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ome Biology基因編緝系列精選 | 你身邊的團隊

2021-01-11 科學網
Genome Biology基因編緝系列精選 | 你身邊的團隊

英文標題:Insights from Genome Editing

原文連結:https://www.biomedcentral.com/collections/insightsfromgenomeediting?utm_source=other&utm_medium=other&utm_content=null&utm_campaign=BSCN_1_DD_GB_GeneEdit_SciNet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JkGyv57A8CWX3iJUhVqTKg

Genome Biology 2018年下半年的基因編緝專輯順利上線啦,BMC中國在這裡為大家整理了這個專輯,以及一些該專輯之外,發表的我們中國土生土長的課題, 希望大家喜歡。

Expanded base editing in rice and wheat using a Cas9-adenosine deaminase fusion

研究來自高彩霞研究組,

點擊閱讀全文

CRISPR-induced exon skipping is dependent on 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 mutations

研究來自賴良學研究組,

點擊閱讀全文

Harnessing accurate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for efficient precise deletion in CRISPR/Cas9-mediated genome editing

研究來自謝安勇與蔡秀軍研究組,

點擊閱讀全文

Live imaging and tracking of genome regions in CRISPR/dCas9 knock-in mice

研究來自張昱研究組,

點擊閱讀全文

Conferring DNA virus resistance with high specificity in plants using virus-inducible genome-editing system

研究來自高彩霞研究組,

點擊閱讀全文

點擊進入Genome Biology基因編緝專輯

閱讀英文全文請訪問:

https://www.biomedcentral.com/collections/insightsfromgenomeediting?utm_source=other&utm_medium=other&utm_content=null&utm_campaign=BSCN_1_DD_GB_GeneEdit_SciNet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CRISPR-Cas12a : 為你打開高效的基因編輯大門 | Genome Biology
  • BMC Biology | 近期研究精選
    同時,我們根據進化論系列文章中的最新一篇詳細介紹了薄葉海膽的轉錄組、蛋白質組和基因組草圖。 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者您想詢問您的論文是否適合在BMC Biology 上發表,請隨時聯繫我們!郵箱:bmcbiologyeditorial@biomedcentral.com。
  • 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的「非官方」延續
    他們指出,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也曾被一些人認為有爭議性,但現在被視為是最偉大的探索壯舉之一。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從1990年持續到2003年,重點是基因測序,讓研究人員能夠「閱讀」基因組。而人類基因組編寫計劃的重點是構建基因,讓研究人員能夠「編寫」基因組。
  • Genome Medicine | Genome Biology 近期精選內容
    Genome Medicine | Genome Biology 近期精選內容 原文連結:http://t.cn/Eo3i0iT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Ga0WIjX9F-aHRle8eEjfsQ 我們為您整理了BMC基因組學旗艦刊Genome Biology 和Genome Medicine 的近期精選內容供您閱覽。
  • 長讀測序特刊徵稿 | Genome Biology
    它們的長讀長度為基因組事件的可靠識別提供了明確的可映射性,也為長程分析提供了信息,如單倍型和基因組組裝。此外,長讀技術、PacBio和牛津納米孔技術對單分子進行測序,並可以檢測規範的核苷酸以及鹼基修飾。要充分發揮長讀測序的作用,同時又要考慮到其相應的弱點(如較高的錯誤率),需要實驗和計算方法的發展。為了將技術進步轉化為生物醫學的突破,其他研究途徑正在探索長讀測序在重大生物醫學背景下的創新應用。
  • Genome Biology出版了哪些重要文章?
    從2000到2020,是Genome Biology的20年,也是基因組學的20年。值此特殊時刻,我們挑選出了過去20年來發表在該期刊上的20篇重要文獻,來邀請您一同回顧Genome Biology的二十年,並希望能在未來接收到來自您的稿件。
  • Genome Biology|近期內容更新
    KNOT是擬南芥中的3D染色質結構,包含10個相互作用的基因組區域,稱為KNOT ENGAGED ELEMENTs(KEEs),其富含轉座因子和相關的小RNA,暗示了KEEs在轉座生物學中的作用。在來自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植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的Baosheng Wang等人在本篇文章中利用了517個B. stricta種質的全基因組重測序數據分析了該物種遺傳多樣性和種群分化的詳細進化過程。
  • ...實現可視化基因組3D結構和長距離染色體作用 | Genome Biology
    拓撲結構域為解釋遠端增強子的基因調控提供了非常好的解釋。除了拓撲結構域,其他染色體結構例如A/B結構[2]、染色體環(chromatin loop)[3]等也相應被Hi-C衍生技術所揭示。這些Hi-C衍生技術,例如Hi-C,ChIA-PET[4],Capture Hi-C[5],PLAC-seq[6]和HiChIP[7],為研究染色體空間結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和挑戰。
  • Direct-seq:單細胞水平分析CRISPR基因編輯篩選實驗 | Genome...
    Direct-seq:單細胞水平分析CRISPR基因編輯篩選實驗 | Genome Biology這種混合捕獲序列既有與反轉錄引物的結合能力,又避免了與Poly(A) Binding Protein結合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根據實驗需要,捕獲序列可以添加在gRNA scaffold的Tetraloop, Loop2和Tail三個位置。因此,即使Tetraloop和Loop2被其他aptamer佔用(如SAM CRISPR激活系統等),也不影響捕獲序列的使用。
  • Genome Biology 近期內容更新
    精選文集 點擊此處,閱讀文集。 其他內容 Next-generation genome annotation: we still struggle to get it right Steven L.the sequencing revolution—notes from the RNGS19 conference Sander Wuyts and Nicola Segata Doi: 10.1186/s13059-019-1714-3 One reference genome
  • 全基因組及轉錄組研究揭示開心果的環境適應以及馴化機制 | Genome...
    沙漠約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一種極端的生態環境,平均降水量少,土壤呈鹼性且十分乾旱和貧瘠,因此對大多數動植物的生存條件都是不利的。然而,一些作物依然能夠在極端環境的沙漠地區種植和生長。深入了解這些物種對乾旱環境的適應性以及其經濟性狀,將可能會有助於促進這些物種在沙漠地區的種植和繁育,緩解世界糧食危機。 開心果(Pistacia vera L.
  • BMC Plant Biology | 植物基因組編輯精選及徵稿
    原文連結:http://t.cn/AipDxOV5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fbmsSvnATJTQTS4eAFlelA 基因組編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前景對基礎科學、醫學研究和農業科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串聯重複基因在植物代謝進化中的作用 | BMC Biology
    論文標題:Tandem gene duplications drive divergent evolution of caffeine and crocin biosynthetic pathways in plants 期刊:BMC Biology 作者:Zhichao Xu, Xiangdong Pu et.al 發表時間:2020/06/18
  • Genome Biology:新技術90分鐘完成全基因組序列分析
    第一個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耗時大約13年,耗費30億美元,而現在技術測序技術的發展,使得即使是很小的研究小組都可以在幾天之內完成基因組測序。但是從測序產生的巨大的數據分析得出真正能用於研究或者臨床的信息一直是一個挑戰。
  • 每日摘要:核心雙子葉植物古六倍化的「前世今生」(Genome Biology)
    to a repacking of the genome and eventual return to diploidy.Within-genome synteny confirms that columbines are ancient tetraploids,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grape genome reveals that this tetraploidy appears to be shared with the core eudicots.
  • Genome Biology | 七月內容更新
    通過將其進一步與dsgRNAs進行結合可以強化這種編輯效果,使得即便在封閉染色質區域也能實現高效的基因編輯,該研究尤其對靶向核酸酶難降解的區域進行基因編輯提供了新的思路。 頻繁的種內和種間基因滲入形成了麵包小麥遺傳變異的格局 DOI:10.1186/s13059-019-1744-x Hong Cheng, Jing Liu et al.
  • 年終盤點丨2020必讀的10篇經典泛基因組 (pan-genome) 文章
    Eight high-quality genomes reveal pan-genome architecture and ecotype differentiation of Brassica napus[J]. Nature plants, 2020, 6(1): 34-45.[2] Liu Y, Du H, Li P, et al.
  • GTEx項目成果發布 | Genome Biology
    Primo方法,用於對來自不同細胞條件或研究的系列omics QTL匯總統計數據進行GWAS統計數據的綜合分析。此外,研究團隊擴展了phASER工具,允許使用單倍型水平的等位基因數據估算順式調節變體的效應大小。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等位基因資源,且能夠公開提供單倍型水平的等位基因數據。
  • Genome Medicine | 8月內容更新
    Genome Medicine在JCR 遺傳學期刊中排名前15,在同類基因組學開放獲取期刊中排名第2。作為Genome Biology的姊妹期刊,我們的讀者群體遍布全球的基因組血和臨床醫學工作者。擁有最專業高效的編輯加持,使得我們在30天內便能快速完成同行評議的過程。
  • Genome Biology三舉措,Paper接收更Easy
    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_media_organic&utm_content=XuWan-BMC-Genome_Biology-Biology-China&utm_campaign=BMCF_SUB_BSCN_XW_WECHAT_GB_1031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unQHcpGbmO0dGA5BLnvJ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