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山東大學教授劉悅坦。歡迎你來學習我的課程。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用愛因斯坦思考法,讓思維變得深刻,讓學習成績更加出色。
愛因斯坦小時候很笨,那這個笨小孩是如何最終開竅,成為大師,成為大科學家的呢?
下面我們就用愛因斯坦自己的一個小辦法,來給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句話,當時我聽了覺得非常震撼,讓我聽了在一剎那之間,也開竅了,原來小學考初中、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學,三次落榜,這麼一個笨蛋的差等生、笨小孩,就是學了愛因斯坦這個思考法,就迅速的考專科、考本科、考碩士、考博士,甚至到美國去做博士後了。
什麼辦法呢?我來跟大家說,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句話:
如果給我一個小時,讓我來解決一個問題,那麼我先花55分鐘來思考這個問題本身,最後花5分鐘來思考解決方案。
這句話對我影響非常大,我把這個方法命名為愛因斯坦55分鐘思考法,遇到解決問題的時候,如果總時間一個小時,先花55分鐘來思考問題本身,然後最終花5分鐘來思考解決方案。
也就是說,一旦你把問題前前後後、方方面面、裡裡外外,把問題都思考的透徹、全面、深入,那麼問題的解決方案,自己就跳出來了。
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在回答問題、解決問題的時候,表現的不是那麼好,考試的時候沒取得應有的成績呢?就是沒有把真正最大量的時間、精力,用在分析、思考問題本身上。
我們中國老百姓有句話叫好鋼用在刀刃上,那什麼叫刀刃?問題本身就是刀刃,集中全部的力量,把問題研究透徹,然後答案自己就呼之欲出了
下面我舉個例子,如何用愛因斯坦55分鐘思考法,怎麼思考?
咱就以考試為例,如果您遇到了一道題,尤其是比較大的題,那應該怎麼做呢?先別急著去回答這個問題,我怎麼回答,我怎麼答題,這個不重要。先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不同的維度,對這個問題本身進行思考。
我舉個例子,要從出題者、競爭對手,甚至包括自我三個層面來思考。
什麼叫出題者層面?遇到一個大題,你一定要這樣想,老師為什麼要出這道題?老師出這道題,他的考點在什麼地方?他想考察我的什麼方面的水平能力?是考察我的記憶力、理解力、分析力、綜合力、概括力、表達力,等等,等等。
先把老師的用意考察清楚,深入思考。然後再從競爭者的層面考察,那別的同學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他們會從幾個角度回答,每個角度他們會回答到什麼程度,他們的深刻,他們的全面,他們的犀利會表現在哪些具體的層面,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
一定要思考競爭對手,然後思考完了競爭對手,思考完了出題者,再回到自我的層面。那這道題,我要怎麼回答?我的思考標準是什麼?我思考完了之後,表達完了之後,我去檢查過的答案做的好不好,我的標準在哪裡?我哪些地方如何錯開競爭對手,讓老師看了拍案叫絕。
即使100名同學參加考試,我的卷子我這道題放在全班所有的卷子當中,能不能率先讓老師挑的出來,讓老師看了之後拍案叫絕、擊節讚嘆。一旦你把這幾個層面都深入思考過了,然後你再下筆,那我保證你這個問題答的比別人漂亮,先做到胸有成竹,然後你才能下筆有神。
咱就以自我層面為例,怎麼去思考這個問題。遇到任何一個問題,至少從「角力高廣」四個層面來思考。
那什麼叫「角力高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