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讀過《OKR工作法》這本書,一定會了解到在我們每個周期對目標的復盤會議上, OKR看板這個工具對於盤點會議的效率有多麼大的影響 。
我們強調OKR是公開透明的,但怎麼能做到過程的隨時公開透明看板管理亦稱「看板方式」、「視板管理」。 針對傳統寫作方式、溝通不及時、處理的工作量大、信息透明度不高等問題,精益思維視角的「」看板管理思想替代了傳統工作協作方式。在OKR的管理過程中,OKR看板作為OKR規劃實施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使組織內各層級的目標信息可視化,減輕了業務溝通的障礙。讓OKR的執行過程更加透明化,讓每一位成員能夠隨時清晰地了解到當前目標的執行狀態,不僅做到目標可見、目標達成的結果可見、最重要的是實現了OKR實現過程的公開透明。
我們強調OKR盤點中目標要隨時調整,要集思廣益、我們根據什麼來隨時調整OKR不是Goals, OKR強調對過程的管理,是對KR執行過程進行不斷的聚焦管理。我們不能指望目標設定好之後順其自然的就能完成,團隊要齊心協力的不斷往前推進。這就需要盤點,就像我們在敏捷開發上做的每日例會和周計劃一樣,OKR看板就是指導每周會議的框架,讓我們確確實實有OKR盤點會議的整體思路,能夠幫助我們不在會議結束後一無所獲,而讓我們通過看板的4個象限,有計劃、有指導、有依據的通過盤點會議得出對OKR的建設性改變和執行思路。下面是OKR思想看板的具體指導思路:
看看 Tita的OKR看板是如何幫助你的OKR工作法中四象限看板,是復盤OKR最重要的利器。讓我們仔細來了解四象限中的內容,看看如何圍繞四象限來復盤OKR:
第一象限:OKR當前狀態,目標總進度以及關鍵成果總進度百分比展示,每周討論每一個KR的信心指數,變高了還是變低了?什麼原因導致如此? 第一象限能幫團隊一起重新在明確一下OKR,關鍵在於對於KR信心指數的調整。 每周的目標盤點會議可以用1/4的時間來講述進度,剩餘時間一起討論下一步計劃,並落實每個人本周的職責。第二象限:本周關注的任務,列出3~4件最重要的事情,只有本周完成了這幾件事,團隊的目標才能向前推進;明確這些事的優先級別。 基於KR細化分解的工作任務極其關鍵,任務只有很好完成,KR才能得到保障。第三象限:未來四周的計劃,有哪些事情需要本團隊成員做好準備或支持,都列在這一象限。 未來要做的工作極其重要,特別是當過程有變化的時候,需要及時調整未來要做的工作任務,及時補充新的變化任務。第四象限:關鍵成果當前進展, 直觀反應KR上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方便及時跟進排除。經過四象限的分析,重新回到了OKR信心指數的調整。KR的信心指數是否上漲,還是低落,這一切都循環開始發生作用。就像蝴蝶效應一樣,某個因子的微微變化,可能影響最終的結果。如果你在用OKR,卻沒有用到OKR看板,那會將目標執行過程的難度大大增加,也會最終影響到目標的完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