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Ex項目成果發布 | Genome Biology

2020-09-22 知社學術圈

近日,「基因型-組織表達研究聯盟」(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 Consortium)結束了為期10年的多機構研究工作,在這一試圖填補「人類基因組計劃」空白的項目中,研究人員對來自838名死亡捐贈者49個組織的15,201份樣本進行了RNA測序,並分析了每個捐贈者的全基因組測序數據。



9月11日,GTEx項目最後一期的15項研究成果最終發布,介紹了跨細胞類型和組織的遺傳調控變異綜合圖譜,並分析了這些調控變化如何增加疾病風險和促進疾病特徵的發展。


15項成果中有5項Genome Biology 發表。

GTEx項目成果

1

Primo: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GWAS and omics QTL summary statistics for elucidation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rait-associated SNPs and detection of pleiotropy in complex traits

DOI:10.1186/s13059-020-02125-w


為全面解釋已知的性狀相關SNP如何影響複雜性狀,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Primo方法,用於對來自不同細胞條件或研究的系列omics QTL匯總統計數據進行GWAS統計數據的綜合分析。Primo方法可研究SNP與複雜和組學特徵的關聯模式。在含有已知易感位點的基因區域,Primo可進行條件關聯分析,以解釋連鎖不平衡問題。Primo允許進行未知的異質性和樣本相關性研究。

2

sn-spMF: matrix factorization informs tissue-specific genetic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DOI:10.1186/s13059-020-02129-6


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受約束的矩陣分解模型sn-spMF,以學習組織共享的模式將其應用於GTEx項目的49個人體組織。學習因子(learned factors)可反映具有已知生物學相似性的組織,並識別可能介導組織特異性作用的轉錄因子。


sn-spMF可在https://github.com/heyuan7676/ts_eQTLs獲取。

3

A vast resource of allelic expression data spanning human tissues

DOI:10.1186/s13059-020-02122-z


研究團隊介紹並演示了從GTEx(v8)版本中生成的大量等位基因表達資源的實用性,其中包含15253個樣本,覆蓋54個人體組織,SNP級別的等位基因總計為4.31億,單倍型水平的總量為1.53億。此外,研究團隊擴展了phASER工具,允許使用單倍型水平的等位基因數據估算順式調節變體的效應大小。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等位基因資源,且能夠公開提供單倍型水平的等位基因數據。

4

Impact of admixture and ancestry on eQTL analysis and GWAS colocalization in GTEx

DOI:10.1186/s13059-020-02113-0


研究團隊在GTEx(v8)中識別了117個具有高度群體混合個體的子集,並估計了全基因組的局部祖源信息。在七個組織中使用混合樣本進行全基因組順-eQTL定位,並通過祖源信息進行調整。最後,該研究確定了與本地祖先高度相關的一部分eQTL變體。為GTEx(V8)版本中的混合個體提供了本地祖先圖,並描述了祖先和混合物對基因表達,eQTL和GWAS共定位的影響。

5

PTWAS: investigating tissue-relevant caus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omplex traits using probabilistic TWAS analysis

DOI:10.1186/s13059-020-02026-y


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計算框架,即概率全轉錄組關聯研究(PTWAS),以研究基因表達與複雜性狀之間的因果關係。PTWAS應用工具變量分析的既定原則,利用概率eQTL注釋來描述和解決TWAS中出現的獨特挑戰。PTWAS不僅具有比現有方法更高的功能,而且還提供了新穎的功能來評估因果關係假設,以及評估組織或細胞類型特異性基因對性狀的影響。研究團隊通過分析來自GTEx(v8)49個組織的eQTL數據和114個複雜性狀的GWAS統計數據證明了PTWAS的強大功能。

關於 Genome Biology

創刊20年來,Genome Biology 已經成為該領域中排名最高的開放獲取期刊,5年影響因子(5 year IF)從1.45到19.04,累計發文量達6800餘篇,篇均引用60餘次,累計閱讀近3千萬次

相關焦點

  • 長讀測序特刊徵稿 | Genome Biology
    Genome Biology covers all areas of biologyAreas covered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sequence analysis; bioinformatics; insights into molecular, cellular and organismal biology; functional genomics; epigenomics; population genomics; proteomics
  • 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的「非官方」延續
    2014年,由紐約大學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家傑夫·博伊科領導的團隊報告稱,他們歷時7年,成功合成了第一條擁有約27萬個鹼基對並能正常工作的酵母染色體,這一成果被譽為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的新高峰。
  • Genome Biology|近期內容更新
    Ancient polymorphisms contribute to genome-wide variation by long-term balancing selection and divergent sorting in Boechera strictaBoechera stricta
  • Genome Biology出版了哪些重要文章?
    Anton J Enright, Bino John, Ulrike Gaul, Thomas Tuschl, Chris Sander and Debora S Marks 4 Bioconductor: open software development for computational biology
  • CRISPR-Cas12a : 為你打開高效的基因編輯大門 | Genome Biology
    通過優化的crRNA scaffolds,提高Cas12a蛋白的靶向效率 在本研究中,Wei Li和他的團隊觀察到不同的crRNA scaffolds可以影響Cas12a蛋白的靶向效率。
  • Genome Biology:新技術90分鐘完成全基因組序列分析
    2015年2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國家兒童醫院(Nationwide Children's Hospital)的研發人員最近在Genome Biology上發布了一個自主開發的分析軟體
  • ...實現可視化基因組3D結構和長距離染色體作用 | Genome Biology
    拓撲結構域為解釋遠端增強子的基因調控提供了非常好的解釋。除了拓撲結構域,其他染色體結構例如A/B結構[2]、染色體環(chromatin loop)[3]等也相應被Hi-C衍生技術所揭示。這些Hi-C衍生技術,例如Hi-C,ChIA-PET[4],Capture Hi-C[5],PLAC-seq[6]和HiChIP[7],為研究染色體空間結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和挑戰。
  • 全基因組及轉錄組研究揭示開心果的環境適應以及馴化機制 | Genome...
    沙漠約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一種極端的生態環境,平均降水量少,土壤呈鹼性且十分乾旱和貧瘠,因此對大多數動植物的生存條件都是不利的。然而,一些作物依然能夠在極端環境的沙漠地區種植和生長。深入了解這些物種對乾旱環境的適應性以及其經濟性狀,將可能會有助於促進這些物種在沙漠地區的種植和繁育,緩解世界糧食危機。 開心果(Pistacia vera L.
  • Genome Biology 近期內容更新
    其他內容 Next-generation genome annotation: we still struggle to get it right Steven L.the sequencing revolution—notes from the RNGS19 conference Sander Wuyts and Nicola Segata Doi: 10.1186/s13059-019-1714-3 One reference genome
  • Genome Biology基因編緝系列精選 | 你身邊的團隊
    Genome Biology基因編緝系列精選 | 你身邊的團隊utm_source=other&utm_medium=other&utm_content=null&utm_campaign=BSCN_1_DD_GB_GeneEdit_SciNet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JkGyv57A8CWX3iJUhVqTKg Genome Biology
  • Direct-seq:單細胞水平分析CRISPR基因編輯篩選實驗 | Genome...
    screen 期刊:Genome Biology 作者:Qingkai Song, Ke Ni et.al 發表時間:2020/06/08 數字識別碼:10.1186/s13059-020-02044-w 微信連結:點擊此處閱讀微信文章 基於CRISPR基因編輯的正向遺傳篩選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表型(phenotype)-基因型
  • 泓迅科技應邀參加Genome Project-write Meeting
    The project will focus on using synthesis and genome editing technologies to understand, engineer and test living systems of model organisms, including the human genome, and plants in cell lines.
  • Genome Medicine | Genome Biology 近期精選內容
    點擊此處,閱讀論文 關注藥物基因組學中決定藥物反應的區域 Doi: 10.1186/s13073-019-0626-x 大規模藥物敏感性篩選和全基因組實驗的整合正在改變藥物基因組學領域——能夠揭示藥物反應的分子決定因素,而無需藥
  • 每日摘要:核心雙子葉植物古六倍化的「前世今生」(Genome Biology)
    The Aquilegia genome reveals a hybrid origin of core eudicotsFirst author: Gökçe Aköz; Affiliations: Gregor Mendel Institute (孟德爾研究所): Vienna, Austria
  • 年終盤點丨2020必讀的10篇經典泛基因組 (pan-genome) 文章
    Eight high-quality genomes reveal pan-genome architecture and ecotype differentiation of Brassica napus[J]. Nature plants, 2020, 6(1): 34-45.[2] Liu Y, Du H, Li P, et al.
  • Genome Biology | 七月內容更新
    HUPAN: a pan-genome analysis pipeline for human genomes HUPAN:人類基因組的泛基因組分析pipeline DOI:10.1186/s13059-019-1751-y Zhongqu Duan et
  • BMC Biology | 近期研究精選
    郵箱:bmcbiologyeditorial@biomedcentral.com。 其他文章 評論文章 Open questions: how to get developmental biology into shape? 如何使發育生物學成型 Timothy E.
  • Genome Biology 口腔中令人難以置信的細菌-研究人員仔細研究了...
    國際大型合作項目HMP從測試人群採集口腔各個部位細菌作為樣品進行分析,了解不同微生物結構。  在口腔中,大多部位以鏈球菌 (Streptococcus)為主,其中頰黏膜中為嗜血桿菌 (Haemophilus),齦上牙菌斑為放線菌 (Actinomyces),齦下牙菌斑為普雷沃氏菌 (Prevotella)。
  • Genome Biology三舉措,Paper接收更Easy
    其所接收的文章領域包括但不限於:序列分析、生物信息學、 對分子/細胞和有機生物學的見解、功能基因組學、表觀基因組學、人口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比較生物學與進化、系統和網絡生物學、基因組編輯與工程、疾病基因組學和臨床基因組學等等。 所有投稿內容在發表後均立即開放訪問。
  • Genome Biology:業內首度報導水稻lncRNA研究
    Recently, lncRNA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Arabidopsis and wheat; however, no systematic screening of potential lncRNAs has been reported for the rice genome.