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ADAURA研究的幾點思考

2020-10-26 微來可醫

來源: 腫瘤論壇


ADAURA研究是第一個探索三代藥物術後輔助治療肺癌患者的大型臨床研究,該研究於今年ASCO年會首次進行數據披露,同年的ESMO年會,腦轉移亞組數據在主席論壇發布且全文更是同步發表於殿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ADAURA研究於2015年11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組,原計劃於2022年進行首次數據展示,但2020年4月,獨立評審委員會的預設分析認為,患者如獲益顯著,因此研究得以提前兩年終止。筆者認為,ADAURA研究無論是研究設計還是最終結果,都是一項令人印象極為深刻的研究:


首先,研究結果極為亮眼。在II期及III期人群中,HR值僅為0.17,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兩組之間的預後差異已經不是用「巨大」來形容,而是「雲泥之別」。在ALK這條通路,即使是三代藥物蘿拉替尼和一代藥物克唑替尼進行比較,也沒有達到如此低的HR值,可以說這為絕大多數術後患者提供了一個治癒的方法,也是迄今為止筆者見過的最低的HR值;


其次,OS結果同樣值得期待。今年ASCO年會,與ADAURA研究同時公布的還有ADJUVANT研究最終的OS數據。熟悉肺癌領域的同行應該對這一研究不陌生,該研究探索的是一代藥物術後輔助治療的療效及安全性。儘管首次數據分析時,DFS為陽性結果,但前期DFS的巨大獲益並未轉化為OS的獲益,這也使得一代藥物能不能用於術後輔助治療極具爭議。而ADAURA研究中,0.17的HR值使得DFS的獲益轉化為OS獲益的可能性非常大,儘管OS的公布肯定要等待非常長的時間,一旦DFS和OS均是陽性結果,那這一治療策略幾乎不存在爭議;


最後,該研究在研究設計方面非常巧妙而且吸取了ADJUVANT研究的教訓。在ADJUVANT研究中,術後的患者隨機分為化療組和靶向組,靶向治療組患者並未接受化療,由於術後輔助化療仍然是標準治療,因此這一設計在當時曾引起爭議。ADAURA研究吸取了這一教訓,在隨機化之前允許患者接受化療,從而避免了這一爭議。此外,隨機化時間向後推,放在化療後,使得奧希替尼的對照組可以是安慰劑而不是化療,這更容易得到出色的結果且不違反倫理。需要注意的是,該研究設置了兩個主要研究終點:II-III期患者的DFS及全部患者的DFS(包括了Ib期患者),而在I類錯誤控制上並未採用α拆分而是採用傳遞的方法,這就有效避免了將Ib期患者貿然納入分析後導致的陰性結果出現。這樣,即使在全部人群中的結果是陰性的,也可以在II-III期患者中得到陽性結果,為研究設置了一個「兜底」。


儘管ADAURA研究數據亮眼,結果喜人,但是筆者在閱讀的時候仍然發現幾個問題,藉此與同行共同探討:


首先,該研究的對照組是安慰劑。當然,患者隨機化前已經允許接受化療,即當前標準治療,因此,接受安慰劑治療並不違反倫理,但是,這可能導致盲法被破壞。我們知道,通常情況下,安慰劑的主要成分是麵粉,口服安慰劑幾乎不存在不良反應,而奧希替尼卻存在皮疹、腹瀉、甲溝炎等不良反應。因此,儘管ADAURA研究是一個雙盲的研究設計,但研究者完全可以通過不良反應從而大致判斷出來患者接受的何種治療,盲法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壞了。這種情況下,將獨立評審委員會評估的而不是研究者評估的DFS設置為主要研究終點可能更加恰當。


其次,關於復發的判斷,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問題。臨床實踐中,取得病理學證據是唯一確認復發的金標準,但由於某些特殊部位(如顱腦、骨復發)或患者拒絕有創操作,取得病理學證據存在很大困難,因此,基於影像學的評估也被認可。在ADAURA研究中,確認復發的方法包括CT、MRI或病理,但該研究中,有多少患者是被病理學確認復發的呢?結合第一條,我們可能會腦補出來一個有趣的情景:假如患者治療過程中,肺部出現新發病灶,但病灶性質不能明確,而患者又拒絕活檢。如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腹瀉、皮疹等奧希替尼治療的相關不良反應,那就意味著研究者可以大概判斷出患者接受的是研究藥物治療,可能判定為非復發;如果患者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則接受安慰劑治療的可能性較大,有可能判斷為復發,而ADAURA研究研究的評估周期為24周(半年)一次,這會引入較大的評估偏倚。


最後,患者是否是連續入組。這個問題可能會有點「無釐頭」,為什麼入組是否連續會影響結果呢?我們先來看看ADAURA研究的基線數據,在該研究中,奧希替尼組I期、II期和III期的患者比例分別為32%、34%和35%。看到這裡,可能部分同行專家會看出來問題——III期患者的比例竟然比I期還要高。我們知道,能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I期患者所佔比例是最高的,筆者曾經統計過本單位近2萬例數據,I期患者比例為60%左右,III期患者比例僅為15%左右。我們可以考慮一下,為什麼III期的治療是整個肺癌治療領域中爭議最大的,不僅僅是因為III期分為了眾多類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III期患者比例更低,入組存在很大的困難。而在ADAURA研究中,III期患者的比例竟然超過了I期的比例,似乎有些反常。我們知道,分期越晚,患者術後復發的可能越大,接受治療的獲益就越大,因此,納入更多III期的患者有助於得到陽性結果。如果說研究的入組不是連續的,就意味著入組人群是精心「挑選」過的。這種情況下,當研究設置的臨床背景與真實世界存在極大差異的時候,結論在真實世界中是否繼續適用,需要謹慎考慮。


相關焦點

  • 林小波:深化鄧小平理論研究的幾點思考
    原標題:深化鄧小平理論研究的幾點思考   沒有毛澤東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鄧小平就沒有今天的中國。鄧小平理論是指導中國人民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科學理論,是我們黨長期必須堅持的指導思想。
  • 關於慣性的幾點思考
    所以我再次總結一下思考過程和思考觀點:1、任何過程要考慮時間,考慮時間就要涉及速度。速度的上限是光速。所以慣性作用的速度也是光速。超距作用不可想像,沒有理論基礎,也沒有實質想像的實驗,包括量子糾纏也不算。
  • 關於CNS自身抗體的幾點思考
    神經免疫的研究進展敲開了神經科疑難雜症的大門,許多過去不為人知的疾病通過抗體檢測被冠以正名。在臨床工作中自身免疫性抗體的送檢率也越來越高,且伴隨著抗體陽性的結果,不少患者也被查出腫瘤,是巧合還是有必然聯繫?另一方面,為什麼不同抗體可以引起不同的症狀?對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什麼提示意義?
  • 漢語語法化研究的幾點思考
    (Givón 1971) Givón的On Understanding Grammar(1979)是一部系統運用語法化理論研究共時形態句法結構的經典文獻,此書在傳統語法化研究模式的基礎上確立了話語—篇章結構「句法化」的研究模式,從而為語法化的研究引入一種全新的理念和視角,被認為是當代語法化理論的奠基之作。
  • 技術交流|關於分流制地區初期雨水汙染治理設計的幾點思考
    初雨分散截流示意圖從上述分析的幾點來看,不把這幾個問題解決好想把分流制初雨汙染治理類項目做好是不太現實的,對國家這麼大的投入和支持也是不負責任的。原標題:技術交流 | 關於分流制地區初期雨水汙染治理設計的幾點思考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 清華和北大的客座教授葛惟昆關於中外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
    到底重要不重要,值不值得去研究?」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過有一點大家都同意,那就是我們的教育存在問題。為了找出問題,就需要做些比較研究。一位華裔美國教授對中學畢業生做過研究,發現在基礎知識方面中國學生優於美國學生,而在分析能力方面,兩國學生水平相近。他的結論是:知識的優勢未必可以轉化成分析(或研究)能力的優勢;而知識是會忘記的,能力才是終生受用的。
  • 關於景感生態學與生態系統服務評價的幾點思考
    這樣的時代背景迫切要求我們從人類未來文明形態、發展走向和福祉的高度對可持續發展、生態系統服務等概念及其內涵進行進一步的思考、梳理和分析,以促進生態系統服務和可持續發展等的系統和深入研究,保障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在2015年提出了景感生態學的概念。
  • 關於鄉村產業振興的幾點思考
    關於如何發展鄉村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發表的重要講話給出了明確答案。一是要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產業發展規律主要是指一個產業的誕生、成長、擴張、衰退、淘汰的各個發展階段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和環境,以及應當採取的政策措施。
  • 你需要知道思考這幾點
    如何升級自己的深度思考力避免情緒化?實踐中的認清事實,改變思維,教會我們的幾點思考。直面現實,遷移對比思考:用數據對比來分析問題本身背後的邏輯新冠肺炎的疫情,我們應該關注。但關於每日能夠激起我們情緒變化的數字,也需要直面上升的現實,遷移對比思考。比如,在你聽到2016年全世界有420萬嬰兒死亡的時候,你會不會對這個數字在情緒上本能地作出反應,覺得這個數字太可怕了。
  • 疫情期間,關於線上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結合三周來的工作體驗,有一下幾點思考。  一、線上教學的優勢  1、線上教學突破了地域限制。老師和學生只要通過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就可以開展教學活動,解決了因疫情防控而不能出行、聚集的問題,師生在家就可以完成教學任務。  2、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 周光召:對我國基礎研究布局的幾點思考
    我一生之中,在學校待了一段時間,後又在國外做基礎研究,加起來大概是六七年;在工業部有關部門工作十七八年,在中國科學院工作十幾年,然後在中國科協和科技部「973計劃」專家顧問組(以下簡稱「顧問組」)做了十多年。所以,「973」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經歷。  「973」是指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新一屆顧問組裡集中了國家在基礎研究方面最主要的科學家。
  • 關於「實驗探究:電功率跟電流、電壓的關係」幾點思考
    思考一:為什麼控制變量? 我們可以參照「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係」(如下圖)來解讀。 思考二:在此實驗探究中得到是定性結論還是定量結論? 物理乃至於其他學科探究,都是探究兩個量之間的關係,如果有其他影響因素,在探究過程中,也都是在被控制相同的範疇之內。實驗結論是定量的還是定性,取決於這兩個量證據的描述。
  • 關於選擇投稿雜誌的幾點思考
    決定哪個雜誌可以作為一個給定初稿的投稿目標必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a)你的研究報告的廣度和複雜性; (b)相對於該研究領域中的其他研究,你的研究工作有多重要的意義; (c) 如果該論文發表在該目標期刊
  • 關於CNS自身抗體的幾點思考_神經免疫_自身免疫性抗體_醫脈通
    神經免疫的研究進展敲開了神經科疑難雜症的大門,許多過去不為人知的疾病通過抗體檢測被冠以正名。在臨床工作中自身免疫性抗體的送檢率也越來越高,且伴隨著抗體陽性的結果,不少患者也被查出腫瘤,是巧合還是有必然聯繫?另一方面,為什麼不同抗體可以引起不同的症狀?對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什麼提示意義?
  • 關於繡球花的這幾點你必須知道
    關於繡球花的這幾點你必須知道時間:2019-01-08 14:15   來源:花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繡球花有毒嗎?關於繡球花的這幾點你必須知道 繡球花一般百花成朵,如果繡球般花團錦簇,十分好看,是一種常見的園林植物,栽種在院子裡可以聞得滿院清香,盆栽擺放在室內或者窗前也十分得趣,不過,花匠大叔要提醒您,栽培繡球花要注意一點,那就是繡球花全   原標題:繡球花有毒嗎?
  • 關於新能源消納能力的思考和技術措施
    關於新能源消納能力的思考和技術措施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4月27日,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在北京舉行「第五屆中國電力發展和技術創新院士論壇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二零八科學會議』」,邀請能源、材料、物理、巖土工程等多個技術領域的院士、專家出席論壇並作專題報告,面向我國電力科研前沿
  • 關於中國諾貝爾獎的思考
    搞什麼研究課題呢?我到圖書館去查文獻資料,我查到了漢斯和肖洛1976年發表在《光通訊》上的一篇關於「雷射冷卻氣體原子」的論文。當我學懂了這篇文章後,「雷射冷卻氣體原子」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因為,我明白,原子鐘的精確度是受限於原子的熱運動速度,如果能降低原子的溫度,即減低原子的熱運動速度,那麼原子鐘的精確度就會大大提高。這不僅對於原子鐘研究,而且對於原子物理以及基本定理的驗證研究都有重大意義。
  • 關於延長壽命的十五點思考
    關於延長壽命的思考1.人類壽命每一次飛躍都來自科技進步,上一次和抗生素普及有關,這一次則會是維B3衍生物(輔酶),很多人都在推薦NMN,如果你熱愛冒險,不妨一試。2.比起長壽,可以反過來思考,如何避免過,。,早的死亡。數據表明,一個人死於心臟病概率是1/3,死於癌症概率是1/4,而飛機失事的危險概率是1/4000。
  • 關於我國高純石英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因此,特提出幾點關於高純石英產業發展的建議:1、加強尋找合適的大型優質石英礦床石英原料決定了高純石英質量,選擇合適的石英原料是成功加工出高純石英的關鍵。2、重視高純石英原料工藝礦物學研究高純石英是一種幾乎不含雜質的極純淨產品,因此天然石英中雜質元素賦存狀態、石英嵌布特徵、包裹體數量大小位置、晶格雜質等所決定的雜質可選性是判斷高純石英原料的重要標準。
  • 站著思考坐著研究
    久坐對健康不利已然成為大家的共識,可是現在的工作大多數是要坐在電腦前完成的,不僅是對健康不利,也不利於思考。所以,我們應當經常站起來動一動。看見過一份材料,有科學研究表明站著工作比坐著工作大腦的反應會更快,站著工作或許能讓我們的大腦更快地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