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對健康不利已然成為大家的共識,可是現在的工作大多數是要坐在電腦前完成的,不僅是對健康不利,也不利於思考。所以,我們應當經常站起來動一動。
看見過一份材料,有科學研究表明站著工作比坐著工作大腦的反應會更快,站著工作或許能讓我們的大腦更快地思考問題。在實驗中,站立著工作的人們實際上大腦運用的更多,比如在工作的同時還需要控制身體平衡。但從事同樣的工作,效率卻比坐著工作的那一組人更高。也許身體的疲勞感產生的壓力會讓我們想要更加快速地完成任務,然後得到休息。
只是站得太久了,疲勞感疊加起來也會影響到狀態,這就是效率曲線的問題了。凡事都有個度,適度的壓力是動力,但壓力畢竟還是壓力。同時,要注意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對症下藥。就我個人的情況來說,提倡的是站著思考,坐著研究,動靜結合,提升效率。
站著思考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指在工作中要經常性的走動起來,到不同的地方去了解實際情況,及時掌握第一手的材料,這樣能夠保證獲得信息的真實性、針對性與有效性。第二層意思是指我們應當換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判斷,打破自己的主觀局限和個人偏好,由此產生一些不同的觀點,促使我們客觀全面地了解情況,從而做出更加科學準確的判斷。
所以,以我的意思,要站起來思考才好,別做井底之蛙,別沉浸在自己的局限思維中,別脫離了實際而空想。至於坐著研究,是指要靜下心來,沉下身去,專注地做研究。不能急功近利,總想著快些出成果。浮躁與勢利是研究的最大敵人,有了雜念就沒法靜下心來,沒法專注於研究之中。
歷史經驗證明,任何一項研究都是非常耗費精力的事,需要大量投入,而且未必能有回報,是非常寂寞枯燥的過程。正因如此,想要做成就一定要有恆心,耐得住寂寞,不為功名利祿所動,只為求真務實所靜。坐著研究還有一層意思是指已經站著思考過了,要將思考出來的成果集中精力整理出來,然後進一步地做研究,持續性的研究方能夠尋找到突破口,幫助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從站著思考到坐著研究,意味著成熟、穩重、腳踏實地地完成一件事、一項任務、一個工作。我們獨立思考,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尋找答案,解開疑惑,在這樣的循復往進中迭代自己的思維,升級我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