應症)。在這項研究中,患者在15個臨床治療中心入組並隨訪了一年。


對於研究結束時仍存活的所有患者(inolimomab治療組23例[47%],ATG治療組20例[40%]),INO107研究涉及的所有中心都收集了死亡(如果是,主要原因)和慢性GvHD的信息。數據更新至2018年5月。使用這一新數據集進行的分析主要集中於複合主要終點:總生存率(OS)和慢性GvHD的發病率。

此次長期隨訪分析數據證實了複合主要終點方面的統計學顯著差異,特別是OS方面非常顯著的差異:inolimomab治療組總生存率為30.6%(n=15/49),ATG治療組為19.6%(10/51),調整後的HR=0.572(95%CI:0.346,0.947;雙臂p=0.030)。這代表了OS方面11%的絕對差異、相當於相對死亡風險降低了43%。這些結果明確地證實了inolimomab的臨床益處,並表明該藥可能是適合於II-IV級SR-aGvHD患者的一種替代治療選擇。


inolimomab(Leukotac)是一種免疫治療單克隆抗體,靶向白細胞介素-2(IL-2)受體,這是一種細胞因子,有助於某些白細胞的發育和增殖,包括與aGvHD相關的T細胞。通過特異性結合該受體(CD25)的α鏈,inolimomab可阻斷IL-2與供體過度活躍T細胞的表面,阻斷其增殖。inolimomab在SR-aGvHD中的作用主要在於其對T淋巴細胞表面CD25受體的特異性和優先親和力。(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抗移植新藥!IL-2受體靶向免疫療法Leukotac在美國申請上市,顯著...
    2020年07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Mediolanum Farmaceutici Spa旗下公司Elsaly Biotech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同意啟動Leukotac(inolimomab)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的提交程序,用於治療II-IV級類固醇難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
  • 嵌合抗原受體(CAR)治療的安全性:CAR有多安全?
    然而,由於大多數TAA自身蛋白表達異常,以致T細胞表達低親和力T細胞受體(TCR),排斥反應可能比移植物抗腫瘤效應(GVT)更強。雖然用於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效果很好,而急性白血病異體淋巴細胞輸注療效有限,其2年生存率不到20%。
  • Blood重磅|CAR-NK再度出世,竟比CAR-T細胞免疫療法更有效?
    「CAR-modified memory-like NK cells exhibit potent responses to NK-resistant lymphomas」,來自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將免疫療法的兩種策略CAR(嵌合抗原受體)工程化和ML NK細胞組合成為一種新療法,即CAR-ML NK細胞療法。
  • 抑制二肽基肽酶4可有效預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抑制二肽基肽酶4可有效預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8 16:20:05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Sherif S. Farag團隊研究了抑制二肽基肽酶4預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效果。
  • 抗癌藥物發展的「三大革命」:化療、靶向治療、免疫療法
    抗癌藥物發展到目前為止,先後出現三次大革命: 第一次是細胞毒性化療藥物,第二次革命是「靶向治療」,第三次革命是免疫療法。免疫療法的成功不僅革命性地改變了癌症治療的效果,而且會革命性地改變治療癌症的理念。相對來說,免疫療法是真正的抗癌革命,是解決癌症的最合理手段。
  • 過繼細胞免疫治療技術
    不過,近年來臨床研究制定了一些方案來克服這些挑戰,以擴大具有強大抗腫瘤功能的NK細胞的數量,比如使用IL-2/IL−15等一系列細胞因子激活自體NK細胞,或使用K562-mb15-41BBL等靶細胞,在化療、細胞毒性T細胞或單克隆抗體的聯合環境下,充分發揮其抗腫瘤潛能。
  • 腫瘤免疫療法「風起雲湧」,癌症治療的未來真的不用「動刀」了嗎?
    而腫瘤免疫療法是應用現代生物技術及其產品進行腫瘤防治的新療法, 它通過調動宿主的天然防衛機制或給予天然(或基因工程) 產生的靶向性很強的物質來獲得抗腫瘤的效應。與化療相比,免疫療法不良反應小,作用範圍更廣,特別適用於多發病灶和有廣泛轉移的腫瘤,加上採用的是靶向治療,目標明確,對腫瘤細胞以外的正常細胞影響小。
  • 免疫療法遇上多能幹細胞 實體腫瘤或有了新剋星
    目前美國官方網站公布了20項與iPS細胞技術相關的臨床試驗,主要針對神經和視覺相關的退行性疾病,如和神經退化相關的帕金森病,和視神經退化相關的黃斑變性性疾病,和心肌梗死相關的心臟衰竭等的治療,此外還應用於癌症的免疫療法。「與來自胚胎的多能幹細胞(ES)技術相比,iPS細胞技術有一個重要的缺陷。」
  • 新型NK免疫細胞治療在實體腫瘤中大放異彩!
    目前T細胞治療必須是自體的,只能使用患者自己的T細胞。這是因為異體T細胞與人類白細胞抗原(HLA)複合物相互作用可能導致致命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或移植物抗宿主病。 相比之下,NK細胞對HLA複合物的選擇要少得多。
  •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治療研究熱點_血液惡性腫瘤_治療_研究_醫脈通
    一、靶向治療分子靶向藥物近改變了整個血液病的治療模式,"基礎研究轉化——根據分子靶點精準醫療"的路徑引領了當代醫學發展。繼BTK激酶抑制劑依魯替尼(Ibrutinib)和PI3Kδ抑制劑idelalisib後,BCL-2抑制劑Venetoclax (ABT-199)成為CLL治療的又一新藥,聯合利妥昔單抗對於難治、復發CLL總體緩解率約80%,雖然腫瘤溶解症候群發生率較高,但側面提示其較強的抗腫瘤活性。
  • 治療白血症_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後,會哪些排異反應?
    白血病的常規治療有化療、骨髓移植還有靶向藥。化療是利用化學藥物阻止癌細胞的增殖、浸潤、轉移,直至最終殺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式。化療在殺癌細胞的同時,也會阻止其他正常細胞生成繁殖。而直接的治療方法是骨髓移植。
  • ...上皮癌(MIUC)免疫治療!羅氏Tecentriq(特善奇)輔助單藥治療III...
    2020年01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羅氏(Roche)近日公布了抗PD-L1療法Tecentriq(特善奇,通用名:atezolizumab,阿特珠單抗)作為輔助(術後)單藥療法治療肌肉浸潤性尿路上皮癌(MIUC)III期IMvigor010研究的結果。
  • 抗腫瘤兩員大將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誰更厲害?
    近兩年,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這兩大類新型抗腫瘤療法,可謂風頭正盛、後勁十足,已經多次改變臨床實踐,成為目前多癌種的主流治療方案。臨床上,也有很多患者問,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誰更好?我該選哪個呢?  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誰更厲害?
  • 科學家發明靶向 TGF-β 的「癌症環境免疫療法」,癌症治療或迎新曙光
    以癌症為例,隨著認識的深入,這一疾病領域逐漸擺脫無藥可治的情境,以CAR-T、PD-1/PD-L1為代表的免疫療法的出現甚至一度讓人們看到攻克癌症的曙光。 當然,這些療法僅在部分患者身上生效的事實也促使科研人員積極尋找新的腫瘤免疫療法。
  • 2020年:吹響NK細胞免疫治療的衝鋒號
    免疫療法開創腫瘤治療的新紀元,逐漸成為繼手術、放療和化療、以及靶向治療之後的第五大療法。另一種免疫細胞——N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與T細胞治療構成了免疫治療的雙雄寶劍,是另一種抗癌潛力股。20年前,NK細胞介導的免疫療法就被認為是晚期白血病患者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近年來,以NK細胞為基礎的癌症治療領域呈指數級增長,目前已成為免疫治療創新的主要領域。
  • 2020年:吹響NK細胞免疫治療的衝鋒號
    免疫療法開創腫瘤治療的新紀元,逐漸成為繼手術、放療和化療、以及靶向治療之後的第五大療法。目前,越來越多的癌症治療使用了免疫細胞,根據《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發表的數據[1],截止2020年3月,全球有1438個癌症細胞免疫療法管線正在進行中。
  • 研究證實胎盤細胞治療安全有效
    日前,發表在《Pediatr Transplant》上的論文指出,胎盤來源蛻膜基質細胞(DSCs)成功治療小兒急性胃腸移植物抗宿主病[1]。在這項研究中,一名1歲的患兒在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遭受具有生命威脅性的急性胃腸移植物抗宿主病,並對類固醇以及黴酚酸酯(MMF)產生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