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溫、歐洲爆冷、美國風暴,聯合國:3月氣候無比詭異!

2020-12-04 中國氣象愛好者

近日,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對外宣布,根據歐洲中期天氣預報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的數據,2018年3月是有記錄以來的三月第三高溫。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公開的報告,儘管2018年3月的氣溫不像2016年3月和2017年3月的那樣炙熱,但仍然大幅偏高,其中從非洲東北部到中東以及中國和南亞次大陸的一個大區域,氣溫遠高於平均水平。報告也表示,2018年3月的氣溫與1979年以來全球溫度數據中每十年0.18°C的上升趨勢一致。

這一情況表現為:從3月下旬開始,這一廣闊區域內的許多地區迎來了罕見高溫,我國的華北多地出現了歷史罕見的30度以上的3月高溫天氣。巴基斯坦出現了一次溫度高達45°C的熱浪天氣。根據巴基斯坦氣象局的數據,至少有34個氣象站打破了3月份的氣溫記錄,氣溫比月平均氣溫高出10°C以上。

但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的2018年3月的氣溫都比1981-2010年的平均水平偏低,只有歐洲東南部的小部分區域沒有偏低,而俄羅斯北部幾乎所有地區、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的氣溫都低於平均水平。同時,根據監測,西班牙降雨量為163毫米,是往年平均值(47毫米)的三倍!這也是有記錄以來西班牙最溼的三月。同樣的,法國地中海地區的降雨量比平均值多出兩到四倍。

僅在今年頭三個月,美國就經歷了三次天氣和氣候災害,每次損失超過10億美元。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稱,這些事件包括東南部的一場嚴重風暴和美國中部和東部的兩次冬季風暴,造成至少34人死亡,並產生嚴重的負面經濟影響。

同時,北半球的風也不同尋常——連續的風暴系統席捲了北非。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的沙塵暴在3月直接跨過地中海。最嚴重的事件發生在3月下旬,三月下旬北非的沙塵暴被大風卷到黑海地區,俄羅斯索契甚至下起了奇特的「橙雪」,在3月25日至26日,亞洲中部內陸地區吹起的沙塵暴向東影響我國北京和華東地區,並漂洋過海吹到了韓國和日本。

這個三月的天氣是不同尋常的,可以說,冷的地方非常冷,而且又冷又多雨,熱的地方又非常熱,又熱又乾燥。同時風也不小,天氣顯得特別極端。越來越熱,這毫無疑問是全球變暖的影響,冷的地方非常冷、極端天氣增加,這其實也是氣候變化的證明,我們正走向一個天氣越來越極端的世界。

相關焦點

  • 氣候劇變影響世界,高溫熱浪將使歐洲死亡人數增加50倍!
    從7月份開始,歐美國家就頻頻遭遇高溫熱浪襲擊,當中,美國西部、歐洲西部和南部更是高溫持續,也引發了多起森林大火。即便到了8月份,南歐依然籠罩在超過40度的酷熱中。歐洲南部的義大利、西班牙和位處巴爾幹半島的克羅埃西亞等國氣溫居高不下。
  • 聯合國警告:全球變暖接近5年前設定極限高溫,未來10年或超過
    根據聯合國的一份新報告,世界正越來越接近全球領導人五年前設定的地球極限高溫,並可能在未來十年左右超過這一極限。美聯社在9月9日(周三)報導,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和其他全球科學團體周三發布的最新科學報告,未來五年,世界有近
  • 聯合國贊中國氣候戰略 認為發達國家減排是關鍵
    公布擬訂中的新協議核心內容,《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博埃爾強調——  哥本哈根只有行動的計劃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稱讚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明確制定的應對氣候變化戰略,認為發達國家明確減排承諾是大會達成新協議的關鍵。
  • 熱浪持續 極端高溫「炙烤」歐洲經濟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秦天弘)《經濟參考報》7月30日刊發題為《熱浪持續 極端高溫「炙烤」歐洲經濟》的報導。文章稱,近日,熱浪席捲整個歐洲,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多個國家進入持續「燒烤模式」,紛紛刷新當地最高氣溫紀錄。在如此極端氣候的影響下,歐洲國家的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工業和農業等各方面經濟生產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 《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 全方位聚焦氣候變化影響
    3月10日,在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共同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以下簡稱《聲明》)。  這份由世界氣象組織和廣泛的合作夥伴共同編寫的報告,包括了來自各國氣象和水文部門、科學機構和聯合國機構等的素材,為決策者提供了有關氣候行動需要的權威信息。
  • 高溫暴雨颱風乾旱席捲北半球,聯合國高呼異常!地球已經生病了?
    而位於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的瓦爾格拉報告說,7月5日的最高氣溫為51度。這可能是阿爾及利亞有史以來記錄到的最高溫度,而且數據可靠。儘管非洲7月歷史最高記錄高達55度,但阿爾及利亞的高溫也足夠驚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死亡谷國家公園的氣象站則在7月8日記錄下了52度的高溫,加利福尼亞州的其他地區也受到極端高溫的影響。
  • 四大洲同現極端高溫天氣 中國連續22天發高溫預警
    極端高溫天氣還會持續多久?哪些方面值得人類警醒?四大洲同時「發高燒」對瑞典氣象學家本特·林德斯特倫來說,今年夏天持續如此之長的高溫,實在令人擔憂。「出現超過30℃的單日溫度並不奇怪,但今夏高溫天數異常持久,這是比較可怕的。」瑞典電視臺報導,今年7月瑞典平均氣溫比以往正常水平高出3-4攝氏度,多地創下260年來7月氣溫最高紀錄。
  • 歐洲多個國家將迎40度高溫 天氣在6月是前所未有
    「撒哈拉般的燥熱即將襲擊歐洲!」德國《圖片報》23日報導稱,多國氣象部門預測,未來一周,德國、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將遭遇高達40度的極端熱浪襲擊。在歐洲,這樣的極端高溫天氣在6月是前所未有的。  氣象預測公司AccuWeather稱,預期的熱浪是「大西洋上空的風暴與歐洲中部及東部高壓」的結果,並將「從非洲北部向歐洲輸送非常熱的空氣」。
  • 氣候變化升級!歐洲極端性乾旱或增加7倍,人類何去何從?
    根據《自然》雜誌《科學報告》一項新的研究數據表明,新一輪的氣候變化將可能導致全球氣候的大變,如果未來溫室氣體排放未得到遏制,那麼歐洲地區將會更強的面臨極端性乾旱天氣,同時還會觸發更多的連鎖效應問題。其實我們從2020年以來歐洲地區的氣溫也可以看到,極端性的高溫影響在歐洲地區非常明顯,其中前幾天歐洲還出現了創紀錄的40多度高溫。
  • 俠客島:美國退出氣候協定,中國的機遇期來了?
    數據顯示,包括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內的經合組織成員國,人均每年的碳排放值為9.6噸;而非經合組織國家,這一數據則僅為3.4噸。僅美國一國,廢氣排放量就佔全球的18%。因此,責任承擔也應當有所區別。除了煤炭去產能、大力保護環境之外,中國在去年9月就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了巴黎協定,成為第23個完成批准協定的締約方;2016年,中國還啟動了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範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對中國的評價?在回答「哪個國家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可稱榜樣」的問題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點名提到中國。
  • 颶風、野火、洪水、乾旱、融冰……2020年全球氣候危機再度破表!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2日發表《全球氣候狀況報告》(State of the Global Climate)報告指出,今年的全球暖化狀況,從7項關鍵氣候指標來看都呈現惡化,讓全球無數民眾身受其害。
  • 歐洲多國六月氣溫創新高 再次敲響氣候變化警鐘
    歐洲各國科學家在分析全球環境與安全監測計劃(又稱「哥白尼計劃」)的相關數據後認為,席捲歐洲大陸的熱浪導致6月氣溫比歷史同期平均值高出2攝氏度,比2016年6月的最高溫度記錄還高出0.1攝氏度。針對此次熱浪,義大利衛生部每日發布各主要城市0至3級四個級別的高溫預警。以6月28日為例,都靈、米蘭、佛羅倫斯、羅馬、那不勒斯等16個主要城市均為最高的3級紅色預警。
  • 《瞭望》文章:極端氣候事件的全球責任
    新華社發    在全球注視下,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定於12月3日至14日在印尼峇里島召開,主要討論《京都議定書》在2012年到期後,全球如何進一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等問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聯合國等國際機構的約1萬名代表承諾出席會議。
  •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預警稱,到本世紀末,海平面...
    圖為2020年1月3日,海浪不斷拍打費爾伯恩村的海岸。2015年和2017年,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之一——位於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共下了3場暴雨,導致85%微生物滅絕。2019年12月,颱風「巴蓬」造成菲律賓至少50人死亡。  阿根廷國家氣象局發布數據稱,2月6日,位於南極半島北端的阿根廷埃斯佩蘭薩研究站的氣溫達到18.3攝氏度,創南極大陸氣溫歷史新高。
  • 聯合國:過去20年間全球與氣候有關的災害數量出現驚人增長
    聯合國10月12日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全球與氣候相關的災害數量在21世紀的頭20年出現了驚人增長,極端天氣事件已經成為21世紀最為主要的災害來源。全球範圍內,受自然災害數量最多的三個國家分別是中國、美國和印度。洪水和風暴仍是最高頻發生的災害事件。過去20年,這兩類事件的發生次數較20世紀最後20年出現大增數據顯示,洪水和風暴是最高頻發生的災害事件。過去20年,全球的洪水災害數量從1389起上升到3254起,在所有災害總數中佔比44%,影響全球16億人。
  • 高溫熱浪席捲歐洲 英國氣溫或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據外媒CNET報導,歐洲各地本周繼續受高溫熱浪侵襲。
  • 「氣候政治」如何改變歐洲政黨光譜
    新華社柏林6月13日電(國際觀察)「氣候政治」如何改變歐洲政黨光譜新華社記者任珂德國近期一項民調顯示,環保主義政黨綠黨成為德國最受支持的黨派。而在5月底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多個歐盟國家的環保主義政黨異軍突起。隨著近年極端天氣情況增多,氣候變化再成歐洲各國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之一。
  • 聯合國氣候大會從智利移師西班牙 氣候少女困半路
    原定於12月2日在智利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臨時改至西班牙馬德裡舉行
  • 蝗災或將捲土重來,1-4月歐洲、亞洲刷新高溫紀錄
    據2020年5月14日的新聞報導,在當地時間2020年5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稱,東非及葉門等地區的氣候條件仍利於蝗蟲的繁殖,上一撥蝗蟲繁殖後產下的幼蟲即將發育為成蟲,蝗災可能會在6月份捲土重來。
  • 川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全球氣候治理或迎來「3.0時代」
    80,000環保人關注的諮詢平臺,點擊藍色微信名,快速加入環保圈華盛頓時間6月1日下午3時36分(北京時間6月2日凌晨3時36分),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玫瑰園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川普當天在記者會上說:「即日起,美國將停止落實不具有約束力的《巴黎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