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了1歲患兒的生命!研究證實胎盤細胞治療安全有效

2020-11-20 知識科普君

日前,發表在《Pediatr Transplant》上的論文指出,胎盤來源蛻膜基質細胞(DSCs)成功治療小兒急性胃腸移植物抗宿主病[1]。在這項研究中,一名1歲的患兒在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遭受具有生命威脅性的急性胃腸移植物抗宿主病,並對類固醇以及黴酚酸酯(MMF)產生耐藥。最後接受了胎盤來源蛻膜基質細胞治療,總體情況得到改善。經過4周的觀察,患兒出現了完全緩解。

最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胎盤來源蛻膜基質細胞治療小兒重症急性腸移植物抗宿主病安全有效。在這種情況下,胎盤來源蛻膜基質細胞可作為三線治療手段。

關於胎盤來源細胞移植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有相似的報導。瑞典的卡羅林斯卡學院評估了異體造血細胞移植後使用胎盤來源的蛻膜基質細胞療法治療出血性膀胱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對12名患者進行胎盤來源的蛻膜基質細胞靜脈注射治療,在接受治療後的第28天,肉眼可見的血尿消失了。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由於移植後異體供者移植物中的T淋巴細胞,經受者發動的一系列「細胞因子風暴」刺激,大大增強了其對受者抗原的免疫反應,以受者靶細胞為目標發動細胞毒攻擊,其中皮膚、肝及腸道是主要的靶目標。移植物抗宿主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是一種多系統損害(皮膚、食管、胃腸,肝臟等)全身性疾病,是造成移植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世界範圍內,每年有超過3萬名患者接受異基因骨髓移植,並且這數字還在逐年增加,而在這些患者中大約有50%會發生急性(GVHD),其中20%至25%是兒童。在最嚴重的GVHD形式(C/D或III/IV級)中,儘管使用最好的醫療標準管理,其死亡率仍然高達90%[1]。

為何選擇胎盤來源的細胞?

胎盤在母體懷孕期間保護胎兒免受母體免疫系統的傷害,並提供了基質細胞的現成來源。胎盤來源蛻膜基質細胞可在實驗室中良好儲存,並在液氮中冷凍直到使用,存活率高達70%以上。這篇文章還指出,胎盤來源蛻膜基質細胞具有更直接的免疫調節效果,如果在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早期階段開始使用,有希望阻止一連串的症狀,例如出血和感染。

再諸如胎盤來源間充質幹細胞,作為多能幹細胞,能向多種組織細胞分化,具有低免疫原性、造血支持、免疫調節和促血管新生等作用。研究認為,胎盤來源間充質幹細胞的治療作用主要歸因於在炎症環境調控下發揮的免疫調節功能和其強大的旁分泌作用,可應用於治療廣泛的退行性和炎性疾病[2]。

胎盤來源幹細胞具有增殖分化能力強、免疫原性低、基因穩定性好、無倫理障礙、數量豐富等優勢,且更適合用於規模化製備,未來可作為通用性幹細胞藥物應用於臨床治療。

胎盤來源細胞為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帶來了生存希望。幾年前,為了預防骨髓移植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發生,我國解放軍307醫院團隊將胎盤間充質幹細胞與造血幹細胞共移植,使移植成功率較高提升,並因此獲得科技進步獎項。

胎盤來源細胞的臨床應用進展

2017年10月,國家食藥總局(NMPA)發布了《藥品註冊管理辦法(修訂稿)》,重申細胞治療類產品可以按藥品申報上市!這也給胎盤來源細胞藥物的申報帶來了更大的機會。截止目前,國內已有12款間充質幹細胞新藥IND獲得臨床默示許可,其中就包括了胎盤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在國際上胎盤來源細胞已經被廣泛應用到疾病的治療研究中,包括此次的新冠肺炎。

在國外,基於胎盤細胞的治療產品已經離市場越來越近了,有些已經進入了上市前的關鍵試驗階段。

近年來比較活躍的在研產品諸如PLX-PAD,採用的是胎盤源性間充質樣粘附間充質細胞,被設計用於治療無需組織或遺傳配型的患者。這類細胞釋放可溶性生物分子,如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和生長因子;通過方旁分泌或內分泌的方式起作用,以及通過刺激機體自身的再生機制促進受損組織的癒合。

PLX-PAD是以色列胎盤細胞治療公司Pluristem Therapeutics 重點研發的產品之一。據悉,該項目通過了美國和歐盟兩個地區的加速審批路徑——包括美國FDA的快速審定資質和歐盟EMA的自適應路徑計劃(Adaptive Pathways program),用於肢體缺血的治療。此外, PLX-PAD還被應用於其他適應症的臨床研究,包括間歇性跛行、骨科適應症、肺動脈高壓以及女性健康等,部分已經進入了臨床III期。

展望

隨著消費者對於細胞療法的深入認識,各個國家的政策支持,胎盤來源細胞市場正在迅速發展。胎盤是天賜的幹細胞寶庫。近年來,幹細胞臨床應用數量的顯著增加以及慢性病幹細胞療法的出現,未來全球幹細胞市場將迅速增長。預計到2025年,全球幹細胞市場規模將達到2705億美元。期待幹細胞技術研究能夠有更多突破性進展,為患者帶來福音。

參考文獻:

1. Successful treatment with placenta-derived decidual stromal cells in a pediatric patient with life-threatening acute gastrointestinal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Pediatr Transplant. 2017 Aug;21(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8612364/

2. Cymerus™ iPSC-MSCs significantly prolong survival in a pre-clinical, humanized mouse model of Graft-vs-host disease. Stem Cell Res. Author manuscript; available in PMC 2019 May 3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544140/

相關焦點

  • 小胎盤,大能量!盤點胎盤幹細胞的應用案例
    14歲早衰症女孩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接受胎盤間充質幹細胞移植後,精神狀態有了改善,急速衰老的身體得到了緩解,皮膚變得比以前光滑,聽力和肝功能出現了改善的跡象,目前又有2名患者希望得到胎盤幹細胞移植。
  • 盤點|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兒科疾病的臨床進展
    因此,尋找一種更好更安全地治療兒童疾病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間充質幹細胞療法代表一種潛在的革命性的治療方法,已經廣泛應用於多種兒科疾病的治療研究過程中,在小兒肺、心臟、骨科、內分泌、神經和血液學疾病的臨床試驗中顯示出了巨大的治療潛力。
  • 最新研究成果:圍產組織幹細胞改善自閉症患兒的症狀
    日前,發表在《幹細胞轉化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對於4-9歲自閉症譜系障礙患兒,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很好的神經炎症調節能力,通過臨床I期實驗證實了50%的患兒接受靜脈注入人臍帶組織間充質幹細胞後,自閉症譜系障礙核心症狀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表明了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輸注在醫學上是耐受良好的
  • CAR-T治療實體瘤獲突破案例!7歲橫紋肌肉瘤患兒康復
    圖1 文章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橫紋肌肉瘤(RMS)是兒童和青少年最常見的惡性軟組織腫瘤。 而對於轉移性橫紋肌肉瘤的患者,傳統化療的療效有限,且缺乏更有效的治療手段。那麼CAT-T細胞療法能否成為治療的希望呢?
  • 一黑人婦女病逝,細胞卻挽救患兒生命,幫助人類實現首次細胞克隆
    所以一直以來,海裡埃塔·拉克絲也沒有得到好的治療。直到在自己31歲的時候,海裡埃塔·拉克絲發現身體實在是非常難受,不得不坐車去了幾十公裡以外的醫院接受治療。 根據海裡埃塔·拉克絲的情況,經過詳細的檢查,醫生最後診斷她患有宮頸癌。
  • 幹細胞在治療兒童自閉症等神經類疾病中取得進展,被證明安全有效
    特殊教育訓練為主是治療自閉症較為常見的方式,通過教育康復減輕症狀並融入社會,但由於場地、人員等限制,患兒的康復需求很難得到滿足——三歲前接受康復訓練的患兒不足三分之一,近五分之一的患兒等候時間在3個月以上,教育康復的黃金時期極易錯過。幹細胞療法可能是治療自閉症的一個新希望幹細胞技術的發展,讓自閉症多了一項新的治療方向,而且可能會更好。
  • 遂寧一媽媽無償捐贈臍帶血 一年多後成功拯救黑龍江籍7歲患兒
    令她沒有想到的是,時隔一年多,就在今年元宵節,從四川臍血庫傳來消息,這份由她捐贈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已經成功拯救了一名7歲的黑龍江籍白血病患兒。「我們雖然非常想了解受捐者的恢復情況,但因為國家的『雙盲政策』無法實現,我們一家人只有默默地祝福這個孩子健康成長。」2月25日,王曉告訴記者。據了解,根據國際慣例,包括臍帶血在內的器官捐贈一般採用「雙盲原則」,即捐受雙方信息都要做保密處理。
  • 幹細胞治療成白血病剋星,幹細胞存儲、回輸拯救兒童於危難之間!
    而白血病本身在經歷這麼多年的研究之後,也是被醫學界定位成一類造血幹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具體病因則是,克隆性白血病細胞因為增殖失控、分化障礙、凋亡受阻等機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大量增殖累積,並浸潤其他非造血組織和器官,同時抑制正常造血功能。臨床可見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髮熱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骨骼疼痛。據報導,我國各地區白血病的發病率在各種腫瘤中佔第六位。
  • 2020年父母都會問的問題:「儲存孩子胎盤有用嗎」?
    關於是否需要存儲胎盤幹細胞這個問題,早在之前,知因君就發過關於胎盤間充質幹細胞的功能、特點以及臨床上可以治療的各類疾病,證實了胎盤幹細胞的作用。 以前很多媽媽都只知道臍帶血,卻不知道胎盤是一種更珍貴的不可再生的醫學資源。在過去,孕婦分娩後的胎盤往往被當做醫療垃圾處理。
  • 間充質幹細胞或將成為治療心梗的首選
    事實上,通過中國地區人口的歷年死亡原因及人數統計結果也充分證實了這一結論,由下圖統計圖表中可以看出,心血管疾病一直都是佔據死亡原因榜首的,從1990年約2百餘萬人到2017年幾乎增加了一倍。因此,研究並治療該類心血管疾病的需要迫在眉睫。 在下面的這張地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 博雅李詣書:推動胎盤等圍產幹細胞的臨床轉化 助力醫學發展
    2020年,由於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中取得顯著療效,幹細胞概念被推向了新的高潮。國內外相繼啟動了多個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相關的臨床研究,並且已經有多個臨床研究結果報導。胎盤等圍產組織作為幹細胞的理想來源,越來越受到重視。  疫情期間, 49歲的百老匯布景設計師愛德華.皮爾斯在新冠病毒感染後由於器官衰竭病情逐漸惡化,住院4天後就戴上了呼吸機。
  • 胎盤幹細胞為何被寄予厚望?「4G」技術引領行業發展
    研究發現,胎盤幹細胞用來移植修復受損或病變器官不僅免疫原性弱,同時對機體免疫還有一個負調控作用,這就給胎盤幹細胞的應用提供了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也被大家寄予了無限厚望。胎盤是母體與胎兒間物質交換的器官,也是重要的造血和免疫組織。從胎盤中提取的幹細胞屬於新生兒幹細胞,具有數量多、應用廣、免疫原性低的特點。隨著胎盤幹細胞的臨床潛力不斷被證實,胎盤幹細胞存儲的巨大價值也漸漸為人所知。
  • 新方案治療神經母細胞瘤,助6歲患兒重獲生機
    據估計,我國每年新發病例約3000人,1歲以上患者惡性程度高,診斷時多數病例到了腫瘤晚期,預後極差,70%晚期病人在常規化療後復發。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IV期患者3年無病生存率約為30%,是兒童惡性腫瘤的「癌中之王」。2016年1月,寧寧因反覆腹痛一個多月住院,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神經母細胞瘤IV期」,經過9個療程的化療後,她的腹部仍有一個250px×125px大小的腫瘤。
  • 研究報告一種安全有效的抗CD19 CAR T細胞治療
    研究報告一種安全有效的抗CD19 CAR T細胞治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8 14:05:41 美國南加州大學Si-Yi Chen研究組研製了一種安全有效的抗CD19 CAR T細胞治療方法。
  • 專家:胎盤幹細胞即使可儲存也無處可用
    讀者的疑問是因為本報5月20日A7版的一篇報導《胎盤幹細胞可救兒子?50歲夫婦冒險生二胎》。 針對讀者的這些疑問,昨天,記者採訪了鄞州人民醫院副院長、血液病專家裴仁治主任醫師。 救子心切的老李夫婦聽說人體胎盤幹細胞可能對尿毒症有效,於是不顧50歲高齡懷孕生下了一個女兒,同時和寧波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籤訂了協議,並且支付了一次性幹細胞製備費1.6萬元以及第一年的保管費1600元。該公司為老李夫婦的女兒提供胎盤幹細胞儲存等服務,服務期限22年。 但是在隨後的一年內,老李夫婦多次向公司索要胎盤幹細胞,對方一直以種種理由拒絕。
  • 拯救「小黃人」!廣州醫生膽道閉鎖研究登上頂級期刊
    「此項研究有兩大突破。一是揭示了導致膽道閉鎖患兒肝臟快速衰竭的免疫致病機制,另一個是提出B細胞修飾療法可以改善膽道閉鎖患兒的肝臟病理。」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溫哲教授介紹。 研究團隊對一萬多份臨床病例進行了回顧性分析,證實膽道閉鎖患兒存在持續性肝損傷。
  • 2萬元存臍帶血不能用於白血病治療 專家:難用於先天疾病
    東方網4月18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昨日,上海多名血液專家參與的論證會達成共識:自體臍帶血確實具有自救作用,但並非適合任何疾病的治療,對先天性疾病就具有一定局限性。  名詞解釋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紮並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
  • 《柳葉刀》研究證實,使用工業大麻CBD治療大麻成癮安全有效!
    發表在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的臨床試驗研究證實,大麻二酚(CBD,麻寶愫DMCBD)可以幫助「大麻使用障礙」患者戒斷大麻,並且非常安全。
  • 安全血液拯救生命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號為「獻血,讓世界更健康」。對安全血液的需求十分普遍。安全血液對疾病治療和緊急幹預都至關重要,它能夠幫助那些患有可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也利於開展複雜的醫學操作和外科手術。
  • 拯救「小黃人」的新研究登上世界頂級醫學雜誌
    北京時間11月28日凌晨,世界頂級醫學雜誌《cell》在線發表了在膽道閉鎖發病機制研究方面的突破,這是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科研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取得的研究新成果,對臨床治療工作具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