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創意領域」的人特別有感,但大家一定也有努力想要完成一篇作文,但怎麼寫都覺得少一味的時候。當時的你越是去想只會越感到模糊,其實這因為當你「指令工作」一多,腦袋就會出現「卡卡」的狀況,不過這狀況不只發生在你身上,就連全球頂尖的創意人都會遇到這個狀況,只是比起大家會選擇「幹坐著想破頭」,他們倒會選擇站起來到處走走的「步行思考法」。
▲
地位崇高的音樂家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每天早上都會先去散步,再坐下來創作音樂;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解決複雜問題時,經常走在沙灘上;
賈伯斯(Steven Jobs)則是用走路來鍛鍊思考,甚至還喜歡邊走路邊開會,不只是上述的代表人物,臉書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Twitter創辦人多西(Jack Dorsey)等頂尖創意人,他們都有相同的習慣。
▲ Photo Source
根據研究顯示,當你在思考創意點子時,你的腦袋就像是開了一場派對一樣,多個點子會聚在一起,也可能一個點子才在路上,就在同個場合遇到了另一個新點子。
▲
史丹佛大學也因此做了一項研究,此計畫邀請了175名受試者,他們分別被要求「坐著」、「在戶外散步」、「在跑步機上慢走」並接受訪問,而得到的結果顯示如下。
1、「步行思考」明顯提升了創意與問題解決能力
▲
研究人員發現,跟坐著相比,步行思考的平均創意產量增加了60%。
▲ 而且根據「步行」受試者在回答問題時,速度與質量上的表現也明顯比坐著的人優異許多,甚至能夠給出更多樣化、更具創造力的解決方案。
2、所謂的「步行」並不代表需要長途跋涉。
▲
這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去做距離上的調整,有的人一天可以走上好幾小時,但有些人可能走三十分鐘就覺得緊繃。
▲
「步行思考法」並不是要你花費長時間從步行中受益,根據研究發現,其實5-15分鐘的短程步行就能夠對創造力產生積極的影響了。
3、室內行走也有一樣的效果。
▲
你可以選擇在跑步機上行走,也可以在戶外行走,根據研究結果指出:地點並不影響受試者的表現。
▲
因此得知,激發創意的關鍵並非「環境」,而是「步行」這個行為的本身。所以,若你的學習或是工作是不能走往戶外的,不如在腦袋卡卡時起身去茶水間裝個水,就能夠幫助你整理思緒。
▲
最後研究學者也說明了:走路,開闢了思想的流動。下次當你又為某個靈感想破頭無果時,不如起身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