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著思考坐著研究

2021-01-07 強強閒話多

久坐對健康不利已然成為大家的共識,可是現在的工作大多數是要坐在電腦前完成的,不僅是對健康不利,也不利於思考。所以,我們應當經常站起來動一動。

看見過一份材料,有科學研究表明站著工作比坐著工作大腦的反應會更快,站著工作或許能讓我們的大腦更快地思考問題。在實驗中,站立著工作的人們實際上大腦運用的更多,比如在工作的同時還需要控制身體平衡。但從事同樣的工作,效率卻比坐著工作的那一組人更高。也許身體的疲勞感產生的壓力會讓我們想要更加快速地完成任務,然後得到休息。

只是站得太久了,疲勞感疊加起來也會影響到狀態,這就是效率曲線的問題了。凡事都有個度,適度的壓力是動力,但壓力畢竟還是壓力。同時,要注意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對症下藥。就我個人的情況來說,提倡的是站著思考,坐著研究,動靜結合,提升效率。

站著思考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指在工作中要經常性的走動起來,到不同的地方去了解實際情況,及時掌握第一手的材料,這樣能夠保證獲得信息的真實性、針對性與有效性。第二層意思是指我們應當換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判斷,打破自己的主觀局限和個人偏好,由此產生一些不同的觀點,促使我們客觀全面地了解情況,從而做出更加科學準確的判斷。

所以,以我的意思,要站起來思考才好,別做井底之蛙,別沉浸在自己的局限思維中,別脫離了實際而空想。至於坐著研究,是指要靜下心來,沉下身去,專注地做研究。不能急功近利,總想著快些出成果。浮躁與勢利是研究的最大敵人,有了雜念就沒法靜下心來,沒法專注於研究之中。

歷史經驗證明,任何一項研究都是非常耗費精力的事,需要大量投入,而且未必能有回報,是非常寂寞枯燥的過程。正因如此,想要做成就一定要有恆心,耐得住寂寞,不為功名利祿所動,只為求真務實所靜。坐著研究還有一層意思是指已經站著思考過了,要將思考出來的成果集中精力整理出來,然後進一步地做研究,持續性的研究方能夠尋找到突破口,幫助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從站著思考到坐著研究,意味著成熟、穩重、腳踏實地地完成一件事、一項任務、一個工作。我們獨立思考,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尋找答案,解開疑惑,在這樣的循復往進中迭代自己的思維,升級我們的能力。

相關焦點

  • 研究:久坐久站均有害 坐的危害不比站著大
    不少人認為,久坐不利健康,而站著卻對健康有益。不過英國研究人員12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只要定期健身,坐著的危害不比站著大。這項研究由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研究報告由英國《國際流行病學雜誌》發表。
  • 腦筋急轉彎:什麼動物坐也是坐,站也是坐,走也是坐?生活中有的
    腦筋急轉彎:什麼動物坐也是坐,站也是坐,走也是坐?生活中有的第一大腦:什麼草最有價值?第二腦筋:哪種東西是皮包骨頭?第三大腦:世界上什麼「牛」力大無比?第四腦筋:什麼事情你明明沒去做,還要受罰?第十大腦:什麼動物坐也是坐,站也是坐,走也是坐?不要輕易看下面答案喔,腦子動一動,活力無極限。
  • 【學術2015-203】少坐多站/走或有益心臟健康
    來源:ACC CV News Digest(August 1,2015) 【203】少坐多站/走或有益心臟健康(中文摘要)近日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少坐、多站和/或多走策略或有益於心臟代謝健康。站是坐的一種簡單替換,但人們還需要在前瞻性和幹預性研究中就此結論進行進一步驗證。
  • 飯後站著還是坐著好?這樣做養生不傷身
    有一部分人說,飯後應該坐著,煲煲劇,休息休息,但是又有人覺得,飯後就不應該坐著,這樣容易胖。有些人一吃完飯,睡意就來了,於是選擇一個好的方式,午休一度,但是又有人認為吃完就睡實在不利於消化。當然,還有人是選擇飯後站一段時間,或者直接去散散步,認為這樣更好。那到底怎樣好?如何做才能養生不傷身?
  • 給大腦加「晶片」 讓坐輪椅的重新站起來
    給大腦加「晶片」 讓坐輪椅的重新站起來 2020/12/19 08:39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遊歷 瀏覽:722
  • 世界日報:研究稱久坐有害健康 久站危害或更嚴重
    美國《世界日報》近日刊文稱,研究發現,工作時必須經常站著的人,得心臟病的風險比坐著工作的人高出一倍。專家解釋稱,這可能是因為連續站幾個鐘頭,血液會因重力影響向腿部集中,迫使身體更賣力工作,以讓血液回到心臟。
  • 坐在上面的人,坐在地上的人,椅子的政治重要性
    當兩個或更多的人佔據一個公共場所時,在開口說話之前,僅僅是誰坐著、誰站著,或者是他們怎樣坐和站便能夠說明——甚至決定——很多。而在另一個人面前仰天而臥能夠表達出的東西更多。與日常行為和感性史的很大部分相似,姿勢政治學的歷史必須依賴圖片、物品與著作中的間接提及所提供的證據。我所講述的故事的事實背景極為簡單。我們知道,眾多世紀以來日本人一直是席地而坐的。
  • 《大象席地而坐》的影像風格與存在主義思考
    《大象席地而坐》非常難能可貴的一點是影片相當成熟的是影像風格。胡波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導演,已經在非常自覺且自如的運用影像語言本身在講述故事和表述主題了。一方面,他巧妙地借鑑和吸收了貝拉塔爾的攝影風格,另一方面他又非常自洽的通過影像風格完整的表達出了他所要傳達的電影主題。本片的攝影風格中有四個比較關鍵的元素:長鏡頭、淺焦距和自然光源。
  • 吃完飯,站著好還是坐著好?很多人可能都搞錯了
    很多人不知道吃完飯之後,應該站著還是坐著好。吃完飯吃後,正確的行為對人體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那麼,吃完飯之後,究竟是站著好還是坐著比較好呢?飯後半小時站著好在吃飯之後的半個小時內,最好適當走動或者站著做家務,這種行為對健康是有幫助的。因為吃完飯之後,腸胃需要進行忙碌的消化。如果馬上就坐著,容易導致身體的循環受到阻礙,甚至容易降低腸胃蠕動能力。
  • 信陽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兩個人的研究站—新聞—科學網
    胡夢君說的另一個人是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青年教師劉彥春,他們都在該學院院長、長江學者萬師強教授的研究團隊工作。二人工作的地方現在叫做信陽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2014年11月由河南大學與信陽市人民政府、信陽師範學院合作成立。
  • 愛因斯坦、臉書創始人都在用「步行思考法」,據說能提升60%腦力
    當時的你越是去想只會越感到模糊,其實這因為當你「指令工作」一多,腦袋就會出現「卡卡」的狀況,不過這狀況不只發生在你身上,就連全球頂尖的創意人都會遇到這個狀況,只是比起大家會選擇「幹坐著想破頭」,他們倒會選擇站起來到處走走的「步行思考法」。
  • 韓啟德談科學技術史研究:「板凳願坐十年冷」
    「科學技術史要做『有意義』的研究,不僅要發掘新史料,還要通過史料揭示規律、明白道理、指導當今。」11月14日上午,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韓啟德在致辭中表示,要做出好的科技史研究,首先要建立追求一流學術的願望,「板凳願坐十年冷」,捨得下功夫。
  • 韓啟德談科學技術史研究: 「板凳願坐十年冷」
    科學技術史要做『有意義』的研究,不僅要發掘新史料,還要通過史料揭示規律、明白道理、指導當今。」11月14日上午,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韓啟德在致辭中表示,要做出好的科技史研究,首先要建立追求一流學術的願望,「板凳願坐十年冷」,捨得下功夫。
  • 研究發現抑鬱症罪魁禍首:過度思考(反芻思維)
    他對我失望了怎麼辦…然後我站在他臥室門口,聽到他震天響的呼嚕聲。」——知乎作者引觴w的回答想太多有時候也是一種病,很多抑鬱症患者看到這樣的情況並不陌生,因為很多抑鬱症患者天生最不缺乏的就是「自省」能力。
  • 站在十字路口的思考
    關於手機訂閱,大河網思考和探索了十年。  2008年12月,河南手機報發行量達到107萬,真正實現了社會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大河網對於自身前途的思考,體現在8月底推出的改版上。我提出10個字,即集中、覆蓋、分享、推介和訂閱。其中,訂閱是本次改版的核心。  同時,我也認為,集團內對新媒體的「萬馬奔騰」固然有其必然性,但在具體產品的推廣上,不應多管齊下,放任自流。如果大河報與大河網同時推出客戶端,必然會浪費集團資源,並形成內部的惡性競爭,極不利於集團新媒體事業的發展。
  • 太早太晚讓寶寶學趴、坐、站,這些壞處你想過沒?
    但當了新手媽媽以後,群裡更多地是曬自家的娃,開始能自己爬了,或者是能開始站起來甚至走兩步了。每個寶寶成長所需要的時間不同,聽老一輩說的「三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是真的嗎?每個階段又該如何正確引導?快跟茉莉媽媽一起get起來吧!寶寶多大可以開始翻身和趴著?
  • 別人坐電梯是站著上的,這位大兄弟,非要躺著上去
    別人坐電梯是站著上的
  • 杭州地鐵蕭山機場站主體結構完工 坐地鐵趕飛機,快了
    5月24日上午,隨著杭州地鐵1號線三期工程蕭山機場站最後一塊頂板混凝土澆築完成,該工程5個車站均按計劃實現主體結構完工,朝著年底建成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地鐵1號線三期起於下沙江濱站,之後穿江而過,一路接入蕭山國際機場,共設5站,全長11.2公裡,全部為地下線。「當前,1號線三期正在進行盾構掘進和機電設備安裝,計劃於2020年底建成。」杭州市地鐵集團工程三部工程二科科長陳海尤介紹,杭州有望今年底實現坐地鐵趕飛機。
  • 與人相處的準則——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而對方之所以會那樣思考,會那樣行動,自然有他的理由。如果你能找出那個隱藏著的原因,你也就找到了理解他們的行為和人格的鑰匙。因此,要試著使你自己真誠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假如你對自己說:「如果我處在他的情況下,我將有什麼感受,會做出什麼反應?」
  • 心臟研究人員建議:「少坐,多走,」!
    由於新冠肺炎大流行,人們花更多的時間呆在家裡,這項新的研究為人們提供了更多散步的動力,並避免在電腦或電視屏幕前坐得太久。 在紐約布法羅大學(UB)領導的兩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絕經後女性在清醒時散步快,坐或躺的時間較少,高血壓和心力衰竭的風險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